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2-11-19 12:04:12刘肇霞
现代英语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科英语课程思政

刘肇霞

(广州工商学院外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引言

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承担着立德树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重任。由于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等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弘扬人的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体现价值引领的育人导向。新时代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全面践行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积极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

在新文科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持续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大学英语教学实效,应该注重把握好“大思政”的核心理念,积极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有效、全面深入。可以说,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的深入,是非常必要且关键的。

(一)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因英语学科的特殊性以及特色性等,使得大学英语教学必须保持正确的方向。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其教学资源很多来自英语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教科书上的文章也基本带有英语母语国家所持有的价值观。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也在不断地深入,学生在大学英语的学习实践中,面临着更加多元且丰富的英语素材以及学习材料。自我认知及价值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误以为西方文化才是先进的。在大学英语课程开展中,积极有效地推动课程思政的渗透,行之有效地夯实课程思政的力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认知。

(二)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新文科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科学精准地渗透课程思政的元素,进一步完善以及拓展大学英语教学视野,还能够引导学生辨析中西文化差异,从而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践中,依托于新文科背景,积极有效地渗透以及利用思政元素,引导学生精准全面地把握好不同文化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在全面夯实自身文化认知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升国际交流能力,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三)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科学全面地推动学生的健康有序发展,行之有效地把握好英语课程的特色,积极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的渗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在学生成长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只有具备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才能够正确认知事物,正确地待人接物,自觉树立科学远大的人生理想以及奋斗目标,继而全面投身于学习实践中。大学英语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学英语中蕴含着丰富且多元化的知识和内容。为科学全面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学习实效,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地渗透课程思政的内容以及元素,积极培育学生正确化的价值理念,促进学生人格和品行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分析

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为科学精准地提升课程教学实效,为最大限度夯实课程思政的渗透力度,全方位促进学生成长发展,有必要深入把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渗透现状,以便在课程思政的渗透中有效把握关键性的渗透策略,切实提升课程思政的渗透成效。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具有突出的作用。但现阶段,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以及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问题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中,教师是重要的参与主体,教师是关键性的实施力量。他们对于课程思政的认知,抑或是他们自身的思政素养等,都关系着课程思政的有效化建设。当前阶段下,不少教师缺乏对课程思政的正确认知,自身的课程思政理念也相对滞后,缺乏科学的课程思政理念。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多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思政教育以及德育渗透。此外,在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偏向于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外国文化输入,忽视了中国文化输出,尚缺乏科学的思政元素的加持。

(二)学生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问题

在新文科背景下,科学全面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积极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学生同样是重要的参与者。只有广大学生积极配合以及响应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认真配合教师的一系列教学革新以及创新工作,才有利于真正推动课程思政的有效化建设。但现阶段,一方面学生缺乏科学的认知,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着较大的功利性。受这种功利性目的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更多地追求成绩或英语能力的提高,不注重通过英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另一方面,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缺乏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样会影响课程思政的有效建设。

四、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

在新文科背景下,持续深入地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最大限度夯实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效,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必要充分全面地把握好新文科背景,积极依托于高效化的建设路径,最大限度地推动课程思政的有序建设以及持续发展。可以说,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践过程中,只有注重把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不足以及问题,注重采用高效化的建设策略,才能够真正夯实其建设实效与力度。

(一)优化教学目标,改革教学理念

在新文科背景下,卓有成效地提升以及夯实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教学实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有必要优化教学目标,科学精准地变革以及创新课程教学理念。一系列的发展实践证明,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首的教学目标和依照课本内容来开展教学的理念,已经不能切实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和思政教学质量。为此,在课程思政的建设实践中,应该从理念层面来进行有效的变革与创新,采取结果导向法,优化教学目标,突出能力目标,融入思政目标。以教学目标和教学成果为出发点,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科学设计教学活动,真正夯实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实效与力度。

(二)以教材为蓝本,科学融入思政元素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过程中,教材内容是非常重要的立足点。为科学全面地把握好课程思政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为全方位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深入,应该注重紧密有效地把握好教材内容,精准全面地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大学英语内容是开展大学教学的重要载体以及关键依托。在具体化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从现有教材入手,应认真分析课文主题,精准把握思政点,搜索丰富多元化的思政素材,筛选分类整理,积极融入新颖又恰当的思政素材,深化思政主题。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推进实践中,为卓有成效地夯实以及优化课程思政的成效,应该注重充分全面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课堂不仅教学效果差,效率低,还严重浪费了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实行混合式教学,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拓展学习空间和时间,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征等通过对比的方式来予以全面化的展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情景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辩论、演讲、话剧、数字故事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教学效果。

(四)建立发展性评价机制,监测思政教学成效

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要有效而全面地考核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政素质,采用科学合理的多维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指标多样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单纯的考试和考查只能检测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对于能力提升、思维拓展、观念成长等主观内容评定效果较差。因此,要加大形成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的比例,增加师生互评,采用调研报告、开放式作业、小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等多样化考核形式,全面考查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思辨研究能力;开展丰富的思政实践活动,践行优秀价值理念;运用数字化平台监控学生学习习惯、时长等过程性因素,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

(五)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转变师生关系

在新文科背景下,科学全面地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与成效,不断夯实以及优化学生的思政能力,应该注重全方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卓有成效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推进实践过程中,教师是教学引导者,学生才是关键性的学习主体。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地拓展自身的知识视野,不断夯实自身的知识储备,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对社会、生活等观察、感悟以及体验等。同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多元且灵活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设广阔的成长环境,鼓励以及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投身于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整体提升夯实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质。

五、结语

在新文科背景下,行之有效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积极全面地推动英语教学工作的深入,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应该积极探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最大限度夯实课程思政的建设实效,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创设高质高效的英语学习实践环境。

猜你喜欢
文科英语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豆文科作品
艺术家(2018年7期)2018-09-22 02:09:20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孙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