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向思维的任务式教学设计

2022-11-18 04:00陈东
文理导航 2022年34期
关键词:愿景植被思维

陈东

【摘  要】传统地理教学的思路以概念、辨析、关联和应用为顺序,降低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和思维深度,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转变和课堂效能的提升。反向思维设计以愿景呈现为起点,以项目式任务为抓手,紧扣目标顺势而回,学生在认知冲突中,不断生成、研究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反向思维;地理教学;任务设计;植被

新高考背景下,对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进一步提高,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落实的主要途径。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策划者,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课程资源、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以生为本,确定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缺少相应的资源支撑和教学手段,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落实。因此,可尝试运用反向思维,通过全程关注的视角,以教学目标为起点,设定任务清单,统筹推进目标的高效达成,实现课堂教学和评价一体化。

一、愿景前置,在反向中与探究融合

反向思维的教学设计积极倡导紧扣目标顺势而回,将最终的愿景作为教学的起点。植被这节课在新教材中的增加是今后高考的新考点。在2017年新修订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主要植被,说明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本节课的实施需要通过真实情境来落实,笔者利用校园一角的荒地这个真实的情境,设置“我们的田园小院”的改造愿景,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节课完成愿景设计。在探究过程中,识别不同森林植被的特征和区域分布,达成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的目标;探究森林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高综合思维能力;体会珍爱自然植被,因地制宜营造人工植被的重要性,深化人地协调的观念,最终落实本节课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重视冲突,在反向中与困惑相伴

对传统地理课堂的评价,主要基于学生和教师的密切配合,教师讲课行云流水,学生回答问题对答如流,无缝对接,完美契合,按照预先的剧本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但是学生是鲜活的个体,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思考往往有冲突和不协调的点,这个点会生成和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学生在思考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才是地理课堂中的宝贵资源,这个在反向思维中更容易出现,因此,我们可以好好利用。在植被这节课中,针对“苏州可以种植香蕉树吗?”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的观点是否定的,因为香蕉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苏州属于亚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不足,但实际上香蕉是可以种植在亚热带地区的,只是果實品质和形状不好。遇到这样的认知冲突,教师可以做好引导,并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将教学焦点转移到学生学上面,哪里有困难就重点突破哪里。

三、优化结构,在反向中与任务共行

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先讲解知识概念,再落实知识关联,平铺直叙,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降低了课堂参与度和有效性。然而反向思维设计则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围绕教学重难点,设计针对性的活动和任务,将学生的思路引向实际地理问题探究和思考。在植被这节课中,如何将课堂设计落实到位,活动和任务的设计是重要抓手。重点是通过植被和环境的关系这个点,来分析植被特征的差异,根据愿景合理布局,设计相应任务,让学生逐步完成“我们的田园小院”设计(图1)。

四、结合案例,优化教学设计

五、教学反思和总结

本节课主要选取了森林植被作为主要讲解内容,以校园植被作为素材来源,设计了“我们的田园小院”的活动。围绕“选取哪些树木”(识别主要森林植被)、“去哪里挑选”(环境对植被的影响因素)和“如何布局”(合理布局植被)这三个子活动为主线展开,首先通过树叶标本、视频和图片等多个角度来认识森林植被的特征。其次通过合理利用有限的空间、屋前屋后的采光以及吃到时令水果和看到四季变换等三个愿景的设置,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参与讨论和设计,并把所学的内容应用到地理实践中。教师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从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区域认知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最后,活动设计没有草地,主要是留有悬念下节课再讲。

【参考文献】

[1]王蕊华.基于反向思维下教学设计的策略例谈[J].新课程导学,2021(28):32-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愿景植被思维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