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重维度
——基于理论“彻底性”思想

2022-11-20 11:00赵春芽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赵春芽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理论“彻底性”内涵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从世界历史的高度,以革命的激情批判德国现实,揭露黑格尔法哲学的局限。当时德国在松散的德意志邦联制度下,国家内部四分五裂,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生产方式较为落后。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马克思认为德国现存制度低于历史水平,而德国的法哲学和国家哲学则与当代社会现状保持一致。因此,他希望借助一种新的理论手段来实现德国彻底的革命。如何继续发挥理论彻底的作用,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

1.1 在实践层面,理论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

马克思指出: “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一方面,阐明人是现实世界中的人,存在于国家和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和存在不是现实世界之外的抽象物。主张和号召人们认识自己,认识到人本身,去抛弃虚幻的幸福,作为独立的实体去实践,去创建美好的现实环境。另一方面,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认为实现理论彻底解放,还必须使理论转化为物质力量,将理论需要转化为实践需要。 “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 hominem]。”[1]表明理论根本上要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说服群众,将理论掌握群众的力量,转变为强大的物质力量。

1.2 在价值层面,理论要把实现人的解放作为最高价值追求

马克思指出德国的宗教改革只不过是把人的外在肉体从虚幻精神中解放出来,但却又给人的心灵和信仰戴上了枷锁。马克思主张使人从虚幻世界的彼岸到达现实世界的此岸。而要使人摆脱精神世界的约束,首先就要消除世俗尘世泥土中的禁锢,去推翻不合理的现实世界,去摧毁被压迫的现状,实现人的普遍解放。马克思在人类解放的理论中对资产阶级提倡的政治解放进行了批判,认为其只是局部的即有产者的解放。资产阶级的政治解放理论不过是满足自己利益特需的保护伞,并不是普遍的人的“现实的、真正的解放”,最终只能导致特殊利益和普遍利益矛盾的激化, “彻底的德国不从根本上进行革命,就不可能完成革命”。理论彻底要上升到制度批判即无产阶级推翻私有制的不合理制度,才能获得自身解放。

1.3 在目标实现层面,理论要与物质力量相结合

马克思认为实现局部的解放不过是一种幻想。要实现普遍解放,必须使一个阶级成为社会的总代表,他们狂热、迫切,他们的要求和权利成为整个社会的要求和权利,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获得目标实现,这个阶级就是无产阶级。德国解放的“心脏”就是无产阶级,解放的头脑是哲学。而处于受难中的无产阶级要想得到自身救赎,就必须使哲学现实化,使哲学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生成改造不合理社会的科学秩序。哲学作为理论形式应成为指导无产阶级及人民群众改造不合理世界的精神武器,使哲学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运用,不仅转化为强烈的革命激情,且能够获得内在的强大的物质效力。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是革命哲学与物质力量的结合。[2]只有将理论与现实融合,变革社会的目标才能成为现实。

2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与挑战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伴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健康、宽松和开放的文化生态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注入了生机与动力,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和多样的文化载体。同时社会领域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的文化因素如文化失衡、文化污染和文化入侵等现象成为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挑战和阻碍。

2.1 文化失衡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力

文化失衡表现为不同文化间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表现为马克思主义鲜明的专业性、政治性和学理性使之对社会的教化作用、对公众的文化选择和行为引导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表现为大众文化的兴起,随着文化传播语境的变革,其强大的消费驱动力和社会传播力对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观的选择具有一定消解作用。在自媒体技术的普及下,民众极易倾向于重复、肤浅的文化消费,一定程度上挤占了马克思主义的媒体传播空间,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媒体传播力。

2.2 文化污染削弱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浸润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我国文化建设和价值观塑造等方面取得众多成果。但落后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泛起,不健康的文化现象难以彻底遏制,其利用社会大众追求快感、即时娱乐的心理,以传统媒介和网络为传播载体造成文化污染,对人们价值观带来巨大危害和冲击。在当前网络监管、治理水平和范围有限的背景下,文化污染现象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主流价值观的文化浸润能力。

2.3 文化入侵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认同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融合与碰撞已成为常态,各国多元多样文化理念应该平等对话、互相借鉴。但由于社会制度、发展道路不同等问题,使二者难以超越比较式思维来实现融通与共情,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和价值观比较仍旧存在。个别西方国家在与我国进行沟通对话时,利用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推销,隐形地传播和普及其所谓的“普世价值”。在当下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下,外来文化的入侵可能会动摇个别民众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认同。

3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维度

理论只有深入彻底、入脑入心,才能真正说服广大群众,为群众信仰和拥护。在新时代新常态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发展任务,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这一任务的顺利达成取决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项影响因素间作用能否充分合理发挥,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体征、传播机制和受众属性三重维度的健全和完善。

3.1 增强理论认同,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容的亲和度

(1)增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对话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蕴含着解决人类难题、消解社会戾气的隐性能量和重要启示,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生长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思想土壤。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中国进行文化传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提供了借鉴。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从中华文化中提炼精神标识和独特价值以厚植文化浸润力。[3]

一方面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使其更加“接地气”。如合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 “民本思想”等阐释马克思主义原理,使马克思主义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和特质精髓中更具中国特色,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感染力和熟悉感,使人民群众在亲切恰适、可知认同的氛围中接受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文化认知态度,敢于回应错误文化思潮。文化具有继承性和延展性,要合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实现对其深刻挖掘和创新创造,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获得崭新的张力与生命力。

(2)加强价值观念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推动力。

价值观念是人们的道德准则、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起导向作用的社会意识,对人和社会发展具有观念性的指导意义。在当前全球化引发的价值观冲突、文明冲突的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整合成为必要。

要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价值观念中的张力作用。一方面,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脉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合理继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具体体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现实形态。坚决反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混淆于西方“普世价值”的言论,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立场。另一方面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指导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引导人们在这一过程中理解、体验并践行其蕴含和要求的价值理念,使其在理论价值上回归生活,在思想理念上引领生活,在行动作为中融入生活。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思想引领和理论塑造作用。

3.2 坚持问题导向和价值引领,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法的创新度

(1)不断推进载体创新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渠道。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回应是否强烈直接影响实现大众化的真实效果。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丰富形式、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的运用成为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渠道。

首先使话语载体生动化、故事化。坚持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道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话语形式“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4]要以通俗故事的叙事方式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把专业术语和政治话语转换为日常大众生活语言。其次推动文化载体多样化、革新化。文化载体的变革使文化的呈现和传播更趋向于简易化和大众化,要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对话和转化作用,表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文化形态。最后使活动载体亲民化、真实化。实践活动要贴近实际、关切民生,鼓励人民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观察生活、指导实践。同时不能刻板迎合大众,保留马克思主义适度的批判精神才能满足不同大众群体的实际需求。

(2)加强政策宣传普及教育工作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引擎。

政策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的意志向群众和基层延伸的通道,是党和国家与人民群众保持联系的桥梁。民众将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在接受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加强政策宣传普及教育工作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力引擎。

首先,要善于将公共政策教育宣传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结合起来。[5]政策的制定应以实现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为指向,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参照,调研民众对政策的满足度;围绕人民群众主体创造力的发挥为实效,检验政策落实的可行性;围绕社会民生福祉的增强为客观指标,增强政策宣传的实效性。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服务功能。其次,政策宣传普及教育方法要丰富多样,延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力。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采取宣传片、公众号、直播等形式,展示惠民政策和便民措施,让群众听得懂、理得清。最后,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政策宣传教育中思想引领、价值导向、文化支撑和舆论推动功能。善于将中国梦的宣传教育转化为反映人民意愿的恰适的公共政策,引导人民群众在享受政策优惠过程中,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

3.3 筑牢群众根基,延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空间的受众度

(1)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所在。

马克思主义遵循着人类历史实践和认识规律的发展逐渐形成,是对人类文明、历史实践和科学理论总结的智慧结晶,是历史发展和人民主体的逻辑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所在。

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最基础、最广泛的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深入探寻和积极采纳人民群众的内心意愿和不同意见,尊重人民、顺应人民,才能充分发挥亿万群众的主体能动性。其次实现理论认同向利益认同的转变。广大人民群众能否认同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马克思主义能否实现好维护好人民根本利益。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转化为符合人民群众物质利益的过程。 “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6]要勤于调研、高度重视、准确分析并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和生活期待,将马克思主义的呈现效果转化为更多的惠民政策,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和人民性,增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以实践为基准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基所在。

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实践,又在实践中革新发展。人民群众的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以实践为基准成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基所在。

一方面,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念作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出发点。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当前社会现状出发,善于捕捉和聚焦社会呈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了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状况,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深化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不断解决矛盾和挑战。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作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贯彻原则。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结合当下国情、民情展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要保证实践活动的真实多样,避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的简单化、形式化和庸俗化,避免一刀切和一边倒,[7]积极探寻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使人民在生动新颖的实践活动中自觉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马克思主义在陕西的早期传播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