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

2022-11-20 11:22陈锐锐
现代英语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法词汇教学活动

陈锐锐

(商丘学院应用科技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一、引言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已经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思辨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时代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要求,也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

深度高效的英语阅读课是大学生积累词汇及语法的主要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文本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推理能力进而实现深层次思辨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通过英语阅读课增加人文知识,发展思辨意识及思辨能力,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已然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然而,已有实践论证表明,在英语阅读实际教学环节中对大学生思辨意识及思辨能力的培养经常被忽视,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欠缺,表现为不具备综合文本分析能力,不能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归纳类比、批判鉴赏,对开放性问题的思考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全面。因此思辨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创设自由开放的思辨氛围,精心设计阅读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获得思辨能力的发展。

二、思辨能力

(一)思辨能力概念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这一专业术语源于西方国家,国内最开始将其译为“批判性思维”,文秋芳教授等人将其译为“思辨能力”[1]。思辨能力是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指人能够从实际出发,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面临的问题做出尝试性、探索性判断,并能给出合理的、有价值的评价与决策[2]。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思辨能力进行释义,尝试界定思辨能力的评判标准,以便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测量,进而改进教学方法与模式,推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二)思辨能力模式

《德菲尔报告》中提出思辨能力包含以分析、评价、推理为核心的六种认知技能及多种情感倾向。文秋芳教授提出的层级模式理论把思辨能力细化为元思辨能力与思辨能力,提出了分析、推理、评价三项核心技能及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坚毅五项情感特质[1]。纵观国内外对思辨能力的研究,思辨能力应该包括认知与情感两个维度,并且需要依据客观制定的具体标准来评价和发展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的思辨能力特征,以及影响思辨能力的因素。

(三)思辨能力对大学生的作用

思辨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判断、推理、分析、收集资料尝试着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不仅能提升大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也能促进大学生在合作交流中锻炼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培养大学生的学术研究状态。教师应依据层级结构中五项评价标准:清晰性、相关性、逻辑性、深刻性与灵活性,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意识地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来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推动学生进行条理清晰且深刻的说理,在每一步阅读教学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推动认知发展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优秀的品格以获得正向的情感特质。

三、英语阅读对大学生的重要价值

(一)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认知心理活动过程

阅读是英语教学中一项基本的核心技能,也是信息摄入的重要路径之一,是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英语素养。大学阅读教材的内容已经日趋多样化,呈现跨学科融合的特征。阅读的文章涉及内容广泛:天文、历史、地理、医学、政治、经济等多方面题材。英语阅读不单单是文本认读,而是建立在已有语言词汇及语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共情能力,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写作情感,是需要心理及智力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认知及心理活动过程[3]。

(二)阅读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通过阅读增加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扩大英语词汇量,积累经典语句,学习语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及思维方式。大量英语阅读实现信息输入的同时,也可间接促进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强化写作能力,为有效的信息输出奠定基础。因此深度而高效的英语阅读对完善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整合及重建知识框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大量的阅读是进行思辨的必要前提,如果阅读量过小,视野局限,思维也会相应受限。教师在学生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在已有认知基础上对阅读内容进行类比,做出多角度合理的经验判断,对语篇的遣词造句,前后衔接,做出归纳总结;对文章的文学价值进行艺术鉴赏[4]。思辨能力的提升可通过日常的阅读教学活动得到锻炼及培养,因此推动学生进行深层次思考,实现思辨能力质的飞跃,构建思辨式大学英语阅读课迫在眉睫。

四、大学英语阅读的教学现状

英语阅读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思辨能力的培养应贯穿阅读的全过程。教师在日常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应讲授重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指导学生的阅读技巧与策略,更要引导学生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然而纵观目前的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词汇匮乏,语法欠缺

学生词汇量匮乏,语法基础不扎实。阅读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查词软件,不能结合上下文语境灵活理解词性,不具备通过上下文语境准确猜词的能力,因而未能准确理解文本传达的思想精髓,既影响阅读效率也影响阅读的质量。大部分同学认为阅读能力的提高取决于自己的词汇量和长难句理解,片面地把阅读能力提升聚焦在背词及学习高级语法,忽略从句法篇章的角度理解文章。

(二)缺乏兴趣,依赖技巧

实际阅读教学中,教师以词汇语法分析为主,以通过英语期末考试以及英语等级考试为导向。学生往往因缺乏与文章有关的背景知识,对阅读失去兴趣。学生做题时仅能采取一些简单的略读、扫读、跳读等阅读技巧回答一般简单提问,当问题难度升级为需要分析理推、评析鉴赏的开放性问题,学生不能很好地对文章内容及观点进行立意深刻的论述,无法形成自己独到新颖的思想观点,课堂参与度及讨论度明显降低。

(三)模式守旧,缺乏思辨

教师的授课模式固化,缺乏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不注重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过程中片面追求阅读速度,做题技巧,忽视思辨、推理、逻辑认知的训练及学生情感特质的发展,未能贯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原则。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教师应该在课程结束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状况纳入反思的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习得,还要关注学生是否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合理地运用阅读技巧展开深度阅读,思辨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然而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反思中未能提及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思考。

五、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具体化步骤

教师应指导学生应该清楚了解何为思辨能力,思辨能力的评价标准以及在阅读中如何进行自我调节,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技巧,监控自身的阅读效率。英语阅读不是文字认读,充分调动思维进行必要的分析判断及归纳推理是深刻而全面理解文章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前后的教学环节,为实现高效而深度的阅读做准备。

(一)阅读前头脑风暴,启发思维

1.阅读教学前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以小组为形式收集材料,注重了解文章背景知识及英语国家文化习俗、民族信仰和语言思维习惯;收集有关文章作者的人生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以便在阅读中引起共情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渴望。

2.团队课前介绍及展示

发挥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前展示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分析及思维能力,也能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展示进行必要的解释及补充,同时应提前讲解文中重点、难点词汇,以消除词汇带来的阅读障碍。

3.阅读前进行与主题有关的头脑风暴

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可以根据主题头脑风暴已经学过的词汇及短语,根据文章题目学生可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猜测文章的中心思想及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题材及可能会应用到的写作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讨论及思辨氛围,实现学生从认知联结的过渡,实现课前自然的导入。

(二)阅读中设置问题,激发求知欲

教师要贯彻课堂中引导与促进者的角色,适时地抛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阅读中通过提问引发学生认知的矛盾,以问题驱动阅读教学、以问题推进阅读活动。抛出问题激发学生阅读的求知欲,使学生自主梳理文本脉络,分析推理并厘清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用英语思考以及用英语表达的能力。

针对英语语言中词性的多样性进行解读,针对重点、难点词汇及短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造句。通过归纳词意、词汇造句来发展和促进学生的理解力以及归纳推理的能力。细化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同时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三)阅读后交流总结,思维碰撞

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可以就名著作品或者某个特定主题,学生们就阅读主题的相关文章探讨交流,使学生们学会聆听,促进合作学习,加强人文关怀,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六、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建议

(一)提升词汇量,扎实语法基础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石,语法是英语学习的框架。教师应该结合前缀、词根、后缀给学生讲解构词法;注重词汇的近义词、反义词联想扩充并及时归纳总结;避免一味死记硬背,结合例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重点单词的意义。语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常学生的语法知识基础差异会比较大。教师需要依据学情,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在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语法教学,夯实语法基础,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促进深度阅读

英语学习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学习。教师要把英语学科知识与跨文化思辨能力融合在一起,既要给学生讲授必要的英语学科知识,也要使学生从阅读的文本中了解英语国家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人文信仰等。跨文化思辨能力是一个关键的桥梁,只有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思辨能力,才能使其更好地理解掌握英语文化,然后能自由、准确、高效地实现国际沟通与交流[5]。尤其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全面精确地理解文本材料,辩证地看待读本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与核心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三)注重发散思维,引导归纳推理

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出新的需要思辨的主题,注重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结,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教师主导课堂的惯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对话,构建大学英语思辨式阅读课堂。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文本词汇、语法、修辞、语篇衔接等方面入手,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文本进行深度思考探究,对人物特点进行推敲,加强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对事物形成独特的个性认知。通过归纳词意,遣词造句,细化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认知与灵活运用,也能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推理能力,以推动思辨能力的不断发展。

(四)培养阅读技巧,拓展课外阅读

教师要培养学生能够从文本实际内容出发,依据文章体裁及创作背景,阐述清楚文章的写作脉络、内涵层次;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技巧,例如扫读、跳读、精读、段落定位等。思辨式阅读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更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助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发挥学生丰富的联想与创新能力,拓展延伸阅读文本,将阅读内容与现实生活关联起来。积极拓展课外阅读,阅读文体上包括但不限于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各种体裁,从新闻报道、故事小说到名著节选、名人传记等,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注重话题的丰富性、题材的多样性、学术的启发性、语言材料的学术和规范性,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提高思辨技能,构建新的知识体系[6]。

(五)交流阅读感悟,分享心得体会

阅读后侧重学生的交流感悟,促进人文关怀。依托互联网创设阅读交流平台,组建阅读小组,就特定读本以小组形式进行解读,促进学生之间交流聆听,鉴赏评析。组织一些文本研读活动,从遣词造句到文化价值,实现多角度多元化解读,分享时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阐述人物关系,事件发展因果,发挥思维导图在交流与探讨时的可视化优点。

(六)加强思辨探讨交流,师生共同提高思辨能力

教师的思辨能力也间接影响着教学模式的变革及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师只有在意识上充分重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才能着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开展促进学生分析推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活动,才能避免机械化反复练习与记忆的学习模式。教师应主动学习掌握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途径,以及评测学生思辨能力的量化方法。教师之间也应加强针对学生思辨能力提升的学术研讨交流,贯彻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原则,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开创良好的格局。

七、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应该贯彻对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原则。构建思辨式大学英语阅读课,需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精心设计能培养思辨能力的教学活动,创设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情景,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不能单纯地脱离语境追求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师应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化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注重跨文化思辨能力的培养,积极拓展课外阅读,使思辨式大学英语课成为常态,使勇于思辨、敢于创新的特征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新风采。

猜你喜欢
语法词汇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