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 协调发展
——探究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2022-11-20 09:05:00高伶俐
小学生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

☉高伶俐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学科知识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印象会直接影响其未来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具有必要性。农村小学教学观念过于陈旧,教师只能凭借仅有的教学资源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年龄尚小,较易被身边新鲜事物所吸引,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课程学习中,影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合作式学习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课堂教学的新颖性,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感受集体的力量,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情绪也受到感染,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合作学习起到相对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小学生年龄尚小,尤其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许多学生属于留守儿童,长期与隔代长辈生活在一起,缺少父母的约束和关爱,导致学生自制力较差,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1]。而合作学习能够打造集体学习氛围,以快乐学习作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的关注点都集中于合作学习中,较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性。合作学习不但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还促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以往学习过程中,一些学困生缺乏自信心,不敢与教师进行过多交流,而这种情况也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掌握,并且影响教学计划的逐步调整。合作学习增加师生互动,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主要肩负引导责任,这种模式上的转换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投入学习。在农村小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明显差异,合作学习多以小组形式开展,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在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实现共同进步、深度学习的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目标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逻辑,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2]。数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抽象性,数学体系带有多个分支,为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总是以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数学内容。然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违背双减政策要求,还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旦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排斥心理,将不利于其未来的数学学习和发展。合作式学习弥补了灌输式教育的不足,以活跃欢快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对知识的排斥心理,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和进一步掌握。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现状

部分农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秉持以往的教学理念,认为自身的教学经验足以满足教学要求,并未充分考量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导致合作学习只停留于形式,无法发挥实际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希望学生接触尽可能多的数学内容,通过反复练习习题、增加学习任务等方式,对学生实施数学教育。虽然合作学习具有一定优势。但是,教师只是将其作为缓解课堂紧张氛围的一种手段,并未切合课程实际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3]。另外,合作学习更强调学生之间共同学习,协调发展,所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课程教学内容,对合作学习中的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配,既要保证小组整体学习水平处于一致状态,又要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获得展现自我的机会。部分教师忽略小组成员分配环节,导致组员分配不够规范和合理,小组学习水平出现无法均衡的情况,影响了学习活动的开展。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需要在适于自己的小组和学习目标下完成学习任务,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合作学习价值,否则合作学习也只能停留于形式。

另外,合作学习是优化学习氛围的一种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更好表达自身观点,完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虽然许多教师实施合作学习,但却并未针对合作学习制定具体规范和实施策略,导致学生并不知晓合作学习开展的意义,认为参与合作学习后,无需花费过多努力便可以获得其他组内成员学习成果,只需由组内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即可[4]。合作学习需要明确学生学习职责,做好组内分工,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完成不同学习内容,最后组内成员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融合,达到合作学习目的,使每位学生都有思考和探索知识的机会。而就现阶段农村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情况来看,存在分工混乱的情况,一些学生需要负责的学习任务过多,而另一些学生则出现无事可做的情况,这种分配不均的现象影响合作学习开展,也不能从根本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三、农村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一)转变教学理念,开展科学分组

很多农村小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学生在隔代长辈的陪伴下成长。教师是学生学习生涯的主要领路人,更应肩负起指导的责任,关注到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了解学生心中所想,解决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问题。从时代的发展来看,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条件,尤其对于自制力较差的农村小学生来说,灌输式教育只会引起学生不满情绪。所以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教育理念,积极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找到提高合作学习效果的方法,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投身到合作学习活动中[5]。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尤其在数学学科方面,兴趣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需利用合作学习特点,增添合作学习趣味性,以学生的角度思考其现阶段遇到的学习阻碍,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并对学生形成积极鼓励,让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找到快乐,从而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小组成员的划分会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也会决定合作学习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对组员分配的重视度,保证小组成员分配均衡,一般情况下小组成员数量维持在4 ~5 名即可,这种小组成员分配方式更能让每位学生都拥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发言。以往开展合作学习时,为节约教学时间,教师大多按照距离的远近对小组进行划分。从单一的角度来说,学生拥有更多可以探讨的时间。然而最终所呈现的学习效果却并不理想,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距离虽然能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时间,却需要在学生学习能力均衡且教学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否则不但会影响最终的教学进度,还会使学生丧失合作学习兴趣。为此,教师需先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小组分配,使小组内能够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达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大多具有自我意识,也带有鲜明的性格特点,为避免学生因性格不合产生不必要的冲突,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性格和性别等各方面因素进行小组划分,同时,选择一名具有号召力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小组成员作为组长,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设置联系性问题,突破学习难点

数学知识内容会随着年级的增加而逐渐加大难度,这也是许多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后,便开始无法掌控自身学习的主要原因。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花费许多时间在知识的细节讲解上,这种方式不但不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还会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被局限于固有的框架内,不利于扩充学生知识储备,也限制学生创新思维发展。针对于此,教师可为学生设置一些带有联系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同时,产生对旧知识的回顾,并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数学问题探究,减少学生对数学产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掌握最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农村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如教师在进行《多边形面积》知识讲解时,可为学生准备一些纸片,让学生自主将纸片裁剪成平行四边形,而后再通过进一步裁剪将平行四边形逐渐转变为长方形[6]。此时教师便可对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探讨纸片经过一系列裁剪后,最终呈现的长方形面积是否与平行四边形相同?”通过实践和讨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学生解题欲望,促进学生更积极地投身到小组讨论中,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同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学习成果,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未来课程活动中。

(三)规范合作学习模式,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虽然合作学习更强调学生参与,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规范合作学习模式,约束学生行为,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而不是在未思考问题的情况下便获得学习成果。在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考察学生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对于学困生,教师应积极对其进行鼓励,为学生提供可以展现自我的机会[7]。即使回答错误,教师也要在表扬学生行为的情况下,对其出现的错误进行指导,避免学生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如教师在进行《分数与除法》一课教学过程中,可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分数与除法之间存在何种联系吗?可以列举出相关问题并解答吗?”此方式能够锻炼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养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而后教师需要通过观察分析学生是否存在理解误区,及时对学生进行指正,维持合作学习秩序,保证合作学习质量。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应尽可能选择小组内的学困生或是近期学习状态不佳的学生进行学习成果阐述,以此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即使学生未切实参与到合作学习讨论中,经过问题回答也会对数学知识点形成深刻认识,促进对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四、结束语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中,合作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不但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减轻高年级数学学习难度,让学生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数学知识。但合作学习并非适用所有课程内容和所有学生。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需注意学生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学情制定更符合高年级学生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联系性问题,实现新旧知识的融合运用,使每位学生都能处于良好的学习状态,获得数学综合素质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东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唐山文学(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圆我教师梦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42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