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月
(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中学 福建 宁德 355000)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20年我国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市场经济的繁荣除了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以外更为我们带来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迥异的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消费主义的价值观让人们更加聚焦于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人们逐渐沦为商品与金钱的奴隶,商品与金钱将人类异化,它们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疏离。人这一概念逐渐从集体中被剥离出来。同时,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经济生活进步的同时伴随着大量的好莱坞商业电影与资本主义娱乐文化鱼贯而入,好莱坞商业电影鼓吹的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逐渐占据了我国主流的文化市场,对我国主流集体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它扭转了当前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主导的文化市场。
在消费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我国的年青人越来越有个性也越来越孤独。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到底是群居动物,任何人都不例外。社会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也是人这一概念生成的基础。一个人首先是社会的公民,再称其为人。社会责任感不仅是集体对个体的要求,更是做一位合格公民的保证。因此,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社会化的重要指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文化核心。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是帮助我们抵御消费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价值观至关重要的手段。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们经过了义务教育的洗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学生形成完整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其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人民领袖就反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关键问题。不论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文章中指出的那样;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抑或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还是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先进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以及最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明确强调全党全社会应当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我们又应当如何培养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呢?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面向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它以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为学科核心素养。要想让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首先要做的便是让他们认同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认同我们赖以栖居的共同体,因此,政治认同是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意味着带领学生们追求美德与真理,对美德与真理的坚守是社会责任感的核心,没有高尚的品德就谈不上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道德是心灵的法律而法律是成文的道德,一个良好的法治意识是具备高尚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准绳,只有知道可为与不可为,才能正确处理好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俗话说得好,光说不练假把式,行动是理论的外化,一个良好的行动才是评价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标尺。因此,我们可以推知,高中思想政治的每一条核心素养都指向新时代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来。
于是,我们可以知晓社会责任感是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主要目标也是直接体现,笔者以为,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是必须,也是关键的手段。那么,我国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究竟如何?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有何价值?如果有,我们又应当如何推行呢?笔者将立足现状,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问题的症结廓清迷雾,提出相应的对策。力求建构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高中生,为社会输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目标建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
2.1 修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高考是所有学生人生中所面临的第一次最为重要的考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将知识传输给学生,如前文所述,教师只需在课堂上将重点画出讲解知识点交予学生背诵即可,这种教学方式天然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相互排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还要教师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教学方法。众所周知,社会责任感不仅是理论层面的主观感受,还与我们具体的生活实践相互捆绑,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变更我们的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彻底从源头上修正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2 为高等院校以及社会输送人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能够呼应高中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的核心素养指出,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重要意识。当我们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凝练成一句话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责任感是一个学生成才的基础,高等院校需要这种能够带领学生成为。当前,我们的应试教育始终是高中教学的指挥棒,一切学科都要为了应试而服务,为应试而应试的教学方式只能培养出一群考试机器,并不能为社会输送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级知识分子。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够丰富以高考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还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3.1 高中生个人社会责任感其现状。
首先,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时期的高中生对家庭与社会所产生的责任感差异较大。在计划生育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多为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们往往接受着所有长辈的关爱,认为呵护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因此,高中生对长辈与家族往往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他们不仅具有尽孝的意识也能很轻易地将之落实到行动中来。但是,也正是因为家庭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宠溺使得独生子女逐渐遗失了另一个向度的关怀,家庭的过分呵护窄化了独生子女责任感的范围,只要我们能够照顾好家庭的事情,便是解决了社会的问题。这一现状急需我们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投入个人社会责任感教育。
其次,如今高中生应当具备的社会责任感与实际行动严重不符。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意识,但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却难以表露出来,比如,大多数高中生往往只是喊一喊爱国的口号,却仍然沉迷于追星或者对西方的节日乐此不疲,当某位艺人涉及国家分裂的言论时却往往充耳不闻。再比如,还有部分高中生虽然在校内扮演着好学生形象,将思想政治书本上的知识背诵得滚瓜烂熟,却并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以落实。这一现状急需我们推行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最后,如今的高中生并未认清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大多数高中生并未意识到自身肩负的使命与重任,他们要么一味埋头学习课本知识,将自己武装成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么将大把光阴花费在沉沦与享乐之中。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既要专注于学业,更要心系天下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为人生做贡献,而不是寓于生活中不见天日的角落。并未意识到自身社会定位源于高中生并未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人公的角色,社会责任感的缺位让他们丧失了明确的社会定位,因此,我们有必要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3.2 学生眼中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
首先,部分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感到乏味。虽然,在新课程改革方针的指引下,教育部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良,有针对性地修正了些许教学内容,但是,笔者以为,这些改革还不够全面,时事政治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每天都有新的内容,教材改革的速度无法适应时事更新的步伐,为此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就不仅需要对教材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度的改革,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带来优质的思想政治内容。
其次,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众所周知,高中是学生走向高考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学生们的学习重心往往聚焦于升学与应试,并不会将目光投入到社会责任感,道德法治意识的提升上来。学习目标的偏移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丧失,教师只需在课堂上勾画出考点和需要背诵的重点就能结束一天的学习,对于课堂以外的事例学生更是不愿意再去深挖,也不愿意在此之上投入精力,他们要关注的只是应试,被动接受通过考试便是学生眼中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所应当扮演的角色。
3.3 教师维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
首先,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匮乏使得教师难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应有的创新,正如笔者在前文中反复提及的那样,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门时效性极强的学科,远非教材的内容所能尽数囊括,但是,以应试为教学目标设置的课程使得教师以考试为核心而不愿意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更进一步的创新。
其次,教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素养理解不够深入,部分教师只停留在概念的背诵并不能很轻易地将之内化于心贯彻到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核心素养指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当教导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意识,如何培养这四个意识不能仅仅依赖教材,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新课堂内容才能落实核心素养。
最后,以教师为中心开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始终是当前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主流,笔者以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把双刃剑,它能够以最快最系统的方式将应试教育所需的知识传输给学生,但是,将知识一股脑地灌入学生的脑海中忽略了学生的专注力,高中生的注意力主要维持在二十分钟,教师要将一整节课堂填满就必然导致知识的疏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弥补不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旨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主动学习,领会知识,提升能力为基准,以教师协助理解为辅助,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能够让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从而达成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核心素养内化于心的核心目标。
3.4 课程设置角度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社会责任感教学现状。
首先,教育部统编版教材直接涉及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知识十分稀少,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必修一中我们详细谈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与发展;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的必修二中教材详细梳理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在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中教材详细谈及了党与人民,国家与人民以及法治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必修四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以上归纳我们不难发现,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并未进行系统的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讲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学被内化于每一章节,它需要与现实生活以及课外知识进行勾连,才能被清晰地理解。因此,在我们进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教学时间与空间的局限让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能落到实处。高中的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四十五分钟的课程以及狭窄的活动场地使得社会责任感的教学并不能具体到社会实践当中,社会责任感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情感,教材不能尽数弥补这一缺憾便会脱离实际,因此,它呼唤着一种更具实践性的,能够打破时空限制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学。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就学生层面而言,大部分学生并未具备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这一原因一方面是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缺席,另一方面是缺少社会性活动;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将重点放在应试上而忽略了课程的时效性与互动性,诸如社会责任感之类长效性的品德教育被应试教育所遮蔽。从课程的层面来看,社会责任感教学内化于教材之中,未能与具体时事案例相勾连因此,不能产生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克服以上难题。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能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还可以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的人才。但是,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同样面临着许多问题,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并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推行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学,笔者以为应当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开发新课程,才能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1 开发课程资源。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就应该注意社会责任感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社会责任感具有广延性,它联系着理论与实践,是一项具有时效性和人民性的感受。因此,我们的就必须解决思想政治教学固有的弊病即:内容的枯燥乏味以及教材的更新速度与时事的脱节,为此,笔者以为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开掘课程资源,创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紧跟时事政治的新颖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教材中暗含的社会责任感内容与新颖的数字,电子资源相结合,赋予教材中的资源以新生。
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统编版教材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教学时,我们首先可以在本单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块加入更多具体的案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形成我国社会主义公民责任感的根基,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读,用更易于接受的案例与行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然后,在本单元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模块中,我们应当围绕:劳动与奉献;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以及砥砺自我三个关键词,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以及微博等平台链接教材与具体的时事,将女教师张桂梅教导学生的个人事迹和劳动与风险关键词相结合;将中国首位出仓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奋斗故事与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相结合;将复旦一女生一年打卡图书馆1424次的事迹与砥砺自我相结合。以贴近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以发生在身边的时事引起学生的共鸣。
4.2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正如笔者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社会责任感它联系着理论与实践,光靠教师口头上的单方面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社会责任感不仅需要理论的教学还需要具体的社会实践。因此,我们不能完全依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并不能直观地给学生以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我们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知识,习得社会责任感。
例如,当我们在进行统编版思想政治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订约履约诚信为本”;“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四个模块之后,组织学生开展开展高中生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让学生们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之上走入社区,让学生为居民提供民法宣讲与援助活动,帮助居民学习如何有效保护自身的财产权;维护自己的个人利益,以及帮助居民了解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可能遭致的后果。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课本知识,将社会责任感的可为与不可为内化于心。再比如,当我们在进行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社会责任感,学生的主要目的便是学习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但是,光有理论还不够,我们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相应的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参观地方非物质文化纪念馆和革命英雄纪念馆,让学生们直观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与革命精神的魅力。让学生们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意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从而主动担起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
4.3 联动多方力量健全社会责任感考评体系。众所周知,当前高中各个学科的教学听命于高考的指挥,笔者以为,以分数为王的方式不利于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空有知识而不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终究只是空谈,要想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光有教法以及内容的创新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一种与升学考评相挂钩的考核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进度。
例如,我们可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考试大纲中补充相应的社会实践指标。其实,正如上文笔者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那样,我们不应当仅仅将目光停留在课程内部与教学层面的改革,还应当与教育部门以及相关社会实践机构达成默契,以学生的社会实践来考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将社会实践的学时以及成绩作为升学的另一种标准。以新的考评标准引起学生以及家长的重视,只有以考评促改革,才能更进一步保障学生能够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习得社会责任感。
高中思想政治不仅是一门升学考试的课程,它的核心素养指向的最终目标便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栋梁。因此,我们有必要上好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以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如今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部分问题,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联动多方力量健全社会责任感考评体系,才能更进一步通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