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新加坡四所大学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比较研究

2022-11-18 04:21张燕军
关键词:敏感度本科生跨文化

张 屹, 张燕军

(1.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在全球化背景下,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跨文化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使命。为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对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进行了部署。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1]我国大学高质量发展也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增进学生的跨文化交往和国际协作能力。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已进入国际化快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2]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学生的国际化,其基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3]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也因而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共同追求。[4]其中,提升跨文化敏感度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理解为“个体激发自己理解、欣赏进而接受文化差异的主观意愿”。[5]跨文化敏感度由五个维度组成:交际参与度(interaction engagement)、交际认同感(respect for cultural differences)、交际信心(interaction confidence)、交际愉悦度(interaction enjoyment)及交际专注度(interaction attentiveness)。

新加坡高等教育成就瞩目,注重培养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是重要原因。国内外对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的研究成果丰富,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对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比较的实证研究。本研究选取跨文化敏感度这个与国际化紧密相连的要素作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中国和新加坡同样重视国际化办学的四所大学的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数据,探讨中国与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差异及其原因,为我国提升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提供参考建议。

一、研究背景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普及化背景下需要增强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

我国高等教育于2019年从大众化步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受到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国留学,高等教育学生群体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我国有必要培养本科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提升其跨文化敏感度。其中,跨文化理解强调了对多元文化的认同,通过跨文化理解,有利于增强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重视“培养大批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6]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使得本科生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而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核心要素,要提升本科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其跨文化敏感度是关键。

(二)新加坡高校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值得深入研究

新加坡在“2019全球可持续竞争力榜单”中名列前茅,其高校国际化表现不俗是重要原因。由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可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位列第11、12名。参与“克莱姆森大学新加坡留学计划”(Clemson University’s Singapore Study Abroad Program)的本科生,其全球化及跨文化意识、理解都有所提升。[7]麦克卢尔(McClure)等对新加坡留学研究生跨文化适应的研究发现,国际学生最难适应的阶段是初到新加坡的6至12个月,而且,大学支持可以促进其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8]国内外虽有较多学者研究了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并讨论了新加坡高校留学生的跨文化发展状况,但对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的研究还较少。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高,但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处于何种水平尚需明确。

(三)我国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一个人的跨文化敏感度越高,其跨文化能力也越强。[9]国内大量研究证实,我国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总体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国内本科生的差异认同感最强,而交际信心最弱;[10-11]交际专注度水平最高,而交际信心最弱;[12]交际专注度最强,而交际愉悦感最弱。[13]此外,我国部分大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上还存在“知行不合一”等问题。[14]总而言之,国内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总体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低水平,交际信心尤其弱,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大学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比较研究有待深入拓展

国内外对中国与其他国家高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格罗斯曼(Grossman)等比较了香港、上海和新加坡职前教师的跨文化敏感度水平发现,大多数参与者立足民族中心看待世界,较难理解和适应文化差异。[15]但也有研究者对其他国家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比较。安然研究了中国高校学生和来华留学生群体跨文化敏感度之间的差异,发现中国学生互动参与、互动喜好、互动关注和尊重文化差异水平都明显高于留学生,但互动自信、民族优越感以及交流欲望均低于留学生。[14]周杏英对中英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调研发现,由于中国学生跨文化交际机会少,其跨文化敏感度低于英国学生。[16]但是,彭世勇的研究发现,与泰国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显著要高。[17]中国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水平高于泰国大学生和来华留学生,而中国本科生与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是否存在差异,目前还缺乏实证研究。

基于此,本研究以中国和新加坡各两所高校为例,通过比较四所高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差异,探讨差异存在的原因,借以总结新加坡高校在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上的可借鉴经验。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与对象

本研究以新加坡作为比较对象国,有两点考虑:一是因为新加坡高等教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其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经验值得我国借鉴;二是因为在亚洲文化圈内,新加坡与中国同样深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有着相似的文化,其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经验于我国而言更具有可借鉴性。选取两国四所高校(新加坡N大学和S大学,中国C大学和Z大学)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两国四所大学都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并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为发展目标,虽然C大学和Z大学难以比拟N大学和S大学在全球的地位,但在国内,C大学和Z大学仍为重点大学。因此,两国四所高校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研究共发放问卷480份,回收有效问卷45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4.0%。其中,中国269个样本,新加坡182个样本。样本具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中国男学生比例低于女学生,而新加坡男学生比例高于女学生;中国大四学生占比最多,新加坡大一学生占比最多;新加坡有留学经历本科生占比高于中国。

表1 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人口统计学信息

研究通过比较中国与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存在的差异,寻找差异存在的原因,借以总结新加坡在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培养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提供借鉴。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回收数据,通过方便抽样,主要向新加坡两所高校本科生发放纸质问卷,同时向中国两所高校本科生发放网络问卷。研究借用王文婷(Wang Wenting)基于陈国明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在中文世界进行修订、测量后15个题项的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15, ISS-15),修正后的量表为李克特5点量表,由15个题项组成,信效度良好,包括五个子维度。

运用SPSS 23.0对所回收的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分析。采用可靠性统计测量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值高于0.70,属于较高信度。如表2所示,ISS-15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749,说明ISS-15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较高,可用于进一步统计分析。

表2 可靠性统计

采用KMO值和Bartlett球形检验测量跨文化敏感度量表的效度,KMO值越大,表示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越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根据表3,ISS-15的KMO值为0.87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说明ISS-15各题项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效度较高。

表3 KMO和巴特利特检验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仅中国男、女本科生在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上有显著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中国和新加坡四所高校不同性别本科生在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上的差异,结果如表4所示,不同性别在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上的P值分别为0.709和0.420,全部大于0.05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性别对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的总体跨文化敏感度均无显著影响。再从跨文化敏感度五个子维度来看,不同性别在中国本科生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上的P值分别为0.025和0.021。这说明,性别会对中国本科生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产生显著影响。具体来说,在交际信心上,男大学生均值(3.266±0.689)显著高于女学生(3.071±0.625);在交际专注度上,男大学生(3.284±0.777)显著低于女大学生(3.504±0.601)。这与赛文克(Sevinc)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但性别对新加坡本科生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无显著影响。

表4 中国和新加坡不同性别本科生独立样本t检验

(二)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在跨文化敏感度上均无显著年级差异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中国和新加坡不同年级本科生在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上的差异,结果如表5所示,不同年级在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上的P值全部均大于0.05显著性水平,说明不同年级不会对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产生显著影响,这与窦文娜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表5 中国和新加坡不同年级本科生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留学经历对中国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影响,但对新加坡本科生无显著影响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有无留学经历对中国和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是否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留学经历在中国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交际参与度、交际认同感及交际愉悦度上的P值均为0.000,全部均小于0.001显著性水平,说明有无留学经历会对中国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交际参与、交际认同感及交际愉悦度产生显著影响,但对交际信心和交际专注度上没有显著影响。留学经历对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及其五个子维度无一有显著影响,详见表6。其中,有留学经历的中国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交际参与度、交际认同感、交际愉悦度的均值都高于无留学经历的本科生,尤其是交际认同感和交际愉悦度,说明中国有留学经历的本科生的总体跨文化敏感度、交际参与度、交际认同感、交际愉悦度比无留学经历的本科生高。简言之,海外留学会对中国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表6 中国和新加坡有无留学经历本科生独立样本t检验

(四)新加坡本科生在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得分上均显著高于中国本科生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中国和新加坡四校本科生在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上的差异,研究结果如表7所示,中国与新加坡四校本科生在总体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上的P值均为0.000,小于0.05显著性水平,说明中国与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存在显著差异。新加坡本科生总体跨文化敏感度及其子维度的均值全部均高于中国,说明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在得分上要显著高于中国本科生。

表7 中国和新加坡四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独立样本t检验

四、结论与讨论

相关数据表明,新加坡在2019年超越美国,在“全球竞争力”上名列榜首,这得益于其实施的“在地国际化”(Home Internationalization)策略。一方面,新加坡重视高等教育投入(在教育支出中,新加坡财政在高等教育上的投入最多[18]),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夯实的国际教育软实力。另一方面,新加坡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从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到具体措施,均以国际化为重要原则。具体而言,新加坡本科生之所以在跨文化敏感度得分上显著高于中国本科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大力支持学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

其一,大力支持高比例本国学生“走出去”。新加坡国立大学提倡“无墙”文化,其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大学教育,让他们成为自信的全球性公民。为此,他们推出了许多独特的全球性计划,如“学生交流计划”及60多个“双学位和联合学位计划”,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在世界名校进行学习,确保其学生能够在跨文化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另外,新加坡本科生在大二、大三时可以在世界上30多个国家的180多所大学参与学生交换互惠计划,同时获得学分,进而取得学位。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十个学生中八个学生有留学经历。[19]

其二,高额奖学金将优秀国际学生“迎进来”。新加坡的大学具备全球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受其教育治理制度设计服务于国际学生的影响。新加坡的大学在全球范围内接纳优秀生源,不限国别与民族,足见其对教育顶层设计的信心。[20]为吸引优秀的学生到新加坡大学就读,新加坡政府和大学实施各类优惠奖助政策,每年提供大量的奖学金和政府津贴,[21]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有超过20%的本科生和60%的研究生来自海外。这些开放性、国际化的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加坡学生对国外优秀文化的理解、认同、学习和借鉴,高度的国际化也为学生创造了跨文化交流的氛围和机会。这也正是新加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高的重要原因。

(二)注重提高师资、课程的国际化水平

首先,注重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新加坡教育部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提出建设“国际化大学”的概念,并且不惜“重金”吸引世界各地的杰出学者来新加坡从事教育科研工作。[18]新加坡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教师招聘机构,从全球范围内招纳优秀师资。[22]根据相关调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5 000余名教职员工,曾就读于521所海外高等学府,其中包括来自全球67个国家的3 100名教研员(一半以上为外籍教师),本国教研人员也都获得了国外高等教育学位。[23]众所周知,教师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外籍教师在新加坡参与教研,其本身就是跨文化的代表,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能够增进大学生对国外文化的了解。高校本土教师在参与国际化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自身看待不同文化的意识和态度的转变,回国后将收获传递给学生,从而能够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新加坡高校教师国际化程度高,其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其次,注重开设国际化课程。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跨文化意识和全球公民意识的提升。例如,新加坡管理大学开设了亚洲经济发展、海外商务研究、跨国管理、亚太地区发展变化与东亚经济等课程。南洋理工大学开设了国际商务、国际建筑管理等学位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眼光、国际态度、国际活动能力、熟悉异国文化环境、拥有国际知识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最后,重视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英语作为通用语言的地位正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亚洲,英语的使用程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不少研究指出,缺少对第二语言知识的全面掌握会影响跨文化敏感度水平,[24]英语水平对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影响。[35]新加坡以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实行双语教育政策,所有学生不分种族都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以便能更快更全面地了解国外文化。当英语作为新加坡官方语言,新加坡本科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不言而喻,加上他们从小就有了解多元文化、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机会,因此,新加坡本科阶段的学生更善于接受、认同文化差异,具备更强的跨文化敏感度。

(三)重视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实施跨文化教育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有着浓厚的多元文化氛围。在此多元环境里,多种族混居,也使得新加坡人更善于跨文化交际。[25]同时,政府注重对民众进行国家认同意识的教育,强调民众对不同种族文化的开放、包容态度。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政府一直坚定将新加坡公立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大学,发展成为学术水平、科研质量、管理效率可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的大学,力图将新加坡发展成为“亚洲全球教育中心”(global education hub in Asia)。[26]1996年,新加坡政府提议,将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正因如此,新加坡高等教育国际化策略和亚洲全球教育中心的建立,吸引了大量的优秀外国学者和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又提升了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新加坡高校的高度国际化,正是新加坡强调多元文化和谐统一、共同发展的体现。新加坡在读本科生从小受到国家共同价值观以及国际化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较早接受了种族平等、文化包容等思想教育,这为其跨文化敏感度的培养打下基础。

为了提升国家认同度,营造和谐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新加坡重视实行“双语教育”政策。新加坡以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作为官方语言,采用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和教学语言。新加坡政府一方面推行强制性的双语教育政策,使得民众能够通过英语的学习更加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保留了母语学习,以此稳固英语在双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在语言环境的潜移默化下,新加坡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感也会提升。长期的跨文化教育使得不出国交流的学生也具有较高的跨文化敏感度。这也能部分地解释,留学经历对新加坡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影响不大。

此外,文化氛围不同,也是引起两国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有不同差异的重要原因。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不同国家间存在文化差异。中国与新加坡虽同属亚洲文化圈,但两国文化氛围迥异。相关数据显示,中国与新加坡在不确定性规避上的差异最大。其中,新加坡不确定性规避排名较之中国更高,说明新加坡人规避程度低,更能承受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压力。[27]

结 语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我国应逐渐提高大学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以便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新加坡高校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显著高于我国高校本科生原因主要有三个:大力支持学生跨文化学习与交流;注重强调提高师资、课程的国际化水平;重视在多元文化基础上实施跨文化教育。有鉴于此,为提升我国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我国政府和高校应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增强学生在线群际互动。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不同国家存在文化差异,如果不进行有效交流,隔阂不可避免。群际接触则有助于改善群际关系、减少群际偏见,[28]增强跨文化敏感度。[29]最佳的群际接触是建立积极的群际互动,个体可由此减少群际偏见,增加对目标文化的了解,从而增强跨文化敏感度。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和蔓延不仅阻隔了不同族群的交往交流,还因“溯源政治化”和“宣讲本位化”等使不同国家(区域)人群“相互提防”,甚至“互生罅隙”。因而,为应对疫情、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全球危机事件,各国政府、高校借助腾讯、ZOOM等网络平台进行群际互动交流,进而互谅互让,相互学习和增强跨文化敏感度显得尤为紧迫。如中国与新加坡虽然同属亚洲文化圈,但两国文化氛围迥异,存在较大不确定性规避差异。面对不确定因素带来的挑战,新加坡人具备更强的耐压能力。通过群际互动,中国既可以理解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在疫情背景下应对不确定性因素的抗压能力,也可以学习他们不断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方法。在线群际交流互动还可以增大高校大学生在线互动交流机会,拓展双边合作的广度和“深挖”多边机构合作的深度。

其二,改善跨文化交际课程。我国高校本科生跨文化意识淡薄,[30]语用能力培养被忽视,[31]从而跨文化能力也普遍较弱。[30]因此,我国高校应不断加强“在地国际化”建设,鼓励教师、辅导员和行政人员在适当增加跨文化选修课程和增设国际化课程基础上,整合校内本土学生、在读和已毕业留学生资源,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搭建“联谊平台”,或调动辅导员积极性,积极开展国际学生对本土学生进行语言文化讲解的活动,以正式、非正式相配搭的方式,邀请留学生教学生外语和其母国文化(而不是只让本校大学生教留学生汉语)。本科生通过对异域文化的学习,可以得到反思本土文化的“宝镜”,不仅可以提升本土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自信心,还能促进本土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和理解,增强其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从而提升跨文化敏感度。

其三,逐渐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随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深入拓展,我国实施了“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不论是国家、地方“双一流”建设高校,还是普通院校,为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跨文化敏感度,都急需提高教师的国际化水平。然而,高校仍然缺少全职海外师资,近些年大力引进的“海龟”人才也还存在“本土不适”问题。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国际教育共同体理念在抗疫中日益得到认同,高校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显得迫在眉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教师以传统方式进行线下国际交流受阻,高校急需实施“在地国际化”策略,将开发在线国际课程作为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和改善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有力补充。建立信息交互、知识交流、师资共享的课程平台,深入拓展基于线上交流的国际合作新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高校联合政府,整合资源,为教师开设在线跨文化教育课程和国际化专业教育提高课程。高校宜聘请海外专家或有丰富海外学习经历的本土教师举办系列讲座,或者邀请国外知名学者与本土教师“同堂授课”共育人才,以增强高校教师对他国文化和本土实践的比较和认同,进而方便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中更多地引用国际案例,来丰富学生对不同文化的了解。

其四,要常抓不懈提高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本研究显示,在跨文化敏感度上,无论是显著高出的新加坡本科生,还是相对落后的我国本科生,均无显著年级差异。这说明,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提升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常抓不懈,才能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敏感度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学生自身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长远影响。有鉴于此,我国政府和高校应相互支持,坚持不懈提高本科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总之,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扩展,我国转向后喻文化时代,社会由重视学历文凭转向重视文化素质,我国高等教育也由“量”的增长转入“提质增效”阶段。这要求高校拓宽学生视野,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在后疫情时代这一要求更为显得迫切。我国宜向新加坡等国学习其“在地国际化”提高大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举措,不断增强政府、高校的“在地国际化”能力,通过增强学生在线群际互动,改善跨文化交际课程,提高师资国际化水平等方式,改善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

猜你喜欢
敏感度本科生跨文化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假体周围感染联合诊断方法的初步探讨*
一种基于属性的两级敏感度计算模型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下尿路感染患者菌群分布及对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敏感度分析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