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兰
(湖南省新化县上渡街道明德学校 湖南 新化 417600)
双减政策的提出和持续推进,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课业方面的优化设计,以及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都是当前教学的突出问题所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要布置恰当的作业,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减负”声浪高涨的今天,语文作业设计较为随意性,而且缺少布置性和新颖性,这些问题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因此,教师应结合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现状,提出作业优化策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做作业,促进作业质量的提升,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业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独到的见解,最终实现温故而知新。核心素养视域下,想要借助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教师首先要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明确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设计作业内容。当然,语文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较多,想要在每次的作业设计中将其全部涵盖进去难度非常高,而且教材中的每一课甚至每一单元都有教学侧重点,在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同样也是有所侧重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目标等的设计,确定作业设计时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也就是将课内教学与课后作业统一起来,这样才能通过合理设计作业内容来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比如,对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诗词四首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的课后作业内容进行以下设计:先明确课堂教学时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而对诗词类课文的教学来说,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通常包括审美鉴赏、文化理解这两个方面,而在作业设计时也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朗读是学习古诗词的不二法宝,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之美,这对其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极为有利。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诗词朗读作业,并且让其将朗读内容用手机录制下来,反复聆听感受体味其中的美感,同时还可以随着自己对诗词内容感悟的加深,重新录制朗读作品,然后在反复多次的听和读的过程中,培养其审美鉴赏能力。此外,古诗词通常有其特定的创作背景,学生生只有在了解创作背景的情况下,才能对其内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其实也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资料查询、扩展阅读的作业,让其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诗词创作背景、作者生平事迹等,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其文化理解能力。
相较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形式而言,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其自主学习意愿的激发。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在自身强烈学习意愿的支持下,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诸多困境,更好地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之所在。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务必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突出及其个性化特点的发挥,以期在因材施教的理念下凭借一系列有效的引导手段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在学习第一单元古诗词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以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之后,我们既可以根据学生的群体特征安排一些精彩、有趣的作业,如根据诗词背景以及作者生平等绘制诗词卡片、诗词名片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等拟定一系列个性化的作业。如对喜欢绘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将诗词内容结合自身想象,绘制成图画,使他们在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之中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对喜欢写作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诗词内容进行诗改文的再创作,借助文字表达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感悟力,从而在熟练掌握课程主题的同时对古诗词的主题思想等产生更深层次的领悟。
同一个班级的初中生,在语文知识储备和综合实践层面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学生天生就对人文社科类学科充满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自然更容易找到窍门,完成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而有的学生可能更喜欢理工类学科,对语文学习十分吃力,并且语文基础也不够扎实,如果让其完成与上一类学生同等数量和难度系数的作业,可能要多花两三倍的时间。但是如果为了这部分学生降低作业难度和减少作业数量,对上一类学生的能力提升可能就毫无帮助。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从每名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分层设计语文作业。
不同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获得成就感,这是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所在,分层设计作业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之一。例如,为了保障全班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找到高效的作业完成方法,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计作业”的方式进行初中语文作业设计。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将其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其中C层次的学生主要是还没有形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学生群体,这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也相对薄弱,在进行该层次作业设计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其多做一些抄写类的作业,提出书写工整、规范等要求。对这类学生,教师要选择练习册中难度系数相对较低的题目给他们做。B层次的学生主要是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在做基础性作业的时候基本能够保持85%以上正确率的学生,对这类学生,教师可以适当提高要求,采取基础题和拓展题7∶3的比例进行作业布置,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升。A层次的学生则是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相对优秀的学生群体,对这类学生,作业设计的重点是让其进行拓展性阅读等方面的习作训练,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作业的数量,提升作业的难度,为其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切实促进其语文水平的提升。
在新时期下,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传统作业的单一性极有可能给初中生成长带来消极影响,从而对作业资源进行全面挖掘,通过创新方式让学生带着主动性完成知识探索,为其语文能力的提升带来有力推动。在双减政策下,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更要丰富作业形式,不要局限于书面作业,要开发出新的作业形式。具体而言,一是挖掘语文课堂与多学科之间的潜在联系,实现作业资源有效挖掘,给学生带来新颖体验,感受生活中独有乐趣,同时意识到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未来生活而服务。二是基于各学科不断渗透的前提,对作业内容进行有效创新,将学科整体协同性不断发挥。例如,在学习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苏州园林》之后,教师通过问题留下具有探究性与开放性的作业,引导学生在多途径下完成作业,感受语文与多学科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教师提出:“我们虽然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美,但我们中国还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大家查一查资料,然后下节课进行分享。”在简单的口头作业中,学生对作业内容进行明确,同时也能够结合自身信息能力与喜好完成相关信息收集。其次,学生带着热情通过多途径对收集信息进行科学筛选,不仅观看相关小视频,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而且还登录微博,一方面保证信息真实性,另一方面也从历史与地理等知识中了解兵马俑、江南水乡城镇和神农架等内容,强化初中生信息能力,也对其视野进行科学拓展。最后,学生将资料制用成图文或小视频,便于在课堂中分享,使之在语文作业中获得更多收获,感受语文的博大精深。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课程不仅要教授同学们基本语文技能,还要培养他们学科核心素养,对此,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型作业,借此提高初中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帮助他们加深对彼此的了解,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增强他们情感感悟的能力。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小组作业时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不同能力,要使每个合作小组的综合实力达到均衡发展,促使组中的每名成员都能发挥出自身的优势,避免后进生无法参与作业活动的现象出现。
以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白杨礼赞》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按照小组合作的方式给同学们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比如,针对于综合实力较强的学习小组,老师可以让他们分析课文内容,总结此篇文章运用了哪些创作手法,并借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于综合实力中等的小组,教师可以让他们探寻白杨树象征的意义,找出文章中哪些句子使用了对比手法,哪句话起到了铺垫作用,哪些句子起到了欲扬先抑的作用。而对于综合能力较弱的合作小组,老师只需要让他们理清文章的创作脉络,了解每段话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并且,让他们找出生字,归纳生字生词的含义。教师通过创建小组合作作业,增强了初中生互帮互助的意识,有效提高了他们学科综合素养。
在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对初中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同时,也需要重点注意实践。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初中学生不但可以加强动手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思维的开阔性。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的让学生增加语文知识,充分意识到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基础应用,随后在布置作业时,选择实践性作业,丰富作业样式,更容易增加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在针对八年级下册第一课《社戏》这篇课文进行布置作业时,文章背景主要以作者的视角进行描写,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提出问题,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比如:“文章中的描写视角是什么?”或者:“文章中描写了几次看戏的经历,每次看戏都有什么特点”等。通过讨论后可以知道,作者在描写文章的同时内心情感较为丰富,字里行间,凸显的是农家少年的淳朴、热情、善良以及无私等。教师在针对课后作业布置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课下查找,可以结合鲁迅其他风格的作品,比如《野草》、《朝花夕拾》等,可以将这三种风格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分析,纵向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写作风格。其次,教师可以可以向学生展示其他的作家对于看戏过程的描写,这样可以引导学生横向对比,通过了解不同角度对于看戏的描写,从而加深对于“社戏”这个主题的定位。由此可见,选择这样的作业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的过程里更加掌握所学知识,以此达到巩固的目的,更加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了解到语文知识存在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络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新时代的语文教师,我们想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上为社会的进步培养一批有用之才,就必须注重新技术的引入和应用。比如,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们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的优势,从浩如烟海的网络中搜集一些精彩的作业设计形式、内容等,使作业的形式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完善,还可以借助作业类App等对学生的作业时长、解题时长以及答案涂抹次数等(主要针对文字性作业)收集学生的作业完成状况,从而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把握。在此期间,教师还可以借助微视频等形式记录学生的实践作业过程。借助这些微视频,教师不仅能够对学生在实践作业中的诸多细节进行全面的观察,还能借此实现更加全面且深入的教学反思,从而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有效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完善作业评价机制不仅能够确保教师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得到更多更加可靠的数据,还能使他们在此数据的指导下拟定一份更加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计划,为高效率的作业设计提供了充足的保障。为了完善作业评价机制,我们不仅可以借助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学生的作业热情、作业意愿(如受欢迎的作业形式等)等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还能借助作业时长以及作业完成度等科学数据针对学生的作业状况进行更加科学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作业内容、形式、时长等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整。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家访、家长会以及校园培训交流活动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策略,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师可以让家长每天对孩子的作业进行批改,检查,从而促使家长能够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生作业问题发现的第一人,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更多的看到学生的学习优势,也能够意识到学生学习问题的欠缺,从而探索出更多的教育方法,助力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教育助力。
总之,科学合理的作业对于中学生语文的教学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身为一名在中学语文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既要特别注意它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要注意对它的学习和结果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在“双减”大环境下,通过高效的家庭作业,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综合语言水平,让他们在享受到语文的乐趣的同时,更加积极乐观地对待语文的学习,取得令人羡慕的语篇成绩,为其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