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思政育人理念

2022-11-20 04:08何翠凤
读与写 2022年31期
关键词:技工思政内容

何翠凤

(福建省漳州技师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技工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和工作内容,以语文教学为载体构建高效的技工语文课堂,全面渗透思政内容,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的思政功能和育人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技工语文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反复探索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前进过程中要不断探索创新、克服困难。教师要明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地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在课堂讲解中加入课程思政内容。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利用现代高科技使学生能方便快捷地接触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身体力行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将对其实施路径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论述:

1.引入课外资源,增进多维理解

为确保学生可以具备较好的思政意识,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课外的资源。常规的课外资源有互联网当中的视频、图片资源,也包括书店当中的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课下阅读。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资料带到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从大量的阅读中体会真挚的人文情感,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不同的人文体验。为实现思政育人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与学校做好沟通,举办诗文朗诵活动。在活动筹备期间,教师要认识到诗词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使得学生经过活动可以挖掘文化经典,明确其内涵以及所表达的现实意义。技工学生的学习基础不牢靠,对于部分词句的理解存在偏差。传统的说教教育苍白无力,无法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载体,在活动设置期间教师要充分挖掘诗词的思政功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诗文诵读活动当中陶冶自身的情操,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此,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唐诗·宋词大观》的读物引导与教学,或者可以为学生列取“学期必读书单”,并选择符合学生学习认知与需求的内容。如《我这一辈子》《朝花夕拾》《在人间》《时代的发展铸就了大国工匠的梦想》等。此外,开展班级内部的主题辩论也是提升学生道德认知和学生素质的良好手段。为充分挖掘其思政功能,在实践中教师可以设立一个明确的主题,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主题辩论。辩论的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明确主题内容,对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等产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知。

2.立足教材内容,找准教学节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工作中,人们会通过应用文写作来汇报工作情况和心得体会。从就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沟通能力与写作能力较强的人在职场中的发展前景往往较好,这是因为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与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写作素养是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推动学生就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技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挖掘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这是激起学生对语文学科兴趣的有效手段,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都能自觉投入到语文问题的研究与研讨之中,在学习中获得独特的体验。教材中的内容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思政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是非观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其健康的心理素质。教材中很多文章实际上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思政内容,以《雷雨》的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语文知识之后为学生渗透一些近代史的相关历史知识,使得学生感受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感受国家站起来的艰难曲折过程,使得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初步建立热爱祖国、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价值观。我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属于一种潜移默化的正能量。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应用传统优秀文化的同时,一定要对文化进行充分理解。文化不仅是单纯地追求复古,而是融入现代化的发展内容,实现推陈出新,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举例而言,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已经了解到了一些《论语》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扩充更多《论语》内容,并经过反复诵读,自然领悟《论语》的独特魅力。最后,学生经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明确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将文化应用到生活当中并助力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坚定文化自信,使得文化可以获得更加长久的生命力,焕发新的光彩。

3.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思想境界

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不断地呈现出其弊端,这就要求技工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多方面、多领域的接触到知识。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在教学过程中能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境界,使其汲取文化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例如当教师讲到《亮剑》的内容时,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播放相应的视频内容,使学生通过视觉直观地体会精彩场面,让视觉的直观感受代替冰冷的文字,进而体悟“亮剑精神”。在《项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回答相应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达到翻转课堂的目的。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能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全面地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不仅受到文化的熏陶也会在阅读时自己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所提高,也会在阅读中潜移默化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发展,技工语文教师在关注课程思政融入技工语文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高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适度的展开教学拓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平台使学生能更便捷地接受知识。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教学平台,使学生观看大型歌舞剧《项链》,了解《项链》的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通过构建智慧课堂,使学生深刻地感受作者在创作文章过程中内心的情感变化,以及作者在对文章角色与事物进行设定时的精巧写作技艺。

4.设立思政目标,树立育人理念

语文学科是学生理解、吸收、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影响着他们对专业知识的领悟。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从而快速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传统技工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是单方面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习技巧与方法的传授,难以将学生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来,造成实际教学效果较差。为了避免发生这类问题,技工语文教师要从教材内容出发,精心设计多个问题,引导学生结合问题思考,在阅读课文中理解文章内涵,这样学生对语文内容将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的内容,制定好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为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技工语文教育打好基础。同时,在技工语文知识中存在大量的思政内容,教师要善于将两者有机融合。这样能使学生在感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增强其思想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孔子的诚信观》教学前,应先着眼于文中所蕴含的思政内容,将思政内容在授课时与技工语文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品味古汉语魅力的同时,加深对思想政治知识的认识。《孔子的诚信观》一文中,体现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学习此文能让学生学习理解“民本”思想,领悟孔子以民为本的政治胸怀。教师将课程思政与技工语文教学有机融合,能让学生在获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作为一门读与写并存的学科,不仅起着传承优秀文化的载体作用,也用其所蕴含的丰富文化知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语文的作用不仅仅是用书本上现存的知识育人,更重要的作用是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学生的内心,将爱国主义和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思想深处。这就要求技工教育必须重视语文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明确语文教学的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就要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这也显示着课程思政在培育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在重视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要将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到技工语文教学中。同时技工语文教师也应紧随社会的发展,结合思政内容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进行创新改进,把握好语文教育和课程思政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5.整合思政资源,有效撷取读本

我国的文化资源浩瀚如海,技工院校语文教材中尽管包括了如《给我未来的孩子》《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人生意义与价值》等涉及人格品质、德育素养等方面内容的课文,但内容上还是显得不够丰富。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阅读相关读本,以此渗透思政理念。如《雅舍》就很契合当下思政育人的需求。通过课下阅读语文读本,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味和文化内涵,健全学生的人格。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通过阅读与欣赏具有深刻意义的文章,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比如,教师让学生阅读与欣赏《雅舍》,文章描写了一座坐落在半山腰的“简陋房子”,而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很容易体会到这座简陋的房子在作者心中是何等的辉煌与灿烂,是何等的美好与奇妙。又如,在让学生阅读和欣赏《雅舍》时,教师可先让学生从作者的心路历程出发深入探究文章的内涵,继而引申到生活中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上,让学生品味什么是淡迫明志,从而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品质。以往语文教师在讲解读本上的内容时,往往采取填鸭式教学,这使学生在学习中非常被动,缺乏主动探究读本背后隐含的思政理念。但实际上,技工语文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观察、思考生活真谛的本领,让正确的价值观内化于学生之心。因此,教师在运用语文读本说思政时,应鼓励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学中主动探讨读本的文章所表现出的精神内涵。

6.选择典型内容,推动思政学习

传统技工语文课堂中,教师只重视对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的讲授,很少意识到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因此,教师应选择教材中的典型内容,推动学生思政学习,让学生提升文学修养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思想觉悟。如,在讲授《赤壁赋》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先人们传达给后人治世的理念和意义,从而使技工生深入理解课文,增强技工生文化自信。技工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经典而富有时代性,教师可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鉴赏文章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日本签字投降》感受作者于关键时刻理直气壮维护祖国尊严的爱国精神,从而萌发爱国责任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为准,从传统文化、时代文化中选择有意义的诗词,让学生通过诵读诗词陶冶情操。如教师可以从《经典诵读》中选择《诗经》里的《桃夭》、乐府诗里的《西洲曲》等,通过诵读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如,教师可以选择曹植的《白马篇》、陆游的《书愤》等,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到作家们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技工院校的学生本身的语言文字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思政教育又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所以在以经典诵读渗透思政理念时,教师应首先对诵读内容进行讲解,再辅助以学生自己诵读。

7.举行课外活动,践行思政理念

语文教师完全可以把思政教育的舞台从室内转移到室外,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如征文、竞赛等。比如,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本校以“疫情之下的我们”为题进行征文,在学校的号召下学生们纷纷就疫情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学生以疫情下的教育为题对线上教育、生命教育等问题展开反思;有些学生以疫情下的逆行者为题对当代社会致敬英雄这一问题展开讨论。这些征文,不仅表现出学生们日常对思政的思考,也体现出学生们自身思想观念的升华。技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通过活动结合内容的方式,把课程思政理念进一步强化,以此增强技工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比如,在“垃圾分类——我们在行动”综合实践中,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垃圾分类问题开始搜集资料、撰写倡议书、展示活动成果、撰写心得体会,科学体验整个活动。这个综合实践活动非常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不但锻炼了学生整合材料能力以及写作能力,也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什么是责任,对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所助益。技工语文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能够把语文教学的立德树人功效发挥到最大。也正因如此,技工语文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脚步,树立科学向上的教学观,在课内和课外挖掘和丰富相关思政材料,帮助学生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实现自身思想的升华,让语文教学迸发出时代的彩虹。

综上所述,技工语文作为我国文化载体,兼具工具性、人文性和艺术性。在技工语文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技工语文教学中要渗透课程思政理念,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课程思政,通过经典诵读渗透思政理念,运用语文读本解说思政要旨,开展课外活动践行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技工思政内容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从技工到英雄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技工与专家
浅谈技工院校UG/NX4.0教学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