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东番禺中学附属学校 卢 玲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卢君娥
项目化学习的选题并不仅仅是设计项目化学习的标题,而是对整个学习项目进行整体构思和规划。一般来说,项目化学习的主题来源于学科内容或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是单学科的项目,也可以是两门及以上学科构成的跨学科项目,经过“阅读—反刍—串联”的路径而形成。
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为例,在选择该项目式学习的主题时,笔者先列出所有相关元素:平均数的产生、意义、计算方法,平均数的优势和局限性,平均数的现实意义,种子的发芽率,跳绳比赛,投篮比赛,校本化的春天课程、开学课程等。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它反映的不是物的多少,而是一组数的整体水平。学习平均数对学生数感的发展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本课重在让学生探究、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并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丰富、加深其对平均数的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与同伴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平均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实际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教师设计的活动既要让学生感兴趣,又要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意义。项目组提出了几种活动设想:人数不同的两个组进行跳绳比赛;如何选代表参加学校的投篮比赛;结合学校的劳动课程,观察种子发芽情况,计算发芽率等。我们分析这些活动发现,这些活动大多比较刻意,会让学生觉得是为了学习平均数才开展的。种子的发芽率问题需要学生有小数除法的知识基础,不太适合四年级学生,所以,这几个活动都被否定了。当时正值开学,学校开设了开学课程和元宵课程。于是,项目组设计了元宵节包汤圆比赛的活动,通过“如何颁奖才公平”这一问题引入了平均数的学习。
项目化学习的选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激发他们的潜力。基本策略如下:
传统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都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将传统的节日文化融入数学项目化学习,这样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1.“元宵节”包汤圆
结合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一课,在研究学情和教材的基础上,笔者对教材情境进行了改编,链接学生生活,与学校元宵节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进入真实的包汤圆情境,通过“哪队赢了”这一驱动问题激活学生的已有认识,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感受到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个体水平不能代表整体水平。此时,用“平均数”作为代表呼之欲出,“平均数”为什么会产生,有什么作用?这样,“平均数”概念的本质已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讲解,学生能在探究、说理、思辨、争论、应用的过程中自然理解,而且元宵节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注入了学生的心灵。
2.“端午节”包粽子
结合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关于质量单位的学习,整合学校的端午节课程,取“粽”的谐音,笔者设计了“端午‘重’”项目化课程。在“你会包粽子吗”这个核心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提出问题: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每种材料买多少?向谁学包粽子呢?在讨论中学生发现,买食物离不开重量。于是,学生开始研究生活中怎样表示物品的重量。通过课堂内外具身体验的方式,学生感受到了重量。课堂上,学生认识了“克与千克”,并通过课外研学,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秤,发现还有地磅等称较大物体的秤,拓展学习了生活中接触较少的质量单位——吨。在一系列的体验、感受、实际操作中,学生逐步提升了估测意识和量感,也体会到了端午节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3.“柚”见“中秋”
教学“长度单位的认识”时,整合中秋节课程中吃柚子的活动,笔者设计了“最长柚子皮比赛”项目。柚子皮像弹簧一样,容易缩回原来的形状,怎么测量它的长度呢?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践尝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理解“米”和“厘米”等单位。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整合中秋节吃月饼活动,笔者将课题改为《舌尖上的数学》,设计分月饼的情境,让学生在分一分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分数,既分享了月饼,又收获了知识。
社会热点问题容易引起大众的关注,内容也是包罗万象。小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对身边发生的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但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因此,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是不容忽视的话题。
1.“数”说“双十一”
“双十一”的网购热潮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小学生也能感受到浓烈的购物氛围。每到“双十一”前夕,学生也会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网购与小学生有怎样的联系?小学生需要考虑如何合理花钱的问题吗?如何避免无意义的开销?鉴于这些热点问题或话题,项目组开展了主题为“如何为家人在购物节提出合理的消费建议”的项目式学习,将学生的学习置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使“学习”与“解决问题”产生最直接的联结,将琐碎的统计、计算等知识统整化、模块化,形成网状结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随时要调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也要随时去学习新的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迁移生成新的知识和能力。
2.餐餐有“数”
健康饮食已经得到大众的广泛关注,如今,城市的小学生的饮食非常丰富,一些小学生在面对洋快餐、不健康的零食时缺少自制力,禁不起这些“美食”的诱惑。项目组通过设计“餐餐有数”这一项目课程,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研究食物的营养成分,了解什么适合吃,吃多少,理性对待“美食”,逐步形成健康饮食的理念,逐渐养成理性饮食的好习惯,让数学的理性魅力逐步迁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10秒”可以跑多远
2021年8月的奥运会上,苏炳添跑进男子百米决赛,用9秒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小学生9秒83可以跑多远呢?项目组结合“速度、时间、路程”等知识,设计了让学生尝试10秒跑的任务。学生铆足了劲,向着终点线进发。“哎呀!怎么才到一半呢?”“苏炳添哥哥的速度也太快啦!”望着与“苏炳添”的距离,学生忍不住发出惊叹。0.1秒虽然很短,但是有意想不到的作用,0.1秒的提速需要无数的练习,细微的进步也需要无数汗水的浇灌。这样,勤奋、刻苦、珍惜时间等品质教育自然融于知识的学习中。
目前,小学数学的常规教学是以递进的知识点为依托的分课时学习,这样教学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零散,教师如果对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切割、平均用力,将每个知识点都覆盖到,就容易陷入技能训练的旋涡,也很难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和整合运用。因此,从学科知识出发,设计智趣相融的项目化课程,将零散的知识聚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情境中深入理解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
1.测量教室高度
在不使用梯子的情况下,如何测量教室高度?“把米尺叠起来、用降落伞、抛绳子、放无人机的方法测量、如果人能飞上去量就好了……”学生兴致勃勃地讨论着,最后学生找到了将气球升上天花板,再量出绳子和气球的长度就是教室的高度的办法。“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在项目学习中得以悄然运用。
2.认识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只能用来欣赏吗?不是,轴对称图形还可以做出来。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最终确定研究问题:风筝里藏着哪些数学知识呢?怎么制作风筝?风筝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飞呢?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引领学生在数学课、科学课和美术课上探讨解决。学生在不断地探索、实践、调整中创作出了各种各样的风筝。
3.沏茶问题
关于“优化——沏茶问题”一课,教材上呈现了小明招待客人的情境,但这一问题情境都是别人的经历,学生没有太多的代入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意愿都不太强烈。为此,项目组尝试对整节课的问题情境进行改编和串联,让学生解决身边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执教本节课时,笔者正好遇到很多教师来听课,于是,抛出问题:来听课的老师都是客人,为了好好招待客人,你们是不是要想想,怎么安排沏茶流程最合理省时呢?这样的情境,对学生来说真实且亲切。学生研究的兴趣马上被激发了。接着,笔者增加了“端茶问题”——如何又快又好地将茶端给教室后面的客人们?这是沏茶问题的延续,将它们有结构地安排在一起,能让学生完整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最后,笔者还增设了一个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事件——“设计学校的安全逃生路线”,使学生从中“挖掘”优化的存在,感受优化更为广泛的意义。
项目学习的起点是让学生沉浸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教师要寻找生活中与课程联结的一切可能性,让学生有真实的代入感和思维冲突。
项目学习虽然是在情境中活动、经历,在探究中生成的问题,但也少不了教师的预设和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里的“数”指的是数学的学科知识体系、核心概念和发展脉络,学生的学情,以及能预设学生在一系列的经历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项目学习的选题不能为了学习知识点而生搬硬套地组织一些活动,例如:五年级学生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师就让学生去做鱼缸(实际上比较难操作);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就抛出“桌子需要配多大面积的桌布”的问题(配桌布不需要知道面积,只要知道桌子的长和宽就可以);学习了“时、分、秒”,就让学生制订各种计划表(让学生在制订计划表的过程中,感受时间规划的意义,以及掌握合理安排的方法,逐步提升统筹规划的能力)等。表面上看,这些活动是联系了生活,实际上,脱离了生活的逻辑,学生无法经历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很难收到创造性的数学理解的成果。
项目化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选择具有生命力的项目学习主题,引领学生在项目化学习的实践中真正践行与内化学科核心素养,是笔者和课题组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