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2-11-19 18:53
读与写 2022年2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素养

夏 蓓

(江苏省高邮市南海中学 江苏 高邮 225600)

初中道德与法治管理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与法治意识,包括道德优越感、法律意识、道德教育和法律阅读。因此,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教师应坚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出发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意义

这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通过培养初中生基本技能的终身学习来实现。在主要教授初中道德和法治管理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独立发展能力、社会参与意识和文化基础。因此,教师应关注学生理论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提高学生对情感和道德价值观的理解,有效调动学生的个人事务,有效解决初中生的问题[1]。

2.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1 跨学科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在中学道德与法治管理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有机地纳入超越中学道德与法治管理教学的道德与法律规范。将道德与法治学科与语文、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多个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认真完成项目整合目标,实现“学科渗透,德育互通,素养共进”。例如,“信息意识”是中国学生的六大重要特征之一,要求“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估、鉴别、使用信息;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等”[2]。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借《网络生活新空间》的教学,从学生自身的经验中教授互联网知识。使用多媒体进行培训。培训课程(包括网络游戏)的优缺点。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实现了学科的有机融合,有助于学生对网络、人生、价值观等方面建立恰当的看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综合素养。

2.2 创建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高效的口头表达能力。促进课堂学习是教育生活的关键。没有教育生活,就不可能体现教育的重要性。原版也不适合教育或教学目的。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教学方法,发现可以最好的适应学生和课程的教学方法。例如,最初在这个阶段,这些先进技术可用于通过多媒体使道德和法律政策多样化。因此,学生被分成几组,解释平台上的材料,并推荐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估。这样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他们还培养学生自己的口语技能和社会责任感。

2.3 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在主流初中道德与法治之间,“政治认同”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属于“责任担当”素养中的一部分。责任主要与学生在与世界、国家和社会相关时形成的行为、价值导向和情感态度有关。通过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感,使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贯彻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自身肤浅的生活经历,中学生缺乏对政治身份的准确理解,缺乏认同感。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在学习过程中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看到学习者如何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可以唤醒学习者的内心感受。例如:之前比较火的一部电影《战狼2》,就影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播放电影片段并向学生介绍电影的基本情况学生阅读后,进行思考并谈论自己的社会责任。它还有助于通过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来加强学生的政治认同。除此之外,科幻电影中令人兴奋的场景,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将“传授知识”转化为“体验式素养培养”。核心素养强调学生内心体验和理解。事实上,学生从经验中获得的知识,往往比老师纯粹的讲解更直接、更深入、更持久。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联系,让他们能够亲自参与学习过程,将现有的教育模式从“传授知识”转变为“体验式素养培养”。比如七年下册《情绪的管理》一课,老师根据主题呈现了情况。让班级学生自由结组,选择与中学生情绪相符的剧情进行情境再现并体现情绪的调节管理。在开始演讲之前,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收集有关情况的材料。在活动本身中,学生用自己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表情语言等表达出不良情绪出现的原因及应对策略。只是让教师更容易讲道和说话,更容易理解和参与,并帮助学生加强知识。

2.5 立足于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了培养学生在常规小课堂中进行道德教学的基本技能,教师应始终相信教科书的内容,以确定教科书中重要信息的正确价值,作为进行有效深入学习和指导的重要工具。例如,我学习了一点: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中国文化。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可以有效增强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自信、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成功实现本部分的教育目标,教师必须遵守教材的伦理和法律规范,确保教材与课外资源的紧密结合。其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材,紧密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播放《国家宝藏》的视频片段,鼓励学生认真体会视频中传达的文化信息。这一方法可以有效增强初中生的使命感,充分了解中国文化,体验中国文化之美,同时保持对中国文化的强烈认同。

2.6 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法治意识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实践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价值观目标。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阶段,也处于心理生理发展危机时期,法治意识不强,不能正确区分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之间的区别,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法律政策的认识,提升学生体验水平,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以防止学生走向歧途。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日复一日地认识法治。例如:在讲解《法律在我们身边》中“生活需要法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采取行动。我们为学生提供课程,学生在课堂上表达他们的意见,实现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同时,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各种生活故事,特别是关于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以及各种校园暴力事件的后果,向学生展示。教师可以让学生考虑一个案例,教育学生犯罪的严重后果,并找出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模拟教学,让学生扮演罪犯、律师、法官等角色,给学生的“规矩”留下深刻印象,使学生形成法治意识。

2.7 重视不一样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伦理和法律管理需要师生表达自己的立场。新课改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南和帮助,老师想在课堂上讨论这个模块正在讨论的内容,必须通过一本书或互联网来教授知识,然后学生可以得到一个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快速完成学习任务。最初,在不同部分的主要内容提出问题,学生可以分组讨论。通过促进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学习体验。

2.8 尝试职业互换,实现师生课堂地位翻转。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惯于讲多讲细当“主演”,学生成了配角甚至观众。学生注重课堂教学技能的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意识形态和情感认同。然而,知识的被动转移是难以想象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尝试组建“学生备课小组”,每个学生领导的备课小组组根据课程内容开发新课程,寻找教材范例并制定新计划。教师展示所有“学生备课小组”提交的授课方案,选出最合适的方案让该组“小老师”课堂授课。在备课时,老师确保所有知识点如下:“理论应用于实践,与理论相对。”在实践中,要把学生排除在教科书之外,关注社会,作为培养“社会参与”素质的条件。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教育关系的连续性,善于处理知识缺失和引发反思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崭新的“课堂地位”和“职业身份”必然促进学生参与度大大提升,课堂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备课、观察其他学科组和参与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学生熟悉书中所概括的知识要素的过程,也是培养“团队精神”和“自我发展”有效途径。

2.9 采取生活化的教学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推动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点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管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在课堂上创造良好的氛围,运用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课堂道德、基础阅读和法律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参与民主生活》的内容时,学生可以积极参与管理内部课堂活动,并可以反思塑造课堂方向的决策。同时,通过教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关于特定课堂管理活动或流程的民主讨论。会议示例:选择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代表代表。其中,教师可让班长充分利用课前的时间将《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课代表选举的提案》张贴在班级的公告栏中,以供学生进行查看。应严格按照提案内容,通过说明计划实施的具体阶段,鼓励学生参与选拔。有上进心的学生可以积极回答问题并进行评分。在将道德和法律作为初中课程的一部分进行教学的同时,通过体现现实生活中的小事,学生可以体验民主生活的更深层次的含义,真正理解民主选举的价值,切实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帮助学生勇于承担起自己的民主责任。

2.10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应着眼于赋予教师教学主导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习道德和法治领导力并开始进修课程。思考并适应以有效提高道德和法律管理流程的基本技能。例如,在学习“我们爱整洁”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可能会要求学生对他们的形象进行评分,看看他们的外表是否符合卫生等要求以及在哪些地方尚存在怎样的问题。教师可让同桌的两人相互“照镜子”,同样观察其仪表是否整洁以及在哪些方面尚存在哪些问题,最后请学生讨论他们看到不整洁的事物时的感受。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快速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整洁、文明的卫生习惯,逐步认识到保持外表和整洁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2.11 创新法制教育模式。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在考虑将法律教学作为中学政策研究项目的一部分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法律教学模式。学生对相关法律教育的内容有敏锐的认识。例如,您可以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法官和法官”的角色。教师通过组织学生从事相关法律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素养,提高学生对相关法律内容真、善、美的认识,在浓厚的法制环境中激发学生掌握相关政策问题的积极性[2]。

2.12 挖掘情感因素,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高中生处于叛逆期,理性思维差,感性思维强,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情感引导学生,识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绪的变化,及时给予支持和表扬,将情感学习融入高中道德和法治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原则,真实地看待生活。例如,通过描述有关“社会工作”的知识元素,可以设计适当的志愿教育活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教育学生服务社区,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达到学生加深对“社会保障”的理解并赋予学生权力,之后学生可以相互分享他们的经验和优势,并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2.13 开展辩论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如果想在核心素养方面培养构建良好的道德和法治课堂,需要专注于拓宽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课堂材料,学会更好地理解其自身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高中课堂开展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同时,可以根据课堂讲解的材料设置不同的学习活动,通过扩大学生的思维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理解和内化课堂的道德和法治方面,学生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技能,并以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目标。比如道德与法治这一部分,讲授“复杂多样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多极化的含义和本质,深化多极化的形成过程,由于已经解释了本部分的道德和法律内容,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确定叙利亚的主权国家是否可以采取行动保护其当前形式的国家利益。这样,学生开阔了眼界,让学生对问题有了更广阔的视野,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3.结语

换言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培养法治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中学道德与法治管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紧密结合教育目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构建生态课堂,始终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为出发点,积极打造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素养
“道德即自然”新证——儒家生生伦理学对道德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法治护航 让“游河南”更惬意
法治护航 守护生命之源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