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敏
(天津天狮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天津 3017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曾重点指出: “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一重要论述既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效,又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提供了基本依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于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立足于广大人民的伟大实践,熔铸着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与创新禀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体现了思政育人的价值所在,赋予了思政教育最强大的底气,极大地促进了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然而,当前各大院校思政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并不理想,这主要体现在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不深、兼通思政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师资力量薄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尚未实现精准衔接等方面。为了扭转这一现状,有必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维度,探索二者高效融合的实践路径。
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既是新时期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现实要求,又是强化当代大学生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感的内在需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促进了思政课文化属性的回归,也赋予思政课最强的底气。从多元维度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集中体现在价值、实践、德育美育、文化自信四个方面:
思政课的首要属性是其政治性,但同时也肩负着文化承创的重任。然而,有调查显示,约57.8%的大学生并未读过“四书”,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一知半解。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有助于推动思政课文化属性的回归,对于充分巩固“立德树人”主阵地,使学生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到哪里去”的现实脉络发挥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政课育人实践的重要抓手。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了我国所处的全新历史方位及所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若思政课不能直面时代课题、正视学生现状,就很难在价值认同上取得实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无疑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有效途径。从价值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精神实质、道德规范纵使跨越历史长河依然璀璨生辉,对大学生思想方式、行为习惯发挥着深刻而持久的教化作用;从教法与学法层面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等教法与学法的指导,为思政课教学实践提供了重要启示[1]。
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凝聚国人共识的黏合剂。因此,德育理应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重中之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并非要求思政教育让位于德育教育,而是要以高标准规范大学生言行, “美其道” “慎其行”,充分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方面的效力,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引导大学生以德正身、以德治学、明辨真理、塑造灵魂,促进大学生德行与品格维度的素质养成,避免其心口不一、表里不一、言行不一。此外,思政课不仅具有德育功能,还承担着社会主义美育功能,从本质来看,思政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与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追求是一致的,在思政课中融入审美教育,不仅便于师生共情,还有助于引导学生领悟崇高的人格特征与美学之间的联系,继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促进大学生树立高尚的家国情怀,使之主动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思政教育目标[2]。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思政课又是“立德树人”必不可缺的一门关键课程,不仅关系着当代大学生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的内在统一,更关乎学生的“四个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前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千年,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凝聚了强大的力量,要讲好思政课,就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动力,形成强大的底气。本质而言,这种底气属于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内在一致,只有坚持思政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继与创新,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方可实现理论自信,而理论一旦为大学生所掌握,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发挥凝聚共识、促人奋进的强大力量[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需要考虑多方因素、梳理诸多问题,重点要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师资建设四大层面出发,通过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点、持续创新教学方法,全面贯通校内校外实践教学、探索网络实践活动,秉持文化观、完善评价机制,激发教师主导性、提升育人能力,以此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融合的实效性。
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理论教学的高效融合,要在保持理论课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各门课的特点,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融合点,其中, “思修”课要重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志存高远”的理想观、 “君子有道”的道德观、 “九死其犹未悔”的信念观等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及“三观”教育中; “纲要”课要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家国情怀教育; “毛概”课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关联性; “原理”课要融入“格物致知”等实践观,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此外,还要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资源,加快理论教学方法的创新,既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宽容思想与科学的义利观消解学生内心的困惑;又要积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载体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生动并深入浅出地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优化师生互动效果;还要灵活运用多向比较法、专题教学法等,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大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社会”构想进行比较,使学生正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或设置“传统美德与学生人格修养”等教学专题,通过课堂讨论与视频播放等方式提升教学实效性[4]。
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一方面,教师要以读、赛、讲、演等多元形式开展丰富的校内实践教学活动,如课前十分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课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或知识比赛、课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座与优秀传统剧目展演等,还要注重与企业、综合型高校构建长期合作关系,聘请著名文化学者来校讲学,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促进课堂教学与课外体验的有机结合,构建完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体系[5];另一方面,高校要在历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名胜古迹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地开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大学生参加博物馆讲解活动、开展重大历史事件研讨活动与历史名人纪念活动等,并鼓励其在假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深刻体悟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践行者与承创者;此外,教师要顺应技术发展潮流,立足“读屏时代”,积极推进班级云课堂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影像、音频、动漫等形式融入实践教学内容,并鼓励大学生自主设置场景、饰演角色、制作短视频,同时借助教学微电影、网络测试、在线课程、实践翻转课堂等多元形式,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立体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互动,使学生在发掘生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道德水平与思政课实效性[6]。
为了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还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等多元功效,在文化观的指导下持续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一方面,高校要积极引入教学督导评价环节,重点对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工作态度、教学方法、敬业精神、教学效果等进行监督、评价与反馈,该环节评价时要注重考查教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方面的能力,评价教师是否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标,以此激励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高效融合[7];另一方面,除了针对教师的评价,还要对学生主体进行评价,要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师生互评有机结合,通过多元动态互评激活课题氛围,激发生生交流、师生互动,以此提升教学效果,当然,针对学生主体的评价要重塑评价标准,拓宽评价途径,侧重于考查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度、理解度与涉猎广泛度,综合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良好习惯养成、助人奉献精神等,全面评价学生政治表现、道德水平与综合素质[8]。
教师在思政课堂居于主导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素质,因此,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及文化运用能力。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完善的培训机制与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为思政教师涵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提供支持,还应向思政教师大力推广思政课教学中成功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示范课程,充分发挥示范课程的号召与带动作用,以此鼓励教师在课余加强学习,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9];另一方面,高校要在课程标准中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具体要求,并设立相关指标,将其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引导思政教师自觉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意识,同时要发挥激励效应,每学期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课程,以示范带动广大教师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意识;此外,要鼓励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结合教学目标与重点,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契合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持续拓展教材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整合与重塑,提高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运用能力[10]。
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丰厚的道德精髓与深沉的精神追求,为高校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育人资源,加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育人内容上的相通性,为二者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 “涵养心性”、“培植道德” “通晓人性” “谙悉世事”等多元育人功效,这使其与思政课在价值、实践、德育与文化自信层面存在多重融合维度。然而,就教学实践来看,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疏离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的融合效果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均明显不足,面临着严重的“时空性”代际困境,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高效融合的理论研究,并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评价、师资建设等多个层面出发,积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多维融合点,切实增强融合的实效性,为高效思政育人工作的优化创新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