白 瑞
语言是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工具。1978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英语作为中学的必修课程。“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1]作为一种语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初中阶段是英语听说形成、发展的关键期,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迁移等活动将语言、思维与文化融合起来进行语篇的分析与阐释,从而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态度,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英语听、说、读、看、写技能中,听说是人际交往的首要环节。学生要在接受系统的英语听说知识与表达方式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英语思维和英语应用能力,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
思辨能力源于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在中文里一般解释为“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大多数学者将思辨能力描述为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和态度(dispositions),它包括分析、推理和评价等能力。著名的心理学教授William D.T.认为“思辨能力包含问题的两面性,能够接受否定观点的新证据,然后冷静地推理,有新证据支撑观点,从现有的事实推断并进行结论论证从而解决问题等。”[2]所谓思辨能力,就是通过阐述、分析、评价、推理等对证据、方法、背景等进行有目的的探索与思考,从而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
思辨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国内外学者、名校都十分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孙有中教授将思辨能力的培养视为高等教育的终极核心目标。哈佛大学将“乐于发现和思辨”(rejoice in discovery and in critical thought)视为教学的使命。剑桥大学将“鼓励怀疑精神”(the encouragement of a questioning spirit)视为核心价值。耶鲁大学将“成为更强的作家和更有能力的分析思想家”视为培养目标。《礼记》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阐述的正是思辨能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3]2017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将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定义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4]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思辨能力是思维品质的表现形式,具体体现在学生能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
初中阶段是英语教育的黄金时期,同时也是逻辑思维萌芽与发展的黄金时期。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应该更关注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更应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和良好的听说能力的英语学习者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思维与语言二者相辅相成。英语语言的学习需要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能力是思辨能力的抽象化,思辨能力的发展也将影响语言的表述与应用。英语的听说教学是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方式进行的,学生通过听说课的有效问题一步步打开思维,引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分析与运用。英语的听说教学能够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缺失和学生听说能力的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1.对英语听说重视不足
受考试等影响,大多数英语教学都主要以应试为主,过度强调词汇和语法知识,忽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没有让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重视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只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语言输出及表达能力较差。在日常听说教学中,没有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
2.教师自身素质有限
教师听说能力是学生英语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受年龄及专业的影响,口语交际能力较弱、缺乏系统英语语音学习,无法在课堂上用全英语教学,同时应用不标准的英语语音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初中英语学科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要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使其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今后英语学习奠定基础。”[5]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全英授课会导致学生听不懂,无法正常交流,对学生能力预估不足,从而使学生缺少英语思维,影响英语听说能力的形成。
1.听说教学时间不足,教学内容单一
课堂教学时间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想在一节课内实现听说读写全部内容的教学是比较困难的,容易使学生抓不到重点。英语是一种语言,本质应该是对话与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将朗读课文作为听说教学内容,这是很片面的,没有体现英语作为语言的本质。部分教师常常“满堂灌”,使得教学内容单一、枯燥,学生只是机械重复朗读的内容,没有亲身参与对话及发散思维,会导致学生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低,从而使得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受限。
2.听说教学方法低效,难以发散学生思维
初中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黄金时期,对多数事物都充满好奇,传统教学模式及方法已不适用于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技术及软件的出现,使得教学表现形式多样。但由于缺少配套的政策及监管,这些软件及信息技术还没有普及。在听说课上,教师不能只重视记忆类的知识而忽视了对语言分析、批判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通过教材上的文章及听力材料去设计听说内容,导致问题肤浅,学生不能深入思考,难以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影响学生发散思维。
3.听说教学情境脱节,阻碍学生思辨能力提高
部分教师由于教学进度等原因忽视了听说教学情境的创设,没有语境,学生更加缺少参与和交流的机会,不能将所学内容内化,缺少主动探究和思考。还有部分教师能够创设情境,但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使得创设的情境流于形式,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浪费课堂有限时间,最重要的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听说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寻有效策略,使学生在听说教学中提高思辨能力,促进听说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阶段英语听说教学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是学习英语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系统、全面进行英语知识学习的时期。因此,运用适当的听说教学策略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提高。
1.重视文本解读,合理安排听说内容
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研读文本内容对设计听说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本质应为基于听力文本的口语教学。学生通过对录音里面的文字进行解码,再进行一系列批判性思考,最终说出对应水平的口语。”[6]听说已成为英语中考内容,结合考试的相关要求,英语教师要将英语听说能力培养贯穿课堂教学全过程。听说教学要通过信息输入、理解、分析、应用的思维模式进行设计。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文本材料,听懂材料,表达内容,促进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例如讲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Section A 1a-1c”,在引出节日名称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种节日,提问:“What is the Chinese name for this festival?或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festival?”“Do you like the festival?Why?”通过问题的不断开放,让学生深度思考该节日的名称、习俗、庆祝方式等。中西方节日的对比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感。
重视文本解读、理解文本材料、发散学生思维、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是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具备思辨能力,同时具备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英语听说教学的重要任务。
2.丰富听说材料资源,发散学生思维
新时代英语教师不能将听说材料局限于教材,要寻找新的适合初中生的听说资源。“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种语言,更是学习一种语言文化和语言运用技巧。”[7]教材的听说材料固然重要,但英语教师要能够从英美文学作品、诗歌、原版期刊报纸等寻找合适的一手材料。现在社会发展迅速,教师要选取一些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的材料,让学生拓宽视野,同时从英文原版内容中,学会一些地道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准确运用地道的表达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发散学生思维,增强思维活跃度。
1.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科教学要增强时代性,充分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各学科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年龄特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8]《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初中毕业应达到的水平)“听说”的标准为:能根据语调和重音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能借助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教师在设计听说内容时,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以真实情境为佳,激发学生兴趣。例如讲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Section A 1a-1c”,可让学生多人一组进行小小舞台剧表演,表演内容为与父母逛商场,进入不同种类店里,店员与顾客间的对话,既练习了对话输出,又巩固了新知。例如提问“我可以帮助你吗?”的表达方式有“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May I help you?”“What are you looking for?”等表达方式。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既能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又能互相取长补短。贴合学生生活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辨能力。
2.开展分层英语听说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最终目的是使英语学习者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听说课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充分考虑,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在听说内容设计上,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将听说材料有梯度地呈现,对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其自主完成对话,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给定对话内容或提出可以用“Yes”或“No”简单回答的问题。这样既可以帮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调整学习节奏,发散思维,还可以帮助学习能力稍弱的学生找回信心,重拾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其英语听说综合能力得到发展。
1.英语教师要树立英语学科思辨意识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用固有的思维与模式去面对新时期的英语教学显然是不适用的,无论是年长教师还是年轻教师都应该积极学习和培养思辨意识。在听说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要转变教学策略,丰富教学内容,要主动学习英语新课程标准关于核心素养及听说读看写的要求,深度了解其内涵,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在不断了解、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努力提升思维品质。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关注学生间的差异性,发现学生潜在能力,促进其思考与分析,学为所用,同时教师要经常反思,不断地总结,改善不足并树立英语学科思辨意识。
2.英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理解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思辨能力是思维品质的表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核心素养要求的思维品质为指导,让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可以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流和沟通,从跨文化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满足新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把“一言堂”“满堂灌”改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深度分析与理解,从而进行完整的表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思辨能力培养下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理解与思考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