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网络课程资源 建构高品质阅读课堂

2022-11-20 06:37李媛江苏省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京剧散文资源

李媛 (江苏省连云港市龙河中心小学)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如何将网络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构筑丰富多彩的网络课程资源,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阅读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如何选择阅读素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由于网络内容丰富多彩,信息量大,所以教师需要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最符合教学内容的资源,经过合理筛选,更好地开发利用网络资源,促使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一、贯穿课堂内外,提升教学效率

(一)预习阶段,促进自主学习

在预习阶段,很多学生只是粗粗阅读课文,但是却不知道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学习,而且也没有掌握比较高效的自主预习方法。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设置了多媒体课件,将各种网络资源融合在一起,既生动形象,能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又能帮助学生明确预习的方向,促进自主探究。

如在学习《匆匆》一文的时候,教师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首先给学生介绍了作者的基本信息,并展现了该作者创作的其他散文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整体感受。如有学生提出:“这位作者的作品大多给人文字优美、情韵深长的感觉。所以我觉得后续的阅读我们应该主要探究作者如何生动地展现时间的流逝,怎样写出自己的情感。”这样学生就明确了阅读的方向。此外,在课件中还展现了其他作者撰写的关于展现时间流逝的文章,并与课文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一下异同点。这样学生就明确了比较阅读也是预习阶段可以运用的高效方法。如有学生提出:“和其他的文章相比,《匆匆》一文更多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能更准确地展现时间流逝的场景,体现出作者留恋的情感。”由此可见,在预习阶段运用网络资源,能让学生明确阅读方向,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起到启发、提示的作用,因此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让学生学会如何预习。

在学生预习阶段,教师要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明确预习的方向是什么。这样就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阶段,掌握信息分析

在具体教学阶段,学生常常在阅读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深入探究,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有限,所以很难掌握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获得各种不同的信息,并抽取出对自己有效的信息,运用到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在学习《母鸡》等课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随文写作的活动中,回忆一下自己看到过哪些有趣的小动物,将它们的故事写下来。此时有学生提出:“我想写我家小猫的故事,但是它的故事有好多,我觉得我的思路很乱,不知道该怎么选材。”此时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给大家展示各种不同的思维导图,其中也包括《母鸡》等课文的思维导图,让大家总结分析,找出思维导图的优点是什么。如有学生发现:“思维导图能将自己脑海中的想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写得更有条理。比如《母鸡》这篇文章,用思维导图展示,能让人清楚地看到作者的思路。”“那么,大家能否在自主创作的时候,也运用思维导图呢?”教师又推荐大家阅读了一些网络资料,它们介绍了如何整理思路,创作思维导图。在这些资料的辅助下,学生试着将自己脑海中的“猫”的故事都提炼出来,画成了思维导图,更轻松地整理了写作思路。

网络提供的学习方法和信息有很多,它们良莠不齐,并不一定都适合学生。所以教师要把好关,在教学中给学生推荐一些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能让他们突破思维的局限性,快速抓取高效的信息,提升学习能力。

(三)课后阶段,鼓励拓展探究

在课后拓展阶段,很多学生希望能参与到自主探究中,但是却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学习。此时教师推送了一些网络资料,让学生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此外,还搭建了网络平台,让学生用微信彼此推送各种网络信息,互相帮助,共同展开主题探究活动。

在学习《京剧漫谈》一文后,有学生提出:“除了京剧以外,还有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呢,我们是否可以参加和它们有关的主题探索活动呢?”结合这一点,教师给学生推送了一些专门介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站,让学生了解中国还有哪些传统文化,结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专项探索。如有学生平常十分喜欢剪纸,因此在网站上搜索了各种和剪纸有关的信息,总结归纳了不同剪纸流派作品的特点,通过亲自实践的方式,掌握了一些精妙的剪纸技法。最后他将自己搜索到的信息整理下来,并配上自己的作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对剪纸艺术的研究。

在课后拓展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推荐多样化的资料,让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广泛,这样他们就能旁征博引,吸收更多的知识,创作出更新颖的文章。

二、设计具体策略,充分利用资源

(一)关联类似文本,形成对比理解

网络课程资源首先要符合言语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首先要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服务,这些资源必须是言语的载体,要能促使学生展开语言实践活动。“语文教材是一个例子”,教师要从这个“例子”出发,选择一些同类型的文本,促使学生展开对比阅读的活动。这样就能让网络课程资源体现出言语性的特点,能让学生在对比分析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结构特点、表达方式等,进而提升赏析水平。

例如《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为了提升学生的散文赏析水平,教师便上网搜索了其他类似的作品,引导学生展开对比阅读。教师首先搜索了朱自清创作的一些经典散文,如《背影》《荷塘月色》等,引导学生展开赏析,说说散文一般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能否体会到散文和小说的区别是什么。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来浏览“散文网”“散文在线”等网站,阅读其他作者创作的散文作品,然后结合自己对散文的了解展开评价,说说哪些作品更好,哪些作品有不足之处。如有学生提出:“好的散文作品总是给人情景交融的感觉,如《匆匆》一文中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不舍之情,《荷塘月色》一文中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担忧。但是现在有些散文却只是罗列好词好句,并没有写出真情实感,我觉得这是它们的不足之处。”

选择类似文本还体现出了语文课程资源互文性的特点,在阅读了同类型的作品后,学生能举一反三,更好地掌握各种语文知识,进行自主建构,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链接历史材料,追溯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但是由于小学生阅读经验不足,所以他们很少会自主搜索背景资料。教师在拓展网络课程资源的时候,就要从这方面下功夫,给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材料的链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当时的时代特点,还可以了解其他评论家对该作品的赏析,这样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效果会有所提升。

在学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文时,教师给学生推荐了一些背景信息,首先引导学生阅读百度百科中关于“杜甫”的条目,了解作者的生活状态,并初步了解杜甫的创作风格。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在百度百科中搜索关于“安史之乱”的信息,了解这场战争对唐朝百姓带来了多大的影响。此后教师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材料,我们了解到杜甫的作品有‘诗史’之称,作者常常用沉郁顿挫的笔调写社会百态,写人们在安史之乱中遭受到的痛苦,但是为何这首诗歌则给人十分欢乐、喜悦的感觉呢?”如果结合背景资料展开分析,学生就不难理解这是因为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作者能安居乐业,所以才会在作品中展现自己的惊喜之情。结合网络资料,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深刻了。

若有条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展开搜索,然后围绕作品的背景信息展开互动交流,并说说自己结合课文展开阅读的感受是什么。在互动讨论中,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更为深刻,渐渐地会养成积极搜索背景资料的习惯。

(三)品咂哲学片段,发展辩证思维

促进思维提升和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弱,所以很难自主展开相关探究,而课本中相关的内容也比较少。因此教师要从网络课程资源入手,给学生推送一些链接,让他们咀嚼哲学作品的片段,并围绕一些网络热门的哲学话题展开探讨,进而提升自己的辩证思维能力。

学习《两小儿辩日》一文时,有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我们的印象中,孔子是万世师表,才华横溢,为何作者将孔子写成了一个无知的人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作品,教师指导学生展开网络搜索,提示他们可以了解一下作者属于哪一个流派,然后对照儒家分析,看看它们在哲学思想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在搜索了大量资料后发现列子属于道家学说的学者,道家思想“贵虚”,而作者列子又有着较强的批判思维,要求儒家放弃名利和私欲,返璞归真。由此可见列子和孔子的这些思想并不一样,所以列子很可能让“孔子”来“客串”《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试图通过这个具有哲学思辨的故事让世人认识到自己的思想是正确的,促使众人抛弃儒家思想,转而尊崇道家思想。

不少网络博主在创作的时候也会选择一些具有哲学思辨性的话题,所以教师在展开网络课程资源拓展的时候也可以将其考虑进来。在品味博客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怀,感受到他们的心灵世界,从而调动自己的情感,也对哲学思辨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联结文化素材,开展深度探究

语文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而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继承并发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拓展网络课程资源的时候也可以从这个方向努力,联结各种文化素材,促使学生展开深度探究的活动。若能引导学生围绕某些文化类主题进行自主网络搜索,并展开深度探究,则他们的学习能力会得到明显提升。

在学习《京剧漫谈》一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京剧——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这个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活动,尝试上网搜索各种和京剧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深度探究,说说自己对京剧的认识和理解。如有学生从京剧的历史渊源入手,发现京剧从昆曲、秦腔中吸收了部分曲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将其融入自己的表演中。还有的学生从京剧的角色、行当、剧目入手,在网络上收集了不少图片,并进行分类整理,补充了说明信息。在互动交流中,教师引导学生将作品发送到网络上,看看谁的研究更为深入,并进行投票。如有的学生探讨如何让年轻人接受京剧、喜爱京剧,提出了改良京剧的曲调,改编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动漫剧本等方法,这样的研究紧贴时事,体现了一定的深度。

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国学网站,又或者是介绍一些知名的哲学博主,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围绕历史知识、名人名事、传统习俗等各种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资料搜索和探究。学生可以自主撰写小论文,并进行互动交流,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搜索新闻时事,升华人文情怀

网络具有时效性强的特点,而语文课本中所收录的文章则古今中外都有,并不强调时效性。所以教师若要拓展网络课程资源,则可以将网络新闻时事融入进来,引导学生展开互动讨论,说说能否从中感受到蕴藏的人文情怀。

在学习《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之后,教师紧贴时事,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和“中国空间站”相关的信息,了解我国在航空航天研究中的成就。学生找到了不少相关的时事新闻,如“‘天宫’迎来首位数字航天员,将全方位直击中国空间站”“揭秘中国空间站的智能生活细节”“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梦开启空间站时代”等新闻,同时,学生还搜索了一些历史资料,了解我国探索外太空的过程,其中遇到了哪些挫折,我国科学家是如何攻克这些问题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撰写一篇科普类短文,介绍一下中国空间站。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写说明类文章,同时也生发出了爱国情怀,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搜狐、新浪、网易等大型综合门户网站能将各个不同领域的新闻时事都展现出来,让学生足不出户就第一时间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民生百态,这是学生了解生活的便捷窗口。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激发他们爱国爱民的情感。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情和教学的重点,选择一些独具特色的网络资源,融入课程资源中,这样的资源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能构筑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当网络成为学习资源后,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交互性和超时空性,尽可能地选择一些高效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从而构筑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

猜你喜欢
京剧散文资源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我给资源分分类
《京剧人设》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