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层次建构与培养

2022-11-18 06:32苏小菱
教育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核心基层职业

●苏小菱

马克思、恩格斯在实践中坚持整体性原则的运用,并强调,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完整地描述事物”[1]。大学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培养任务随着历史发展阶段不同而不断变化,需要通过理论、实践、历史和发展的统一,以马克思整体性理论为指导,构建多元统一的整体性培养路径,实现培养系统的最优化发展。基层就业作为毕业生参与就业的基本表现形式之一,其过程中蕴藏的职业素养是包含了多重因素内容的整体。

一、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整体构成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产业体系正加快向城乡一体化迈进,乡村文化正加快实现城乡融合,乡村治理正加快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转变,对参与乡村发展建设的人才需求更加迫切,对知识体系完整性和培养工作系统性的要求更加严格。基层人才核心素养要素随着历史、实践过程不断往前发展,逐渐丰富。因此,在审视基层就业核心素养时,我们首先要从事物整体发展规律出发,全面梳理其中几个要素的基本内涵与形成逻辑。

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OECD)发布研究报告,将有关学生能力素养的讨论直接指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共三类九种核心素养指标条目。[2]2006年,欧盟在欧洲参考框架(ERF)中提出了八项核心素养(European Parliament,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006)[3];美国2012年颁布的《科学教育框架》强调通过核心概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我国学者因受OECD研究项目和欧盟核心素养理念的影响,普遍认为核心素养应该是个体现在以及未来能够满足个人及社会发展需求而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辛涛等指出核心素养的遴选应注重一贯性、发展性与时代性;[4]柳夕浪通过素养的整体性强调凸显教育的综合性;[5]李艺等指出核心素养是由学科核心素养推演而来,并提出了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层次。[6]

2014年以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昭示我国核心素养培育工作全面启动。此后,我国学者对核心素养的研究不断深入。根据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和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观点,本文认为,人的核心素养具有稳定性和整体性特点,会依据所处的环境因素和实践过程而改变,会随时间和地点变化发生一定转移,具有外在表象和内部特质共同作用的双重特性。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基于社会需求导向提出“基层就业核心素养”概念,主要是阐释满足自我终身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为了考察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过程中的根本动机、职业修养、知识技能和作用发挥;是要突出毕业生在服务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努力担当作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借鉴“素质冰山”理论和李艺等的学科核心素养的“三层架构”模型,我们从整体性视角,构建了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四级结构层次。内容可概括为:奠基层即“认知层”,包括战略思维与职业初心,强调职业选择中的思想引领作用,突出个人的职业认知与分析能力等;基础层即“驱动层”,包含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强调基层就业价值观的确立,突出个人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等;中间层即“表现层”,包含职业态度和基本知识素养,强调岗位作用的发挥,突出个人的综合知识和创新能力等;最高层即“发展层”,包含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目标,强调职业理想的形成与实践,突出个人的职业追求与发展自信。

在此结构框架下,我们强调,基层就业要充分考虑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需要、个人职业素养与基层发展需求之间的逻辑关系与作用机制;要从认知、动机、态度、规划四个维度整体性考核评估个人职业素养与基层发展的匹配性和契合度。希望通过对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结构层次整理,为高校人才培养产生整体性效应,为教育质量目标确立提供基本方案,为国家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实施产生积极动力,为基层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整体性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理论适用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属性,也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指出,“社会不是由个人构成,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同时,他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8]。人应该通过社会实践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长为完整的人。[9]

从这些观点中,我们认识到马克思充分确认客观事物——认识对象具有整体性;人的发展实践是一个过程整体。教育的目标是促进人在实践中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自我,成为完整的人。大学生基层就业核心素养作为高等教育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形成的产物,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独立整体。

第一,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是具有整体性的有机存在。从毕业生职业选择看,基层就业核心素养是对基层发展的知、情、意、行的统一;从就业表现来看,基层就业核心素养既包含了知识、能力和匹配性等显性要素,还包括了认知、动机、态度、自我教育、自我规划等隐性要素。这表明基层就业核心素养内涵的整体性,也决定了其培养体系的整体性。

第二,基层就业核心素养内涵是具体的也是动态发展的,是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具体整体与发展中的历史整体的有机统一。大学生作为高层次人才,其基层就业行为具有时代特征,行为体现的价值与内涵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丰富和完整。乡村的治理状态从落后贫困到有序脱贫再到全面振兴和实现现代化,对我们理解基层就业核心素养价值,也提供了历史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视角,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全面把握和认识这个整体性关系。

第三,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主体是在作用发挥中需要相互协同的统一整体。基层就业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参与和投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素养的匹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社会进步。由于素养元素的整体性存在,其养成则需要一个系统化的培养过程,需要将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教育主体力量整合为该培养活动的整体主体,并整合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使这一培养活动具有整体性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功能。

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规律出发,在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实践过程中,我们既要整体性把握作为目标对象的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也要整体性把握素养形成的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需求导向,从源头上明确方向。乡村处于国家发展的最基层,是社会的终端和末梢,在新发展阶段,乡村发展需要更多有情怀,勇担当,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讲创新、能创造的青年人才。高校要围绕社会需求,树立既涵盖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又注重品德修养、价值树立,还讲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把服务我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反哺社会的根本追求,并以此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基本方向。围绕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态、乡村自治等主题,全面发挥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的育人作用,将振兴乡村所需的知识体系贯穿于课程教学,强化课程育人。

第二,坚持过程导向,在过程中强化素养。构建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结构层次,强调基层就业核心素养不仅包括普适性素养、专业性素养,还包括发展性素养,可以为专业团队实施课程改革和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提供更加具象和细化的参考内容。在培养中,可以通过大学生科研创新这个核心媒介,强化课程育人和科研育人功能,强调师生互动和科技报国,在师生双向互动和人才培养各环节协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有效地建构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能力体系,体验和领悟到服务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要我到基层”向“我要到基层”转变。

第三,坚持结果导向,在实践中提升志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要架起教育目标与教育实践中具体操作的桥梁关系。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固定情境下的简单学习,而是在新教育环境中的创造性发展与知识性应用。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培养中强化目标一致性,通过地方部门、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乡村之间的资源互补和跨界交流,为毕业生提供科技特派员、农村指导员、驻村书记、选调生等的锻炼机会,坚持从实践中要知识,在实践中长才干,实现个人的职业设计由“在基层要岗位”向“在基层谋事业”转型。

三、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实表现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一批批青年大学生走进基层、融入基层,积极开展创业和就业工作。“欠发达地区志愿者、大学生村官、选调生、驻村第一书记、新乡贤”等一系列名词也成为了大学生在基层的代名词,他们为推动基层事业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与智力支持。然而,我们比较市场中各类人才供求信息可知,在国家政策的激励和号召下,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执行情况仍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源,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用人单位满意率不高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还是依托教师与课程来实施。由于任课教师日常以学校为主阵地,很少与基层进行互动与融入,教学内容还是依托教材、以往教学经验或自我分析为主,再加上部分教材内容更新滞缓,在具体问题分析中,教学问题的来源还是基于理论或者主观判断,容易将无具体逻辑关联的、细碎的“问题串”作为基层整体性发展问题加以理论阐释与推断,阻碍学生对基层发展的整体认知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

为了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使用评价,课题组于2020年对浙江省202家基层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情况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青年大学生具有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工作效率高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职业情怀不深、实践操作技能不强、知识结构不全等不足。

(二)基层实践活动碎片化,学生就业意愿不强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平衡、学生参与基层锻炼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大学生对基层发展和需求了解基本依靠理论学习、实习参观或自我感受。导致出现主观臆断,认为自己的知识技能在基层难有用武之地,再加上高校和地方政策宣传不充分和社会传统思想干扰等原因,对基层认知基本保持于条件艰苦、待遇不高、发展空间不足、就业创业机会少等状态,严重影响对基层岗位的择业判断。

为了解在校学生基层就业意愿情况,课题组于2020年对浙江省5所重点建设高校的1000名在校生开展了问卷调查。其中,对“毕业后是否愿意到基层就业?”表示“愿意”和“不愿意”的学生比例基本持平,各占50%左右;对“你在基层任职的时间期望是多久?”56.4%的学生目标年限只有1~2年,更有约10%的学生选择的期限是1年以内,愿意长久性工作的只有5.1%。对“你到基层就业的选择路径是什么?”约79%的学生选择通过考公务员、事业编制等方式就业,选择到社区、村和企业的仅占15.7%。

(三)主客体价值追求不统一,就业指导体系不完整

大学生基层就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个人等多元主体,以及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分配和劳动收入分配、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劳动力市场及其产业发展规划、教育与培训规划、就业理念等广泛而复杂的治理客体,这些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综合机构。长期以来,大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系统主体与系统客体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仍存在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结构关系失衡非优化的运行状态。[10]同时,基层就业被简单地理解为是个体的就业选择问题,很少涉及其素养养成的价值问题。

因此,就业素养也被作为单方面的对象性阐释,只关注其行为结果,而忽视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形成逻辑和基本表现,学生素养教育的整体性关系被“裂化”,使政府、高校、社会等各个主体成为孤立的培养单元。

四、提升基层就业核心素养的整体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迈出坚实步伐”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必然需要能扎根基层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基层人才培养,是一项既涉及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规划,又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改革方向,还涉及基层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的系统工程。

(一)坚持整体治理:强化面向基层的认知与认同

基层就业的前提基础是对基层产业发展的新业态和新需求有全面的认知,对基层就业的政策有充分的了解,对现代基层治理的新手段和新技术要真正的掌握,对基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与发展有正确的评估。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系统性,要求我们运用整体性治理下“协调”“整合”等路径与手段,遵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才规律以及基层发展的逻辑规律,以基层为人才发展的主阵地,建立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做好人才的培养输送工作。

政府要主动搭桥,让高校与基层单位和人才市场紧密携手,推进实施“基层就业人才培养计划”;高校要充分进行基层人才需求情况调研,根据基层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用人单位要主动参与高校的课程开发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工作,要给大学毕业生创造良好的爱才、用才环境;职能部门要积极参与对于大学生基层就业政策的解读与指导,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政府要加强基层治理的建设投入,构建政府与市场、社会通力协作、社会个体有序参与的治理生态,改善基层环境,增强在基层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提升人才队伍的稳定性。

(二)坚持思想引领:强化面向基层的价值驱动

教师党支部是高校事业中的战斗堡垒,是保障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一线组织。高校要坚定地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思想引领作用,要通过构建“党建为核,学科为基,育人为本”的组织育人工作模式,以思想引领,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把党支部或党小组建在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教学团队里,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指导学科(专业)前进方向,实现支部建设与学科(专业)发展共促共进,党的基层组织与育人组织有机融合。

高校要通过党员教授带头授课组建“教授+青年教师”的课程组团队,做好传帮带,以一流的师资,培育有情怀、有知识、有担当的栋梁人才。鼓励教师将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把一丝不苟的育人态度、精益求精的学术精神和科技富民的使命担当转化成为巩固学生专业思想和培育“家国情怀”最生动的教学案例,引导更多的学生投身于乡村振兴和全面小康的伟大实践。通过强化课程思政,激励教师将在科研创新、基层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等转化为教学知识,并在毕业评价中突出素质素养评价,激发大学生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矢志创新的职业理想与职业抱负。

(三)坚持创新培养:强化面向基层的知识提升

开展基层人才培养的教学设计,要通过“核心素养”层次结构模型,依托教师,以课程设计匹配层级目标,确立培养方案,致力于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有号召力的带头人、有行动力的追梦人;要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涉农学科与非农学科的跨界交叉,推动城市管理与基层治理的知识融合,使学科专业结构和知识体系更加符合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切实培养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

高校要坚持“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确立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要优化培养大纲,支持教师持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探究基于知识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要充分结合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探索将基层实践项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和答辩题材的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将社会实践与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产教深度融合,科学安排岗位技能培训,通过“基层实践”深化学生的知识应用,让学生参与基层改革过程,参与城乡治理和农业农村现代化项目攻关,提升技术水平。

(四)坚持政策激励:强化面向基层的职业梦想

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既要在“育”上做功课,也要在“留”上做文章。各级政府和用人部门要坚持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制度供给、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建立健全人才工作的激励机制,真正让基层工作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地方要讲好基层服务故事,树立基层工作典型,宣传优秀大学生心怀国家、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积极作为的成才之路和成功经验,激发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和职业抱负,才能不断壮大服务基层事业发展的人才储备队伍。

政府要提高人才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基层用人单位自主权,鼓励地方与高校联合实施大学生基层成长计划,支持地方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定向培养方向(特别是面向专业硕士学位领域),为基层事业发展定向输送专业化人才。要创新基层人才工作业绩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定向使用评价”办法,强化服务基层的业绩贡献评价,在技术评定等方面向立足基层作贡献者倾斜。

整体性理论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服务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推进了培养过程的有机统一。在新阶段的基层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强调学生自我价值追求和职业行动的整体一致性,实现培养效率最优化。

猜你喜欢
核心基层职业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职业写作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