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锋
无论是“以生为本、以学为主”教育理念,还是“让学引思、学思融通”教学主张,都集中反映了新旧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下的“楚河汉界”现象。如何在新课程教育与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充分发挥有效性主导作用,把学生切实推向并真正引入课程活动的“前沿阵地或舞台中心”呢?这不仅是一项不容忽视的艺术性课题现象,同时还是一种有利于教与学和谐相长的重大实践课题。“教妇初来,教儿婴孩。”作为组织者、主导者和推动力量,教育人应在与时俱进、不断反思的同时,善于从“智慧让”和“善于引”上多下功夫、下实功夫,从源头上和根本上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这一篇时尚性大文章。就小学数学课程活动来说,如何切实有效地进行“让学与引思”呢?
首先,什么是“让学引思”呢?顾名思义,就是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为根本出发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在最大限度和程度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入思考、切实感悟,不仅有利于赢得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而且有利于从长远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教学”。这不仅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质性体现,还是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际追求,更是两者之间的高度融合。
那么,“让学引思”学科活动的价值和意义有哪些呢?概括说来,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在应试教学理念下,长期奉行“教师教、学生学”的课程活动模式,片面地强调教师意志,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式、屈从式”学习状态,不但没有学习兴趣和情感,而且严重缺乏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让学引思”则不然,在持续有效的“激励、唤醒和鼓舞”中,化“被动”为“主动”,化“自主”为“自觉”,既可提升学习效率和效益,又能让各类生成性现象不期而遇。其效果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二是有利于在厚积薄发中把学生不断引向“学思做合一”下的深度学习状态。“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三者之间的密不可分。”在“让学引思”的召唤和引领下,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主行为一旦被“激活、唤醒”,他们就会不用扬鞭自奋蹄地“动起来”,就会在自然状态下和自觉行动中,逐步形成良性循环态势,在深度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三是有利于在实事求是中切实建构和谐教学关系。什么是“和谐”?即在于——“善教与乐学”的良性化发展现象。在“让学引思”激励引领下,教学关系逐步走向“生本学主”的人文化关怀之路。不仅解放了师生双方的压力,而且激发了教与学的活力,怎么还不“和谐”呢?
无论“生本学主”还是“让学引思”,从本质上来说,都在于强调对学生及其学习活动的“人文教育关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从如下几个方面多元互动,不断地“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有利于在切实构建善教乐学下的高效课程模式。
人所共知,“智慧、情感、艺术”历来被誉为学校教育的“三元素”或“三原色”,既是不容忽视又是无可或缺的。其中“情感”元素属于人的内在驱动力,虽然不能直接地作用于行为过程中,但是往往通过“稳定、强化、指向”等力量,充分发挥无可替代的正能量作用。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比人的责任感还重要。”它所强调的正是“情与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是小学生群体,对情与趣的依赖性很大,有无情与趣元素的渗透和融入,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其过程和结果都是相去甚远的。以“克与千克”教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如下活动情境:在微型电子秤的一端放入两袋食盐,另外一端则放入两枚硬币,让全班通过“严重不等称”现象来切实感知两者之间的差距之大。然后让全班在多人小组状态下,自主寻找一些“1 克”“1 千克”质量的不同类实物,并“比一比”谁找得既准又多。这种具有游戏性质的课程活动,“让学与引思”效果是显而易见的[1]。
“数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就像实际生活中的“活水与源头”“花木与根本”一样,互为依赖、相辅相成——两者不仅“同在”,外延还是“恒等”现象。这就是说,数学教师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善于把教与学活动投放在社会生活大背景下,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内外互动的生活化课程活动,不仅有利于让他们切实感知数学学习的内涵、价值和意义,变相降低教与学的难度,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引领学用结合,不断地释放和放大善教乐学效应。以“行程与相遇”现象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展示了两辆车子在不同速度下的“同向相遇”以及“相向而行”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小学生在实际观察和生活感知上,习得了许多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同地出发”“异地出发”“同时出发”以及“相距、相遇”等,建立在生活化状态下的“让学引思”效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妨想象,如果采取“用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教学形式,两种相互比较,孰优与孰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2]。
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和隐在性等基本特征。在心智发育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儿童群体正处于形象思维优势主导的初始化发展状态。小学数学虽然基础性较强,相对简单,然而在有些时候还是对儿童学习存在一定的挑战性和考验力。比如,“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还有“轴对称图形的抽象”“角的认识和形成过程”等,对思维想象力要求较高,如果缺乏信息技术等外力支撑,教学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的。再以“扇形统计图”为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把“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显示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引导全班在回忆与温习中表述特点。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多媒体呈现新学知识的统计图形,并通过生动形象的显示,引导小学生对“求同与求异”进行类比,帮助他们学习、理解、感悟和内化。还有,教师把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类“错误资源”整合成“信息集锦”,在课内外适时适量地呈现出来,引导小学生在自主轻松、正误对比中进行学习与思考。这些方法,都对“让学引思”大有裨益和促进[3]。
“只有投入全部情怀和心灵,才能从中收获生命的醇香。”在学校教育中,无论对于教还是学,只有在“自主实践”和“情感体验”下,才会留下深刻持久的心灵痕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把“学习感知”与“情感体验”相互渗透并有机结合起来,既可更好地引领学用结合,又能把他们逐步引向“求取真知、学做真人”的发展之路。比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中,让全班学生估计分数的大小——1/4 与2/8再与3/12 相比大小如何。在此基础上,在多人小组合作状态下,把第一块“蛋糕”(橡皮泥,大小一样)平均分成4 份后取出其中1 份,把第二块“蛋糕”平分8 份后取出其中2 份,把第三块“蛋糕”平分12 份后取出其中3 份;然后开展“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活动——让学生实际感知所取“蛋糕”是否一样大小。最后,在集体交流与共享下,师生进行梳理、总结和提炼。还有,“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等综合实践活动,难道不是情感体验的优质资源吗?
英国数学家罗素强调指出:“数学中不仅拥有智慧和真理现象,还蕴藏或孕育有丰厚的德和至高的美。”[4]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偏向“智育”,严重地淡化“德与美”渗透,这不仅是对优质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让学科活动在“失衡与失谐”中偏离航向,工具性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善于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统筹兼顾起来,不仅有利于切实体现数学教育的内涵、功能和特点,而且有利于在德智互动中不断深化学科活动情感。为打造善教乐学课程体系,为促进教与学相长,为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我们要源源不断地在教学中注入新鲜活力。比如,在教学“求不规则图形的体积”过程中,相机把“阿基米德检验皇冠”数学故事引入其中。引导儿童以此深刻感知“数学来自生活”的科学现象和客观道理……所有这些,都是引领小学生“徳智互动”、深化学科情感的应有之义[5]。
因材施教下的学科活动中,固然需要“艺术”现象,在起着“承上启下”联结作用的教学评价中,更加需要一定的“艺术”元素。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并不在于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本领,而在于对学生如何的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不是“甄别与选择”,而在于“即时反馈”下的“调整和优化”,进而更好地激励与引领后续性教与学活动。就小学数学活动来说,我们要把“改革评价”作为激发教学活力、优化结构过程、促进良好互动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让教与学的关系不断地“由良好走向更优、由密切走向和谐”。比如,改革传统的单一性“教师评学”的不对称模式,逐步地转向以学生的“自主性评价”——“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体系为主,让“兵教兵”合作共赢和“对称性”评价活动逐步地走向主流状态。再如,把对学生的“个体评价”与小组形式下的“团体评价”相结合,不断放大学科互动的“徳智互动”效应。
在学校教育中,“生本学主”与“让学引思”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理念和基础,后者是过程和手段。在小学数学课程活动中,教师善于以“兴趣激发”等上述几个方面为基本抓手,自主灵活、多元互动、熟能生巧,有利于切实构建核心素养下的“让学引思”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