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的幽怨也在闺怨诗里

2022-11-19 18:20王丹蕾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教师
十几岁 2022年5期
关键词:诗题君王意象

文/王丹蕾(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教师)

璩艳霞(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教师)

闺怨,或可理解为女子在闺阁中郁结于心的愁与怨。愁可断肠,恨可彻骨。

古代男性诗人写了不少表达女性幽怨的闺怨诗。我们在读男性诗人写的闺怨诗时,看其表,还要看其里。或许,他就是在写他自己的仕途不顺、怀才不遇,或者是写他没被君王赏识的落寞。男性诗人含蓄地运用女性视角,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惯常的做法。

士人悲秋,妇人伤春

闺怨诗,顾名思义,是以闺阁中的少妇、少女为主体,抒写她们的思念、忧愁和怨恨的诗歌。

闺怨诗起源于《诗经》中的《氓》,在汉魏六朝时期,获得进一步发展,在唐朝时期达到了顶峰。有意思的是,闺怨诗极少是由闺中女子自己写的,大多数作品都是男子借用女子的口吻而写的。闺怨诗感情细腻,往往抒发幽怨情思,读起来极具感染力。

闺怨诗表达的情感内容丰富多样:有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如张仲素的《春闺思》中“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有表达青春不再的悲凉,如司马札的《闺怨》中“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有表达独守闺房的哀怨,如王昌龄的《闺怨》中“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有表现宫女的寂寞冷清,如元稹的《行宫》中“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还有表达女子被抛弃的伤痛,如白居易《春词》中的“斜倚栏杆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还有一类情感,是典型的“意在言外”。如曹植的《七哀诗》,诗人通篇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弃的不幸遭遇,暗写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还如李商隐的《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借少女的怀春情思,表达自己渴求入仕的心情。

春闺怨事多

春怨

刘方平〔唐〕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

从诗题看起,“春怨”既点明季节“春”,又点明主题“怨”。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点明了时间。纱窗之外,白日的阳光逐渐褪去,黄昏将临。这样的景色勾起人的愁绪,渲染了一层凄凉的氛围。第二句“金屋”用典,引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暗示诗中女子的身份为宫妇。而“无人”表明此女子的处境孤苦伶仃,如秋扇一般被君王冷落甚至遗忘,只能终日以泪拭面。脸上徒留“泪痕”,无人关切。

从第三句开始,视线从屋内转移到了院内,“春欲晚”点明了时节为晚春,是“黄昏”又为“晚春”,其凄凉的意味更加浓重。春光已逝,女子灿烂的青春也一去不复返。第三句与第四句形成呼应。“寂寞”既指空荡荡的庭院,更指作者此时内心的感受。这份孤独落寞之心又有谁人在乎呢?

尾句中的“梨花”这一意象,不禁让人想到娇媚柔弱的美好女子。而诗中的宫妇就如地上残败的黄花一般,最美好的岁月已过,年老色衰,徒留美人迟暮之悲。全诗以“不开门”三字收束,言有尽而幽怨之情无穷,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读懂“哀”与“怨”

读懂闺怨诗,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第一步:抓住诗题。闺怨诗的诗题常带有“怨”“宫”“闺”“思”等字眼,点明主人公的身份或者诗歌主题。

第二步:品析意象。在赏析闺怨诗的过程中,要学会抓住意象,循象会意。闺怨诗常出现的物象可以分为三类:自然界的意象,如月、雁、寒蝉等;室内用具类的意象,如烛、帘、团扇等;庭院建筑类意象,如高楼、宫殿、玉阶等。事象是指织布、捣衣、缝衣、凭栏等行为。无论物象还是事象,都和女子的闺中生活以及孤独落寞的愁绪息息相关。

第三步:结合诗人的经历以及写作背景。闺怨诗看似写女性的闺中忧思,其实男性诗人还赋予了它特殊的内涵。当诗人遭遇到仕途上的困境之时,他把自己化身成诗中的女子,而那女子满心所思的良人便是掌握了他们仕途命运的君王。闺怨诗藏着诗人对君王重用的渴望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悲愤。所以,我们在读闺怨诗时,特别要关注诗人当时的经历,从而探究其隐藏的情感内涵。

西宫里的苦闷与幽怨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 题。(共6 分)

西宫春怨

王昌龄 〔唐〕

西宫①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②。

[注释]①西宫:中国封建时代皇帝的妃嫔住的地方。②昭阳:宫殿名,曾为赵飞燕所居。这里指皇帝的居处。

1.请简要分析第一句在全诗中起到的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整首诗的具体字词,品析这首诗的情感内涵。(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你喜欢
诗题君王意象
抚远意象等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诗题漫议
从艺术创造的自觉到追求诗歌意象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姜太公钓鱼
明诗制题之叙事*
烽火戏诸侯
唐代试律诗诗题用典与唐代史鉴思想
小学古诗词教学“三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