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超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2],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一直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践中,企业支持职业教育遇到一系列问题,面临着困境,企业无法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导致了产业与教学无法实现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从而造成了职业教育质量难以提升,因此研究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和找到相应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3-5]
学术界对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开展了研究。喻忠恩阐述了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趋势。[6]董金凤从法律保障的角度论述了立法对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具有激励作用。[7]王红英、曾忠和罗尧成从资金保障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途径。[8]赵文平以德国为例,研究了企业是一个重要的职业教育学习地点。[9]武博从社会支持体系的角度论述了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策略。[10]综上所述,大多数研究成果都是从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某个方面研究相关问题,并没有全方位分析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更没有系统研究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对策,从产教融合的视角开展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因此,本文尝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全方位分析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也是本文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
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润最大化,学校追求的目标是立德树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培育学生,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双方追求目标不一致,企业着重于校企合作的效益产出,学校着重于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升,两者追求目标不一致引发了企业和学校之间产生利益和理念上的冲突,造成校企合作有可能难以为继,无法实现长期校企合作,最终导致产教难以融合。
在企业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尤其是实习实训时,企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去培训学生[11],由于教学安排,学校通常倾向于选择短期实训,学生只是工作几周或者2~3个月,可能刚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就离开岗位,真正用于企业生产的时间较少,因此企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
虽然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企业主要以开展实习实训和承担现代学徒制为主,主办或者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开展社会化培训、共同建设专业学科和教学资源和捐赠实训实验设备等比较少。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类型较为集中,这与企业经济实力、利益诉求和社会地位等密切相关。但是长远看,如果企业难以在主办或者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开展社会化培训、共同建设专业学科和教学资源和捐赠实训实验设备等领域取得突破,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作用就会下降,从而影响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科研水平滞后于产业发展速度,学校科研水平难以满足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需求。因此,企业选择合适对口的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时,面临着无法找到匹配的职业院校。再加上近年来高职学生招生规模扩大,师资数量增长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找不到合适对口职业院校的困境。
虽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迈向新的台阶,但是各地方政府还需要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好实施细则和补助奖励方案,强化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激励,引导企业主动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但是,目前除了个别地方政府出台了实施细则和补助奖励方案,大多数地方政府还处于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因此,这会大大地影响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积极性。
目前企业支持职业教育面临着困境,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因此需要把企业支持职业教育融入产教融合的范畴进行研究,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分析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产教融合是指产业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是学校与企业共同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产教融合强调了企业与学校、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参与,提高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是关键。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分析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在产教融合过程中,企业和学校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因此,政府需要补助企业承担校企合作的额外成本,这样才能促使企业提高支持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地方政府还需要制定补助细则,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
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教育链、人才链决定了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产业链、创新链决定了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如果产教不融合,校企不合作,那么人才供求关系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出现人才供求矛盾的情况,人才市场时常会出现两难局面,即一方面,人才培养数量急剧上升,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培养质量跟不上产业发展要求,导致众多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也面临着招聘难的“用工荒”。因此,唯有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才能保证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企业找到合适的人才。
第二,教育链、人才链建设并不只是学校负责,产业链、创新链建设并不只是企业负责。在过去,学校负责培养人才,企业负责使用人才,但是产教融合强调的是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流程,学校也参与产业发展的全流程。学校和企业共同为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服务。学校和企业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中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状况。事实上,如果学校和企业还是持有过去“教育归学校,用人归企业”的传统观念,那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还是有限,学生应聘难和企业招聘难的两难局面还会长期存在,最终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只有通过机制设计,学校和企业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发展中的目标和地位实现高度统一,才能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最终实现产教融合。
第三,校企合作既是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要求。在过去,校企合作往往出现“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这涉及多种因素,但是近年来企业与学校合作方式多元化,并不是仅仅只是实习实训和现代学徒制等,还包括主办或者参与职业院校建设、开展社会化培训、共同建设专业学科和教学资源和捐赠实训实验设备等其他方式,这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契机。校企合作除了符合教育发展的要求,还符合产业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而且传统观念一般认为企业往往只负责学生在毕业后的培养,无法参与到学校培养之中,但是如果忽视了学校培养,学生难以在进入企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因此企业培养人才时间和经济成本在无形中增加,这样会极大束缚产业发展。因此,随着校企合作方式增加和企业补助机制的建立,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动力将会极大增加。
第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教育链和人才链为产业链和创新链提供人才,产业链和创新链为教育链和人才链提供人才需求。而且产业链和创新链检验教育链和人才链人才培养质量,如果教育链和人才链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满足产业链和创新链对人才的要求,产业链和创新链也难以发展。如果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发展滞后,也会对教育链和人才链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现在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了产教融合过程中的企业扶持政策,但是地方层面还需要完善具体企业扶持机制,建立校企合作补助机制,让企业真正有意愿参与职业教育,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对接教育链和人才链。
产教融合型企业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建设的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顺应了产教融合发展要求,是增加企业抗风险能力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型企业应同时具备企业和学校双主体属性,特别是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产教融合型企业能够极大促进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成效,为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能促进产教融合型企业茁壮成长。
产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学校作为试点,能够为全面开展产教融合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产教融合优先选择知名度高的企业和学校或者有行业背景的学校或者长期对接学校的企业作为试点,可以减少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阻力,增加学校和企业的互信。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院校在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应该主动帮助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提供便利的条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在其他学校和企业实现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由于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高度融合,是最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因此,学校尤其是职业院校需要进行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理念、教育科研、教师队伍素质、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其技术服务能力,始终站在技术引领的高度,把握产业发展的趋势,为产业链和创新链服务。
产教融合需要企业不仅仅以经济利益的目标而决策,还需要以人才培养为其社会责任,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需要站在人才发展的层面进行定位和重新定义企业使命,企业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保障和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将会使企业受益。
产教融合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指引,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产教融合的关键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但是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与学校追求的目标不一致、支持职业教育的成本较高、支持职业教育的类型有限、难以选到合适对口的职业院校和政策具体落地关乎到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和积极性等困境。因此,为了突破困境,需要从产教融合的高度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地方政府应加快建立企业扶持机制、建立和打造产教融合型企业、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学校作为产教融合的试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院校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校应通过内涵式发展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企业应自觉树立培育人才的社会责任。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的合力,促进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最终实现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