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磊,李亚超,高永婵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 西安 71007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的战略决策。通过引进境外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借鉴发达国家或地区先进的教学培养模式与经验,以达到快速提升其教育质量、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目的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许多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一种新探索方式。但是,中外双方的国情差异造成了合作办学的课堂教学中价值观念的差异,特别是伴随着近两年来国际形势的复杂动荡和世纪疫情的延宕反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教育理念的差异更为显著。中法合作办学是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主要合作对象之一。马仁峰(2020)等学者通过梳理中法教育交流历史演进,厘清了中法合作办学基本情况与动态[1]。董俊峰、倪杰(2020)指出只有用党建引领发展、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推进创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才能在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更具有竞争力[2]。更进一步地,徐阳(2022)等学者重点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思政作了思考,探讨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3]。这些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从宏观出发逐步聚焦于问题的核心,即如何处理好中外合作教学中首要的价值引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法班的专业课程《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为例,从课程思政分析与教学设计两个层面探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思政建设,以进一步推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课程思政开展。
中法班,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与法国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举办的本科教育项目。前两学年,由中方教师进行先导授课以完善学生的专业基础,然后由法国教师全法语讲授专业课,中方教师同时作为助教进行辅导和补充。在第三学年,凡满足法方入学标准的学生可获得在法国包括南特大学综合理工学院在内的综合理工集团13所学院攻读工程师学位的资格并前往法国就读。达到法国毕业条件后,将获得法国工程师职衔委员会(CTI)颁发的工程师文凭。《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是中法班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该课程于大一下学期开设,共7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占36学时,实验/实践占36学时。旨在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了解国外计算机硬件应用的最新成果并具备输入/输出接口软硬件控制系统初步设计的能力。由于学生都是面向出国培养,教学内容涉及核心技术,因而在《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课程中实施思政教学尤为必要。
专业课的教学长期以来偏重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而忽视价值传播的倾向。另一方面,学生对单纯的说教又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平衡好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新时代高效育人的必要途径。课程思政不是单独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它是在专业教学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然后在专业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所以,课程思政不是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4]。新时代育人理念的核心就是“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概言之,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能做只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应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引领三者有机结合。
图1是对《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进行的教学内容分析及学生要达成的三维目标。
图1 “三位一体”的教学内容框架图
理解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基本了解计算机接口技术的工作原理。
具备微机应用系统的配置组装能力、汇编语言编程及调试能力及输入/输出接口软硬件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能力。
具有家国情怀。深刻把握中国梦的精神内涵,坚定制度、理论、道路和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在科技领域引领世界而学习;养成诚信务实、严谨求实和团结协作的品质,勇于创新、直面困难、精益求精,对所学专业富有认同感和自豪感;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光荣使命,自觉为打破西方的技术壁垒、打造中国的尖端科技而不懈努力,立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彰显自我价值。
由图1可见,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价值引领贯穿始终,主导着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因此,“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要落到实处,需要任课教师以专业的教学内容为载体,将思政元素合理地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图2)。
图2 《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思政元素示例
中法班的《微机处理与系统设计》选用ARM架构进行微机原理分析与讲解。下面分别通过四个案例对ARM微处理器系统结构展开课程思政以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1)教学设计1:经验分享:教师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导入环节首先向学生展示由教师直接参与研制的某型无人机系统机载侦察雷达参加朱日和阅兵和国庆大阅兵的场景,并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所在的研究团队受邀参与研发的过程。真实的讲述易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主讲教师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人有亲身经验。在听讲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学习本专业带来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2)教学设计2:案例启发:通过“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制裁”,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责任感。虽然中国的科技研发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部件的芯片,其研发与制造一直是中国的薄弱环节。为了限制中国的快速发展,美国对中国实施芯片技术封锁,导致了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中国大型高科技企业不得不加快芯片自主研发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个案例,启发学生思考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从而树立自己强则国家强的责任感。
(3)教学设计3:头脑风暴:层层深入推进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随后,教师依次从存储器寻址、系统控制模块、存储器加速模块着手进行讲解。深入理解存储器寻址及其寻址方式是理解所有的指令的基础,只有指令理解清楚了学生才有可能会编程序。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引导学生勤于思考、脚踏实地打牢基础。在讲到系统控制模块时,教师使用类比法指出,ARM芯片中有很多的功能部件,有一些部件是全局性的,它们状态的改变可能引起整个系统运行状态的改变。在科学研究中,一个小的失误甚至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必须严谨治学。
(4)教学设计4:翻转课堂:团队合作完成小组汇报,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意识。最后,以翻转课堂的形式邀请一组学生作主题汇报。学生结合ARM处理器在日常生活、工业、国防领域的应用,如手机智能系统、安防系统等,对ARM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作进一步讲演。主讲人讲演完成后由同组成员回答其他小组的提问。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能力,并强化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
本文以中法班的《微机原理与系统设计》为例,对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进行了分析,并就ARM微处理器系统结构进行了思政教学设计,分别通过四个教学案例阐述了思政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由于篇幅的限制,作者还未开展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这也是后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