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丹蕾(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教师)
璩艳霞(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教师)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在诗歌中,每一个看似平常的字,其实都经过了诗人的精心挑选和提炼,饱含着诗人的慧心和苦心。
诗歌“炼字”,根据字的词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炼动词。动词可以增加诗歌的生命力和动态美。如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动词“送”字把物象“水”拟人化,使之具有了人的情态。
第二,炼形容词。形容词能突出所写对象的特点,还可以渲染氛围,传递情感。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为例,“缺月挂疏桐”中的形容词“缺”,写出了月的残缺,形容词“疏”写出了梧桐枝叶的稀疏,渲染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氛围。
第三,炼数词。数词在诗歌中的使用看似不起眼,其实包含着丰富的意蕴。以齐己的《早梅》为例,“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中的数词“一”,呼应着标题“早梅”中的“早”字。梅花本就开于百花之前,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更显出诗人发现早梅的惊喜之情。
第四,炼虚词。虚词泛指没有完整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的词。在诗歌中,虚词有着不可忽视的表达效果。特别是虚词中的副词,其表现力不容小觑。以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副词“渐”描绘出一个过程,使春花的开放有了动态美。
鉴赏诗人的“炼字”艺术,有明确的途径。
关注词性。不同的词性,有着不同的表达效果。动词常能赋予画面动态美;形容词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增加诗歌的画面感;数词能使表达更加精炼准确;副词能巧妙地突出事物的特点。
联系语境加以阐释。赏析“炼字”的艺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以“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副词“才”为例,必须联系语境分析。因为是初春,春草刚刚没过马蹄,这样的景象被细心的诗人发现了。“才”字突出的正是诗人发现春草的欣喜之情。
发散思维,换词比较。换一个词和诗人的原词进行比较,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原词之妙。
杜甫的《春夜喜雨》,大家非常熟悉。诗中很多字词都体现了杜甫的“炼字”艺术。
“好雨知时节”中的形容词“好”,并不平淡。“好”一般用来形容人的品质,诗人一开头就用“好”字来赞美“雨”,引发了读者的联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动词“潜”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得这“好雨”有了人的灵动。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中的“俱”和“独”两个副词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整首诗的画面感。田野小路,一片彻底的黑。春雨中,江船上唯一的渔火散发着光明,显得格外明亮。
“花重锦官城”中的“重”字,形容词活用成了动词。动词增加了画面的鲜明度,同时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唐]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
苇岸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
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
星汉通霄向水悬。
零落梅花过残腊,
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飞雪。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