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婷婷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针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科教学加以明确界定,即英语学科教学活动肩负着人文性、工具性双重性质[1]。由此可见,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除应承担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培养任务外,同时还应强调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重要着手点即为英语思维品质的提升,也是推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为此,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将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作为重点,实现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英语学科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即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即指学生借助英语学习活动的展开,促使自身具备可同全球化时代、知识社会、信息时代需求相适应的,并满足学生个人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正确价值观念。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及语言能力四个不同维度,上述四项维度间,共同发展、互相渗透[2]。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所包括的“思维品质”即指学生个体思维在创新性、批判性、逻辑性等方面所呈现出的水平、能力,主要体现在批判与创新、概括与构建及分析与判断等诸多方面。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借助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可推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的提升。
分析我国英语教学模式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以单向灌输的传统应试教育方式作为主导,并遵循应试教育理念。此种传统教育理念的应用,虽可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然而难以从本质上帮助学生掌握此门学科的知识及技能,此为我国在新世纪教育大背景下提倡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原因。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其一,可增强学生思维深刻性。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多形成忽视知识点背后本质内容及过度追求考试成绩的学习理念,使得学生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只为应试,并未对英语学科的知识及技能形成深层次理解及体会。然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可有助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的提升,帮助学生具备掌握知识本质的能力及构建基础知识体系的技能。其二,可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活动中,多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此种不良学习习惯将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提升产生一定阻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愿主动探索各部分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关联,无法掌握举一反三的技能,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则可有助于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提升,只有学生具备灵活性,方可将所掌握知识的灵活应用至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能力并可对知识点之间所存在的关联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知识探索能力并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3]。其三,可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性的不断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思维将会在课本框架、考试内容及考试结构束缚下逐渐僵化,墨守成规并丧失创新能力,而教师通过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则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性的提升,学生只有勇于突破,敢于突破,方可对各知识点背后所隐藏的内容加以了解,切实掌握英语学科知识及技能。除此之外,教师在新时代背景下,借助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还可有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综合发展,为学生在社会中获得长足发展打下基础。
思维批判性即指学生对问题独立发现、分析并思考的能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应用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即为课堂提问,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即为质疑,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需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为学生自主提问提供课堂时间,借此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带领学生学 习“Chinaese Festivals”中 的“Cartoon time”此部分内容时,可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课堂提问,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观点。此时,有学生指出,绘本中的母亲并未化妆,身着睡衣、拖鞋,可为什么称之为最美的母亲。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具备一定探讨价值,随即班级学生进入思考状态,学生经自主思考及组内交流,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加以明确,借助此种描写不仅可将母亲接地气的形象加以突显,同时可将母亲亲切、随和的特点加以彰显,将母亲“nice”的内涵加以体现[4]。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借助问题的提出,除可对自身口语表达能力加以锻炼外,对学生思维的活跃还可起到一定引导作用,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长期坚持引导学生展开课堂提问、自主思考,将会逐步推动学生批判性思维习惯的形成。
思维深刻性即指学生思维活跃的深度。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需重视英语教材的深入研读,对教材中所隐藏的思维因子加以深度挖掘,对教材中所蕴含的思维元素加以拓展。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Then and now”中“Culture time”此教学内容时,文章中提及“The British invented the
train”“The Americans inventde the aeroplane”,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上述两句话时,便应设计拓展环节,如教师可先将发明电灯的Thomas Edison 及发明火车的George Stephen-son 向学生介绍,随后,教师还可将我国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事迹向学生讲述。借此,除可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形成初步了解外,还有助于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深化,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简单合理地拓展教材,除可实现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外,还可提高学生思维深度,借此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发作用。
思维逻辑性即指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可以自身认知发展规律作为依据,按照教学需求,完成自身观念、想法清晰、准确表达的过程。分析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发现,他们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至逻辑思维阶段。所以,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以培养尤为重要。教师在针对学生展开逻辑思维训练时,需借助推理及判断等思维模式并采取概括、综合、分析及比较等方式,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Our dreams”中“Story time”板块时,英语教材中将Miss Li 同学生共同憧憬未来的场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此节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制作梦想故事书”实践活动,先让学生将故事书半成品材料加以呈现,随后设计图文匹配活动,引导学生对文字、图片所表达的含义加以传递,再将二者组合匹配。问题回答过程中,学生为阐明图片、文字二者的匹配理由,则需展开交流、思考,短文中所给出的the World Cup 同Liu Tao 踢足球二者相匹配。教师还可让学生围绕上述图片,展开自主命名。学生在此过程中,需正确分析图片情境、文字信息,针对自主构建情境、语言二者间关系展开合理推理,实现学生推理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的有效培养。
思维灵活性主要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体现在英语学科中即指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迁移能力。为此,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需重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完成问题的思考,还可借助多种不同策略的应用实现问题的处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借助不同类型活动的设计及不同问题的变换,可有效提高学生思维活跃度。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Seasons”此教学内容时,文章中设计winter、autumn、summer、spring 等 新 单词,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在组内围绕水果、服装、气候及颜色等内容,对各季节特征加以描述,同时,还可让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站上讲台,汇报本小组探讨结果,此活动可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调动,促使学生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以多视角出发对同季节相关的特征加以思考,借助开放的问题及互动交流,可实现学生思维灵活性的锻炼,培养学生发散思维[5]。
个体思维的个性化特征即为思维品质,为个体差异及不同思维水平的直接反映。优良的思维品质,不仅包括灵活性、深刻性,同时也包括独特性,独创性为人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直接反映。独创性主要指主体针对所有材料的高度概括与迁移及知识经验的灵活应用[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拓展性及延伸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借助活动的参与展开问题思考,推动学生思维独创性的提升。其中延展性问题及拓展性活动主要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习内容作为基础,完成高于教学内容创意活动的设计,并向学生提出具备创新性及发散性的问题实现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The king’s new clothes 此部分内容时,教师为对学生阅读技巧、阅读能力加以培养则需对传统的阅读方式加以转变。若教师仅以单向灌输的方 式,将point、shot、magic 等单词向学生传授,并沿用逐字翻译的教育方式,将会使得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阅读感受,并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产生束缚,导致学生主体地位被剥夺[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先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初步感知,对故事情节大概掌握后,结合文章中的留白部分向学生提出问题, 如What would the King do hearing the boy’s words ? 教 师借助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并联想故事结尾,由此实现补白。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课本剧表演及续编,促使学生以想象故事结尾为基础,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表演课本剧,并在此过程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生动形象地将文章内容呈现于课堂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可有助于学生思维创新性、独创性的强化,并实现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吸引,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热情及积极性,还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推动学生英语素质全面发展[8]。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引导学生创编课本剧并表演课本剧可有助于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凸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感悟英语学习乐趣,促使学生以积极心态投入至英语学习中,且可为学生思维独创性的强化及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创造条件。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持续深入背景下,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除会对学生英语学科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外,针对学生个人发展而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教师需将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作为依据,设计多种课堂教学策略,强化学生思维品质的同时,推动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