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图书馆跨馆借还物流配送研究

2022-11-18 05:52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物流配送馆员校区

吕 霞

(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北 武汉 43007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在各行各业的普遍应用,人类知识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图书馆读者的多元化需求和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借助新技术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自20世纪初国内各类型图书馆探索并推广跨馆借还服务以来,跨馆借还服务已经成为多校区图书馆实现馆藏资源跨地区流动和共享的基础读者服务模式。在图书馆跨馆借还服务过程中,畅通、便捷的物流配送发挥了重要作用。合理的物流配送可以使图书实现异地流动,从而优化不同馆区馆藏的资源共享,是保证跨馆借还服务高质量实施的重要一环。

1 我国图书馆跨馆借还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图书馆在创新流通服务的不同发展阶段,不断探索和尝试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以解决借还服务过程中的图书流转问题。在总分馆体系下,商业快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馆之间的图书高效运输问题[1];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校园转运车也是跨馆图书转运的有效方式;在书香校园建设逐渐发展壮大的态势下,智能快递柜突破了图书馆的空间限制,解决了书香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尽管如此,这些物流配送模式本身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1 商业快递安全性不足

商业快递近年来发展迅猛,获得了国内众多图书馆的青睐,拥有广大的市场。然而,除了经费压力,使用商业快递还存在丢件隐患:不同快递员每天收发分布在不同校区的图书包裹,而这些包裹夹杂在其他快递中,易造成丢失。疫情期间,将图书包裹与各种商业快递包裹混合在一起配送,也增加了病毒感染的风险。

1.2 校园转运车时效性不足

为节省运营成本,大量图书馆采用按周期配送的流通方式(一周或半个月一次)[2],或是将要配送的图书积攒起来利用校园转运车统一配送[3]。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多馆之间资源的共享,但也不能保证读者获取运转图书的时效性。

1.3 智能快递柜不确定性高

智能快递柜在物流行业也被广泛使用,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其提升了配送能力[4]。但是,因我国智能快递柜的相关技术和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专业技术的不成熟极易引发使用上的故障,并不能完全满足图书馆图书财产安全传递的需求。

2 智慧校园平台与智慧物流

2.1 智慧校园平台

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中,浙江大学率先提出建设智能型“未来校园公共服务平台”计划[5],描绘了一幅基于高速信息技术支撑的集舒适校园生活、多彩校园文化、高效校务管理和创新科研与学习于一体的智慧校园生态。目前,全国各高校大都积极投身智慧校园建设[6],智慧校园建设促进了图书馆的智慧化发展,为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智能环境。

2.2 校园智慧物流平台

在校区间工作运转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实物的传递[7],如:师生服务中心办理事项涉及的相关材料的传递、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对公业务资料的传递等。传统物流配送或师生员工自行流转的方式在安全性和时效性上存在很多局限。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校园智慧物流平台实现了跨校区实物流转业务办理,其多位一体的智慧服务模式安全、有效,深受师生的欢迎。

3 校区专递在图书馆跨馆借还中的应用

图书馆跨馆借还的重点在于保证异地图书及时送达。优化升级跨馆借还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是设计校区专递作为跨馆借还配送方式的最终目标。

3.1 校区专递的含义

校区专递是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一部分,即针对师生的实际需求,结合智慧校园平台已有功能提供个性化定制,实现学校师生所需图书资料、职能部门业务管理工作相关实物在校园内的传递和配送。

3.2 校区专递与图书馆跨馆借还服务

图书馆可以在维持跨馆借还服务馆内基本流程不变的基础上,借助学校校区专递免费服务平台,采用工作日跨馆借还校区专递物流配送与节假日商业快递配送相结合的配送服务模式,详见图1。

在此流程中,校区专递实现了如下特色功能:一是馆员自助下单。寄件人在校园网或微校园办事大厅中的“校区专递服务”模块自助下单,然后选择寄件人和收件人所在校区,填写收件人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二是寄件人提交申请后,系统将自动生成“专递号”。如果图书较多就会分多个包裹,为防止包裹数量出现差错,服务点会打印对应标签贴于包裹外面,标明本批次包裹总数及分包编码序号,如:若同批次共6包,分包编码序号可依次编为1/6、2/6……6/6。三是统一的交接地点。各校区的师生服务中心为统一的校区专递投放/取件点,寄件人或取件人到固定窗口办理相应业务。四是时间安排明确,配送效率高。工作日11:00之前寄件当日达,11:00之后寄件次日达。如果馆藏地图书馆馆员11点前处理完需要配送的图书,取书地图书馆的读者在当天就可以获取所预约的图书。五是操作短信通知提醒。馆员在智慧校园平台完成“寄件”申请和办结“取件”后,平台会发送实时短信提醒,馆员可以依据短信提醒对“寄件”和“取件”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3.3 校区专递与商业快递跨馆借还物流配送过程对比

目前,图书馆仍需要商业快递在节假日配送跨馆借还图书。作为校区专递的补充,商业快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下页表1为校区专递与商业快递跨馆借还物流配送过程的对比。

表1 校区专递与商业快递跨馆借还物流配送过程对比

由表1可见,商业快递涉及的各项操作任务主要发生在馆员和快递员之间,同时也涉及称重计费和经费结算等环节。寄件和取件的时间安排受快递员和快递公司业务量的限制,随机性较大,但不限于工作日。与商业快递相比,校区专递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信息化网络平台和实地服务资源,具有较强的服务优势。

3.4 校区专递的服务优势分析

3.4.1 统一运行流程,规范安全。目前,图书馆已经利用智慧校园平台中的校区专递服务已有功能定制了适合跨馆借还的物流传输流程。各馆区馆员都遵循统一规范的操作流程,按照接收的平台操作实时短信提醒安排工作进度,有序地完成需要配送图书的传递和收发工作。与此同时,疫情期间在统一的地点与办事人员交接寄件和取件,避免了人员及图书与社会快件的密切接触,保障了图书到馆后读者的安全使用。

3.4.2 统一配送时间,确定性强。校区专递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实物传输,有统一的配送时间,配送确定性强。馆员依据日常工作安排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寄件后,对方就能大致判断取件时间。

3.4.3 统一经费配置,持续有效。在开展跨校区借还服务过程中,作为非经营单位,高校图书馆的物流经费配置一直处于尴尬境地。运行经费是否可持续地配置到位直接关系到该项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高低,甚至关系到该项服务能否可持续开展。与图书馆需要为长期使用商用快递支出大额经费不同,校区专递服务由学校统一配置经费,免费面向全校各院系师生进行实物传递。图书馆不用额外支出其他配送费用,节省了大量的经费和业务处理精力。

4 结语

实践证明,与其他物流配送方式相比,依托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校区专递服务的流程更规范,配送时间更可控,经费配置更优化。这些优势使其可以成为图书馆跨馆借还配送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利用模式。同时,校区专递也推动了图书馆服务的智慧化进程,使图书馆可以更深入地融入智慧校园建设,对图书馆服务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受工作日配送的限制,图书馆部分跨馆借还服务仍由商业快递完成,校区专递的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这也给馆员工作的统一安排带来了一定的麻烦。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专递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应不断加以拓展,从而为以图书馆为代表的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和智慧的服务。

猜你喜欢
物流配送馆员校区
“地铁+电商”模式物流配送体系研究
山西将打造高效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ComparingDifferentRhetoricStructurebetweenVariousLanguagesfromCulturalAspects
A Study on the Proces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Psycholinguistic Perspectives
TheStudyofGenre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国家标准《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