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山 (甘肃省永昌县第五中学)
当前,初级中学在班级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合力不足、主体认识不足的情况。由于单位建制或领导配备情况的不同,校长、副校长配备齐全的学校,主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一般分管年级组和班级建设工作;而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仅由政教主任分工班级建设工作。由于分工的不同,主管班级建设的主管副校长或政教主任往往不管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或教务主任往往不管班级建设工作。如此一来,各负各的责,各出各的力,不能在班级建设和各科学习上形成合力。体现在班主任身上,整体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偏重了学生学习成绩管理。为此,作为学校校长,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通盘掌控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全面促成班级建设和学科发展,用现代化的手段让政教、教务部门形成合力,则对于全面认识、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作用意义重大。
从学校教育教学设备上来说,近几年来,大部分的学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楼道内、教室里,监控设备也是一应俱全。为了充分保障师生权益,完全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监控,尽管条件上已经有了可能,但是从法律法规和人文精神的角度考虑也未必一定要实施。但是,面对一些需要调看监控的情况,学校还需要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教育行业实际制定相关的设备使用管理制度。同时,从管理层面考虑,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学校班级、学生管理机制也要迎头赶上新时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而在一般的初级中学仍存在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实际情况,部分学校缺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指导,把班级管理责任全部固定给班主任,忽略了现代化的宏观管理手段,没有形成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精准指导与精微调控,在加重班主任教育教学负担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班级的管理效率。而且,由于学校层面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也从制度保障和沟通渠道上闭塞了学校、年级组、教研室、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社区、家长、学生之间的信息,导致了关键信息无法互通,个别信息不能及时交流与反馈。
学校班级管理就常规工作而言是非常有序的。从七年级到九年级,从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从开学、期中考试到期末考试,各个学段、阶段的主要工作每年都十分清晰。即使有临时性、应景式、创新型的活动,也不影响各个学期整体工作的安排。由于缺乏整体性的指导和细致性的考量,在初级中学班级建设中还存在工作无序化和繁重化的现象。每个年级对学校的年度教育教学的总体安排不能按照学段特点有序实施,临时性、应景式、创新型的活动不能与常规性安排融而为一,学生生活管理、学习管理未能有序纳入学校系统性的管理之中,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位一体的管理格局处于无序状态,班级各个方面的工作都高度集中到班主任一个人身上等,这些现象或因素的存在都使班级建设缺乏统一性,造成了管理工作的繁琐与无所适从,导致了管理效率的低下。
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构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一体化管理平台,从各处室工作职责、工作安排到工作落实过程、中段终端评价,对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各班级形成网络化管理体系。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要随时通盘掌控全校教育教学工作全局,着眼工作效能的提升,凝聚各部门力量,促成各部门在各负其责的同时互联互助,促成政教、教务在学校班级管理与建设上的互为一体,形成教育教学合力,达到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全校一盘棋效果,培养班级管理网络共建理念。
适应新时期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初级中学学校教育教学特点和实际,从学校层面制定一系列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班级管理与建设制度,构建和完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机制,对各部门、各年级、各教研组、各班级进行学校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指导,让学校领导科学运用宏观管理办法,对全校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进行精准指导与精微调控,让全校上下充分利用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班级管理与建设手段,形成全员管理、全员育人的班级管理与建设新格局和制度化、创新性管理与建设新成效。
班级管理和建设的落脚点在于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就初级中学而言,让祖国的花朵在园丁的精心培育下收获受教育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健康快乐成长,是最基本的培养目标。为此,彻底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摒弃以成绩论英雄的陈旧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利用班级管理与建设的网络化条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对于班级管理与建设的重要作用,促成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就要激发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的各方积极性,满足师生参教参学的成就感。将新课程改革理念作为引导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根本性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从教师层面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教育手段,开辟、创新班级管理与建设工作路径与方法,激发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力,调动学生受教育的积极性,满足师生参教参学的成就感,从微观层面促成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活力。
从学校层面构建初级中学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班级管理和建设机制,的确给班主任教师减了负;但是,这并不是说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和建设的作用就此可以弱化。相反,在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的班级管理和建设机制下,班主任的工作应该落在探索学校班级管理和建设新模式,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建设班集体的自觉性和能力。毕竟,学校层面的班级管理与建设措施,关键在于全校政教、教务一体化,全校上下一盘棋,而各个年级的各个班级建设更应该创出特色,具有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为此,班主任层面上的班级管理和建设新模式,应在学校班级管理与建设的指导之下,立足于班主任教师的学科特色,对班级学生实施细致入微的动态化管理。例如,结合初中学生年龄小、参与活动意识以及个性化需求较高等特点,在与学校部署、年级组安排步调一致的情况下,设计一些创新型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集体意识。又如,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综合分析传统班级学生构成、个性心理、成长发展等各方面情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进行特色化班级建设。再如,充分接纳网络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轮流担任班委的方式,在自我管理、沟通交流中锻造学生能力,发挥学生特长,整体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创建新媒体思想情感交互平台能够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更灵活,渠道更通畅,它不仅能够规避一些面对面交流起来比较尴尬或容易激发不良情绪的情况,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渠道随时把握学生心理动态和思想、情绪状况。例如,班主任通过构建班级教师微信群、家长微信群和学生微信群以及QQ群,多方面进行沟通了解,全面细致地把握学生。也可以直接通过微信、QQ私聊,增加与学生互动沟通的频率,以此直接了解学生生活与心理发展情况。又如,通过微信、QQ私聊,把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科任老师、家长,并商讨解决的办法。再如,通过新媒体思想情感交互平台,让学生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向相关教师请教,以此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困难或问题。通过这些渠道或方式,就能畅通学校、年级组、教研室、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社区、家长、学生之间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信息的个别交流与反馈,有目的地解决各种困难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