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钢
(a.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b. 陕西省地表系统与环境承载力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127)
人口失踪是指人由于特定原因,主动、被动或无意识地消除自我信息,与熟悉社会失去联系的一种存在状态,失踪原因包括拐卖、抱养、遗弃、走失、离家出走等多种形式。据《中国走失人口白皮书》①http://www.gongyishibao.com/newdzb/images/2021-03/02/02/GYSB02.pdf显示,2020 年全国每天约有2 739 人次走失,全年走失达100万人次,形势十分严峻。人口失踪不仅给家庭带来重大创伤,而且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作为人口失踪的重点类型,拐卖犯罪近年来备受社会和学界关注。因其利润高、风险低、危害大,拐卖犯罪已与贩卖毒品、走私军火并称三大世界性犯罪,相对弱势的人群如妇女和儿童是其主要侵害对象。由于拐卖犯罪通常具有空间距离远、时间跨度长、总量估算难、追查线索少、找回难度大等特点,“打拐”行动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和地域内起短暂性作用,拐卖犯罪屡禁不止。国务院先后在2008、2013、2021 年三次发布“反拐行动计划”,从2008 年的“反对拐卖妇女儿童”扩展到2013 年至今的“反对拐卖人口”,以指导部门联动、全民打拐,共同保护全体公民的人身权益。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和公安机关应对手段的升级,当前预防和惩治拐卖人口犯罪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新特点以及新趋势,尤其日趋集团化、高科技化、隐匿化和复杂化,严重危害了公民的人身权利,破坏了社会和谐稳定,也给预防和打击犯罪带来了新的挑战。特别是2022年,国内发生多次与拐卖相关的事件,引发了较多的公众关切和舆论争议,同时引出了不少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拐卖犯罪方面的研究成果,过去主要集中于法学、社会学、犯罪学等学科领域,地理学虽然介入较晚,但表现出强劲的后发优势,成果正不断涌现。本专刊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汇集关于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地理研究与治理的最新成果,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和扶助失踪人口与拐卖相关受害人群,同时邀请更多地理学界内外的研究者加入到探究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及其治理研究的行列。我们的想法与《热带地理》长期传递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相契合,由此受到编辑部邀约,策划了本专刊。
本专刊收录了15篇学术论文,呈现以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问题为核心议题,以地理学科为核心学科视角,并与犯罪学、人口学、法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其他多个学科交叉共鸣的特点。此外,本专刊论文还呈现出以本土探索与实证为主,国际观察与对比为辅的地域视野,以数据驱动的量化分析为主,以案例剖析的质化分析为辅的解析路径特征。这些论文在内容上主要聚焦于探究失踪人口与拐卖犯罪的群体画像、时空格局、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治理对策,既有深入的文献回顾与理论思考,也有宏观的数据利用与计量分析,还有扎实的案例剖析与中肯的对策建议。根据论文的研究对象或主题,大致可将其分为3个版块:一是本土探索与国际启示,主要基于文献梳理和理论辨析总结国内外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地理研究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现存问题与治理启示;二是多尺度与多维度实证,主要聚焦中国的拐卖犯罪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多源数据和多元方法解析拐卖犯罪的多尺度时空特征和多维度影响机制;三是中国犯罪地理新进展,汇集早前地理学者较少涉及的犯罪类型,从宏观全局探讨其时空分异规律与防控治理对策。
第一个版块“本土探索与国际启示”包括6 篇论文,分别着眼于失踪人口与拐卖犯罪两个方面。拐卖人口犯罪是一种非正常(非自愿、被动)的人口迁移(失踪、迫害)现象,囿于中国拐卖人口犯罪问题的隐蔽性、分散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早前研究学科视角较为集中和局限,近十年来地理学者通过不断探索逐渐取得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进展。本专刊推出《中国拐卖人口犯罪地理研究:进展评述与治理启示》和《拐卖犯罪与“后拐卖”研究的关系地理学探新》2 篇论文,前者从犯罪地理学视角重点梳理了中国拐卖人口犯罪地理研究的主要进展、现存问题、前景展望及治理启示。后者从关系地理学视角梳理拐卖犯罪问题的理论张力,获得关于拐卖犯罪的关系地理学基本认知,从空间、地方、主体性内涵上解构拐卖犯罪以及“后拐卖”情境,进而总结和建构关系地理学嵌入拐卖犯罪治理与后拐卖发展干预的研究逻辑。另有2篇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外儿童贩运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计量分析》和《中美人口贩运问题治理比较研究》,从中外对比视角对拐卖犯罪的研究热点与治理体系进行梳理回顾与对比探析。最后2篇论文《家庭送养的时空演化及决策机制》和《美国失踪人口的时空格局演变与影响机制》,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了中国家庭送养和美国总体失踪人口的基本特征、时空格局与影响机制。
第二版块“多尺度与多维度实证”收录了7 篇论文,均是围绕中国拐卖犯罪的相关人群和重点地域开展实证,从多维度探究拐卖犯罪相关群体画像、时空格局与路径网络,探索犯罪形成机制和防控治理对策。研究主题包括:跨国拐卖妇女犯罪(安徽)、主要拐出源区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西南地区),重点拐出省域拐卖未成年人犯罪(云南),重点拐入省域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河北),有违伦常的非常规拐卖犯罪(亲生亲卖)等。数据来源包括寻亲平台数据、裁判文书数据、新闻报道案例、田野调查案例等,多元数据的整合利用(广西)是重要趋势。整体上以量化研究为主,研究地域广泛,从拐出地到拐入地,从跨国、全国到片区、省域,对具体案例的质性分析颇具新意,就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对比,拐卖妇女和拐卖儿童的对比等也较有特色。以其中2篇文章为例,《中国亲生亲卖犯罪的时空格局与决策机制》一文,基于当前拐卖犯罪呈现的新情况(以偷盗、强抢、诱骗方式实施拐卖的案件数量明显下降,亲生亲卖型案件明显增多),较为系统地探究了中国亲生亲卖犯罪的多维时空特征与决策机制;《被拐儿童记忆地图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寻亲成功案例的实证》一文,则从个体微观视角对被拐儿童记忆空间/地图开展研究,探寻规律与模式,揭示被拐儿童的记忆空间/地图对其寻亲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为深入研究和科学寻亲提供参考。
第三个版块“中国犯罪地理新进展”共收录了2 篇论文,分别着眼于职务犯罪和非法采伐两种早前学界关注较少但社会影响较大的犯罪类型。《中国职务犯罪的时空分异、关联网络与防控对策》一文,基于1985—2020年的321个副部级及以上犯案官员信息,探究职务犯罪者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犯罪行为的时空分异与关联网络,考察犯罪发生的原因机制并提出防控对策。《中国非法采伐林木行为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一文,基于2014—2020年中国50 094 份非法采伐犯罪的刑事一审判决书,探究中国非法采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驱动因素,旨在丰富中国生态环境犯罪实证研究和为治理相关犯罪提供参考。
回顾过往,中国还存在大量拐卖历史积案有待侦破,大量失亲家庭期待团圆,不少困境寻亲人员需要扶助,研究者们深知每个冰冷的案例数字背后都是一至数个原本温暖但当下支离破碎的家庭,因而深感研究意义的深远和研究责任的重大。展望未来,在全球化与地方化较量过程中,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的时空格局与路径网络,以及诱发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的自然人文因素都将日趋复杂,人类必须反思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背后的“犯罪根源”。作为人文地理研究者,坚信揭示跨地域和跨文化背景下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的内在机制与外在影响,对犯罪治理和人员扶助尤为重要。新时期的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研究是一项充满复杂性、挑战性与公益性的大课题,需要多学科和多领域学者的通力合作与协同攻关。最后,感谢参与本专刊的各位作者,在半年左右的征集时间内贡献了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也要感谢本专刊的各位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感谢《热带地理》编辑部的平台支持与周到服务,希望本专刊对未来的中外人口失踪与拐卖犯罪的研究深化和问题治理有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