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向南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及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逐渐收到了高度重视。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开展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使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有效地应用。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对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知识的重点与难点也能有更深的认识,学习效率也就随之提高。
1.1 信息技术老师制作微课的优势。信息技术老师具有比较高的信息素养,在制作微课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优势。首先,在微课视频录制的时候,信息技术老师可掌握多种视频录制软件或者工具,在数据信息处理时具有多样化处理手段,操作性比较强。其次,微课视频后期编辑阶段,信息技术老师可选择应用多种视频编辑软件和音频制作软件对视频和音频等进行处理,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
1.2 学习硬件方面的优势。信息技术课程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科而言便具有特殊性,尤其是在学习硬件方面,其表现出来的应用优势更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微课在制作与应用时,可分为课外模式和课内模式两种类型,初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信息素养,大多数学生在使用微课学习的时候,基本采用课外模式,利用终端设备或移动互联网完成微课内容学习。但是移动终端设备或移动互联网并非每位学生都具备,例如住校生或者家庭贫困生,从而导致学生在微课课外模式学习下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授课地址主要在机房,且学校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所以可在课程教学中使用微课。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制作完成微课发放给每位学生,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或者记忆不好的内容反复观看,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便可对重要知识点掌握。
2.1 微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技术传播,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期间,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属于虚拟的技术手段,学生在理解的时候会因为其虚拟性而存在着理解难度。为保证学生对信息技术有着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对信息技术可以灵活性的掌握,学生在学习阶段可通过实践方式掌握主要内容。老师在讲课期间,因为信息技术的抽象性,造成很多学生没有对知识有着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解,老师便完成这部分内容的讲述。针对这种情况,微课便发挥出其积极作用,学生可以反复观看微课中的内容,将上课时忽视的知识再度复习,重新梳理,从而充分的掌握课程内容。微课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视频的方式,将上课期间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知识进行再度阐述,以信息手段帮助学生随时观看教学视频。这种教学手段没有时间限制。由于微课具有十分便捷的特点,学生可以随身携带,并且及时观看。微课的出现,可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瓶颈,打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增进学生学习主动性,促使教学模式多样化转变。
2.2 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分析。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环节,为了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进行熟练的掌握,并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教师就需要采取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并要对学生实践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进行有效地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就需要将课程分为多个任务,进而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采用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为以下两点: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不能进行有效地领会,这就导致学生在自己动手时,无法将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有效地完成,很多的学生都会在自己动手时忘记教师所演示的步骤。而这种情况就说明,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过程中,虽然看似掌握了信息技术知识,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却无法独立完成。针对该情况,教师要采取相应方法,对学生实际的听课情况进行考虑,让学生可以对具体实践操作的步骤进行掌握,学生不仅要听懂教师所讲述的内容,还要可以独立完成操作。学生如果对操作步骤掌握不够熟练,就算勉强的完成实践操作,与教师所要求的目标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在此过程中,教师如果将课堂教学分成几个部分,在通过微课形式来进行讲解,或者通过课件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的下载与学习,学生一些不懂的问题,都可以在微课资源上找到答案,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能力;二,学生对于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初中课堂教学环节,大部分学生都将时间及经历花费在了中考科目的学习上,而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则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课后更不会花费时间来学习这门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对于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很容易遗忘,而微课形式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微课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
2.3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用微课的必要性。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期间,为了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有着充分的掌握,同时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老师在教学期间要采取多种措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了鼓励、引导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提升个人计算机操作水平,老师教学要将其划分成为多个不同的任务,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增进教学效率。但是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仍旧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期间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前,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解的内容理解不够深刻,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期间缺乏动手操作能力,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甚至部分学生忘记老师在软件演示时的步骤。这种现象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中缺乏独立操作的能力。针对这种现象,老师要强化重视程度,在教学期间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听课情况,引导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所有步骤进行掌握,既要让学生明白老师讲课的内容,还要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倘若学生不清楚操作步骤,既是在自己的记忆中勉强的完成实践操作,获得的结果与理想结果也大相径庭。老师在教学期间,按照课程的主要内容将其划分成为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个部分采取微课的方式展开讲解,将微课发送给学生,学生可根据微课的操作进行跟进,不仅可以剩下学生提问的时间,还可以根据微课中的流程展开具体操作,提升实践操作水平。学生利用微课展开学习,可充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基本上会将精力集中放在中考考试科目上,忽视信息技术学习,甚至部分学校直接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老师在教学期间不会花费很长的时间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手段,更没有提高对学生学习水平评价的能力,所以很多情况下,信息技术课程只是走形式,对学生学习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完成以后,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信息技术老师在课后没有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也没有在课后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造成学生会忘记信息技术的知识。使用微课的方式进行课后学习,可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知识巩固质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1 在课前进行微课制作。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要有目的性的将微课进行引入。教师在课前要对微课进行设计,并做好课前准备。例如,细化微课课件的制作、对微课内容进行选择、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的实施安排等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微课所具备的优势,成功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之前,要提前制作微课,对微课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并不存在技术问题,完全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总结,进而制作到微课的课件中,对每项工作环节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进而将其分成多个部分来逐个完成。微课的生动有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也就可以进行顺利的引入。
因此,作为初中信息技术的老师要想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的提高,就要先引起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所以老师就要对微课进行详细精致的设计和制作,制作精良的微课来在课程开始之前快速的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注意力,方便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讲述。另外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引用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们通过对微课的利用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方便学生对课程进行复习,由此一来就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对于老师来说,微课教学的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
3.2 将微课应用在操作练习环节。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要花费在中考学科的学习上,但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信息技术方面投入一定的时间是有必要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高度重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就要将微课进行有效地导入,使学生可以在操作练习的过程中增加对微课的应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应用微课,学生能进一步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程度,还可以使用微课来对新知识进行提前的预习,对于无法理解的问题可以进行标记,进而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应用微课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一步弱化了教师的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使学生以小组谈论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到讨论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上课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当中,老师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的讲述时通常都是先对教学知识进行一遍演示,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随后在老师演示完毕之后自发的进行练习,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可能还对老师的演示记忆不是很深刻,对所演示的内容还不能够完全的掌握,因此不能够更好的完成练习训练,因此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对于课堂学习丧失了信心,最终降低课堂的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我们使用微课进行课堂的教学,就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一情况,比如我们在学习“制作网页”的上机练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课前利用微课进行课前的导入,在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之后,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来增强对于“制作网页”流程的记忆,学生可以根据视频进行多次的观看和学习,加深对于步骤的理解和记忆,从而顺利的完成对于页面的制作,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就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大大的提高了,从而使课堂效率也稳步提升。
3.3 通过微课开展分层教学。当前,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因此,微课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教师都通过微课开展了分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提高。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方面都趋于成熟,学生都具备着独特的性格,学生间学习情况也不尽相同。但是在我国的教育发展情况下,学生们上的每一节课都是有相应的教育任务和要求的,但是想要达到统一的目标和要求这对老师来说无疑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整个过程是离不开老师的引导的,因此在进行实际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要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来进行课程的设计,利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分层教学,依据每个层次学生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微课视频,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除了对微课视频进行制作之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反应社会情况的问题或者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进行教学,由此一来既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学生的学习压力。
3.4 利用微课满足学生实际需求。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教学背景下,作为初中的信息技术老师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要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而微课在课堂上的运用就刚好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帮助老师完成这一目标。信息技术这门科目在课堂上的上机时间是非常的有限的,学生在短时间的上机训练过程中可能并不能将所学知识完全的掌控,但是如果将微课运用到教学过程中,就能够改善这一情况。学生们可以通过对微课视频的观看来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减少课堂上对理论知识的讲述时间,就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学生做的实际操作多了,便能够熟能生巧的运用知识。
在学习“Windows系统”的课程当中,老师可以实现将这节课的理论知识运用微课的方式进行制作,让学生在课前或者业余时间进行观看,随后在上课的时候进行分析和讨论,之后老师在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记忆。在基础知识学习完毕之后,课堂上就能够预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学习,学生们可以自行搜索有关“Windows系统”的相关知识。由此一来,在整节课堂上,无论是进行分组学习还是进行问题的提问,又或者是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等,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都大大的提升了,这样老师就能够在课堂上完成教学认为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微课是当前网络与信息技术发展下的新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及操作能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热情,实现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率的双向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