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11-19 15:46高伟伟
小学生 2022年13期
关键词:质效数学知识互联网+

☉高伟伟

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为广大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了更多有价值的资源的同时,也开创出了许多新颖、实用的教学手段。数学是小学教育的主要学科,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两个特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容易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畏难、厌学的消极情绪,而互联网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促进了教学质效的整体提升。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出“互联网+”的作用,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互联网+”进入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语言和板书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的,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通过教材中的文字与图画以及教师的语言、教具等进行学习,而数学知识又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都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互联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这一教育现象。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一个绘声绘色、兴趣盎然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其积极地、专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也有利于他们主体地位的体现。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地展现出来,以此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让他们能更轻松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1]

(二)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教师教学时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整理大量有价值的资源,而且这一过程十分方便,对于教师备课工作效率的提升起着促进的作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整理好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还能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多姿多彩的课堂情境,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直观,更富有感染力。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入学习的平台,增加学生及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有利于学生学习质效的提升,也有利于学生获得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不仅如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学习,与优秀的教师展开实时的交流探讨,从而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素质水平。总的来说,“互联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应用“互联网+”进行数学教学的原则

(一)注重教学的有效性

要想在教学中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就需要教师在掌握大量的理论基础和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二者有机结合并落到实处。例如,为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过于娱乐化的动画视频,虽然目的确实达到了,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完全吸引,这对他们投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有着不良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在备课中应注意信息教学资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有更多的收获为目标来制作幻灯片、微课等。

(二)教师做好引导工作

“互联网+”教学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手段,学生虽然对此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也有一定的不适应性。一些学生在开始接触互联网教学的阶段,很容易因为不熟悉具体的操作或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等情况而导致学习效率的下降。[2]针对这一现象,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通过带领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操作步骤,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形成合适的学习方式等,使其尽快适应互联网教学,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质效的提升。当然,在之后的互联网教学工作中,教师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总结这一阶段的重点教学视频,使他们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复习,从而实现查缺补漏、提升自我的目标。

三、“互联网+”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教学,引导学生有效预习

近年来,“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掀起了改革的浪潮,它更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3]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对新知识产生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是获取最佳教学效果的保障与前提。因此,“互联网+”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应涵盖课前预习这一环节。首先,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水平、发展特点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再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教学方案。其次,教师根据教案收集、整理、设计微课。需要注意的是,微课的设计要遵循适用性和趣味性两个原则。适用性原则指的是微课时间控制在5 ~8 分钟,确保微课的短小精悍。趣味性原则指的是微课的内容应该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避免学生不能投入其中。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将微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设计。第一部分,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视频的一开始由小精灵向大家提出问题“我们学校要组建一支篮球队,明明和兵兵去参加面试,他们在面试中的进球情况如下,你认为他们两个谁能成功入选篮球队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初步了解“百分数”这一知识点。第二部分,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内容理解。这部分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如游戏加载进度条、旺旺牛奶的营养成分等,从而使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认识到百分数的广泛应用。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正式向学生介绍“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百分数的理解。第三部分,读写百分数,引导深刻理解。这部分的视频内容主要是对上部分的百分数进行范读,总结百分数的正确写法,介绍百分数的定义,总结百分数的意义。第四部分,设置开放问题,再次深入思考。小精灵提出最后一个问题“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数?请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和我们分享吧!”微课时长五分钟,将百分数这一数学知识压缩呈现,并且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贴合学生的兴趣,有利于课堂教学质效的提升。

(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学习动力,是促进教学质效提升的最佳保障。而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就像一篇精美文章的开头,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导入新的课程知识,让学生能将注意力快速地集中在课堂上,从一开始就保持积极的情绪并维持下去。首先,在备课中,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在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上,整合、设计与课程内容有关且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资源,如新闻、故事、影视片段等。此外,教师也要思考“这样的课堂导入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接下来的教学有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以此预设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与疑问,从而确保互联网教学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

例如,在《小数除法》这一节课的备课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整理信息资源,将与小数除法有关的故事制作成幻灯片或者是微课。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一位顾客来到水果摊位前,向老板询问苹果的价格,老板回答“苹果三块钱一斤。”顾客与老板砍价,问:“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十块钱三斤行不行?”老板非常生气地回答:“不卖!去别人家买吧!”这一故事内容不仅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播放故事导入新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吸引力的。在学生兴致勃勃对故事的内容表达观点后,教师要趁热打铁向他们提出问题“如果十元钱可以买三斤苹果的话,那么每一斤苹果大约是多少钱呢?”从而引出小数除法这一知识点,并让学生尝试计算。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他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后面环节的学习当中。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对这一知识点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还锻炼了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活动

创设情境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活动,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作用。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当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更深刻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备课工作,选择一些合适的信息资源,避免产生情境与教学内容不贴合的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完全依靠信息技术,这样就本末倒置了,无法充分发挥出该方法的作用。教师应该用具有艺术性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等辅助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与实物为学生创设“购物情景”。对于学生们来说,购物并不陌生,而且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购物经验,教师要借助这一点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情境中,并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首先,教师为学生呈现不同的商品,像是薯片、可乐、书包、汽车玩具等等,并附上相应的价格,以个位数和十位数为主。然后为每一组发放不同数额的教材纸币,让他们计算自己能够买哪些商品。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他们还会在小组合作中集思广益、互帮互助地解决问题,这既有利于其深层思维活动的激发,也有利于其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堂工作,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在他们遇到问题时给予及时的引导,从而使其更专注地投入到情境中,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升级挑战,让学生在挑选商品后,确保手中的钱不能够再买任何一种商品,以此使他们得到一定的锻炼,获得数学思维的发展和计算能力的提升。

(四)化简为繁,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一些与现实生活不太贴切的内容,而小学生心智发展又处于初级阶段,他们并不能轻松地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甚至还有可能在此过程中产生畏难的情绪,不利于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抽象知识、重难点知识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让他们能直观地看到知识产生、演变、分析的过程,从而更轻松地突破学习重难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能结合教材内容与学情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借助互联网收集合适的教学资源。长此以往,学生会感受到数学学习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反而比较有趣,有挑战性,从而不断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例如,在《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结合学情与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感悟正、负数的意义,体悟0 的内涵”,教学难点“运用负数解决实际问题”。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白板的播放、克隆、手写等功能,为学生展示、讲解生活中的负数,比如足球比赛积分、班级人员变动、父母每个月的收入与支出等,从而让数学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感受到负数的广泛应用,理解正负数与0 的意义。随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高山和盆地的地理位置,让学生能够运用正负数制作相应的表格,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还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如果时间充裕的话,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负数的产生和发展的相关视频,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理解,使其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总而言之,“互联网+”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学、教师教,能够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质效和改进教师教学质效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要对此有足够的重视,要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发现、总结反思,为学生构建出更智慧、更高效的课堂,将“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猜你喜欢
质效数学知识互联网+
提升航天产品报审价工作质效的思考
坚持“四个三” 提升乡镇人代会质效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巧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小学数学课堂质效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