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化少先队活动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的探索
——以上外附属大境初级中学为例

2022-11-20 03:06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
少先队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少代会归属感少先队员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大境初级中学 王 茜

一、少先队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与原因分析

1.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的问题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团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少工委关于印发《少先队改革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当前,少先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少先队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不够。”从中可以看出,少先队员、少先队辅导员、各级少先队组织都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概念上不难发现,中国少年先锋队面向的群体是少年儿童,核心是培养和帮助少年儿童成为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上看,教师与学生虽然是双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但依然是围绕教育和培育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从组织形态上看,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

因此,解决少先队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少先队员的问题,是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的问题,也是其中的核心问题。

2.造成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强的原因分析

(1)学校教育“重应试成绩,轻组织教育”的情况普遍存在。虽然当前新的教育改革已经来临,学科核心素养日渐深入人心,从二期课改的“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出现,意味着国家课程和教育改革的层面上一直在强化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但由于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经验主义倾向的存在,导致大部分学校还存在表面重视组织教育、重视价值观的培育,但实际实施中依然是重应试成绩的情况。

(2)作为少先队员引导者的辅导员对自身的定位不清。辅导员多是学科教师兼任,对自身少先队辅导员身份认识不足,接受少先队专业化的培训不足,少先队研究不足。

(3)少先队活动中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培育没有渗透全过程。少先队活动作为少先队员接受组织教育的主要载体,从形式上看有声有色,但实际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培育流于表面,局限于目标与评价方面,没有将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渗透于少先队活动的全过程,这就造成了少先队员从活动中获得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不多,或者由于表现形式的需要,将荣誉和展示的机会放在个别优秀的少先队员身上,使其他队员由于缺乏获得感进而缺少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4)少先队活动设计出现“泛学生化”的现象。活动设计过程中“泛学生化”情况较为严重,活动设计中对主体对象的判断不清。没有将学生、孩子和少先队员的主体分离,甚至出现以学生、孩子属性替代少先队员属性的情况,这种设计倾向于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和认知水平、符合学生兴趣爱好,是受到学生欢迎的,但没有考虑到少先队员的特殊身份,对通过活动促进少先队员的认知水平提升和价值观的塑造思考和体现不足

(5)家长对少先队员的身份不重视或存在功利主义倾向。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对少先队员的身份不够重视,目光更多聚焦在学生的成绩上,就算是学生14周岁后谋求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多是因为对团员身份的重视,认为可以在学业上有所助力,存在比较大的功利主义倾向。

(6)当前互联网时代与社会思潮对少先队员光荣感的意识形成了一定冲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电子产品占有率和使用率低龄化情况极为严重,少先队员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得信息,而许多自媒体盲目追求流量和点击率,过分夸大和美化许多低俗的价值观,恶意诋毁和中伤主流价值观的情况确实存在,而少先队员又正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在大量而广泛地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对光荣感的意识形成产生了冲击。

二、 围绕校训构建“强体验、重荣誉、思报国”的学校少先队教育理念

1.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的内在联系

(1)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的关系。少先队员光荣感一般通过激励的形式获得,但随着社会思潮的冲击,单纯的激励和表扬被认为无法使少先队员获得光荣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是认知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要扭转或者说纠正这种认知,需要不断的强化光荣感的重要性,这一内容会在下文路径探索中重点阐述。组织归属感被认为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状态,少先队员需要组织,也渴望得到组织认可,这种渴望获得组织认可的状态恰恰又是建立在光荣感的基础上的。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光荣感是组织归属感的前提条件,组织归属感是光荣感的必然结果。

(2)参与感与获得感对提升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的作用。参与感一般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参与一项活动中,并是否在其中发挥作用。获得感一般被认为是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幸福感,在少先队员中我们可以认为是参与少先队活动后享受到成果的幸福感。

当少先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并能切实发挥作用,感受到幸福的时候,会产生一种被激励的情绪体验,进而产生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

2.深入解读校训构建“强体验、重荣誉、思报国”的校本化少先队教育理念

基于以上阐释,围绕上外附属大境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大境初级)“读书、明理、成才、报国”的校训开展顶层设计,校训最终指向报国这一价值观的养成,而作为学校教育中重要一环的少先队教育,无论是从少先队员本身年龄阶段的性格特点出发,还是从少先队的性质出发,体验式的活动都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以“二+二体系”为抓手,构建“四得、五有、自主活动”模式。“二+二”即两个制度与两种活动形式,打造“四得”少先队代表大会与“五有”学校少工委制度;设计“自主”少先队活动与少先队实践活动形式。

在重视少先队员在参与少先队活动时的参与感与获得感的基础上,增强少先队员主人翁意识,逐步提升少先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并最终提炼出“强体验、重荣誉、思报国”的校本化少先队教育理念。

三、“ 二+二体系”对培养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的路径探索

1.打造“四得”少先队代表大会,增强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1) 通过线上直播,使全体队员“看得到”。校级少代会召开时,通过统一组织收看线上直播,借助少先队员们喜闻乐见的斗鱼、B站等平台,采用刷弹幕、写评论的方式实现校级少代会的即时交互,能够使每一位队员有更强的参与感,也使少代会的召开不再仅仅只是辅导员和部分优秀少先队员的事。

(2) 通过扩大列席代表人数,使全体队员“走得近”。少代会正式代表的人数虽然有一定规则,但列席代表却可以增加人数,通过让有进步的队员参与少代会,参与分组讨论和正式代表的提案撰写,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3)通过撰写儿童化表述的提案,使全体队员“听得懂”。少代会提案目前存在的问题多数是成人化表述严重,很多辅导员为了使少先队员在展示中能让更多成人代表听得懂,帮助少先队员修改提案,这本是好的做法。但一味追求成人化表述,甚至专业化表述,让儿童语言丧失殆尽,成人代表听得懂,但很多队员代表听不懂。因此,大境初级的少代会提案更强调儿童化表述,辅导员起引导与帮助作用,要切实地让更多的队员能听懂,使表述更接地气,做到真正的“问计于童”,增强少先队员的组织归属感。

(4)通过成人代表主动参与和及时回应提案,使全体队员“乐得说”。成人代表往往在少代会中扮演听众的角色,甚至是观众的角色,看着少先队员表演,没有更深入地参与其中,主动积极地帮助少先队员成长,思考少先队员成长中需要面对的问题,缺乏对少先队员现状的调研,仅仅凭借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提出建议,这种建议往往伴随一定的教育口吻,这就导致很多队员不愿意与成人代表交流。同时,对很多提案的回应不够快速,少先队员受尊重感不足。

大境初级基于此,对于成人代表进行了前期的筛选和培训,选拔了一批乐于参与少代会,眼中有儿童的成人代表,切实“为童服务”,主动快速的反馈提案结果,使队员们受尊重感增强,乐于提案,提升了队员们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2.构建“五有”学校少工委,增强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通过建设好学校少工委,形成“五有”具体做法,即有目标、有培训、有活动、有研讨、有评价。增强委员履职能力和对队组织的认识,帮助委员们树立少先队组织意识,在工作中进一步发挥委员作用,在参与少先队活动与设计的过程中浸润式的增强队员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一是有更具体的目标,学校少工委围绕增强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制定具体工作目标;二是有更专业的指导,对学校少工委委员进行少先队专业知识培训;三是有更清晰地了解,每学期开展两次委员活动,使委员之间协作更加默契,也使外校的委员更了解学校,了解队员情况;四是有更深入的研究,学期结束在本学期工作总结的基础上开展研讨。比如:针对少先队活动课设计的研讨等;五是有更全面的评价,委员履职情况与参与工作的程度在期末有评价和反馈。比如,队员对委员进行打分评价,通过少年儿童对成人评价,并对这一评价进行反馈,增强队员的受尊重感和参与感,以此增强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3.围绕增强队员光荣感和归属感设计少先队活动

(1)通过规范组织文化的活动,增强队员组织归属感。规范组织文化,包括少先队标志、标识的规范;阵地建设的规范;仪式教育的规范。

比如,通过强化建队节及建队仪式,形成“自己的中队自己建”“自己的队名自己起”“自己的中队自己美化”“自己的中队自己爱”的四部曲活动,帮助队员增强组织归属感。

(2)通过“四史”教育活动,增强队员光荣感。发挥少先队思想育人作用,以当下“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发挥中队辅导员与党员志愿辅导员的作用,教育引导队员打下“五爱”政治情感。积极参与“红领巾心向党”等主题活动,加强队章和少先队基本知识教育。

比如:在“四史”学习教育活动中,一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另一方面落实“少年树立报国志,口述四史孕情怀”微视频录制活动,并设计学习单由中队辅导员和党员志愿辅导员进行指导,给予队员反馈。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对队员进行思想引导,增强队员光荣感。

(3)通过创新激励形式,增强队员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通过广泛开展“红领巾小健将”“红领巾小百灵”“红领巾小书虫”“红领巾小创客”“红领巾小主人”活动,拓宽激励形式与渠道,提升活动中的获得感。

比如:开展“红领巾小健将篮球嘉年华”活动,通过增加趣味游戏环节,采用争章积分形式,设置趣味奖项,多方面强化激励评价来增强队员光荣感与组织归属感。

(4)通过尊重队员主体地位,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充分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少先队活动由少先队员自主设计、组织、评价,保持少年儿童自己的特点和言行。

比如,开设少先队自主活动课——我们身边的劳动达人,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单位策划、实施活动。每个小队都能在学期内轮到设计和开展活动,通过尊重队员主体地位,增强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

四、反思与不足

目前,“二+二体系”的构建,在顶层设计上趋于完善,但在实践开展中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未来期望能通过有效的实践提出进一步的做法。

猜你喜欢
少代会归属感少先队员
“求同存异”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党团队三旗传递活动“收官”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我爱“少先队员证”
相约美丽少代会 小小提案诉心声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星你星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