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丽
(济宁市任城区自然资源局 山东 济宁 272100)
梨集约化栽培具有结果早、产量高、技术简单和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为世界先进通用栽培模式。近年来,济宁地区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梨树种植规模不断增加,但生产中种植户配套栽培模式滞后,制约了梨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针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区域生产实际,从园地规划、品种及砧木选择、建园、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等6 个方面制定了济宁地区梨集约栽培技术规范,以供林果管理推广部门与种植户参考应用。
园地规划是梨树建园和安全高效生产的首要条件,建园之前要综合考虑本区域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土壤条件、水利条件、自然灾害等生产关键因素,禁止在易遭受水淹、霜冻、冰雹的地带建园,同时要避开环境污染地带,以保证安全生产。此外,为了方便田间机械化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水电路及仓储等配套设施建设,要尽可能连片规划建园。
在品种选择上,要求具备树势易控制、丰产性好、树干直立性强、萌芽率及成枝力高、新梢易开张等特性,以便田间管理。主栽品种可选择翠冠、新梨7 号、黄冠、玉露香、秋月、圆黄、山农酥梨等新优品种。授粉品种要求与主栽品种花期一致、花粉量大、亲和性好、商品价值高,配置比例以1∶1~1∶4为佳。砧木采用杜梨、秋子梨与豆梨,西洋梨与生长势较旺的品种可用矮化砧木。
3.1 苗木选择。要求大苗建园,苗木高度在1.5 m 以上,芽眼饱满,长势一致。主侧根一般需要3~4 根。在种植之前修剪根系,放于清水中浸泡12~24 h,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3.2 架材安装。定植前沿行向每6~8 m 栽1 根400 cm×10 cm×8 cm 规格的水泥杆或直径为5 cm 的镀锌钢管,水泥杆或钢管的地下埋置深度为其高度的15%~25%(依据土壤质地确定),其中钢管要求混泥土浇筑。地面以上均匀拉3~4 道2.2 mm 镀锌钢丝,最低1 道离地面不低于60 cm,用于绑扶苗木及滴灌管,每行两端的水泥杆或钢管向外倾斜15°,并用地锚固定。
3.3 苗木定植。实行宽行起垄密植栽培,株距0.8~1.2 m,行距3.5~4.0 m,具体根据不同品种的生长习性确定,起垄高度20~30 cm。种植深度要求不超过苗木根颈部,栽植以后注意踏实土壤并充分浇水,最后覆膜保墒。
目标树形为高纺锤形,干高60 cm 以上,树高3.5 m,中心干直立强壮,均匀分布25 个左右单轴延伸的结果枝组,主枝长度<100 cm,基角70°~90°。
4.1 当年修剪。当年苗木定植后留30~40 cm 高进行定干,萌芽后留1 个强旺新梢用竹竿绑扶,加强肥水及病虫害管理促其旺盛生长,确保生长量当年达到2.0~2.5 m。
4.2 第2年修剪。第2年萌芽前,对地面60 cm 以上、顶端30 cm 以下所有的芽进行刻芽,以促发分枝。冬剪时原则不短截,少疏枝,重点疏除顶部竞争枝、个别过旺枝与徒长枝;树头过旺时换弱直立枝带头;树势过旺时通过化学控旺与肥水减量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
4.3 第3年修剪。第3年尽可能多留果,以果压冠控旺,对结果少或无果的树继续通过化学控旺与肥水减量结合的方式进行生长量控制。冬季继续疏除顶部竞争枝、个别过旺枝与徒长枝、粗度超过主干1/3 的主枝、过密的小枝组。
5.1 行间种(生)草。9 月份行间种植高羊茅、黑麦草、鼠毛草、毛叶苕子等草种,种植宽度1.0~1.5 m,避开梨树追肥区域即可,生长季节进行定期刈割或碾压(留茬10~15 cm)。也可自然生草,高度超过30 cm时应刈割。
5.2 施肥。提倡采用滴灌或施肥枪等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定植当年,在新梢长到20 cm 时开始追肥,每月1 次,依据树体生长量连续追肥3~4 次,每次每株40 g 左右,前期以氮肥和磷肥为主,后期以钾肥为主。第2年不再追肥。第3年结果后追肥3 次,第1次在萌芽前,以硝氮肥、钙肥为主;第2 次在果实膨大期,采用高氮中高钾配方;第3 次在果实生长后期,采用中氮高钾配方。在施肥量上,每产100 kg 果实追施复合肥6~8 kg。有机肥在9~10 月施入,施肥量1 000~1 500 kg/667 m2。根据树体是否缺素,选择添加硫酸亚铁、硼砂、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5.3 水分管理。生长季节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水,一般结合施肥进行,主要分为萌芽水、花后水、膨大水和冬前水。为提高水分利用率,可覆盖黑色园艺地布、无纺布或黑地膜。
6.1 人工授粉。面积大的梨园采用液体授粉,配方为水100 kg、黄原胶20 g、硝酸钙50 g、硼酸10 g、白糖13 kg、精花粉40 g,花开30%左右时授第1 次粉,花开50%左右时授第2 次粉,每次花粉溶液使用量为10~20 kg/667 m2。面积小的梨园可采用人工点授的方法,开花30%以上开始授粉,连授2~3 次,花朵开花后1~3 d 内授粉效果最好。
6.2 疏花疏果。花序分离前去除多余花序,每10~15 cm 保留1 个。疏蕾在初花期进行,每个花序保留3 个。疏果在谢花后1 周进行,每花序只留1 个果形正、个大、果面光洁无损的果实。果实间距依据果实大小确定,小型果10~15 cm,中型果20 cm 左右,大型果30 cm 左右。
6.3 套袋。根据品种特性选择抗风化、耐雨淋、透气性良好的果袋(纸袋或塑膜袋)。一般谢花后15~30 d开始套袋。有果锈的品种和绿皮品种应尽早套袋,褐皮梨品种可晚些,一般要在花后50 d 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