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晓利
在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活力,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数学教学的难度。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为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引导教师明确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契机,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加以改良创新,实现大数据与数学教学的深层次融合,进而落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既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以大数据为背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现有的数学课程资源进行高效整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公式、数学图表的特点及其内在规律,所打造的数学课堂要凸显数字化和科学化的双重特点,从而帮助学生顺利攻克数学课程的学习难点,这对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1]。
例如:教师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有效分析,了解学生在加、减、乘、除运算规律理解和运用掌握方面的基本情况。根据学生经常出现的计算差错,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在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知识串联图”,随后将其连接到表内乘法知识点,以及一些学生经常出错的计算题型。引导学生在回顾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对易错题进行再次练习。在学生计算练习完毕后,利用大数据导入新课“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加、减、乘、除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加、减、乘、除知识的内在规律,促使学生构建完善的数学知识框架,于无形之中攻克数学课程教学难点及重点,这是大数据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表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对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所获得的关键能力及必备品格作出了明确说明,可作为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组织与开展的目标指引[2]。因此,教师要立足于大数据环境之下,对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所了解。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精神,对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发展予以充分尊重,秉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等,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则可以立足于大数据环境之下,通过数字化教学训练的方式达到这一目的。
以数学应用题为例,在对应用题进行解题详解时,所应用的解题方法不仅仅只有一种。因此,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常规解题思路的同时,可利用数字化训练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尝试寻找解答应用题的多种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新的解题方法,要进行及时鼓励和肯定,增强学生解题的自信。在这一教学活动中,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例如:“学校计划修建一条读书长廊,长度为240 米,修建前8 天,已经完成修建任务的40%。请问,按照这一速度,学校几天可以完成整个长廊的修建任务?”应用题讲解时,教师可将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以电子动图的方式为学生展示应用题的题干内容。随后,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电子做图的方式,可将数学应用题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为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创造有利条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还可进一步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且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在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习题的过程中,并不是处于盲目的状态,而是需要探寻数学知识,以及数学习题潜藏的内在规律,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与以往的题海战术相比,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数学教材中已有的课程知识点,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此,立足于大数据背景之下,教师可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现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加以改良和创新,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课程学习技巧,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大数据时代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紧密联系。
例如:在对“分数”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分数”这一知识点,在互联网当中搜集与之有关的课程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加深对“分数”相关知识的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电子白板创设动态化教学情境:将1根皮筋和6 支不同颜色的铅笔捆绑在一起,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记为“1”,随后将皮筋分别绑在6支铅笔上,将完整的“1”平均划分为6 份。在此基础上,导入数学概念——“分母”和“分子”。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深化学生对“分子”“分母”数学概念的理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大数据分析,使得自身的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方式加以优化和调整,为学生提供高效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平台,可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在大数据环境之下,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在数学课堂教学环节当中,凭借生动形象、便捷高效的优势,深受教师的青睐与认同。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可立足于大数据背景之下,结合教材中已有的数学课程知识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微课短视频。将微课短视频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当中,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短视频,自主学习数学课程知识点,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课后自主复习。不仅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还可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点的讲解时,教师可结合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制作微课的视频,时间控制在八分钟以内,在其中呈现学习目标、重点知识、难点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制作好的微课短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当中。要求学生在课前,登录教学平台,通过下载或者在线观看的方式,结合数学课本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初步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解长方体表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一环节当中,学生如果遇到学习困难或者存在疑惑,则可以在一旁标注出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继续播放微课短视频课件,引导学生深化对长方体表面积知识点的理解,收集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阶段时遇到的问题,将其归纳整理,以小组任务的形式下发给各小组。而小组则需要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讨论完毕后,各小组展示所在小组的研究成果,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深化对长方体表面积含义及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在课后复习阶段,学生可继续利用微课短视频进行课后自主复习,巩固课堂上已掌握知识点,消化理解长方体表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以便灵活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所制作的微课短视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前提之下,而学生依托短视频这一载体,不仅可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意识、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这些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而言,要意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借助教学评价,引导帮助学生全面透彻地理解自己,对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评价,肯定学生学习成果,增强学生自信心,并且指导学生明确自身在课堂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有效改正。因此,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数学教学评价工作,如通过回复帖子、聊天工具、电子邮件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评价等,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新活力,以此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
例如:在期末复习时,教师可针对班级内学生常见的数学问题设置微信、QQ 等专题讨论群,教师及学生都可以在其中上传学习文件,还可就这些专题的解法表达自己观点看法。对于一些打字速度较慢的同学来说,可通过发送语音的方式参与数学习题讨论。同时,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在草纸上呈现出来,拍摄照片,上传至讨论群中。再如:教师可归纳总结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归纳整理错题,在错题旁标注出错原因、相关知识点等,而对于学生在这一环节中的表现,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记录学生的阶段性表现,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给学生,以便帮助学生明确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不足之处,也可为教师后续教学方向调整提供依据。
教师可利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通过手机,引导学生进行线上数学作业打卡,不断检测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和理解程度,以此来作为教师下一堂课教学方案调整的依据[3]。同时,通过线上数学作业打卡,教师可及时发现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互联网为载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线上及时对学生进行反馈,引导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改正。在此之后,教师可面向全体学生,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还可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这对“智慧”数学课堂的构建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一课的讲解时,教师可利用钉钉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教材中基础题目、练习册中基础题目的前提之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绘制一幅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要在晚上八点之前通过钉钉进行线上作业打卡。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清楚直观地了解到学生数学作业的完成情况。而对于8 点还没有准时提交作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与其进行沟通交流,及时督促学生完成作业,帮助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同时,以钉钉为载体,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进行线上数学作业打卡,教师可及时对学生进行数学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在扇形统计图绘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数据标注、比例验算等,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数学作业辅导,强化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完成质量。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线上数学作业归纳总结,找出学生出错较多的题目,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习数学知识点的理解。
综上所述,对于教授小学生数学课程的教师而言,要立足于大数据环境之下,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各种新兴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功效,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打造和谐教学氛围等,以便为数学课堂教学及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开辟全新路径。因此,教师要把握住大数据时代契机,借助整合课程资源凸显教学重难点、依托数字化训练优化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教师素养指导学生学习技巧、制作微课短视频增强学生自学意识等一系列策略的实施,于数学课堂中提高大数据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效率,助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