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萍
(云南省开远市灵泉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 开远 661699)
目前,我国对蔬菜有害物质含量、硝酸盐含量和有害微生物含量进行了明确规定,这3种物质含量同时符合标准才能称为无公害蔬菜。目前无公害蔬菜栽培成为我国蔬菜种植的发展趋势。
目前蔬菜栽培大棚以竹木式、无柱钢架及装配式钢管类型为主。竹木式大棚成本较低,主要选用竹竿或毛竹片进行搭建,并覆盖薄膜;无柱钢架搭建的大棚具有透光性好、保温能力强等优势;装配式钢管大棚优势为内部空间大、耐用、坚固等。云南山区冬暖式大棚建议采用双斜面屋面,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另外,加盖毛毡和薄膜,可提高大棚保温及防水性能。
冬暖式大棚应防止出现土壤中各元素含量严重失衡的情况。无公害蔬菜栽种过程中对土壤中的钙、磷、镁、氮等元素有一定量的需求,元素缺乏会导致蔬菜生长受限。大棚内种植可使用天然发酵的有机肥料,同时搭配基肥,补充所需营养[1]。
冬暖式大棚无公害蔬菜种植需以市场需求为基础,可实现全年供应。实际种植过程中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可保证蔬菜的最佳上市时间。另外,也可根据采收盛期进行蔬菜播种期的推算。
山区大棚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加西亚F1、快圆1号、冬棚冠军F1等。根据云南山区的气候特点,选择营养土进行育苗。夏季和秋季需要搭建拱棚,遮阳,以防止幼苗晒伤。冬、春季节可在大棚内进行育苗,为防止棚内温度过低,可设置小拱棚或覆盖薄膜进行保温。严格做好育苗期的光照、温度、空气质量等环境管理[2]。
播种前需要对苗床进行灌溉和喷药处理,注意调节土壤温度。冬季需在顶棚加盖毛毡和薄膜,起到防水的作用,另外,播种后要及时覆盖湿润的营养土以及地膜、拱棚进行保温。夏季时可覆盖遮阳网,齐苗时可在清晨温度较低时揭去地膜。
首先需要对苗床进行温度控制:白天温度控制在25℃左右,夜间控制在8℃~10℃。温度过低时,可通过覆盖毛毡和薄膜进行保温。冬春季节应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夏秋季节,为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应覆盖遮阳网。另外,播种前需对苗床进行灌溉,直至出苗前不再浇水。若出现干旱现象,可在温度较高时揭开地膜浇水后再进行覆盖。定植前1 d需进行灌溉,幼苗需带肥移栽[3]。
定植之前需对田块进行耙平,施加基肥,同时喷药消毒。定植前需密闭大棚使棚内温度达60℃以上,以杀灭棚内的病虫害,同时使用5%的菌毒清喷洒起到杀菌消毒作用。根据不同蔬菜制定适宜的行距。冬季需对大棚内湿度进行管理,灌溉时遵循阴天、下午不浇水,不浇冷水、明水、大水的原则,浇水后需及时排湿。蔬菜结果期需注意盖膜避雨。另外,当环境湿度较大时,需采用烟剂防治病虫害。秋冬季节为促进蔬菜生长要加强光照管理,延长光照时间,可通过挂镀铝膜的方式增加反射光照,阴天时可通过揭掉毛毡增加光照[4]。结果期应适当避光,防止暴晒。
防治病虫害可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措施。药物选择应遵循毒性小、残留低的原则。冬季农药降解速度较慢,因此最后一次施药时间应根据采收期合理确定,确保食用安全。蔬菜成熟期进行采收时应注意,若为当地销售,则可在完熟期进行采收;若为远距离销售,则应在半熟期进行采收。无公害蔬菜应注意不可采用乙烯利催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