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秦
(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儒学苑幼儿园 安徽 滁州 239500)
《指南》明确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美术活动和美工制作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美术画板、美工器具的使用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在美工区域的选择当中,可以选择半开放的区域,留出一个口供幼儿出入,其他三面中一面留出窗户,另外两面都可以是墙。区域面积的大小应该在能够满足8-10人之间,太大会让幼儿显得有些分散,太小会让幼儿觉得紧凑无法施展工具和画板。另外美工区的选择要找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可以是教室的一角,避免过于嘈杂的环境。
美工区当中,要准备活动柜、物品架、操作台等设备,便于幼儿取用和放置美术器具。活动柜等物品的尺寸、高矮要依据幼儿的身高进行设计,保证幼儿可以自己就能够方便地取用器具。材质的选择上可以是木制,也可以是塑料制品,但是要避免尖锐的棱角的出现,将直角磨平或者在尖锐的直角区域加装防护胶垫,避免幼儿在取放器具时磕碰,造成受伤。同时活动柜等物品要保证各层级间隔的合理性,在架子上摆放托盘、容器,方便幼儿盛放画笔、橡皮擦等小物品。
美工区的材料品种繁多,建议以一种材料作为主材,如纸板、软泡沫、纸盒、树枝、报纸、稻草、布料、玻璃瓶等作为主材。同时材料的数量必须要多,因为幼儿动手能力差,自然会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在小班年龄段适宜选择纸盒、纸板类作为主材,便于幼儿操作;中班可以选择纸盒、报纸等作为主材,中班年龄段的幼儿逐步具备了立体思维能力,可以从平面创作往立体创作过渡;大班的幼儿则要多选择布料、树枝、玻璃瓶等材料,方便引导幼儿开展修剪、立体创作活动。
教师在选择主材的时候可以根据班级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和变换不同的主材。例如在大班上学期可以选择软泡沫作为主材,当幼儿在美工区活动一段时间后,对于软泡沫的手工创作已经感觉兴趣不够浓厚的时候,教师就需要考虑选择另外一种主材提供给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自主讨论需要什么材料,或者提供几种材料让幼儿选择,在幼儿和教师讨论后,共同选出一种材料作为主材,投放在美工区内供幼儿操作。
在美工区自然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应该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与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和掌握,然后以此为依据对美工区的自然材料进行有层次投放,以保证自然材料的使用价值。小班幼儿手部灵活性较差,应该投放一些体积较大,方便拿取的自然材料,如树叶、石头等;中班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所以可以投放种类更加丰富,且操作较简单的自然材料,供幼儿自由选择,如棉花、树枝等。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可以适当投放一些具有多样性和精密性的自然材料,供幼儿创作,如各种豆类。在投放材料时,应该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发展水平,不能“一刀切”,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找到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另外,材料投放不是越多越好,有目的的投放材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材料投放更多,会让幼儿无从选择,从而出现随意摆弄材料的情况。因此,教师应根据自然材料的特征有目的的投放材料,例如白白的棉花可以制作雪人;芦苇花毛茸茸的,可以做动物的羽毛或者尾巴;各种颜色的豆子可以用来做豆子拼贴画、用种子装饰相框;鹅卵石与超轻黏土结合制作各种有趣的表情;麦秆、树枝可以拼房子,等等。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投放一些成品、半成品,来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表达的欲望,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探索、大胆创造。
首先,结合孩子的兴趣和需求,及时变换调整所投放材料。大部分孩子都是喜新厌旧的,调查发现,孩子对材料的关注度与投放时间有反比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材料投放后一成不变,随着孩子操作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就会对这一材料兴趣减弱。如:在中班的美工区,投放了各种各样的糖纸,孩子们可以认识糖纸的颜色、形状,触摸糖纸等,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们对糖纸认识不感兴趣了,于是老师们又投放了各种包装盒,分类盒,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包装,还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再过了一段时间,老师又增加了记录单,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进行简单的分类记录。通过材料的不断调整和增加,增加了材料的难度和多种玩法,延续了孩子的兴趣,否则,孩子则会对材料不感兴趣。
其次,结合主题内容,充实更新区域活动材料。主题教学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既能让区域活动为主题教学服务,使之为其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工作,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生成新的学习内容;又能较好地成为教学活动的延伸,让幼儿在教学活动后,再通过区域活动中的实践的操作,从而不断探索、发现、激起创造欲望,较好地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持续性。区域活动与主题相联系并不是将两者硬凑在一起,而是让区域活动材料从自然为主题活动服务。
根据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多所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调研,可以明确区域活动材料的质量差强人意,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如为完成拼图或者积木搭建等活动,有不少小零件和颜料等,可能存在幼儿误食小零件或者颜料中毒等危险。根据《指南》要求,幼儿园要将幼儿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放在首位。因此新时期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投放,要投放优质材料,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例如,根据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结合身心状况、适应能力、智力与动作发展等的要求,教师在投放相关区域材料时,要确保材料安全、质量可靠,以及符合无毒、无味的标准。投放的材料要选择大品牌的可靠材料,尽量不要投放含有玻璃和金属的材料。根据幼儿认知特点,教师要投放不同类型的趣味材料,如各种玩具、贝壳、鹅卵石、磁铁、放大镜、小手电筒等。比如在科学区域活动中,可以指导幼儿做“瓶吞蛋”的小实验,让幼儿合作探索。
根据《指南》的要求,新时期开展幼儿区域活动,教师要特别重视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避免材料投放的随意性,要根据具体活动内容与相关要求,尽可能投放优质材料,运用这些材料开展科学探索等活动,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选择可塑性材料,这种材料要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发挥出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展开拼接,如废旧物品、玩具等,从而适应幼儿成长中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要求,让幼儿及时发现生活中的奇妙。选择体积合适、容易获取且放下的材料,给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活动,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决定性作用。
第二,教师选择幼儿能够直接动手操作的材料,开发幼儿智力,启发幼兒思维,将不同材料良好结合,设置游戏或者实验,让幼儿亲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如,小班中,教师为幼儿提供沙土、水,让幼儿意识到二者融合的效果;中班时,教师给幼儿提供树叶或花瓣,让幼儿发挥出丰富的想象力,制作出书签、画作等;大班时,教师为幼儿提供小灯泡和几节安全的电池,让幼儿自行动手实验,对灯泡发亮的过程以及要求展开观察。还比如在美工区,教师要求幼儿们制作出一个纸风车,需要用到的材料有吸管、纸盒、卡纸,吸管当作风车的杆,卡纸剪下来制作风车的叶片。小红在制作时碰到这样的问题:她并没有充足的卡纸来制作叶片。教师在这时提示幼儿多观察自己周边的材料,看有哪些材料能够替代卡纸来制作叶片。幼儿经过观察发现自己还有一个纸盒,小红将纸盒剪成叶片形状,涂上颜色,制作成一个完整的风车。
第三,教师要投放具有探究性的材料。如不同材质的线轴和相关的能够进行拼接的积木,让幼儿将其拼接为汽车,教师逐渐引导幼儿体会到不同材质线轴提供给汽车带来的速度。长此以往,幼儿养成探究科学事物的习惯,在生活中保持探究意识,学会更多知识。教师通过投放这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材料,更好地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激起幼儿学习知识的欲望,激发幼儿的潜能。
幼儿园区域活动当中,教师选择低结构材料中,要选择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材料,由于幼儿对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材料较为熟悉,更加有助于展开构建区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采用低结构材料,帮助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建构内容、建构主题的丰富程度与幼儿生活经验有关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为幼儿积累生活经验,拓展幼儿搭建视野。
在日常生活当中,教师带着幼儿吃水果时,让幼儿注意把所产生的果壳和果核进行搜集,依靠教学模板来启发幼儿对果壳和果核的外形特点进行观察,发挥出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运用这两种低结构的材料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比如部分幼儿运用这两种原料制作成部分简单的拼接画,制作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形象、玩具的形象等,在实践当中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在创造中提高幼儿的制作热情。利用这样的方法,让幼儿意识到实际生活当中所使用的和比较熟悉的大量物品都能够当作低结构材料的重要来源。比如教师画出几幅幼儿喜欢的画,让幼儿经过仔细观察,准确对画的外形特点进行把握,运用对应的材料进行摆放,拼接处相似的作品。还比如,幼儿教师带着幼儿在不同的季节中感受到独特的风景美,搜集不同季节当中不同特点的低结构材料,包括秋天的枫叶、凋谢的花瓣、冬季的冻冰、夏天的荷花等,促使幼儿对其展开合理加工,或者直接用来制作美术作品。
此外,还能够明确建构主题为“海洋馆”,前期能够安排亲子参观海洋馆的任务。如对海洋馆的区域布局、海洋生物的生活区域分布情况。注意观察海洋馆中都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选择哪种参观海洋馆的线路?海洋馆各个展厅中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不同的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幼儿积累有关海洋馆丰富的生活经验后,展开交流——看到的海洋馆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你即将要搭建的海洋馆是什么样的?试着将你要搭建的海洋馆的外观画出来。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搭建材料?幼儿结合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喜欢的、合适的低结构材料展开搭建,不断进行调整方案,更换不合适的材料,努力构建起心中的海洋馆。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幼儿建构的主题更加宽阔,让幼儿选择低结构材料的范围更广泛。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优化是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是在以往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往往是以自身的想法为主体,这样创造初中的区域活动环境尽管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但是也会导致幼儿失去参与区域活动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优化策略中,首先就需要考虑幼儿,对幼儿展开问卷调查,然后综合幼儿的意见实现合理化区域活动环境创设,这样就可以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
以实际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为例,幼儿教师首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问卷调查,因为幼儿无法有效理解文字内容,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展开调查,了解幼儿日常感兴趣的事物。在了解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根据幼儿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区域活动创设。在这样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中,教师就可以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元素,提高幼儿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
生活废料主要是一些废弃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用品仍然具有价值,但是很多人却不加以重视,随意丢弃。教师要不断地学习,积极地开发生活废料的应用价值,加强生活废料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
校园里有专门的清洁工负责卫生,学校也会组织幼儿打扫卫生,所以幼儿园的废旧材料数量很少,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收集家庭或者学校周围的废旧材料,增加教学资源的同时也让幼儿认识到废旧材料的产生和来源,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部分学校可能不具备充分的教学条件,教师可以以图片的方式给幼儿展示教学道具,例如哑铃、保龄球等等。此时,教师可以提问幼儿:学校计划举办运动会,但是没有这些道具,同学们有没有办法?这时候幼儿就会发挥想象力,思考道具的代替材料。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让幼儿把自己收集起来的废旧材料制作成运动道具,例如把易拉罐做成保龄球项目的木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直接说出制作方法,而应该引导幼儿进行思考,让幼儿自己探索出方法,以此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并且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幼儿进行自主性学习。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工作的系统性比较明显,幼儿园空间及氛围的影响最为直接,在落实这一工作的过程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不同工作环节的有效分析以及与研究。首先,以三维空间和户外活动空间的全面拓展为基础,确保活动范围的逐步增加,明确区域活动空间设置的实质要求,尽量避免局限于室内空间。而需要注重室外活动的有效落实以及空间拓展,关注对阳台以及室外地面、走廊的合理利用及分析。比如教师可以主动整合阳台资源设置一个秋千或者是种植不同的蔬菜,通过这种形式来给予幼儿更多自主观察和实验的机会。其次,幼儿教师需要关注对幼儿学习兴趣、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研究,以此作为空间设计的重要参照,确保活动空间设计能够契合幼儿的兴趣爱好,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动性,通过对主题节日期的有效设置来深化幼儿对节日风俗的理解以及认知,更好的促进多种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让幼儿在爱国主义情怀的指导下自主探索及延伸。最后,幼儿教师需要加大气力针对性的调整工作思路及方向,严格按照开放性和合理性的设计要求,确保区域环境的精心设计及有效安排。保障整个活动空间的静谧性,了解幼儿独立玩游戏的个性化发展诉求,充分调动幼儿的能动性和自信心,保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活动秩序,实现多种育人资源的合理配置。
在自然材料投放时,教师需全面分析具体的区域活动主题,明确活动开展的目标以及需要的材料方向和类型。然后深入到生活当中,选择具有一定支撑和创造价值的自然材料,从而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区域活动环境。以“语言”区域活动为例,在组织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材料,引领广大幼儿根据自身家乡的自然景观以及风景面貌进行语言的组织和描述。从而有效锻炼幼儿的语言思维、提高表达力的同时,也能够促使其建立起优良的家乡情怀。
比如说,可以引领幼儿就“金灿灿的稻田”以及“开满鲜花的草地”等进行语言的诠释。同时,在美工区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掘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材料,如柳枝等。然后引领幼儿根据自身的想象以及在操作能力的支撑下,自主创造比较富有特色的手工模型,如可以用柳枝编制草帽或者花环等。
在进行美工区的环境布置过程当中,应将教育性和艺术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体现出教师的科学布置和规划。比如美容区域的位置,应该选在靠近水源或者窗户的区域,那么安静的环境,能够让幼儿静下心来进行创作,而靠近水源的窗户,能够方幼儿在活动当中及时的换水和取水,能够保护幼儿创作专注力保护幼儿的视力,同时能够对颜色进行很好的辨识。我在进行创作过程当中,能够观察到户外的风景,提升审美意识,在此之外,美工区的空间应该具有弹性,从而保证幼儿能够进行手工绘画,欣赏作品等多种活动,常见的美工区域总是会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因此,在环境创设过程当中,教师应该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比如在作品色彩比较丰富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统一划分色调,通过不同的展示方式,给予幼儿呈现不同的方式。这样子的环境创设才能吸引幼儿的关注度,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区域作品的展示过程当中,主要以平面和立体的结合为主,比如废弃用品,在摆放过程当中,应该依次呈现,不仅美观,经济还能方便幼儿进行欣赏,让环境更具艺术特点。
环境教育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所以,老师们要注意在幼儿园活动的区域环境设计和材料投放。根据在幼儿园活动区域环境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们可在利用室内活动区域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户外空间,并把区域环境设计和课程目标相互融为一体,以便使活动区域适应各种孩子的发展需要,从而实现其最大的教育价值。在投入活动材料时,老师可按照孩子年龄段的差异、教育要求的差异,投入不同的活动材料,但活动材料要常换常新,以适应孩子在多方面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