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双双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光彩幼儿园 甘肃 高台 734300)
基于幼儿美术的教育的深化改革对幼儿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是全面促进幼儿发展,提高幼儿审美素养的重要部分。就目前幼儿园中的审美能力培养的欣赏课程的开展情况分析,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以幼儿发展的总体特征,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在提供了正常的美术教育的同时,更需要积极地架构和实施美术教育中的知识构建环节,以此,使美术知识的认知更有效的架构在幼儿的日常学习之中。自我国开展基于全素质培养的幼儿教育以来,幼儿美术的教学始终都是处于教育的“风口浪尖”,对于艺术类课程是否受到重视的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2014年我国提出了要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为了可以在教育中落实幼儿美术教育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应用。2020年国务院发表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对美育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幼儿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会影响到人类全面发展的必要素养,这也就意味着美术教学中要致力于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就目前的课程改革现状来看,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学习方法的传授,都需要教师摸索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当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的综合美术素养的培养还不是特别重视,所以,大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主动教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幼儿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下,会导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惰性,逐渐丧失对美术的深入挖掘思考的能力,这对于幼儿的美术审美素养培养具有极大的阻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教学方法的应用大多是为了应付幼儿培养的要求,这就导致有些幼儿对美术素养的培养并不深入,甚至丝毫达不到培养审美的作用。美术教育对于当前的幼儿美术素养培养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改革意义。基于名作欣赏的美术教育知识架构、教育方法、教学培养规划策略整体的变革,是改变幼儿美术审美能力培养教育现状的必经之路。
美术教师应努力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文意识,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要高度重视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并将作品放在一种人文背景中加以理解,努力从作品中发掘人文内涵,将人文性确定为美术课程的基本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将使我们改变一种根深蒂固的概念观念,美术教育只是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训练,从而帮助幼儿通过美术的学习更好的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同时也有助于幼儿通过美术的方法表达自己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对于教育中的代表性名作,教师要避免忽略或轻描淡写地讲授,直接进入技能技巧的传授,如此势必会让幼儿感觉枯燥,无法达到对名作的理解和记忆更忽略了技巧的来源和出处。因此就需要教师课前对名作的充分认识,才能保证课堂上的有效输出。我们要理解,掌握美术技能的前提是以美术作品的欣赏为铺垫的,进而才能深刻理解技能学习的目的。
例如,在与美术相关的剪纸课程中,展示了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代表作。让幼儿理解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以及作品中运用对折剪纸法所展现出的艺术表现,是教师应该重点去琢磨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选择对比法、观察法让幼儿理解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的不同,同时在对套色剪纸作品《剪花娘子》的认识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库淑兰老艺术家的生平故事和作品特色来吸引幼儿,那么幼儿对套色剪纸作品的艺术特色也就会有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了。
教师展示了折纸与剪纸的艺术结合的作品。如何让幼儿理解将折纸与剪纸结合的艺术性以及作品中运用对剪纸法所展现出的艺术元素,是教师应该重点去琢磨的。授课中教师可以选择对比法、观察法让幼儿理解普通的剪纸与茂密的花绘画中的关联之处,剪纸需要层次让图案更加活灵活现,茂密的花是通过前后层次来表现空间的关系,这是对幼儿空间思维的激发,促进幼儿美术审美思维的培养。
在学校的众多培养元素中中幼儿对每一种艺术的态度并不一样,这取决于外在诱因和内在兴趣的差异,在一个科学理性的社会中,甚至是针对幼儿的教育态度都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及他们的所学都应对将来的生活和生存、升学、谋职等有直接的作用,这样与应用技能有关的学科教育就显示了自己的优势,幼儿不管是否有兴趣,都必须适应于现阶段的社会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学习活动的外在诱因。美术学习则无此外在诱因,因为幼儿美术课对幼儿未来应试教育升学的影响微乎其微,幼儿要被迫因为社会与发展的压力去学习美术的可能性也就不大,除非是那些天生对美术学习就有着极大兴趣的幼儿,因此,美术学科要在大多数幼儿的心目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应该注意使之与幼儿发生兴趣方面的关系,即要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兴趣。幼儿接收美术知识的主体,只有想办法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才能提高美术知识在幼儿接收中的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媒体资源将美术只是利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方式出示,给幼儿营造一种生动、形象的复习氛围,让幼儿在感受动画的过程中达到感受美术这一艺术学科的目的。也可以名人创作故事为背景来强化幼儿对名作的记忆和理解。
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幼儿“灌输”美术学习的理论,必须开展多样的美术活动,让幼儿在感受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例如,在学习色彩知识时,教师可以展示部分幼儿的美术作品,在展评中讲解分析幼儿的用色方法,在画面中哪些部分使用了深浅搭配、哪些部分使用了冷暖搭配、哪些部分又使用了对比搭配。以此帮助更多的幼儿更深刻地掌握色彩的搭配方法和色彩搭配的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培养其观察、分析、辨别的能力。
著名学者海德格尔所说“在同一世界中与他人共存”。从前的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美术文化的滋润,影响了幼儿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因此,降低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难度,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这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
20世纪以来,美术的种类继续分化,美术各种类之间综合化的倾向也在逐渐加强,更值得一提的是,美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融促使美术领域不断地深化与拓展,美术学习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美术自身的领域中,以美术为主体并联合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领悟人类生活的丰富性,了解各学科的共同之处和相异之处,使幼儿真正获得综合运用美术以及其他知识、技能来解决问题。使各种知识与技能互相贯通,彼此联系,逐步建立起合理的认知结构。
美术教学中以幼儿为中心开展的审美培养的方法,在美术的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认为没有创新的艺术创作都是不完美的,教学是教师对于自己的思维和能力的展示,对于美术的教学也是教师向幼儿展示自己的美术素养的机会,是提高幼儿美术素养的重要手段。为什么国家逐渐重视对幼儿的美术教学,就是要从小对幼儿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幼儿形成自己的审美规则。在幼儿美术的教育目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包含多种角度对幼儿美术素养的培养,有专业的美术技能的培养,有对幼儿审美的培养,有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历史文化的熏陶。
如何做到创新地将幼儿置于活动中心来帮助幼儿进行艺术培养,就是需要小学的美术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育中总结出一个精炼的具有特色教育模式,在其中不断地融入新型的教学手段、教学信息等等。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视觉、听觉的关联性,帮助幼儿培养艺术感知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将年画的著名作品进行展示,美术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对美术知识的教学,基于美术的核心素养的要求,笔者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也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此来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素养。教师可以通过视频、PPT图片等直观的手段为幼儿展示杨柳青年画,来强化对我国传统技艺“年画”的理解和记忆。以年画作为基点进行其他节日的装饰的教学,引导幼儿了解一些“节日图画”中的传统绘画图案。这些图案可以和年画图案进行对比,获得传统的美术元素的熏陶。教师一定要避免寥寥几句的讲授,或者为了赶课时进度而轻描淡写地进行描述,因为教师对美术知识的重视和理解程度也会间接地影响到幼儿对美术学科的喜爱和重视与否。
作为一名现代化的幼儿美术教师,要对自身的教育能力有一个新的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利用各种各样的便利条件,学习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教育素养。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对鉴赏教学更加重视,鉴赏教学是对幼儿的美术素养进行培养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传统的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引导幼儿进行作品欣赏,掌握其中的美术知识和美术艺术元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挖掘其中的人文素养,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对于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可以在相关的教学中进行反复的对比分析,不但可以帮助幼儿回忆旧的知识,也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迁移中,加深幼儿对知识的印象,提高幼儿的美术艺术感。教育过程中要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之上进行多种形式的活动的穿插,帮助幼儿在学习掌握知识的同时,可以不断的进行美术知识的了解探讨,甚至可以在不断地欣赏和品鉴中形成自己的美术特色,这个阶段也是决定幼儿将来是否可以在美术这一条艺术的道路上有所发展的阶段,每个幼儿对美的理解,对艺术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时没有办法兼顾到每一个幼儿,但是可以在对大限度的基础之上满足幼儿对于美术元素的感知需求,在这中间对于各种知识的穿插都要有所涉猎,帮助幼儿进行一个综合的美术素养的培养。这也是为幼儿打造一个丰富的审美环境的必备条件。
幼儿的美术教育是艺术审美培养的重要环节,以此可以促进幼儿素质全面发展。现代化的幼儿美术教育中传统国画的教学一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受到传统美术教学方法的影响,纵然了解传统国画中富含丰富的艺术元素,也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再者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幼儿更喜欢富含表面趣味的动画片,动画形象中中虽然有一定的故事性和绘画技巧,但是对于幼儿艺术审美水平的提升帮助并不明显,以此种种考虑,幼儿的中国国画鉴赏的深入开展势在必行。在我国的艺术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实追溯最早的国画形式,有壁画、岩画和彩陶绘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真正跟纸张最为接近的以绢帛形式展示出的国画,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流传出的《御龙图》,这是与纸张画作最为接近的形式的国画的出现,为后世中国画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我们最常见的是近代的国画比如齐白石、徐悲鸿等大家的国画都是经历了改革后将写实和国画传统相融合给予了国画新的生命的创作。尤其是齐白石先生的水墨写实作品,是幼儿应该了解和学习的内容,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升自己文化自信,提高审美能力,最终形成富有内涵的艺术审美眼光。
民家美术艺术的教育结合也不要想当然根据生活中的经验来教学,可以走访一些老辈民间艺术家或者查阅资料再将幼儿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再把两者情况合理地结合起来,创造自己的特色课堂。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制定一定的走访计划,将本地的民间美术艺术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划分再将课本上可以与这类内容的课程梳理一遍,然后合理地安排两者结合的课程,保证幼儿既可以学习到教学目标中应该掌握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又可以受到民间美术艺术的熏陶,长此以往提高幼儿的美术综合素养。例如,教师在开展传统艺术的传播教育时,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之下组织幼儿一起参与到走访中来,让幼儿可以第一时间切实地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和老一代的传统艺术家是如何将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和继承的,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激发幼儿对传统艺术的热爱,培养出下一代的传统艺术的继承者。
民间美术艺术始是中国的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民间美术艺术都有其生命和灵魂,有独特的含义存在,是一个地区的文化精髓的体现,是祖祖辈辈相传留下来的文化瑰宝。民间美术艺术是人民的艺术,是与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艺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在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美术艺术时,也要加强对民间美术的了解。从艺术的层面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地区自豪感,这样可以吸引幼儿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相比较而言,引进新鲜的艺术形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比学习课本照本宣科更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对于民间美术艺术的与传统的美术教学相融合的实践教学,教师要保持一个循序渐进的心态不要操之过急,从一方面说明民间美术艺术是千百年来人民生活的智慧结晶,长此以往的学习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美术的艺术素养的培养参与到幼儿的课后生活,是一个有效地提高幼儿美术素养的方法,可以将我国的传统美术知识渗透到课后教育中来,不仅仅是可以提高幼儿对于美术素养的提高,更是提高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手段,这是美术教学的升华。
总而言之,我国古代诗人王维曾写道:“完美之人物,不可备真善美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之三部,智育、德育、美育是也。”这其中表达了美育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对提高幼儿的审美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做的美育工作,就是认真规划和设计好让孩子们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样的方式巩固学的效果,才能够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最终实现对幼儿的审美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