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梁泽鸿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古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向外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愈发清晰,这也是提升文化自信,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古诗是非常独特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讲求格律,依律行韵,要平仄,求对仗,用典故,语双关,字里行间以含蓄为美,以意境为上[1],许渊冲教授将其“三位”翻译思想融通于其译作当中,利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三化”),以求达到理想的翻译层次(“三美”),从而在读者端引发共鸣(“三之”)。溯源其“三位”翻译思想,与儒、道两家文化不无关系。此外,在赏析其古诗译文时,可以发现其翻译思想和交际翻译理论存在异曲同工之处。文章将溯源许教授的“三位”翻译思想,并从“三位”视角,以及交际翻译视角,选取许教授辑录在2006年出版《新编千家诗》[2]中的6首古诗英译本进行赏析,探讨其翻译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
许渊冲教授将其“三位”翻译思想应用于古诗译作当中,并提出诸多“三X”法则。比如,“三化”“三之”和“三美”等。“三化”是其翻译思想的轴心,简言之,在源文到目的语的转换过程中,浅化法为具体到一般,旨在将深涩的原文译成易于读者理解的语言,可以使用的手段有一般化、抽象化等;等化为内容或者形式上的灵活对等,可以进行词性转换,也可以用“正说”“反说”或其他方法;深化为一般到具体,能使译文深刻化,可用特殊化、具体化等方式[3]。浅化使人知之,等化使人好之,深化使人乐之[4]。这可以从儒家学说中找到其根源。《论语》中就提到了知之、好之与乐之三者间的关系,应用于文学翻译,此三者就是从理解到喜欢,最后得到乐趣[5]。
“三美”的源头活水则来自老子的矛盾论和优化论以及孔子的方法论。“意美”传递原诗神韵;“音美”讲求押韵,有轻重平仄;“形美”则要求诗行整齐,或长短不齐如原诗。其中“意美”最重要,是根本,是目的;“音美”和“形美”为实现“意美”服务,是前提,是手段[1]。老子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应用于文学翻译,不一定是“对等”,也可以是创新和优化;“名可名,非常名”则是说译文或许比原文更贴近现实从而超越原文。孔子说的“不逾矩”遵循客观规律,是求真;“从心所欲”则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力,是求美。不过即便译者发挥创造性,也不一定就译得“美”。这在消极方面与老子的说法形成互补[5]。另一方面,艺术鉴赏存在审美差异性:同一作品,鉴赏者仁者见仁,各以其情而自得,是以译无定本[6]。许渊冲教授深受儒、道思想的影响,使独具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得以继承和发扬;在鲁迅、林语堂等人的影响下,又吸纳了一定的美学思想;其使用的语言表达具有明显的中国风格;严复、钱钟书等人的译论也令其深受启发,衍生出许多经典的翻译思想[3][7]。
纽马克继奈达之后提出交际翻译理论,就翻译思想而言,二者都认为交流是翻译的首要任务[8]。在诗歌翻译中,也就是要更加注重传达诗歌的神韵和信息,而非文字和形式。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分属于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二者在语言、思维和传统习惯上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译者在交际翻译理论下常打破原文局限,进行非忠实翻译[9]。许渊冲教授的译诗,尤其注重节奏音韵、词形词法、章句安排及修辞格的使用,以使译诗音韵和谐,这样原诗的文字趣味得以保留,既可反映原作所描之意境及其抒发之情感,又能令目的语读者感同身受[10]。这实质上和交际翻译重视传达原文内容和准确度,又兼顾译文读者的可接受性,使其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交际效果是相一致的[11]。
SPING MORNING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
After one night of winds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2]5
此诗为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今湖北襄阳一带)时所作。描绘的是一幅春晓图,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说的是诗人春早醒来,听到周围到处是鸟儿啼叫的声音;后两句“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诗人回想起夜里风雨阵阵,看到那些被吹落打伤的花儿,顿觉惋惜。诗人因科考不中,还归故里,此去经年,岁月蹉跎,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道出了对人生的叹息。
译文整体可视作等化。回译之后可知译诗非常好地再现了原诗意境。译文还兼具形式美和韵律美。中国的古诗或对仗工整,或错落有致。这首《春晓》是一首整齐的五言绝句。译文每行为八个音节,句与句之间逻辑紧密,是为形美;一、二句的“lying”和“crying”,三、四句的“showers”和“flowers”均压一个尾韵,且都是重音在前的双音节词,是为音美。
THE DALE OF SINGING BIRDS
Sweet laurel blooms fall unenjoyed;
Vague hills dissolve into night void.
The moonrise startles birds to sing;
Their twitters fill the dale with spring.[2]11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描绘的山间夜景——人赋闲情,看桂花飘落;夜空寂静,春山愈显空灵;月亮升起,惊动山鸟,鸣叫于山涧,于动静之中可以窥探出诗人悟禅的洒脱心境。“鸟鸣涧”译为“The Dale of Singing Birds”精准对应原文诗题,既简单明了,又具有深化含义,表明彼时、彼山涧是独一无二的。译诗四句均为主谓结构,层次分明,是形美;一、二句和三、四句分别压尾韵,是音美。原文前两句为“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但第一句不译“花落”而译“落花”,第二句不译“山空”而译“空山”,一是出于形式上的调整需要,二则将花和山拟人化;三、四两句同样也赋予了“月亮”和“山鸟”这些自然之物以人的特质,令译文具有动感。月夜之下,山鸟歌唱,山谷空灵,溪水潺潺,是为意美。
LOVE SEEDS
The red beans grow in southern land.
How many load the spring trees!
Gather them till full is your hand!
They would revive fond memories.[2]15
这首诗也为王维所作。诗寄相思,全篇却无一词是相思。“红豆”别名相思子(说法不一),在中国文化当中含有“相思”之意,但在西方文化中却未必,直接译为“Love Seeds”,为浅化。第一句“红豆生南国”中的“南国”译为“southern land”,也是浅化,“南国”二字,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南方,更有蕴含在“南国”二字背后的意象。直译为“southern land”是恰如其分的,既不破坏诗文形式,又不烦琐。第二句“春来发几枝”中的“几支”泛指多,译文用“How many”与之对应,而“load”一词可谓点睛之笔,表明春意盎然。第三句“愿君多采撷”中的“采撷”,译文不用“pick”或“harvest”,而用“gather”,准确地把握了度。通篇来看,即便没有解释“红豆”为“相思”,但读者仍是能够知觉的。
译文的韵为一、三押,二、四押,构成音美。译诗第三句正常语序应为“Gather them till your hand is full”,但出于押韵的目的,在语序和形式上做了调整,由此可知,“三美”有时也存在矛盾,当形美和音美无法兼顾时,译者就要扮演一个“裁缝”的角色,有所取舍。
AN INVITATION
My new brew gives green glow;
My red clay stove flames up.
At dusk it threatens snow.
Won't you come for a cup?[2]25
这首诗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风雪交加夜,诗人邀请朋友刘十九喝酒,同诉衷肠。诗的语言是朴素的,家常的。此诗重点在事不在人,所以题目直接浅化为“An Invitation”。第一句“绿蚁新醅酒”中的“绿蚁”是指新酿且未过滤的米酒上的绿沫,而非“绿色的蚂蚁”。译文则巧妙地译为“green glow”。第二句“红泥小火炉”,实则是省略句,完整的意思是说“我”可以用红泥制的小火炉来暖酒。译文并未补充说明,保持形式对等。但读者并不会有理解障碍。第三句则用“threatens”来说明“天欲雪”,让译诗更加生动。最后一句“能饮一杯无”译文也用疑问句来作为邀请,符合英文表达习惯,达到了应有的交际效果。再者,译文一、三,二、四句押尾韵,也构成音美。
SNOW ON THE RIVER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olitar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2]31
这首诗作者为唐代柳宗元。于诗人参与永贞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永州期间所作。全诗语言简练,意蕴深厚,表达了诗人不屈的精神与内心的孤寂。译作语言简练,以诗译诗,以形译形。原诗前两句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其中“千山”对“万径”,“千”和“万”是夸张的手法,泛指多,译文则用“From hill to hill”和“From path to path”再现对仗;“鸟飞绝”和“人踪灭”,译文则用“no bird in flight”和“no man in sight”,对仗工整,兼顾了形美和音美。后两句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三句“孤舟”在译文中对应“孤人”,以及第四句的“钓雪”,则是灵活对等;“afloat”与“boat”也压了尾韵。译文和原作一样,都描绘出渔翁寒江独钓之意象,传达出一种万籁俱寂的孤独落寞之感。
AN AUTUMN NIGHT
Autumn has chilled the painted screen in candlelight;
A silken fan is used to catch flitt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sits to watch two stars in love meet in the skies.[2]97
这是一首宫怨诗,为唐代诗人杜牧所作。诗题译为“An Autumn Night”是为等化,说明这是宫女生活的常态。第一句为“银烛秋光冷画屏”,许教授译“秋光”为“Autumn”,为浅化,既节省笔墨,又易于读者理解。第三句为“天阶夜色凉如水”,其中的“天阶”可谓妙译,“天阶”其实就是琼楼玉宇中的石阶,译文为“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使之形象化、具体化。秋夜里,凉风习习,此时宫女孤身一人,只得拿轻罗小扇扑打流萤聊解苦闷,望着月色下的青石板,更增添了孤寂悲凉之感。此处译文也采取了浅化的方式将这种情绪传达给读者,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最后一句“坐看牵牛织女星”中的“牵牛织女星”译为“two stars in love”,也是浅化,含蓄表达了宫女的憧憬。从音韵上看,译文每句结尾都押了/aɪ/音。所以此译兼顾了形、音、意三美。
通过对许渊冲教授这6首古诗英译本的赏析,其“三位”翻译思想可见一斑,许渊冲教授的译作几乎每首都运用了“三化”的翻译策略,或等化,或浅化,或深化,然而,策略的选择并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根据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以及为了追求“三美”巧妙地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这样在读者端才能引起良好的交际效果,令读者知之,好之并乐之,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样地,译诗的策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运用到其他类型的文本翻译上。在实际翻译工作中,译者应不断学习,提升鉴赏能力,培养翻译思维,择优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