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青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二小学 陕西 西安 710075)
带过中高段语文的教师们都会发现,当学生进入小学四年级后(就是所谓的小学中高段),习作似乎就是学生挺头疼的事。按道理来说,这个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一二年级的写话和口语交际表达训练,三年级写作初期的能力训练后,其实心中已经明确了什么是习作,习作怎么写,更明白什么样的习作是好的习作。可是为什么每当提起笔去写时,还是十分无奈,心中不知道怎么去写,怎么写才好?
在一个班内,也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每当要进行习作,全班大概有半数学生能欣然接受,能快速清楚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所感,但写出来的确未必如所想的那样出彩;每次也只有少数学生能将自己的真情流露,并运用巧妙的构思,将自己的习作写的生动、具体;剩下的将有一少半的孩子,对于写作会出现唉声叹气且十分沮丧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通过大量调查和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在进行习作时,最大的困难是“无话可写”,不知如何下笔,不知如何才能把写作对象或事情过程写的具体、生动。
“无话可写”和“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还不一样。“无话可写”是心中明确习作对象,但是当要去写时就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都写什么?
学生的这种状态,说句实话还真不是学生的错。因为现在的学生现在真是太苦了!整天就是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之间,似乎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家长忙,学生也忙,导致生活很单调,常常没有所谓的其他丰富的课外生活。到了周末也经常要做很多课外的事。即使偶尔丰富一下生活,估计也只剩下放松,只顾着去玩、去高兴了,而忽略了玩的过程,只体验到了快乐,却没有时间去细细想想这一快乐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可以用怎样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就是我们经常告诉学生的观察。
《五育并举“多彩生命”课程整体育人实践研究》是我校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该课程的研究和实施,旨在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让学生的生命绽放异彩。“多彩生命”,如何让学生原本灰色的填空五彩斑斓,“言之彩,妙语课程”无疑向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思路。
我们为什么不能将习作也分解开来,让学生进行不同的片段式练习,人为地给学生创设情境,想一些办法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再交给学生去找准写作的点(即写作角度),并用各种方式去记录下来。这样,当学生有很多话非要说且能说的情况下,当然就不再会“无话可写”了。当然,“有话可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习作,在学生有话可写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注意改进自己的习作指导方法,使学生喜爱习作,乐于习作。紧紧围绕我们的语文课本,尝试抓住课文的留白处,指导学生进行一些“创作”,教师再进行巧妙的引导和指导,也许会让学生的言语更精彩!
课文中的“留白”是指文本中某些内容有意不写,或写得简略,叙述描写留有发挥余地的地方,以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整合,强调课文教学应该体现发展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如果我们能巧妙发掘出那些留白,将它作为阅读教学的材料,并尝试以此为话题,对学生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能力的训练,相信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课堂上,我们和学生一起在深度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你仔细琢磨,就会发现课堂中皆有留白之处。有些地方经常出现作者故意的一种模糊表达,或是不表达,就经常会让我们浮想联翩,这就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放飞思维的翅膀。有的时候,课文会配有插图,我们就可以带着学生让图片说话,想象图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在学会细致观察的同时,思考故事背后的故事。还有的时候,我们可以让那个让人伤心落泪的结局扭转乾坤,让大家看到一个自己心里想要的结果。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留白”有很多,如果能抓住课文中那些独有匠心的“空白点”,做一个有心人,巧妙地创设富有情趣的语言训练点,并持之以恒地带领学生进行读和写的训练,相信,学生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也能丰盈自身个性的体验与感悟!
5.1 发挥想象,补写空白。例如,《窃读记》一文中提到“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当读到这里时,我问孩子:“如果你就是林海音,当时的你就在一家书店小心翼翼地读着那本渴望已久的《狼王梦》时,老板正悄悄地向你走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当有的学生用一句话“我赶紧跑出书店”时,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此时,你的心里在想什么?这本书你已经跑了好几家书店了,其他几家都卖完了,而且此时你也快读完了。难道你就不想继续读完它吗?”学生的激情被点燃,一个个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我轻轻迎向老板的目光,用渴求的眼神乞求着他:‘老板叔叔,我是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这本书我已经接连好几天跑了好几家书店了,他们都卖完了,我没有钱又不能买,请您让我再读一会儿,好吗?”有的则这样说:“敬爱的老板阿姨,我很抱歉,我是一个只读不买的孩子,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我的家里很贫穷,我特别想读书,你能让我把这本《狼王梦》读完吗?”……接着,我又说:“难道老板没有说一句话,难道老板一听你的话就让你读了吗?想象老板当时的反应会怎样,抓住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学生又继续进行着想象“老板一脸的不耐烦,说‘我都发现很多次了,你一直以来都只读不买,我开书店也是要赚钱的。’”有的直接就说:“我会和老板进行不断地对话,用我的真诚一步步打动他。”趁机,我让学生把这节课上我们进行的创作写下来,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全打开了,有的写了半页多作文,有的则一下子声情并茂的写了两页半。在他们的笔下,他们就是一个个林海音,他们用一个个方块字表达自己内心对读书的渴望,对书店老板只读不买的抱歉,对想要继续读下去的真情表述。读来,感人至深,我想如果书店老板看了,他一定会让孩子们继续在书海里徜徉,因为这是一群用真心在读书的孩子。
有的课文我们可以明显地找到留白,而有的则需要我们精心去设计留白。《窃读记》中,我让孩子们走进了林海音的内心世界,探寻了她对书的渴求,这是对人的内心的挖掘。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还有另一类文章,例如,写动物的,写事物的,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有丰富的内心世界,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说不出的话借用孩子们的手来表达。有目的地创造知识上、心理上、板书上的暂时性“空白”,让学生有所思考,有所探索,实现创造性和现实性的统一,以收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教学效果,创造出作品新的形象,新的意境。如《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大象是不会说话的,但是在沈石溪的笔下,这头战象用自己的无限眷恋的眼神述说着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想,当读者读到这里时,肯定都会想象到嘎羧在战场上和同伴一起作战的英勇。这里,我让学生化身嘎羧。“此时你就是那头战象,你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江面,你仿佛看到了( )。看到这些,你想到( ),于是你慢慢地走到礁石上亲了又亲。无限眷恋的你,向着天边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你在诉说着( )。” 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于是思维的火花逐渐在迸发,有了这样精彩的补白:我站在卵石上凝望江面,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和同伴浴血搏杀的场面,想到了是那样的一块礁石替我挡住了激流,想到了我在负伤的一刹那,是礁石替我挡住了敌军的子弹。于是,我慢慢地走过去,将礁石亲了又亲,我对着天空吼叫着,我在告诉我的同伴,我会很快就会和你们团聚了。亲爱的同伴们,你们知道吗?在你们牺牲的这26年里,我独自一人孤独地活着,我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着你们。……很快,一篇篇小练笔出炉了,学生们在替嘎羧诉说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同时自然而然感受到嘎羧是一个忠诚的英雄!通过对文本留白的补充,学生们既进行了语言训练,又超越了文本,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就是这样,许多时候,我们设计的一个个不经意,就会成就一个学生的思考与成长。
5.2 情感共融,再现空白。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而文字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加上文学作品往往表达含蓄、情感内敛,这样就会出现文本的“留白”。如果能在此处进行拓展,无疑是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架设起了一座心灵之桥,充分彰显出文本的人文内涵。
张籍的《秋思》,是一首流传千古的思乡名诗,秋风一起,北雁南飞,他乡羁旅,易触归思。“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没有什么离别的话语,只有那不舍的“又开封”。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我又让孩子把这首诗变成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给父母听。
有的学生则这样写到:
诗人张籍离开家乡来到了洛阳城。
光阴似箭,转眼间又是一个秋天来了!树叶枯黄,纷纷落了。张籍走在洛阳城里,也许是他穿的单薄,也许是他心中孤寂,他不禁悲从中来……
怎么这么冷啊?这是入冬了吗?哎,离家数年,都未曾回去看看,年迈的父母,他们怎么样了?身体还好吗?此时,多么想回到家乡去看看他们啊!可惜,可惜,无奈路途太过遥远。
正在他沮丧之际,一个老乡的身影映入他的眼帘。“老乡啊老乡,你要回家吗?回的话,帮我捎封信送到父母手中。”张籍向酒馆老板借来纸笔,来写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只怪离家太久,离家太远,心中的话怎么也说不完。终于写完了,将信交到老乡手里。“老乡,等一等,我还没问问母亲心口还疼吗?让我再写两句吧!”……
这一故事的编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学生对张籍,对这首诗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圆明园的毁灭》,文章题目为“毁灭”可却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它昔日的辉煌,只在课文结尾部分写到:“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对于敌人“火烧圆明园”,学生其实了解的并不清楚。为了让学生清楚这里历史事件,铭记这一类是耻辱,我引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火烧圆明园,并带到课堂上一起分享。清王朝时期,我国日益衰落。清政府更是无能,只知赔款割地。像这样的历史资料,孩子们陈列了很多。他们越看越气愤,尤其是这样一段文字,更是激起他们内心的愤怒——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能带走的珠宝等都带走了,带不走家具,竟然拿着大斧,统统砸碎。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
在气愤中惋惜,在惋惜中气愤,最后写出读后感,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通过这些资料和背景的拓展,学生对侵略者的暴行深恶痛绝,同时也引领学生进行了深刻反思,知道了造成这一屈辱历史的原因——落后,明确了国家的强盛就要靠不断地学习。
那么,在当今社会,我们的祖国已经十分强大,当年流失的文物有的已经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回到祖国。我们少年儿童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怎样做的?当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少年儿童又该为什么而读书呢?又一次引发了学生的深思,一篇篇《我为中华伟大复兴而读书》就这样诞生了。有的孩子这样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说“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少年啊,扛起我们肩上的历史使命,大步往前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大朋友”的名义寄语“小朋友”,为少年儿童指引成长方向。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你看,一个小小的留白,让学生的思想有了多大的转变和提升。我想我们的少年儿童一定会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
5.3 深挖教材,想象空白。《新标准》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教材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因素,着力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进而随文练笔。
就文章的谋篇布局而言,很多文学作品经常会出现情节上的跳脱,内容上的空白。课文《走遍天下为侣》,就是这样。“对此,我的回答是:是的,我愿意……”这一串省略号,就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就像音乐中的休止符,电影中的空镜头,让学生享受到了想象的自由与曼妙。于是,课后就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仿照本课第五自然段进行创作。让学生模仿本课的表达方式,来写自己选择一样东西陪伴自己进行旅行的理由,培养了学生语言的感觉,因为写好作文离不开开始的借鉴和模仿。
再例如,第三单元的说明文教学中,《鲸》是一片典型的科学常识说明文,从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了鲸的知识,让学生通俗、生动、准确地了解了鲸。那么,如果让学生把这篇课文变成一片写动物的“状物”文章会怎样呢?我以“鲸的自述”为题,从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改编课文。“我是鲸。我生活在海里……”以这样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只要学生能熟读课文,都能运用“我”的方式,将“鲸”介绍的很全面。
科学说明文中,改变文章叙述角度,让语言文字更加生动活泼。那么在文言文中,我们又可以怎样做呢?我们知道文言文的语言文字非常简洁凝练,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也增添了文言文独有的魅力。这种魅力就在于整个作品中我们可以创造更多的“留白”,留下非常大的想象空间。如《伯牙绝弦》,文中有画,文中有故事。在引导学生一遍遍地诵读之后,再图文结合,让学生想象文字所描绘的画面。如: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知”文中仅仅通“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两处来表现他俩的心有灵犀,我觉得远远不够,于是设计了:伯牙志在( ),钟子期曰( ),学生们积极思考,出现的句子就有了:伯牙志在青草,钟子期曰:“青青兮,若青草。”伯牙志在天空,钟子期曰:“善哉,广阔兮若高空。”……通过这样的反复诵读,大量填充,学生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创设出很多志趣相通的佳句。你看,我们可以利用古代诗人写作时讲究含蓄和意境的特点创设留白,探寻“弦外之音,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这样,留白填补了,课文的内涵也更丰满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全面、深刻了;这样的阅读使学生不仅读懂了文字,更读懂了作者传达给我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课文解读,这一“留白”无疑成为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最好载体!
5.4 巧用结果,续写空白。就像这样,散落在我们语文书上的留白随处都有,我们要善于去挖掘。有时让学生去补白,有时让学生去续写。
例如,《凡卡》一课,文末凡卡在梦中和爷爷一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可是现实很残酷,总有梦醒的时候。让学生续写当凡卡醒来。有的孩子写到:梦境总是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老板娘从教堂回来,对着睡着的凡卡就一顿拳打脚踢。可怜的凡卡疼醒了,为什么我还在这里?我不是已经回到爷爷身边了吗,不是和泥鳅在一起玩吗?望着老板娘瞪着的双眼,凡卡才明白过来,这不过是一场梦啊!梦醒终究要回到现实,凡卡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爬起来,卑躬屈膝地向老板娘承认自己的错,可他又错在哪里呢?……《穷人》里桑娜那段矛盾的心里活动特别精彩,然而当丈夫经历生死回来时,那种默契的言行让所有读者内心都为之一震。当桑娜拉开帘子的那一刻,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今后又会怎么做呢?请展开续写!孩子们有的从桑娜和丈夫的相互关心、理解入手,表现了他们善良的内心;有的从桑娜和丈夫更加勤劳入手,表现他们的勤劳;有的则写了生活的残酷,替桑娜和渔夫的未来感到担心;还有的则让桑娜和渔夫展开了一段揪心却又充满温情的对话。无论怎样,美妙的文字在孩子们的笔尖流淌,温暖的话语感动着每一个读者。
“留白”这些文学作品给我们想象的地方很多很多,有的在一开篇的卷首,有的在精彩戛然而止处,有的在省略号处,有的在令人回味无穷的末尾……只要用心去发现,你总能让它更精彩,让它成为学生丰富的生活之一。久而久之,这些思,这些想,这些写,就给学生插了一对想象的翅膀,养了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铸了一颗善于琢磨的慧心,会让他们的习作以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气质去吸引自己的读者,也许他们也会收获自己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