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燕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五中学 山东 东营 257061)
史料知识中所承载的是历年历代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历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与科研活动的重要出发点。如果初中历史课程中缺乏史料知识的支持,那就如同是没有灵魂的躯壳一般,毫无疑义可言。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并非让学生刻意的背诵、记忆各个阶段中的历史事件,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去了解、挖掘、揭开历史的真相。从这一层面来看,通过将史料知识合理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中,一方面可以让历史课程的教育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有趣;另一方面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对历史知识产生更加透彻、清晰的解读,有效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探究欲望。
史料所指的是,将人类各个时期中的生活特征、发展信息以及重要事件加以记录,是推进历史研究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史料知识的运用具有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对历史教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助推力。总结来看,史料知识从表现形式与引用价值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首先,根据表现形式加以分类,史料知识可被分为文献、实物、口述这三种。文献所指的为史书;实物主要包括处于不同时期中的画作、碑文等;口述则是来自民间的传说或针对某一段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回忆。其次,从应用价值的角度加以划分,史料知识可被分为第一手与第二手这两大类别。其中,前者所指的是记录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信息,同史实最为接近;后者所指的是,根据原始资料信息所作出的整理和诠释等。最后,针对其他类别的史料划分则更加琐碎,如正史、野史、官方记录、民间流传以及有意或无意等,在此处不多加赘述。
3.1 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前文中已经对史料知识的大致分类进行了介绍,无论是以何种形式呈现,它的内容均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息息相关。在现阶段的初中历史课程中,史料知识的表现形式以文字、图片、实物这三种类型为主。教育者会根据历史课程的教学主题,带领学生在史料知识中探寻相关历史人物的生平信息,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脉络,如时间、地点、原因、过程以及结果等。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历史事件中往往还包含着很多隐藏式内容,在史料知识中并未加以呈现。以“商鞅变法”为例,这一历史事件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仅凭这短短的四个字,我们即可了解到这一事件中的核心人物——商鞅。在向学生介绍这一历史事件时,教育者则可以通过多方渠道来搜集有关于商鞅的史料知识,让学生可以全面掌握商鞅的人物生平、性格特点、具体才能以及道德品格等。随后,再向学生介绍此次历史事件的全过程,通过相关的史料知识来了解此次变法事件的发生背景、原因、过程、措施以及结果影响等。让学生从更高层次着手,进一步了解当代社会的大环境,并进一步探究变法事件的真实意义,总结此次变法中所得到的教训,从现代人的视角出发来给出自己的思考和解读。由此可见,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同时还可以在搜集史料与分析史料的过程中积累宝贵的学习经验增强综合分析能力。
3.2 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历史本身不能够被篡改,但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知识启迪,却可以跟随时代发展而与时俱进。史料知识的正确运用不仅要基于社会背景,同时还要关注与时代背景。通过深入了解可知,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包含着非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很多学生在接触历史和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都会被古人的奇思妙想与伟大智慧所震惊。教育者则可以借此机会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有关于青铜器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史料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看到古代人的高超技艺与过人智慧,强化历史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民族自豪感。
4.1 深挖教材中的历史资料,肯定史料价值。教育者在制定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案时,应当遵循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着重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重点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了可以顺利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育者则要深挖现有历史教材中史料信息,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主题和教学要求,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学习技巧。此外,教育者还要在旁密切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为班级内的每名学生建立学情档案,引导学生经常性地审视自身,通过自主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独有的思维特点,将历史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信息进行高效消化与融会贯通。最后,教育者应认真分析原有教学方案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引导他们针对历史课程的教学主题来展开深入思考。
例如,在教授有关与原始人类的相关历史课程时。初中历史教材中有所提及,在我国境内发现了山顶洞人与北京人的原始人类,为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教育者应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所呈现出的图片信息,并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原始人的身体构造与现代人的不同之处加以展示。通过对比分析可知,北京人的头骨形状与现代人的头骨存在着明显差异,更加接近于猿猴等动物的头骨。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相较于北京人而言,山顶洞人的头骨则更加接近于现代人类的头骨形状。当完成课堂中的对比分析与研究环节后,教育者还可以让学生根据史料信息,自行画出原始人头骨与现代人头骨对比图,并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两者之间异同之处加以呈现,以此来提高历史课程的教学效率。
4.2 利用真实的历史史料,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教育者务必要选择真实可信的历史史料。由于史料知识的类型较多,除去官方发布的正史之外,还包含着相当多一部分的野史信息。如果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引用了不真实的历史史料,不仅会让学生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展开更为深入且全面地思考。除此之外,教育者还要尽量避免在课堂中引用单一化、片面化的史料信息,防止学生形成狭隘的历史观。
以“繁荣一时的隋朝”为例,教育者在针对此堂课程的教学内容来搜集相关史料知识时,不应只是片面化的对隋炀帝杨广进行点评,如“残暴不仁”、“穷兵黩武”等,而是要从更加全面且客观的层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到隋炀帝杨广对于隋朝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让学生能够透过史料知识,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出发,理解隋炀帝所作出的诸多举动。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科举制度、大运河修建以及三征高居地等史料信息,让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科举制度正式开创以来,则正式终结了魏晋时期的九品重征制,以及豪门望族与世家子弟把持朝政的黑暗历史。正是由于科举制度的全面开放,才引得众多具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入仕,为国家社稷建设之大业培养出了众多栋梁之材;修建大运河事件则打通了南北的交通运输枢纽,有效促进当代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通过了解上述的史实事件后,学生可以更为客观且全面地认识到,隋炀帝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立体化人物,同时拥有雄才大略与残暴不仁的特性,他所做出的一系列举动,奠定了大唐盛世的开创与发展。因此,不应当指只是用一些片面且笃定的关键词来评价隋炀帝杨广,而是要遵循整个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对历史知识予以更加准确的认知和解读。
4.3 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史料,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除去要利用教材中史料知识,并借助于多方渠道来获取史料信息之外,教育者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搜集史料,借此机会来强化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首先,育者者可以组织学生基于教材内容来搜集与之相关的史料信息,在此基础之上来实现综合性学习任务目标。例如,在教授“盛唐气象”相关课程时,在新课程开始之前,教育者将此堂课程的主要内容向学生加以介绍,除去要全面了解盛唐繁华的历史背景,同时还要以盛唐为中心,根据之前的隋朝统一、贞观之治以及之后的安史之乱等线索来布置学习任务。随后,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按照不同的线索来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由于学生拿到了十分明确的学习任务,因此后续的自主学习活动将开展得更为顺利。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首先要对此单元的历史知识进行系统化阅读,而后再根据线索指引,将教材内有关于盛唐的历史史料信息加以整理,再落实相应的拓展工作。为了能够保证合作学习任务的实施效果,教育者则要在旁予以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可以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入手,做好基础准备工作后,再对盛唐繁华背后的发展原因做出客观评价。
其次,教育者还要进一步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大胆引用多元化的历史资料信息。例如,在教授“经济大危机”的相关课程时,教育者则可以组织学生共同搜集与经济危机有关的图片、新闻等历史材料。以此为佐证,对教材中所提供的历史观点作出分析和判断。在任务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十分高涨,并通过翻阅书籍、查找互联网等方式,搜索到了非常多与经济大危机有关的历史事件。例如,上个世纪的美国在遭遇经济危机时,涌现出了大量的社会照片,如街头卖艺、分发救济面包、求职难以及流浪汉人数暴增等等。此外,还有部分小组通过数据网站,查找到1925~1945年之间的美国失业率图表,并以此为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对经济危机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产生的后果做出了详细分析。由此可见,教育者可以合理利用史料知识来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此来有效强化学生的正确历史观念,让他们对历史世界产生更为客观且多元化的理解,为后续更高难度的历史课程打好基础。
4.4 善于运用差别化的史料知识,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史料知识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除去基本的纯文字和图片信息之外,同时还包括影像类信息。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初中历史教育课程而言,初中生更加喜欢类型丰富的史料知识。因此,教育者要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在课堂中合理运用差别化资源,尤其是要善于应用影像资料,让学生可以在直观形象史料知识的指引下,更为高效、轻松地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任务。此外,教育者还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挖掘史料信息,并鼓励学生自行组建课后学习小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针对某一个历史事件的主题,全面搜索与之相关的史料资源。例如,针对刚刚升入初中的一,二年级学生,教育者可以让他们搜集一些更具趣味性的资料信息。并借此机会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材料的辨别能力;而针对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而言,所搜集到的史料知识则要以文字为主,以此来重点培养这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阅读表达能力等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巧妙应用史料知识,为学生布置一些更具开放性的历史思考题,让他们灵活运用各类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辩证,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学以致用。
5.1 选择具有代表性与鲜活性特点的史料知识。初中历史教育者在组织教学任务时,应当优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史料知识。根据新课程的教学主题以及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带领学生共同对史料知识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此外,还应保证史料信息的鲜活性特点,让学生可以利用开放性的态度来展开独立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启发。为了可以促进历史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高效衔接,教育者还要认真挖掘科目之间的共性特点。在课堂中巧妙引入一些其他科目的知识资源,以此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5.2 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新课改任务的高效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中。通过将多媒体技术与史料知识进行高效融合,一方面能够丰富史料知识信息的呈现方式,有效提高其在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效率;另一方面则可以为学生带来更为直观、新鲜的视听体验,让他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对于历史信息产生更为浓厚的探究兴趣。事实上,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历史事件被拍摄成了纪录片、电影或电视剧,教育者可以根据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影视剧片段。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影视剧作品与真实历史事件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对历史情节产生更为真实地感受与精准的解读。
综上所述,通过将史料知识合理运用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将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历史知识所散发出的无限魅力。史料知识的应用能够更为真实、直观地反映出历史时代的原貌,帮助学生打破时间与空间条件的桎梏,更为全面且准确地理解历史时期中人们的价值观与人生追求。在日后的初中历史课程中,教育者应当将更多的课堂时间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到史料知识的搜集与应用环节中,以此来有效强化初中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