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举措

2022-11-20 00:12郭晓婷
读与写 2022年23期
关键词:古诗语文课堂过程

郭晓婷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东大街小学 甘肃 崆峒 744000)

传统的教学中出现着很多的语文学习弊端,高分低能的学生频发让教育行业不得不考虑小学语文的创新。这便要求在新课标背景下要丰富语文古诗教学体系的构成,以创新教学方式为主,真正做到教育‘以人为本’的教学目标。此外在此过程中,还要发展学生语文鉴赏能力和阅读储备能力,发挥语文课堂对增强学生能力的有效性和积极性,这不仅是对语文课程教育改革提出的一次创新,而且也是对众多语文教师的一次考察和筛选,从而真正推动与小学语文学习的进步。本文以新课标背景下教育观念出发,阐述了小学语文古诗学习的现状和重要性,并为如何在新课标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举措提出实际范例。

1.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小学生的教育作用

古诗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如此受重视,那么也意味着它的教学过程对孩子来说帮助极大。

1.1 首先,行之有效的小学古诗学习能够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和大脑储存能力。古诗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学习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创作背景、思想感情以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这些内容理解起来较有难度,并且所涉及语文知识层面广、程度深、涵盖的语文知识信息量大,学习它们对小学生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视觉和脑海冲击。但是正是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大脑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成长的时期,有效的语文古诗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学生新的大脑刺激,帮助他们有效理解和记忆古诗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大脑记忆的构成因素。从小学习语文古诗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古诗的记忆区域,带有一定的对古诗的学习记忆。当他们日后学习是便会快速想起,更加有利于未来更高层次的语文学习,并且在循序渐进中锻炼其大脑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帮助极大。

1.2 其次,它有利于正确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学习板块,也是教师教学和课堂设计学习教案的中重要方向。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少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下功夫,但获得的教学效果总是不佳,未能真正挖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古诗大多是由文言文和古代生词所构成,它不同于现代人所说的白话文通俗易懂,具有远古的古人智慧和想象力。通过学习语文古诗,孩子们首先要做的第一步便是理解古诗内容,其次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文本分析。但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便给予了学生培养阅读能力的条件和途径,古代生词和文言文句子的学习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从教室身上所学习到的理解文章技巧还能运用在其他文章的学习上,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此外,在多次语文古诗的学习中能够大致了解文言文的基本含义和所具有的意象,在培养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1.3 其三,还有助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除了阅读学习之外,写作能力的锻炼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语文重要素养之一。而进行写作锻炼的前提,一个是教师所传递的写作技巧和写作基本格式,另一方面则是学生脑海中语文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有效应用,这对小学生来说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上也较为费劲。大部分学生接触语文文章的时间和途径较少,在脑海中没有积攒相应的语文写作素材,在写作时未能搜寻到相关写作主题和例子的运用,自然无法下笔,从而不了解自己的写作内容和主题,因此在写作锻炼中无法起到一定的学习效果。此外还有部分学生所拥有的语文素材单一,不能配合多主题的语文要求进行写作,从而使得写作锻炼十分局限,很多学生都苦恼于此。而古诗学习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积累大量的语文知识,例如语文创作历史背景、优秀人物故事、优秀作品范例以及好词好句积累等,这都是通过古诗的学习便可以得到。学生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潜移默化记住的语文知识众多,许多好词好句和作者的历史生平都被记在大脑的潜意识圈层中,当再看到相关的作文主题时便可灵活的拿出应用从而与写作进行正确的配合,在语文作文写作中对锻炼语文写作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1.4 其四还能增强学生语文审美能力,增加语文阅读的美感。相比起当下语文教材中所学习到的现代文章来讲,古诗的美感和意义价值是无穷的,古诗词所传递的中国历史画面和传统文人的意蕴思想也是无限的。它的学习能够最大程度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孩子们受益无穷,拥有许多优质的语文知识。同时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学生们还学习到当代文章中所没有的笔韵美感,感受当初历史下作者所创古诗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有助于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国家荣辱观产生更深层次的想法和理解;同时当学生具有一定的优秀古诗文化储备后,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推动中华文化知识的普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复兴,对当代大环境的语文学习和传播是有利的。

2.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举措

2.1 将古诗‘读、学、写’三方面进行结合。古诗学习的过程是参透古今的经历,对于当代学生来讲,用当代人的现代思维和眼光去品鉴古代历史背景下创建出来的文化作品,这本就是难以理解的,也是小学阶段古诗学习中的重要问题。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将学生对古诗文理解放在学习的重要地位,很多时候只是单一的进行讲述,将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强加入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思想中。这种强硬的传递方式实际上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得记忆成果在学生脑海中不深,自然会在长时间的时间中遗忘,对学生无法造成多大的学习帮助。此外,教师们大多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习古文的过程,而对课堂的前期准备和后期复习的重视度都不够。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只有大致了解古文的创作背景以及内容后,在学习过程中才能一步步跟随老师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从而循序渐进地加强对古诗的理解和认知,其次又在写的过程中进行锻炼和复习,进一步巩固古诗语文学习。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前期准备和后期复习的重要性,使得古诗学习过程单一停留在学的版块,学生的理解力跟不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又没有前期准备工作作为学习支撑,那么自然在过程中对很多内容上都产生不理解的想法。而教师又未能及时加以疏导和解决,使得学生在语文过程中形成不小的古诗学习阻碍,对他们进行古诗学习是不利的。

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学习时,可按照读学写三部分来进行授课。首先在读的方面,要为学生设计古诗学习小课堂,时间就放在课前准备的10~15分钟,让学生们通过大声朗读古诗增强对古诗文的印象和句子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一定的教学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会更具目的性和目标性。其次在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归还给学生,将学生的问题放在语文课堂的主要地位。学生们通过在读的过程中提出一定的问题让老师解决,并且在教师不断讲解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又提出新的问题,使得整个语文学习课堂循序渐进,不断的解决学生的疑惑。最后在学习完古诗文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默写,或是对这篇古诗的学习写下自己的感想,再一次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例如在学习李白的古诗《静夜思》时,这篇古诗的主要思想情感是传递诗人对家乡以及家人的思念之情,那么教师便可以亲情为本堂语文课的学习主题,并以《静夜思》为主要探讨例子进行学习。首先在课堂前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再将全部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提出有关于古诗本身的学习问题,由教师统计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并且在解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也教学完《静夜思》的基础知识和必背的课程内容。再者学习完静夜思后,在课下还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搜寻与亲情有关的其他古诗,并让他们积累在语文课堂上分享,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还有助于他们积累语文学习资料。

2.2 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语文古诗课堂构成,为学生加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小学语文进度和学生理解能力的主要情况是没有构建声临其境的语文古诗学习。课堂古诗产生的历史悠久,距离现代人的生活过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学习古人的生活习惯和背景来说是较为困难的,无法产生与作者共鸣的思想感情,因此这会极大的阻碍学生理解古诗创作的情感和作者所传递的主题思想。在当下教育教学方式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并且给予教师极大的便捷和优势,那么小学语文教师便可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优势,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为语文课堂增添色彩,发挥古诗教学的多样活力。首先在课堂形式上,以往的语文学习是以教材基础知识为主,教师黑板授课为辅,如此直接的古诗内容传递,无法让学生深刻了解古诗创作的背景和由来。而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可在课堂中可运用互联网寻找与此古诗相关的视频,为学生播放古诗创作的历史背景的视频,这样图文视频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容易接受的,也能够吸引他们的学习注意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用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来解释生涩的语文内容,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会自动筛查出与本篇古诗学习主题相关的课外补充知识,并在语文课堂之余将课外知识加入到课堂内,使得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加广阔,有利于积累优质的语文学习素材,这是对于学生的优势。而对于教师来讲,教师还可在互联网上寻找相关教案,吸取教案设计中优质的上课内容和授课角度,并将它与自己的授课想法相结合,从而碰撞出不一样的教学火花来丰富语文课堂的设计,并给予小学语文教师更多的灵感,对增强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也是有必要的。

例如在学习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这首诗所传递的视觉和情感都较为震撼,光靠教师的讲述完全不够。教师可在课堂前寻找相关鹳雀楼的视频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在了解中国文化历史遗产的同时也给本堂课的学习提供依据。此外还可以在网络上寻找古诗文内容,并且用人工智能进行古诗的大致分析,自动筛查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必要的延伸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的分层分析学习,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扩大语文知识的接收层面。

2.3 设计情境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情感。除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古诗学生的丰富作用之外,设计情境教学也是创新课堂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当时历史时代下创作的感受,并真实的看到古诗传递出的优美画卷,使得他们仿佛声临其境,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情感和思想感情,从而给学生语文学习带来新的优势。放在从前,情境课堂的创建是比较困难的,不管是教师课堂方式创建的能力还是课堂能够提供的条件都非常有限,使得情境课堂的创建较为困难。而在当下教育水平和思想的不断改革和变化,情境课堂教学已然成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提高学习效率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并在实际授课中发挥着不小的优势。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的开放性和技术的先进性为学生打造于古诗学习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使得他们于教学内容产生共鸣,在脑海中浮现相应的情境,有助于增强他们对于古诗创作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情感。除此之外,语文古诗学习也不能局限在语文课堂中,在很多时候学生自主实践活动所带来的教学效果都较为显著。从大方向来说,语文教师可联合学校以月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或征文大赛,由学生们自己寻找文学材料并整和参赛,既给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舞台,给他们提供了实践语文学习的机会,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并在此学习到许多其他的语文知识。从小方向来说还可以将实践范围划在课堂之内,以班级为单位,语文教师每周都提供一节课让学生进行古诗分享,同学们可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古诗文进行分析。分享内容要设计古诗背景、内容、价值、意义和主题,使得分享前的研究和探讨过程具有实际的学习意义。

例如在学习唐代骆宾王的《咏鹅》时,‘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古诗的画面感和视觉冲击非常强烈,但小学生由于想象力有限,便可以依多媒体进行画面呈现,在网络上搜寻相关的图片,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习。教师还可在此学习过程中加入合作课堂教学,进一步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等分分为不同的小组,以教师提出的大问题和他所构建的情境课堂氛围下在学生间相互帮助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古诗教学方式和教学思想进行创新和改变,符合当下学生所能接受的语文形式和教育方向,致力于创建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课堂。另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主要教育目的集中于增强学生语文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和发展。在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中,教师占据很重要的教学地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出活跃的语文学习课堂,并通过多种辅助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来丰富语文古诗学习的构建。在学习完基础教材语文知识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将课外语文古诗增添进小学语文课堂,给予学生最佳的学习体验,并将语文课堂带给他们的教学作用最大化,真正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

猜你喜欢
古诗语文课堂过程
“对分课堂”在体校语文课堂应用初探——以《囚绿记》为例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拟古诗”之我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