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实施的宏观统筹与微观实践

2022-11-18 06:32郑兆领
教育评论 2022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郑兆领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党育才、为国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1]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培养具有中国心、富有中国情、体现中国味的时代新人,需要提高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一、课程思政现状

当前,高校面对的局势纷繁复杂,东西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持续,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业水平、心理品质、能力素质层次差异明显。据不完全统计,高校学生需要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的人数近三分之一。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2],更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应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加强课程思政工作,引导学生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至关重要。

课程思政的相关政策文件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福建省教育厅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及高校落实课程思政实施详细方案等,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文件体系。在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把握。

二、课程思政的宏观统筹

课程思政宏观统筹的目的是树立课程思政科学统筹观念,以达到整合最佳教育资源的效果。

(一)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学科

一要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升专业课程思政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丰厚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和独特的思政元素。高校应充分利用该学科的教学科研优势,发挥思政教育相关学科教师的专业优势。如,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与专业课程教师结对子,指导并辐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能切实提升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加工能力,发挥思想政治学科的示范引领,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

二要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力量,构建虚拟教研室。高校可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借助AR和VR技术,拓展教研活动空间,打破时空限制,打造思政教师、课程思政教师以及校党委领导等参与的虚拟教研室;开展思政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联合教研活动,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厚植教师教学成长沃土;依托虚拟教研室,推动思政教师加强参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凝练和推广思政研究成果,形成优质共享的教学资源库,达到共建、共享、共育效果。

三要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教育学科实训。高校要开展课程思政融合思政教育学科因子的实践与研究;充分利用专业课程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第三网络虚拟活动实践,吸收思政教育学科教师参与;积极开展与思政教育学科融合研究,结合时代特点,开展学生参与的思政课堂大讨论活动;结合学情,开展融合课程思政适应性实践与标准化、能力与效果的研究。

(二)统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建设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应切实做到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程内容不重复,保证课程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一要全面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精髓,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素养为重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积极打造中国特色的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二要区别专业课程吸收思政元素。每个专业学科建设课程体系不同,构建不同专业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尤为必要。同一专业课程的性质不同,对课程思政的元素要求各异。各专业应该围绕专业特点构建不同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不同思政元素构成了课程思政集合体,从而形成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如,文史哲专业重在修身铸魂、经管法专业重在治国理政、教育学专业重在培元固本、艺术学专业重在化人美人。

三要编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须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并结合课程内容实际,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点、教学方法和载体途径,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和融合。此外,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制作能体现课程思政特点的新课件(新教案),建立健全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形成思政教育资源库。

(三)统筹育人体系与模式

高校普遍开展了“三全育人”或构建十全育人功能和五育并举育人模式,目的都是打造立德树人育人共同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高校要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激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内生动力;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着力破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师生的获得感;牢固树立育人原则,彼此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打造立德树人实效。

(四)统筹育人效果与评价使用

课程思政成效取决于学校的课程思政评价与评价结果的运用,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一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政育人实施效果。不同学段的思政教育重点各有不同,小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学生的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阶段实施课程思政,应把握学生思想、生活、学习动态,按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对课程思政目标进行体系化设计,切实做到真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文化修养等方面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完善课程思政育人评价体系。学校要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将课程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单一的专业维度向人文素质、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特别要在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课堂的评分标准中设置人文内涵评价指标,系统地引导教师挖掘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点能力,细化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测量。[4]此外,应在“学评教”体系中体现育人评价元素,完善“学评德”体系,使德育元素成为“学评教”重要内容,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三要强化工作考核与使用。要建立科学考核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跟踪课程思政实施成效,设计不同年段学生教育效果与教学需求跟踪与考核,将阶段性效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内容;正确使用效果评价,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与工作积极性;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记录个人教学成长档案。

三、 课程思政的微观实践

课程思政微观实践重点阐述倡导个性化课程思政设计,建设课程思政元素“混合物”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方式“化学化”设想。

(一)课程思政资源建设实践

学生个性鲜明、需求各异,育人元素也应丰富多样。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建设不可或缺。在建设过程中,高校应该充分重视政治性、思想性、德育性资源。

一要挖掘课程本身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必须充分利用课程本身蕴含的对自然世界生成的真理性追求、对个人独立精神生成的人文素养化育、对人类社会生成的现实性追问[5],培养大学生求真精神;挖掘不同课程内在的人文性,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把课程理念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培养担当创造精神。

二要汇集政治性课程思政核心元素。缺乏政治核心性元素引领,高校课程教育就像房屋没有地基、肉体没有灵魂一样,难以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时代课程思政新常态的重要表现就是始终把政治性作为核心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尚未完全成熟,必须对其进行政治性引领,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念,走上正确的成长道路。正确的理论知识离不开思想逻辑保障,更离不开现实政治生活保障。只有思想逻辑与现实政治相契合,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

三要体现课程德育性元素。高校应建设社会之德,化育大学生社会责任和价值意识,化育其生命观、生存观和发展观,顺应学生道德成长规律,实现大德与私德双赢。只有接地气、接时代、接学生,才能真正把课程思政的德育性体现出来,才能真正用德育性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行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6]

(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课程思政在注重统一与整体性的同时,应该兼顾个性的协调统一,从学科专业差异性、课程差异性、学生学情个性需求差异性特点出发,实施个性化课程思政教育。

一是个性化内容设计。依托学科特点,结合专业和课程特色,充分利用学科专业配套的思政元素,凝练个性化内容。如,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是个性化教学实施。学生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区域特征不同,对人生的感知、感悟千差万别。高校既要面向所有学生传授课程思政元素,培养合格公民的最低要求,也要允许学生存在不同层次的理想信念,并开设面向不同需求对象的思政课程通识选修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建立思想道德水平底线评价标准,采取适当“补课”的形式,针对个别学生实行个别辅导,促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得到有效落实。实施因材施教,确保分层教育,分类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7]

三是个性化考核设计。根据分层分类以及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实施个性化考核,根据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按照分层分人需求,个性化设计课程考核与评价方案。

教学过程中植入课程思政元素,不能简单机械地灌输,而应通过启发、讨论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在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中做到崇德、明理、增信、力行。

总之,课程思政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