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峰
之前读李希贵校长的 《学校制度改进》,就深切体会到他的管理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精湛的领导力。读了《当校长遇见德鲁克:冰山下的领导力》 以后,便觉李希贵校长深得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管理的本质是要激发和释放每个人的善意和潜能,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改善他人的生活。”[1]这同时在强调,作为校长,要修炼的是领导力,而非管理力;作为校长,要做的是领导者,而非管理者。
所谓领导,就是引领引导;所谓管理,就是监督管束。而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任务不是‘管理’ 人,而是引导人。”[2]引导人,当然要用思想,而非口号或待遇(这些或许能一时见效,但不能长久)。校长,作为教师中的“首席”,更应具有引导力,这倒不是说校长是教学艺术、教学能力的“首席”,而是强调校长的教育理念、办学理念应该成为学校的灵魂。校长要把自己的办学理念融入每个教师的行动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教师明确共同的使命,形成一个奋斗的整体,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作为思想的引领者,校长要着眼学校全局与育人目标大局进行整体思考,用“经典五问”的方式思考如何依据学校的实际让学习者回归教育的中心。校长既不能沦为事务主义者,更不能沦为权力控制者(现实中,校长会忙于应付事务,这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改变,但这并不妨碍校长挤出时间来思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的实践证明,“设计与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理论正是在这所学校深入人心,才使其从一所偏僻的乡村学校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实验中心之一。李镇西曾在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当校长,李希贵曾在北京十一学校当校长,叶翠微曾在杭州第二中学当校长,等等,这些成功的校长,他们都善于思考与分析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实际,把办学思想具化为教师可控、乐行的措施,使之成为教师共同的愿景和富有感召力的使命,在行动后形成有意义的成就感。这样,学校就会沿着既定的设想有序、高效地运行,并且取得预期的成果。相反,如果校长一味地用命令式的方法推行自己的主张,那么,教师则被动地执行,要么形式主义式地应付,要么剑走偏锋式地走极端,校长所有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
最好的管理莫过于示范。德鲁克说:“领导者是拥有追随者的人。没有追随者就没有领导者。”[3]这句话告诉我们,领导者不能用权力来控制,而是通过思想引领和言行示范来影响下级。所以,领导者绝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指手画脚、吆三喝四,更不能站在掌权者的角度颐指气使。校长如何示范?一是品行上的示范,包括个人德行的修养、对师生的尊重与关心等;二是工作态度的示范,包括工作规范的执行、工作作风的严谨、工作纪律的遵守与工作效率的提升等。《论语》 里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其实就是管理学上讲的示范效应,只有校长有校长样,教师才会有教师样。如果校长自己在品行上都作不出示范,那么如何去要求教师呢?校长自己总是对教师漠不关心,却要求教师富有爱心;校长自己总想着多吃多占甚至贪腐,却要求教师无私奉献;校长自己上班经常迟到早退,却要求教师遵守考勤制度……自己的行为都没有信服度,却站在道德高地要求别人都要遵照执行,那不是天大的笑话吗?李希贵校长在处理学生下午迟到的问题时,不是简单地指责批评,而是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是因为水龙头过少影响了住宿生洗漱,所以学生下午迟到,进而解决了问题。这体现了领导者细致的工作作风,这种工作作风必然会影响到教师,使其在日常工作中不会对问题只作简单的现象批评,而会深入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而真正地解决问题。相反,当出现问题时,如果校长对学生只是一味地指责,教师更容易简单粗暴地处理,这样做不但问题没有解决,还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同时对学生“三观”形成误导。
校长的第一身份是教师。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很多校长很在意自己的职务角色,当然,在代表学校出席公务场合时,必须强调这一角色,但是在学校日常工作中,却要淡化这一身份。一旦过于强调自己的校长身份,就会带来明显的“副作用”:一是拉开了与教师的距离,使得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畅通,让教师有敬而远之的心理,这本身是不利于管理的;二是有官本位心理,把自己置于上位,与教师之间自然就有隔阂,这就会形成“各吹各的调,各打各的算盘”的局面。德鲁克说:“管理学必须真正是人本主义的——人们有着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但仍然是独立行事。”[4]这表明校长与教师是身份相同的利益共同体,为共同愿景一起努力。既然如此,校长可以成为领导者,而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成为领导者,二者为学校发展携手同行。如果校长与教师成为两股道上没有交集的人,那么教师如何会成为校长的同行者呢?校长只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把自己当作“官”,才不会老想着“管”,才能与师生打成一片,进而融入教师、融入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成为事业的同行者。如李镇西当校长时,经常和教师们一样深入课堂,一起讨论并解决在教学实际中发现的问题,才让武侯实验中学从一所薄弱学校成为学生争相就读的名校。又如王昌胜校长每年在制订计划时,都让教师参与讨论、修改,最后定稿,这样,教师与校长的目标就达成了一致,在实施中执行力就强。在现实中,很多学校都是校长拍板制订计划方案,一些教师则认为校长要么是为了体现权力而独断,要么是为了政绩而高要求,内心产生抵触感,于是工作就成了“被动执行”,自然效果就不会理想。
管理本身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激发教师的工作潜能与活力。管理不是为了体现强制力和控制力,而是为了提升团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公众场合,校长是学校的代言人、代表人;而在校园里,校长更多时候是思想的引领者、实践的示范者、教师的同路人,是为共同的教育愿景而一起努力的前行者,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强力执行的推行者、客观冷漠的监督评判者。这就是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
我们常说“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那么作为校长,是做领导者,还是做管理者,这个选择应该不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