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稚嫩的孩子每天都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放学,老师们批改作业、备课,忙得陀螺似的也不停歇,孩子和老师都很辛苦地付出,可是依然有很多孩子失去学习兴趣。同时在学习的高压之下,孩子的各种隐含的天赋也被不同程度地抑制。教育部提出了“双减”提质的方案和目标,也就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是很多老师对“减负提质”的内涵了解不深,片面认为就是要给孩子少布置学习任务,因此对这种40 分钟要质量的教学目标表示深深怀疑,不能很好地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法,去真正地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事实上如何真正做到“减负提质”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换位思考,基于他们的一般接受能力去设计和调整教学内容,那么就能促进大部分孩子扎实地学习,扎实地研究,扎实地理解。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在学习上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对老师的教学予以信任,心理上负担减少,学习状态自然也好,这是非常难得的。当然了,我们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不是一味地放慢脚步,我总结了以下两个途径,可以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既可以让孩子掌握学习内容,又能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大家可以试一试![1]
(一)适当拆分课时。教学内容确实紧张的课时,在备课时我们应适当拆分和增加课时。如《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一课,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很大,我们可以拆分成“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两节课进行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
(二)控制拓展范围。在计算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到教学的重点,分清主次,尤其是新课教学一定要以探究理解算理,巩固算法为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应用题教学、开放题教学等拓展性训练。要循序渐进,避免出现顾此失彼,贪多嚼不烂的现象。比如四下年级第一单元《四则运算》中《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等课时计算教学的任务比较重,同时还要兼顾和应用题的结合,并且还有一题多解。如果我们敷衍计算教学,把重点放在应用题教学上,肯定会影响学生计算的理解和巩固,结果是计算没理解透,解决问题也不熟练,两边都不扎实。不如小步子慢慢来,反而减轻学生的认知负担。有人会疑问,如果这样的话,哪有那么多时间啊?其实我们一开始步子放慢,给孩子充分理解的时间,学生真的懂了会了,作业练习之类的处理起来都会很轻松,到后面就可以快步子进行了,效率会有实质性的提高。简而言之,刚开始的“慢”是为了给后面的“加速”蓄力。
简约是一种智慧。一些年轻老师在进行计算教学设计时,会将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让教学情境特别一点,教学手段如何先进一点,教学环节如何别致紧凑一点,语言如何生动有趣一点……这种完美主义的教学设计把原本简单的计算教学课堂变得花哨啰唆。这样的课堂表面看很完美,但结果却往往是老师兼顾太多教得很辛苦,学生抓不到重难点学得很痛苦。因此,我认为计算课教学应该简化环节,讲究精准利落,备课时重点放在如何通过合理的提问等方式引导孩子更好地探究算理和算法。说到课堂提问,一些老师也存在着某种问题,比如问题多而细碎,提问过程像打乒乓球似的一来一回等,使学生忙于应付,无暇深思。同时,我们要去掉一些繁复的情境,消除一些花哨无用的噱头,在简约化的“情境引入——尝试计算——交流引导——概括提升——训练强化”的过程中,让“计算教学”轻装上阵。我认为,在低年段计算教学中,是可以利用有效的情境引入的。到了中高段,随着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适当减少情境引入的密度,加强数学味[2]。
要注重计算本身的内涵,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理解算理,讨论、交流寻找算法,变被动为主动,学生才能对计算产生兴趣,才能端正计算态度。
例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教学中,我利用孩子喜欢熟悉的给小猴“分桃子”的素材,探索学习48÷2=( )个,让孩子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自己的算法。基于第一课时的除法口算,很多孩子能够很快口算出等于24,口算过程:40÷2=20,8÷2=4,20+4=24。还有一小部分的孩子用分一分的方法:把40 个桃子先分给2 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0 个,再把剩下的8 个桃子平均分给2 只猴子,每只4 个,那么每只猴子都可以得到24 个桃子。个别学生说出了竖式的计算方法,却不能说清每一步表示意义,而学生重点是学习竖式计算,这三种算法看似不一样,其实异曲同工。经历了前两种算法的旧知铺垫,以及算法比较的交流、讨论,孩子找出多种算法共同的地方,结合实际理解了算理,很顺利地get 算法!从已知到不知又到已知的过程中,孩子经历了应用旧知、探索新知,交流收获,自主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知识的发现者,整个课堂成为知识发现者的载体,提高了学习效率,减轻了学习负担,计算课也是充满思考充满活力的!
练习包括课堂的巩固练习还有课后的作业练习。巩固练习也是计算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科学精准地设计有效练习,让练习发挥作用,发掘学生计算能力发展的最大可能。可以优化书本原有的练习。如一年级上册《10 的组成》“找朋友”的练习,如果只是按照书上原本的安排,让学生用线将组成10 的两个数字卡片连起来,未免有些无聊枯燥。其实这题可以优化,比如:先念口诀: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拉拉手,三七三七点点头,四六四六拍拍手,五五五五齐步走。先整体复习课堂学习内容,再紧接着回到题目:每个学生准备1~10 的卡片各一张,师举:7 的朋友在哪里?生找出3 的卡片:7 的朋友在这里!7 和3 组成10……师生对话合作完成,还可以同桌合作,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效果更好!
课后的作业练习要精挑细选,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目,使学生通过做这些作业题得到所期望的发展,而且练得恰到好处。应当避免大量的重复性的练习。很多老师有一个困扰,那就是计算天天都在练,为何计算总是出错?我认为大量的重复练习,孩子会厌倦和疲累,消耗了孩子的精力,严重影响孩子对待计算的态度——只求快不求精。另外,课后作业要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计算练习,课外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品尝学习的乐趣,认识到数学计算的重要性和作用,而不是一种负担。贴近孩子生活的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让数学计算成为他们积极的日常习惯。
多次计算测验中,我发现同样的测验,有些好孩子很快搞定,觉得简单,容易掉以轻心,随意写写也不检查,却常常有粗心失误的地方。有一些弱的孩子在做到一些比较难的计算时,常常乱了阵脚,耐心和细心都有限,越做越糊涂,测验成绩往往不理想。如果能针对不同的孩子设计不同层次的测验,对计算能力较好,心理素质较强的孩子可以给他们一些强度大、难度大的测验,让他们多思考,不仅可以让他们重视计算找到差距,还可以有更好的思维发展,不需要再把简单的计算拿给他们耽误时间了。
对水平一般或者较弱的孩子,可以给一些基础的测验,一来可以检验他们的基础计算能力,帮助他们培养扎实的计算功底,慢慢增加难度即可;二来,符合他们能力的测验,有利于孩子产生计算的自信心,爱上计算。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可以得到不同的发展,且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慢慢缩小,班级整体的计算水平都会提升!
总之,计算教学绝不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一个会思考重实践的智慧教师可以从方方面面改善教学。如果我们能够深入研究“减负提质”的内涵,想办法从备课,教学,课后各个方面去落实“减负提质”,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那么我们和孩子都会越来越轻松,教学效果也会提升,鱼和熊掌可以兼得!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