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探究

2022-11-18 21:25杨丽丽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教辅理论课民办高校

□杨丽丽 张 辉

思政课教学内容是指思政课教师对思政课课程内容、教材内容进行深层次加工,在充分考虑师生交互作用、教学实际的情况下,从而在课堂上为实现一定教学目的而呈现出来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及信息,是一个静态和动态、固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体。

一、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目前思政课教学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尤其是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思政课建设还相对薄弱[1]。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忽视民办学生的现实特点。教学是由“教”和“学”两个密切联系的部分构成的辩证统一体,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考虑如何将教材内容消化为自身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而忽视了学习主体的特点、兴趣点及其内在需求等等,这无疑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在所走访调研的十余所民办高校中,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表示,由于思政课教材更新换代快,思政知识飞速变化等原因,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疲于备教材无暇备学生的现象。即按照国家统一教学大纲要求,使用同一教材,无视民办高校学生分数低、思政知识基础薄弱,对思政课普遍缺乏兴趣;学习自主性差、功利性强;关注时政、但又盲于判断等不同于公办院校学生的特点,很难做到针对性教学,自然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忽视时代发展带来的问题。目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形势变化较快,这给思想政治教学带来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在走访调研的十余所民办高校中,大多数思政课教师表示时常关注世态、事态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耗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有些力不从心。再加上科研任务、行政任务繁重,自身态度等原因导致部分思政课在教学时抱残守缺,普遍存在着观念滞后、课件陈旧、案例老旧、方式方法老套等现象,没有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最新国内外形势、学科前沿知识及时融入教学内容中。

(三)忽视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发展,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扩展了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然而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走访调研的民办高校中,思政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能够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先进教学技术,比如使用云课堂、雨课堂、蓝墨云端、慕课等先进技术传播最新思想,抓住学生眼球。然而年纪稍大些的教师则会出现反感甚至是抵制互联网上的舆论信息,抵制先进教学手段,固守一本书、一支粉笔讲一节课的理念,姑且不论其理论功底如何,单单从形式上来说就已经让学生失去了兴趣和听课欲望。

二、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创新探究

教学内容的指向对象是学生,要想让学生乐意接受,需提高教学内容被学生的可接受度,即增强其针对性。增强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可从编撰校本教辅、提高本校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扩展深化特色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

(一)突出校本特色,编撰校本教辅是基础。教材教辅建设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基本依据。2005年2月由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曾指出“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为保证思政课教材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需由国家统一编写和管理[2]。但是同时鼓励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围绕时代发展,编撰突出校本特色、贴近自校学生实际的各类校本教辅。为提高教学内容针对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的编撰应该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1.正确处理教辅建设的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之间的关系[3]。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反映社会主义办学性质的、由国家保障开设的大学生必修课程。这就决定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的编撰应坚持意识形态性原则,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坚持意识形态性原则就是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指导校本教辅的编撰工作,始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完善和更新教辅内容。然而,意识形态性的教育效果如何,必须依托于校本教辅的科学性。它要求民办高校思政课校本教辅建设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把握规律性。就是遵循民办大学教育的规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规律及民办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及其认知发展规律。只有把握和遵循了这些规律,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的内容体系和逻辑架构才能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2.正确处理教辅建设的时代性和区域性之间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做到与时俱进,并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审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的理念、体系、内容、形式等,使之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滞后或超越时代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辅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但是教辅建设的时代性应结合民办高校自身所在区域的特点,即坚持普遍时代性与区域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将区域建设成就和区域故事融入校本教辅。提高教辅内容的区域针对程度,提高区域服务能力。

3.正确处理教辅建设的规范性与可读性之间的关系。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它是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因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教辅建设应注重规范性。所谓规范性是指要按照教辅的相关标准,注重其内在逻辑结构完整;其内容的正确性和其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民办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思想疑惑,适应他们的特点和需求,在编撰校本思政教辅时应多征求他们的意见,以增强校本思政教辅的可读性。并且还应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发网络学习平台、思政案例资源库、精彩课件等网络化教辅,以增强学生的多样选择性。

(二)夯实理论功底,提高教学能力是关键。如何将具有民办特色的校本教辅和教学内容转化为民办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信仰体系,关键还是在教师。培养和造就兼具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高的理论水平的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成为民办高校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性的关键举措。

1.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是党和国家政策的宣讲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当代,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意识形态斗争日益尖锐的情形下,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宣扬马克思主义是每位思政课教师的职责。然而部分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没有自觉把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放在第一位,侧重于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思政知识,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观的正向引导。“传道者必先信道”,如果思政课教师本人都不信仰马克思主义,或者信仰不坚定,讲课时自然疑团重重、底气不足。只有教师真学、真用、真信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只是将其作为一门谋生的职业,其所进行的教学才会真正具有感染力。

2.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传播者,要想把自己的课讲好讲活,就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厚的学识。“教书者必先强己”,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发展性等特点,又由于理工交叉、文理渗透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世界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导致思政课教学内容可谓是一条融汇古今、贯穿中外的思想之河。主要涉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史”教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等,这可称之为中外之“古”;还要运用中外之“古”解释中外之“今”所涉及的不断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政课对于知识系统、庞大和繁杂的特殊性要求,导致要想扎实掌握之,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既为思政课教师,就必须担得起肩上的重任。否则“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民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不断地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各种历史性事件,关注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发展。以历史为基础,以理论解释当下,做到史论实相结合。

3.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需做到“道”“术”相济。“术”即方式、方法。“道”是内容、是基础。术就是传授道、讲述道的途径和方法。方法选用是否得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容的接受效果。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为提高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思政课教师还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经典案例、历史故事、现实故事,并善于讲述民办高校身边优秀师生故事、区域故事等,把故事融进理论,讲深讲透,讲到民办学生心坎儿里去。

(三)深化、扩展具有民办特色的思政教学内容是依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要有所深化、有所拓展,这样才能满足时代的呼唤、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为此,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加入理论与历史基础教育、国内外形势教育、学生生活困惑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1.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需加入理论和历史基础教育。多数民办高校的学生,在高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历史知识基础薄弱,往往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他们在大学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误解。因此,补齐、补全思想理论知识和历史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古人特别强调,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因此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需有意识地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历史性知识融入各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中,培养民办学生历史感和责任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涉及方方面面,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大学所有思政类课程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也需反复地讲、细化地讲、深入到不同思政课程去讲,只有打牢这些基础,才能改变民办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看法,消除他们的误解。

2.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融入国内外形势教育。目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极化趋势明显,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发展势头势均力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4]。再加上互联网的助力,每时每刻都会有大量信息融入人们的视野,信息量大增,但信息的质量良莠不齐且重复性大,相反甚至相悖的信息甚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正确对待信息爆炸现象。经过与学生们探讨,他们十分关心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彼此之间也会进行讨论,但他们更加希望听到作为领路人的老师们的观点。因此,老师从专业的角度、马克思主义的高度,分析事实,考究形势,传播正能量,对他们而言有极大的影响。一个老师分析的力度,理论的深度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老师的崇敬。因此,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加强自身理论功底的同时,增强国内外形势教育,主动培养民办学生的国际意识,大局意识和批判意识。

3.民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关注学生日常困惑。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众多价值观并存的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在刚刚脱离了类似军事化管理的高中之后,用何种价值观看待自身正在经历或即将经历的恋爱问题、择业问题、创业问题、网络问题、心理问题甚至生命问题,这是一个摆在民办高校学生面前的切身困惑和苦恼。

猜你喜欢
教辅理论课民办高校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
教辅虐我千百遍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