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英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8)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历程中,古诗词拥有几千年的传承历史。而古诗词中的隐喻形式,作为古代诗词中最常见的一种情感表达形式,经常被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应用于语言文学的修辞领域之中[1]。20世纪30年代初,受到科技创新与文化革命的影响,诗词语言的隐喻手法突破了传统语言认知观念的束缚,开始步入了多学科、多元化发展新领域。近代语言学领域诗词隐喻手法的创新应用,使得文学作品创作中的隐喻功能可以迅速发展,并在日常生活与交际中获得了创新式的思维方式与认知手段进步。随着国际语言学范围内专家学者对隐喻功能深入研究与系统化分析,隐喻逐渐展现出自身的内在涵义,并呈现出逐渐清晰与系统化的发展趋势[2]。当前,隐喻问题的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心理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等各大领域,并在很多学科的认识领域中初露头角。因此,以中国传统古诗词作为研究媒介,利用认知语言学知识探究隐喻问题的表现方法与策略,从应用的角度上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隐喻语言结构背后认知机制的了解与深入认识,古代诗词作为优秀古典珍贵文学艺术资源,获得了普遍性与系统性的认知与发展[3]。由于隐喻的表达方式较为隐晦,所以从本质上而言,隐喻已经成为各个时代不同国度的学者表达自身意象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与措施。一般来说,隐喻的表达方式中,以表象中的词语作为诗词的中心与重心,作者在应用隐喻词语时,所使用的词语具有自身的特定意义,而这个“意义”还可以外延为另外一种特定的情感或新方向的认知[4]。因此,古代诗词的意象表现形式包括两个方向,分别为词语的表象意识和词语的内在指称。
从本质上来说,在古代诗词中的隐喻方式应用,不但能够丰富诗词的结构体系,还可以使古代诗词更加形象化与内涵化[5]。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说,隐喻能够在语言表达上较好地反映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趋势,并可以极大程度地显现人的思维认知运行模式。由此可以推定,隐喻在古代诗词的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极大的普遍性与系统性。因此,从现代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隐喻在古诗词中的应用方法,能够为古诗词创造更好的思维表达情境,并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思路,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古诗词的情境创造模式,并在思维中重现诗人的诗词意境。
认知语言学作为一类基础语言学科,它能够将某固定概念中的理论整合到一起,并融入读者个人的认知理论之中,并以此为依据对古诗词中的语言表达形式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进而整理出具有与“概念”隐喻文本相对应的认知语言表达方式。
中国传统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表达形式,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其诗词的文学体裁呈现出独特的形式与内涵。带有隐喻的中国传统古诗词表达,成为诗人与读者交际表达理念中的难点问题。这也使得富有内涵的隐喻表述方法,成为我国古诗资源研究者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与此同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究古代诗词中的隐喻文化,既展现出了我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历史传承特点,又极大程度地突出了我国传统文化在语言认知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1.认知语言学的学派划分
想要深入认知我国传统古诗词的隐喻表象特点,首先需要从全球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待隐喻问题[6]。从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出发,在全球范围内曾经出现过两大著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学派,分别为浪漫主义认知语言学学派和古典主义认知语言学学派。其中,浪漫主义认知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的诗人雪莱,而古典主义认知语言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这两大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学派,长期以来在认知语言领域中各持己见,却也都在各自的研究中呈现出认知语言学方面的共同趋向与相似性取向,这个取向指的就是对古诗词隐喻表达方式的执着研究与探讨。事实上,在国外的古代诗词作品中,一旦出现隐喻表达方式,两大学派的研究人员就会针对这种表达方式进行跟踪性的系统化分析与研究。当前,我国在认知语言领域的理论研究,主要表现在对隐喻语言学研究的系统化分析中,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了隐喻“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内在关系。随着隐喻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各大专家学者对隐喻言语表达方式的研究已经跨越了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我国学者在文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认知语言学方向研究,已经初现成就,并获得了广大爱好者的关注与认知。
2.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研究
针对隐喻本身的结构特点,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隐喻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认知语言学与隐喻方式的有机结合,并能够更好地发挥认知语言学在古代隐喻诗词中的积极影响作用。在认知语言学方向的引导下,探究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与隐喻形式,是当代汉语语言文学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我国众多学者在认知语言学的相关论点与看法研究中,对隐喻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性分析,并将隐喻的系统性研究与认知语言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古诗词中隐喻系统结构与真实内涵的探究。
从我国古诗词创作的具体细节出发,针对创作作者的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认知进行具体的问题研究,能够更容易获取古诗词隐喻中所隐藏的真实情感与寓意内涵。从我国传统古诗词的创作理念上来说,中国古诗词的文字表述中,大多呈现“含蓄”“内敛”的文学语言创作特点,很多诗人把自己的真实情感借助周围的环境或一些外在的事物表达出来。诗人在创作作品时,为了能够实现自身情感意象的良好表达,就需要运用隐喻的写作手法来提高作品的鉴赏效果。常见的基于认知学理念的隐喻表述方式是:以命题(主题)为基础,针对现实世界与认知主体的经验,展开随机的“物化心理”语言描述。在这种隐喻表述方式中,作者需要把自身的真实思维与内在想法,通过语义化的隐喻形式,转换为具有独特语境特点的主体意象性话语,进而将文字语言展现在作品之中。
在人类日常的语言文化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它真实地代表着跨域“映射”的一种隐含概念系统[7],即:依据另一类事物理解与掌握对某一类事物特点的认知与真实情感表述。隐喻并不只是一种语言学现象,更是人类思维与认知的一种抽象展现方式之一。从古诗词的创作细节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古代诗词创作时作者的真实感情,借助事物或环境理解含蓄内敛的古代诗词文化,就能够深入了解隐喻写作手法的运用与表达方式。
对古诗词“本体”与“喻体”的关系系统性地比较与探析,能够将诗词内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并能够进一步形象、具体地获得隐喻产生的背景与机制。与此同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方式有所不同,隐喻系统论的观点与语义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隐喻的表达和阐述需要兼顾受众的语言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具体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例如:“月”在汉语古诗词中的隐喻,可以被划分为8大类。这8大类分别为:动力、时间、金钱、情感、力量、思想、美德、种族,它们都是月的常见隐喻方式。而“月”的载体又可以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圆月、残月与无月。在对“月”的隐喻表达方式研究时,还可以按照物理学的知识理念,将古诗词中“月”的意象划分:为“诗中有月”“心中有月”两种状态。
1.“诗中有月”隐喻方式研究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月亮伴随着每一个人生活中的每一天。每逢夜晚,人们抬头仰望天空,就能够观看到天空上高悬着的“月亮”。可以这样说,月亮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事物,它为黑暗的夜晚带来了点缀般的光明,获得良好的休憩。在我国传统古诗词中,月的意象表述有很多。如:卢纶在«塞下曲»一诗中,用“月黑雁飞高”来描述“深夜”;李白在«古朗月行»一诗中,用“小时不识月”来描述“幼儿的单纯”;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一诗中,用“海上生明月”来描述“明亮的月色”;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用“皎皎空中孤月轮”来描述“孤独的月色”。这些不同状态的月色,都在为下文的隐喻做铺垫,也都以最真实的“月”色来展现作者的内在情感与思想。例如:张若虚的“孤月轮”就是典型的借景寓情,诗人在“月”字前加上这个“孤”字,就充分表达出了其内心的忧伤凄凉的情感。
2.“诗中无月”隐喻方式研究
诗人们常常用“月”来表述自身的情感,心中之月色作为“月”的一种存在形式,也经常被诗人们所应用。事实上,在汉语古诗中“诗中无月”的月色出现频率极高,且在诗词中多展现出独特的“月”魅力。例如:李贺在«梦天»一诗中,用“玉轮轧露湿团光”来描述“一轮圆月”;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诗中,用“一轮秋影转金波”来描述“秋月”。这些寒凉的“月色”,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充分展现出了作者的愁伤之情。“诗中无月”隐喻方式所表现的情感中,有临近别离的满满感伤,有无以为伴的孤单悲伤,种种情感的体现中,都能够看出诗人拿“月”来传递自身情感的重要意象。
“隐喻”和“意象”是不能孤立存在的两个个体,意象的合理搭配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生动地表达隐喻的主体思想。在概念隐喻视角下,探究古诗词中“月”的意象,首先需要了解“情深是月”这个概念意象。我国传承的大量古诗词中,以情感为媒介,展现出丰富又细腻的亲情、爱情与友情。例如:贾至在«别裴九弟»一诗中,用“月色更添春色好”来描述友情,从概念隐喻的角度来说,其源域指的就是“月色”,而目标域所指的实则是“友情”。所谓的“月色更添春色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的是:在无风无雨的春夜中,春意盎然且春色美好,一轮明月为春天带来了更加美好的黄晕色彩。在作者的这七个字中,就能够展现出一幅温柔安详的动态春色图画,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词中所隐喻的美景与作者安详愉悦的心态。通过“月”的意象映射,使得作者抽象的感情,能够以委婉而形象生动的隐喻表述方式,展现在广大读者或受众的眼前,这种表现方式,就是典型的基于概念意象的隐喻表现形式。
长久以来,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汉语言文学在表述方式中所展现出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古诗词作为汉语言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体裁结构极具特色,且值得深究与细品。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中国古诗词本身的体裁结构中,就蕴含了一定的隐喻特性,诗人多借助语意相通性来隐晦地暗射自身的多元化思想感情,在“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中,展现出自己的抱负理想、思乡之情或对时代背景的不满。不同的体裁结构,能够把作者的内在情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中,“少小离家老大回”在体裁结构中,就展现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而“乡音无改鬓毛衰”则把诗人“思乡”的特殊思想感情,以隐喻的方式,通过意境的渲染传递给读者,从而呈现出该古诗诗词的经典所在。
在对古诗词隐喻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只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秉承古诗词中的概念隐喻核心理念,对诗词展开深入的表达方式研究,才能够掌握诗词的灵魂所在,也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诗人的文学情怀与特定情感。基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问题研究,能够更好地认知古诗词的隐喻系统体系,也能够让我国优秀的古诗词文化遗产展现更加光芒四射的魅力,并在全球差异化的文化交流中形成友好的文化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