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洁莲
小学生自主游戏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探索世界、理解世界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模式发挥作用的核心必须是科学合理地设计游戏环节。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学生进行自主游戏没有头绪,很快便会失去兴趣。因此在自主游戏中学生如何按照教师设置的游戏环节进行,是所有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的方向。本研究结合真实的教学案例,探究在日常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自主游戏互动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据此提出了三项有助于提高英语学习自主游戏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小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较少,对外界的好奇心非常强烈,他们这个年龄本应该花更多时间去外面探索、了解世界,现在却只能一个个端坐在教室里听教师讲解枯涩的语言学知识,势必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最高效的学习是使学生由内心生出的对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而死记硬背的方式完全压制了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师普遍喜欢用单口相声的方式讲解知识,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对于一些年纪稍长、资历较深的教师来讲,往往内心秉承着一种严师出高徒的想法,总是希望能够通过严厉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放下身段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是他们做不到的。而对于一些年轻教师来讲,虽然在相应的教学理论中已经学习过关于如何与学生进行高效互动的内容,但是真正应用到现实课堂中会发现困难重重。这就导致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或是经验欠缺的教师,在教授英语知识时往往缺乏与学生互动。
小学英语课堂上的内容几乎是固定化的,学生丝毫没有想象力发挥的空间。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第三单元词汇学习中的go well,at first,heavy rain 几个固定主题的内容被放在同一个单元下进行学习,但是对于学生来讲,这种关联性并不强的内容,很难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产生共鸣。go well 有进展顺利、再见的意思,属于一个动词短语,如果遵循游戏化的原则,应当与相应的go 系列的动词短语产生联系进行对比记忆,而不是与at first 或heavy rain 产生关联。这种在课程内容上的固定化,不仅没有办法充分运用游戏设计的原则,对学生来讲毫无关联的章节内容,也加大了学习难度。
游戏教学法可以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游戏之所以能够让很多年轻人痴迷,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它的及时反馈和及时奖励。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通过一定的操作和努力,几乎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相应的反馈,了解到自己做得好或是哪里没做好,给了什么样的奖励,而这些奖励又具有什么样的独特性。[1]在教学中应用游戏设计的原则,最主要的便是强调反馈的及时性和奖励的积极性,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当学生在回答一定的问题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反馈或者奖励,则很难激发学生的下一次发言。引入及时的反馈和奖励,可以让学生获得巨大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游戏的操作原理在本质上是学生与规则进行互动,从而让自己的学习过程变得不再单一,这种拟人化的设计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习变得不再孤单。[2]游戏设计中互动性的存在同样是为了让玩家得到及时反馈和激励,例如,在游戏中当玩家想要进行某一操作时,只要按下某一个按钮,便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这可以大大提升玩家在游戏中的进行效率。而在游戏中,玩家将与相应的NPC 进行对话或者其他活动,本质上也是属于一种互动性活动,这种互动可以引导玩家通过与NPC 之间的对话或交流深入了解游戏,了解想知道的内容。小学的英语课堂上引入到游戏的原则,可以充分提升课堂的互动性,从而对学生起到更及时的激励作用。
游戏最让人心动的便是通过自身的操作和努力,最终获得非常丰厚的奖励,而这些奖励也是激励玩家进一步探索下去的动力。[3]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来讲,如果能够引入游戏设计的理念,将课本中原本与学生毫不相关的课题或者内容,用游戏设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课本中相关的主角定位为游戏设计中的NPC,学生作为本次游戏互动中的主角,可以决定与NPC 进行如何的互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更高级的互动能够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这样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游戏设计的未知性和无限性,是激发玩家持续进行探索的动机。在没有游玩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面临什么样的敌人,得到什么样的奖励,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遇到什么样的人物,这种对未知抱有的期待,便是游戏给人们带来的探索欲望。在小学课堂上引入游戏设计的原则,将整个英语世界的所有内容进行重新整合,让学生以一个冒险家的身份作为学习的主角,积极探索所有英语内容中与自己的目标相一致的主线任务和副本任务。主线任务主要是帮助教师完成课程中规定的教学任务,副本任务则是激发学生在课程内容以外进行更广泛的自主探索和学习。
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三册的第一单元“The king’s clothes”的课题学习为例,如何将游戏设计的原则融入到这一章节的内容中呢?首先教师需要设定本次The king’s clothes 主题的游戏主角是每一位学生,游戏的内容是学生通过扮演这个故事中各个角色并用英文进行对话,通过剧情推进与NPC 开展互动和对话,可以有多条线索和发展方向,最后根据学生在游戏中英语口语的表现与获取线索的情况来量化成NPC 给予的各种奖励。最终所有的学生在本次游戏中按照NPC 给到的奖励数量进行相应的排名,排名第一的学生将获得MVP 的称号,帮助NPC 解决问题,最高效的学生可以获得Nice job 的称号,表现不好,但是却仍然很努力的学生可以获得Lovely freshman 的称号,每一个学生在游戏环节中都会有自己的追求,对称号的追求也不一致,这样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对于 The king’s clothes这章内容学习的自主性。
利用游戏同样能够以更高的互动性收获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的双重提升。例如在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How much”的单元内容中,教师可以引用游戏的原则,将本章节的内容设计成大富翁式的模拟经营类学习游戏。每个学生都需要思考,在一定的资金范围内采购哪些Products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更高的回报。这种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困难的,但每个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并不希望自己经营的商场比其他同学的差,这样学生就需要与章节内容中与商品相关的所有产品名称进行反复的互动,对于消费者到商场进行购物的话术进行更精心的设计。通过N 个课时的经营模拟,最终每位学生给出一份专属于自己的经营报告,这种从游戏支出到游戏成果的汇总全部需要学生以更高的互动性参与,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总体来讲,通过游戏设计的方式可以使小学英语课堂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任务的重塑,不仅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让学生以追求激励的初心,通过更高的自主性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对学习内容更深刻掌握的目的。而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讲,大胆突破目前的教学方式,积极研究小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游戏基地和游戏互动是如何设计的,并且想办法与课堂教学进行相应的关联,也能够起到提升教学效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