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慧
(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实验小学 江苏 扬州 225600)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当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思维的约束,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授课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数学教学的要求。不管是在教学的内容还是在教学的形式上,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造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教师和家长过于依赖,在独立思考及创新能力方面得不到有效地发展及提升。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需要以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以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有效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下是针对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研究[1]。
1.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互动,能够随时向学生了解学习中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通过自身的积极情绪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2]。另外,教师与学生进行即时互动的教学方式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动学生喜欢上教师的教学风格,促使学生将对教师的喜爱转变为对数学的兴趣。所以,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养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奠定高效教学的基础条件。
1.2 有利于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当前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对学科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堂互动能够将一些课外的内容引入课堂,与学生探讨符合其兴趣的内容,向学生讲述与数学相关的文化、思想、价值观等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有利于通过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交流内容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解决身心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推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发展数学分析与运算素养,有利于学生在个性与能力方面的发展,对素质教育的实现具有积极意义。
1.3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数学问题是课堂互动的重要形式,在与教师进行互动时,学生能够获得畅所欲言的机会,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当开展课堂互动环节时,教师能够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学习问题,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有利于改变鸦雀无声的课堂氛围,营造出积极活跃的课堂探究氛围,使数学课堂展现出积极向上、探索创新的发展态势。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实现课堂互动的目标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构建具有浓厚学习氛围的数学课堂。
1.4 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互动的两大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二者是课堂互动目标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课堂互动目标的实现又对二者的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在课堂互动中,教师往往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率先提出一个互动话题,随后学生会参与进来。教师选择的互动话题包括数学知识、生活案例、趣味故事等,选用的互动方式包括习题问答、趣味游戏、辩论赛等,这些内容能够丰富师生交流的内容和形式[3]。由此,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机会大大增多,沟通的渠道得以扩展,彼此的情感能够传递给对方,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构建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
2.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想开展课堂互动,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积极地同教师建立课堂互动。完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害怕教师,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举手发言,难以在课堂上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
比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基础较弱、掌握能力不足的学生,不能采取严厉的教学方式,要适当地鼓励、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主动了解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问题,耐心地帮助他们解答问题。通过这种态度才能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使学生愿意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互动。
2.2 增添教学互动环节,重视提问交流。互动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少不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必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但相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比较大的考验。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数学内容对于“年、月、日”的认识中,因为年、月、日在日常生活比较常见,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先讨论一些相关年、月、日的知识,观察各小组成员之间的氛围,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先有一个了解,同时讨论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消除紧张情绪,快速进入到课堂的学习状态中来。接着,每一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小组简单阐述对年、月、日的分析认识,对好的回答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回答有欠缺的可以加以补充,充分照顾到学生心理还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在互动环节当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3个月呢?”“为什么有的一年是365天,有的一年是366天呢,那一年到底是多少天呀?”“去年过年的那个月有29天,但是之前只有28天,为什么呀?”像这些疑问,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都会提问出来,对于学生主动提问的现象,说明教学的积极氛围正在上升,同时某个学生的提问可能会吸引到全班同学的注意,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图片、日历挂本等,帮助学生对年、月、日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还可以以情境导入的教学方式加深互动环节,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自己的生日日期,“刚刚同学也说了自己的生日日期了,那么有谁过了生日?都过了几个生日了?是每年都过一次吗?”引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如“但是老师比你们都大了这么多,我才过了6个生日呀,这是为什么呀?”在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后,接下来就可以很好地引伸出闰年、平年的知识了,并教导学生区分闰年和平年。同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大月和小月,还可以用左拳记忆法,帮助学生强化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一起玩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对大月、小月、平年以及闰年的认识和记忆。这种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小组的活动中发现问题,并使思维的分析能力得到增强,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2.3 制订阶段性互动发展方案。在完善师生互动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进度与学生成长周期,从整体数学教学工作角度出发,将师生互动内容整合为具体的师生互动发展方案。相较于被各节课堂切割开来的师生互动内容,基于整体数学思维视角的师生互动发展方案,可以令各节师生互动内容产生“呼应”,并通过在长期统筹规划下的师生互动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系统化课堂学习模式,突破各节课堂自身的教学限制,以此提升师生互动内容在小学数学整体教学中的连贯性与延续性,优化数学教学机制[4]。
2.4 设计活动环节,深化互动式的教学。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要达到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的,则课堂要有创新发展,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主动探索、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即在课堂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爱玩爱动的天性,让学生的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学习内容,做到寓教于乐,同时学习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针对小学学习中人民币数值换算的问题,设计一个买卖的环节,促使学生对人民币换算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活动主题为“聪明的消费者”,学生自行组成8个小分队,5人一组,教师将相同的卡面上写上数值代表人民币的金额,有元、角、分为代表的分值,分发给每个小组都是相同的金额,但是每个组分到图片颜色是不同的。然后教师亮出题目,每个题目的商品都有相对应的图片,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如,“买一个球需要2元,买一束花需要4元,买一个支笔需要5角,那请问买这三样东西一共是花了多少角?买一束花的钱可以买几支笔?”“买一个苹果要1元3角,一个桃子要2元5角,一包瓜子要9角2分,一块糖要4角,如果你只有5元,可以最多买到几样商品?”类似这样的问题……最后一道题是压轴题目,答对可以获得三分,“小花用4元1角买了一支钢笔,然后以6元5角的价格卖出去了,但是她觉得卖低了,又花了7元给买了回来,过两天又不想要了,用了9元3角的价钱卖给了另外一个人,请问最后她是否赚了钱,如果赚,那是赚了多少?如果亏,那是亏了多少?”如果一道题被正确解开后再接着进行下一题,学生看到题目后可以简单讨论,一起分析解答,并将相应分值的卡面贴到题目下面,答对的小组得分,这次活动也是对学生反应能力的考量,最后看哪个小分队获得最高分数,对于获得最高分数的小组,有小礼品作为奖励。
2.5 完善互动目标。为提升师生互动的实效性,教师应立足于课程教学内容,以学生数学素养发展需求为节点,完善师生互动目标内容。教师应综合分析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各项数学学习能力指标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分析师生互动内容对二者协同发展的影响,进而制订出相应的互动目标。一方面,为充分发挥师生互动作用,教师在制订师生互动目标时,应考虑课堂整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内容的递进顺序,进而明确师生互动目标的落实时机,避免其与其他教学环节发生教学冲突,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构建知识教学目标、个人能力发展目标、互动目标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教师可促使各目标内容在体系中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提升师生互动环节的实效性与全面性,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各教学环节彼此独立、难以整合的问题,凸显师生互动在新型数学课堂中的作用[5]。
2.6 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的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能够吸引学生进行课堂学习,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氛围,帮助互动式教学与数学课堂更好地结合,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意愿更高。在建立小组合作学习关系时,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去学习、讨论相关的数学知识,去思考知识背后的信息,加强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抽象的几何图形认识较少,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之前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与交流,每个小组都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制作圆锥和圆柱模型。在制作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容易被吸引,学习数学知识也能够更加主动,能够进一步了解圆柱与圆锥表面积和体积的关系。
2.7 情感诱导,激发学生自主交流欲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情感诱导能够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教学内容产生认同感,有利于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应当引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概念,注重通过情感诱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优秀的精神品质向学生讲解数学知识,使学生清楚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发掘学生自主交流的动力。
例如,在讲解《认识更大的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认识国土面积”的知识,向学生讲解“以万为单位的数”,告诉学生“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国家荣誉感,通过爱国情绪的引导激发学生自主交流的欲望。教师也可以结合“结绳计数”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古人如何利用绳子计数”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智慧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智慧的积极情感,进而与学生就“认数”的问题展开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结合教材知识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推动下更加自觉地展开交流与互动[6]。
2.8 探究教学,增强学生互动热情。研究教学是一种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营造出浓厚的课堂互动氛围。为了有效实现课堂互动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引用探究教学的方式,结合教材内容,设置一些符合小学生探究能力的数学问题或者实践项目,让学生以一个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使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以此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互动热情。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监督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解决探究难点,以此来加强自身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在讲解《方向与位置》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实践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展开互动。在进行探究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的座位看作一个坐标系,然后分别让不同的学生到讲台上观察其他同学的位置并探究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描述任意一个同学的位置,如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运用(3,2)描述第三排、第二列的同学。再如,在讲解《生活中的负数》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我们通过5℃的方式表示气温为5摄氏度,那么气温为零下5摄氏度在数学中怎样表示呢”的课堂探究问题,然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比0小的数的表示方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探究互动和实践探究互动,充分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营造良好好的课堂互动氛围[7]。
2.9 丰富课堂教学手段,简化难题教学。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不免遇到超出理解范围的难题,教师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技术或互联网资源,提高学生对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简化难题的教学,减轻学生学习难题的压力。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动态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中学生的交流意识,主动分享自我对于难题的认知,使学生真正解出难题,增强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动力。例如,追及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计算运动物体在不同时间地点出发如何在一定时间内追上前面物体,展开多媒体教学,将两个运动的物体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将试题好马每日进100千米,劣马每日进走50千米,劣马先走10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通过动态展现,要学生直观地看出好马追逐烈马的过程,从而更加理解计算公式:追及时间=追及路程÷(快速-慢速)更加快速的得出好马能够在10天内追上劣马的结论,以后遇到相似问题时也能够在纸上或脑海中构思动态视频,列出公式,增强学生的难题思考能力。
2.10 丰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学生对自身学习状况进行准确定位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开展师生互动时,除知识渗透讲解外,也要重视评价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教师可建立双向评价机制,即由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其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而学生则凭借自我学习认知与课堂教学情况,对相应课堂教学环节作出评价。一方面,教师可借此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学习总结习惯,完善其数学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教师可促使学生在师生双向评价交互中,以客观视角审视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不足,并通过后续的互动内容,向教师寻求针对性指导,及时解决问题。相较于传统互动模式,双向评价机制更能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提升其思维积极性,便于教师挖掘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潜在的问题[8]。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在未来的教学中进一步强化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情感诱导、学法指导、探索教学、合理评价的具体方法,抓住恰当的教学时机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优化互动的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以此来通过师生活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总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