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陕南地区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

2022-11-19 06:40:46罗波艳聂守民田春艳范锁平安翠红孙养信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商洛市布病疾控中心

罗波艳,聂守民,田春艳,杨 岚,范锁平,安翠红,孙养信

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中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牛羊猪等易感动物是人类感染布病的宿主和传染源,人间布病的空间分布与牲畜的密度明显重叠[1]。近年来,陕西省随着关中千亿级奶山羊全产业链项目和陕北肉牛肉羊产业的不断推进,全省牛羊存栏量快速增加,人间布病发病水平逐年上升,平均每年报告暴发疫情10起左右,时间以4-9月为主,发生场所以家庭散养为主[2-3]。2021年7月,陕西省疾控中心在疫情信息监测中发现商洛市丹凤县龙驹寨街办鹿池社区在1周内报告了2例人间布病确诊病例,要求市、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调查,经调查该社区既往有1例网报确诊病例与该2例确诊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达到了人间布病暴发疫情的报告标准[4],为及时调查了解病例感染来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省、市、县三级疾控中心联合对该起疫情进行了全面调查处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对龙驹寨街办鹿池社区暴发疫情涉及的3例病例开展面对面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来源和感染途径,填写布病个案调查表,并根据调查获得的流行病学线索,继续开展病例搜索和排查。

1.2 诊断标准 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19)。

1.3 现场卫生学调查 调查暴发疫情涉及的牲畜养殖场(户)的牲畜养殖、检疫免疫以及牲畜养殖环境卫生和粪便处理情况,详细了解养殖人员暴露情况。

1.4 实验室检测 所有调查对象开展虎红平板凝集初筛试验(Rose-Bengal Plate Agglutination Test,RBPT),RBPT试验结果阳性者,立即进行试管凝集试验(Standard Tube Agglutination Test,SAT)。RBPT和SAT试验检测试剂均为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均在有效期内。牲畜布病检测由当地县级畜牧部门负责。

1.5 质量控制 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员均为疾控机构专业人员。为确保调查问卷质量,14岁以下人群由其日常主要监护人代答,75岁以上年老者由其子女代答;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通过省级认证考核;调查数据采用双录入。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调查信息,用Excel2007整理数据。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校正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龙驹寨鹿池社区位于商洛市丹凤县城东2公里处,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975户3764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大豆等;养殖户有4户,均以散养羊为主,共存栏185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显示,2011-2020年该社区无布病病例报告。

2.2 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2.2.1 病例个案调查 首报病例(病例1),曾于2020年9月中旬至2021年1月底在姚某某(病例6)家务工。2021年4月15日开始出现腰疼、间断发热(39℃)、胸口疼痛、气堵、多汗等症状,先后在村、乡、县医疗机构就诊,7月14日县疾控中心进行布病检测,实验室结果显示RBPT初筛试验阳性,SAT试验显示血清滴度为1∶800(++),于7月16日网报确诊;病例2曾于2020年12月15日至2021年2月8日期间在病例6家务工。2021年3月25日出现头疼、发热、关节疼、乏力、出汗等症状后,先后前往多家医院就诊,7月19日前往县疾控中心进行布病检测,实验室结果显示RPBT初筛试验阳性,SAT试验显示血清滴度为1∶1600(++),于7月21日网报确诊;病例3曾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病例6家务工。2021年3月底出现背疼、发热、关节疼、乏力等症状,先后前往多家医院就诊,7月19日前往县疾控中心进行布病检测,实验室结果显示RPBT初筛试验阳性,SAT试验显示血清滴度为1∶1600(++),于7月21日网报确诊。3名病例家庭均未饲养牛、羊等布病易感牲畜,且均在病例6家从事粉碎木料工作(用作培养木耳),平时偶尔负责铲除羊只排泄物,均未戴口罩。

2.2.2 暴露人群摸排情况 结合3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病例6所有家庭成员5人、雇工(包括已离职和在职)及其家人10人、周围邻居和同村其他养殖户,共计80人全部采血进行布病排查。在进一步摸排过程中,发现曾有1人张某某(病例5)曾去病例6家拉过羊粪,对其也进行采血筛查。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80人中有12人血清RBPT均为阳性,SAT试验有1人血清滴度为1∶50(++),其余11人血清滴度均≥1∶100(++)。结果详见表1。

2.2.3 病例诊断 按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269-2019),结合血清阳性者布病个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组织市、县级临床专家进行会诊,最终判定确诊病例5例、隐性感染者6例、疑似病例1例(详见表1)。

表1 丹凤县鹿池社区血清布病阳性者调查检测情况Tab.1 Epidemiological and laboratory test results for seropositive cases in Luchi Community,Danfeng County

2.2.4 与病例6的关系 病例6家共有3人血清布病阳性,分别为病例6、病例7(妻子)和病例8(孙子);雇工5人中有4人血清布病阳性,为病例1-4,且病例9为病例2的妻子;病例11-12为病例6的同村养殖户(详见图1)。

2.2.5 病例流行病学特征 12名血清阳性者,男性9例,女性3例,性别比为3∶1;年龄10~62岁,中位数为53岁;职业分布为农民7人、养殖户4人、学生1人。5名确诊病例均出现了发热症状,其中4名确诊病例还出现了关节肌肉疼痛等其他布病相关症状。发病时间最早的为3月21日,发病最晚的为5月24日,发病到确诊时间间隔(87~123)d,中位数为119 d。

2.3 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2.3.1 现场卫生学调查 省、市、县疾控中心联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病例6家从2014年年底开始从事家庭养殖羊,疫情发生时存栏羊只77只,家里2只犬时而拴养时而放养。家中房屋结构为U型结构,羊圈设置在后院,人生活居住区域和羊活动范围均在后院,木料堆放在院内,圈舍及院内地面尿液、粪便清扫消毒不及时,地面随处可见羊只排泄物、分泌物和木屑混合在一起,卫生环境条件较差。2021年尚未对存栏羊只开展自主免疫。

2.3.2 危险因素调查 对12例血清阳性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6及其妻子李某某(病例7)、病例10、病例11在羊只养殖期间,个人防护意识差,一直未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对布病防控知识知晓率差;病例6的孙子(病例8)平日喜欢在院子玩,偶尔追赶羊只;雇工病例1、2、3、4在病例6家工作和铲除羊只排泄物时均未佩戴口罩;病例2的妻子(病例9)、病例6的邻居(病例12)未从事羊只等易感牲畜的养殖工作,从不饮用生鲜奶制品,也未食用过生肉。因此,我们认为本次疫情的传染源为病例家饲养的布病阳性羊,12例病例的可能传播途径见表1。据分析,清扫圈舍(OR=6.4,95%CI:1.195~34.285)是人群感染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布病病例感染因素分析结果Tab.2 Infection factors for brucellosis cases

2.4 疫情控制措施

2.4.1 联防联控 县畜牧部门对病例6、10、11家的所有存栏羊只进行检测,对发现的53只阳性羊只和2只布病阳性犬均立即进行了扑杀无害化处理。并联合县疾控中心指导3户养殖户对羊圈、居住生活环境等采用漂白粉及84消毒剂,按照5000 mg/L浓度进行擦拭、喷洒消毒。

2.4.2 开展宣传教育 县疾控中心、畜牧中心联合当地公卫办、鹿池社区居委会对所有养殖户和广大群众开展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宣传科学养殖知识、圈舍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防止布病感染。

3 讨论

本次疫情发生在商洛市丹凤县,隶属于陕西省的陕南地区(包括汉中市、安康市和商洛市)。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11-2020年陕南地区年报告病例数占全省年报告病例总数最高为6.41%,最低为0.16%,由此可见陕南地区在陕西省属于布病低流行区域。但2011-2020年商洛市总报告病例数占陕南地区总报告病例数的59.91%。另外据人间布病疫情调查了解,近年来商洛市牛羊散养户越来越多,牲畜大多都是从外地购买,养殖户在购买时未询问和索要牲畜检疫证明,且在购买后无主动报检和注重牲畜布病免疫的意识,再加上商洛市地域辽阔、山大沟深,基层动物防疫员很难及时掌握防疫责任区内牲畜的变化情况,必然会造成部分牲畜漏防漏免,同时牲畜在免疫、检疫过程中出现的牲畜死亡补助也不能及时兑现[5],造成商洛市人间布病疫情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因此,为了快速控制布病疫情在低流行区域的蔓延,陕西省疾控中心特别关注陕南地区发生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尤其是疫情高发的商洛市。

布病作为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人主要通过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布病[6]。在本次调查中,12名布病血清阳性病例中,有4名血清阳性者,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感染布病,8名血清阳性者通过呼吸道感染布病,且据分析,清扫圈舍(OR=6.4,95%CI:1.195~34.285)是人群感染的危险因素。布病的严重性在于无论是活的还是死的病畜都可以不断释放病原体,并持续污染环境[7]。有研究发现布鲁氏菌很容易被雾化,在空气中极易通过呼吸道诱发疾病,同时它还可以长期停留在空气中[8],且布鲁氏菌在粪便中的存活时间为25℃1个月、8℃1年和冬季2个月[9]。在疫情现场调查中我们发现养殖户姚某某家地面随处可见羊只排泄物,圈舍及院内地面尿液、粪便清扫不及时,卫生环境条件较差,圈舍和人生活居住环境距离较近。养殖户姚某某及其家人、雇工、邻居长期工作生活在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环境中,极易通过呼吸道感染布病。病例2的妻子很可能通过长期接触病例2被布鲁氏菌污染而未经消毒处理的衣服感染布病,也不排除通过性传播感染布病,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国内也曾有相似报道[10-11]。

此外,考虑到陕西省2020年曾经发生了一起因公犬叼食了布病阳性羊只的流产物而感染布病,继而人通过与病犬直接接触和(或)通过被布鲁氏菌污染的生活环境物品感染布病[12]。因此在本次疫情调查处置过程中我们要求当地畜牧部门对养殖户家的2只犬也进行布病检测,结果显示除了存栏羊只检测阳性外,2只犬也为布病阳性,最后对所有检出阳性牲畜进行了扑杀无害化处理,达到了彻底消灭传染源的目的。

国内专家运用传播模型对布病防控进行研究,发现在目前的布病防控体系下,采取将羊只免疫和消毒结合起来的防控效果远远高于只采取羊只全部免疫的防控效果[13]。Peng C等专家也通过模型研究提出了更高的牲畜免疫率、至少每个月1次的环境消毒和养殖户的个人防护三者结合起来可有效降低中国人间布病发病水平[7]。但是《陕西省布鲁氏菌病防治计划》(2017-2020年)文件中明确提出陕南地区为布病的非免疫区,采取以监测净化为主的防控策略,且2021年陕南地区仍然执行布病非免疫区的政策。另据陕南地区疾控中心走访调查,几乎没有养殖户(场)能够做到国家规定“带畜禽养殖场消毒可每周2~3次,发生疫情后每日1次”[14]的圈舍消毒要求,由此看来在陕西省陕南地区采取养殖场(户)“消毒+免疫”的布病防控措施难度较大。

不足之处:未能在病例6生活居住环境、羊圈及羊只放养的地方采集到并培养出布鲁氏菌,不能进一步开展病原学相关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商洛市发生的该起布病暴发疫情是一起由于养殖户饲养未按时开展羊只免疫,后未及时清理病畜粪便和定期消毒圈舍、生活居住环境而导致养殖户及其家人、雇工等人群通过呼吸道相继感染布病。为降低陕南地区布病发病水平,建议畜牧部门调整人间布病重点地区的牲畜免疫政策,即采取牲畜强制免疫措施,同时人畜间联合加强圈舍、生活居住等环境的消毒和养殖户个人防护等养殖科学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加强疫情调查处置“三同时”(同时到达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制度的落实。

利益冲突:无

引用本文格式:罗波艳,聂守民,田春艳,等.陕西省陕南地区一起人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2,38(10):936-940.DOI:10.3969/j.issn.1002-2694.2022.00.140

猜你喜欢
商洛市布病疾控中心
疾控中心采血人群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当代陕西(2022年7期)2022-04-26 07:41:06
我国农村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疾控中心理化检验人员职业危害分析及防护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完善疾控中心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
卷宗(2020年33期)2020-02-26 02:40:56
商洛市旅游精准扶贫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9
在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微滤膜分离技术的效果分析
牛羊结核病和布病监测及净化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21
布病防控知识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