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教育理念的整合策略探析

2022-11-20 09:05:00曾辉新
小学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有机教学活动理念

☉曾辉新

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是大势所趋,是学生成长为国家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人才的有效路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二者的整合重视起来。想要将其进行有机整合,就需教师对STEM 教育理念及小学科学教学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一、STEM 教育理念

STEM 教育理念是一种综合教育,其中S 代表的是科学,T代表的是技术,E 代表的是工程,M 代表的是数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理念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的同时掌握其他知识,并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成为综合性人才。鉴于其最早由美国政府提出、实践,而我国教育改革起步较晚,所以即便素质教育推行已久,且教育部门提倡教师采用STEM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我国在此方面也仍处于起步阶段。就目前情况而言,教师已明确STEM教育理念的本质,即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技术能力水平,且尝试基于此设计教学活动,通过给学生创造自己动手的机会、团队合作的机会,进行知识学习、能力培养[1]。

二、STEM 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鉴于科学教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科目,且其具有理论+实践的特点,在科学教学中应用STEM教育理念可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育部门提倡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用STEM 教育理念[2]。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学活动应当围绕学生开展,应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出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探究,尝试借助STEM 教育理念推动教学改革,使学生对小学科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学效果与理想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虽然考虑到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但是未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走进科学世界,无法感知科学世界的魅力,无法对小学科学教学产生兴趣。

三、STEM 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一)知识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将理论知识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在进行STE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时,教师可将知识与STEM教育理念进行整合,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3]。

例如,在教学《我们生活的世界》时,教师便需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并提出一些问题,实现知识的整体化学习、应用,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就这部分知识而言,其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信息,而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皆是由相关学者、专家根据生活中的某一现象总结而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构建综合化的知识体系,为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具体画面。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从中获取一定信息。由于学生的入手点不同,所以获得信息也不同,此时教师便可在黑板上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答案是站在哪些角度得出的。这样,学生才可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才可构建综合化的知识体系,为其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二)通过实验教学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

上述提到,小学科学是一门理论知识+ 实验的科目,而STEM 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在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多种学习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但教师需注意,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生活经验较少,在实验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所以想要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想要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教师就需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引导[4]。

例如,在教学《种子萌发》内容时,教师便可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知知识、体验知识,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种子萌发”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且较为抽象,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为了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教师需引导学生做科学实验。而小学生存在好奇心强、自制力差的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将情境创设法利用起来,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具体而言,教师可在课堂伊始将提前准备好的实验器材分发下去,包括但不限于:种子材料、显微镜。在看到这些实验器材后,学生会产生好奇,迫切地想要知道教师给自己这些东西干什么。之后,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呈现这样一段视频:慢羊羊村长说其他小羊被灰太狼抓走了,他们现在在天上,自己有一个宝贝种子,可以长得又高又壮,足以让自己到天上救下其他小羊,但是宝贝种子需要在土里萌发,萌发条件较多,自己老了不记得了,所以需要同学们的帮忙。通过观看这一视频,学生可大致了解教师分发实验器材的作用,并产生动手操作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将课堂交由学生,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

(三)通过强调动手操作实现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在进行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整合时,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STEM教育理念是一种综合教育,而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动手操作真正地重视起来[5]。

例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活动主题将STE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形成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给予学生鼓励,使其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客观看待,使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需解放学生的双手,使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需给予学生时间,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学生形成个人兴趣,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保障。例如,在教学《水》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采用动手操作这一方法,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例如,教师可以先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然后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后准备三杯水,一杯水为温水,一杯水为开水,一个水杯里放满冰块,然后对这些水的形态进行观察,思考其与我们学到的哪些知识有关。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也可得到有效培养。

(四)通过生活化课堂实现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

知识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虽然小学科学存在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但是,所有的知识都是由科学家们根据生活现象,通过长时间的实验探究总结而来。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生活化课堂的创建重视起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知识体系。

在进行生活化课堂构建时,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情况存在较大差异。而新课改提出教学应当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在进行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时,教师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例如,在教学《面包发霉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根据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因为问题可以轻而易举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其参与教学活动并进行深入思考,从而为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提供保障。例如,教师可以就这部分知识提出这样的问题:面包发霉是什么样子的?面包为什么会发霉?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自主进行预习,且在预习过程中会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从而加深对面包发霉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真正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且在获得一定答案后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回答,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STEM教育理念就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活动,而小学科学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较强,所以教师不妨基于此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形成科学素养及STEM 素养。

鉴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需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去尽可能激发学生的活力,使STEM 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听故事,所以教师可以将其当作入手点,从童话故事、历史故事中提取素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形状与结构》时,教师便可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究,然后回想与相关知识有关的故事,从中提取素材,为学生的STEM 素养、科学素养的形成提供保障。例如,教师可以根据《鲁滨逊漂流记》这一故事设计鲁滨逊的小木屋这一活动,让学生基于实际进行探究,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并构建综合化知识体系。又如,教师可以根据知识源于生活的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生活与知识的联系,从而内化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在教学完《神奇的机械》后,教师可根据这部分知识与生活有关的特点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多功能修正带,使学生进行技术、工程、数学的多维度科学探究活动,从而使STEM 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发挥最大效用。

(六)通过数据统计实现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的有机整合

科学与数学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STEM 教育理念可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综合教育。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数学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对科学知识进行探究。

在教学《造房子》时,教师便可开展数据统计,使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科学的联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房子的形状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设计样稿,并按照样稿进行木屋制作。在进行木屋制作时,学生需要考虑到图纸的大小、木屋的美观精准等,所以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数学知识与科学的联系,并将综合化的知识体系构建起来。同时,学生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遇到的一些问题。例如,木板长度、宽度的测量,屋面坡度计算等。由此可见,通过数据统计活动,可以使小学科学与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并构建综合化知识体系,从而达到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机整合的目的,为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实现STEM 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机整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方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科学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巧妙地将小学科学教学与STEM 教育理念进行有机整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实现知识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化知识体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开展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注重动手操作,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的同时形成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创建生活化课堂,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知识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及能力;教师可以应用数据统计,使学生发现数学与科学的联系。

猜你喜欢
有机教学活动理念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3:22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当代陕西(2019年23期)2020-01-06 12:17:52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
环境与生活(2016年6期)2016-02-27 13:46:59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