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跨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方向

2022-11-18 03:14王禹洁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文科应用型区域

○王禹洁

作为教育部“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科”这一概念早在2019年4月29日由教育部、中央政法委、科技部等13个部门联合启动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中即被正式提出。事实上,“新文科”建设的提出不仅是对新中国7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的一次反思、完善与提升,更是站在新时代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学术背景之下的应然之举。2020年《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发布,更标志着新文科建设迈向实施阶段。

它是一场于内在发展和外部推力共同作用之下,由被动应变转向主动求变的文科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近些年来,学界针对新文科建设的讨论十分热烈。众多学者从内涵解读、宏观路径及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不同观点,从而逐渐厘清了对这一热点问题的关键性理解。然而,关于“应用型”与“新文科”的探讨则多集中于个别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研究或专业特色发展的探索等领域,对于在应用型课程改革中如何融会贯通“新文科”关键概念的思考相对有限。尤其是在工具属性日益彰显的当下,如何在应用型课程建设中破除学科知识的窄化和壁垒,提高知识素养、强化专业能力、拓展学科视野,从而推进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和改革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广泛实践

应用型本科建设是继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双一流”建设之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设立的一项重大工程,自地方本科高校分类转型发展启动以来,高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反响强烈,并对由此可能带来的质的提升寄予厚望。近年来,随着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由初步转型发展阶段迈入内涵建设阶段,应用型办学逐步成为普遍共识,应用型学科专业迅速发展,学校的地方性、行业性、应用性特征逐步凸显。2021年5月发布的《“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中指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应用型本科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在大学人才培养的工作中,课程是制约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因素,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在课程内容的重构、实践教学的强化、实习实训的开展及教育评价方式的改革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力图加快课程建设,从“理论课堂”走向“实践课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掣肘,尤其是在区别应用型课程与课程的应用性以及实现基本知识、应用实践与素质锻炼的融合与构建上,还面临着平衡实践与理论的困境和难题。

实际上,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所要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能够在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的服务过程中,将高深的知识学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介于传统高校培养的理论应用型人才和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之间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学生而言,坚实的学科知识素养和运用学科知识去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职业能力同等重要”。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应用型课程建设不仅要重视对于应用型职业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实现能够良好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应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以及在未来社会变革中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各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改革方式和措施,突出课程建设的应用性、实践性,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

二、新文科建设对应用型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新文科不仅仅是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具体学科指涉,也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文科样态和学科内涵,具有时代性、中国性、世界性和技术性。虽然“新文科”与“应用型”是隶属于不同层级的两个概念,但实际上,新文科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这一要义与“应用型本科”的转型方向是并行不悖的。文科专业的应用性,是价值主体能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处理岗位工作中的具体实践问题,在数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的文明转型时期,人文学科现有的培养体系愈发难以满足未来时代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新文科建设不仅有利于助推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转型发展,而且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新文科建设赋予了应用型课程教学改革新的内涵。一方面,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战略对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都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另一方面,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层出不穷,社会问题日益复杂化,作为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更应重视围绕人才培养定位,实施区域特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价值取向体现时代性

发轫于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新文科建设,紧扣新时代主题而求新求变,是历史的必然,承担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的历史重任,其培育目标必然要在培养专业文科人才的基础上,培养延续文化创新、坚定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建设主力军和接班人。在转型发展与应用型课程的改革上,始终应坚持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挖掘和阐发立足于地方特色、地方风格、地方气派的优秀文化,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同时,要注重夯实中国价值、涵养时代精神,培养当代学子的民族忧患意识、社会担当精神和实践品格。

(二)教学内容体现复合性

新文科不只体现在其知识学问的先进性上,更体现在其对人文精神的历练、升华和弘扬上。汲取新文科建设的理念,应用型的课程改革不应只专注于固有的课程知识和技能锻炼,要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新需求,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树立以需求和融合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跨界思考和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人文素养,提升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要认识到新文科区别于传统文科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提倡高校围绕辐射区域的特殊性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打造特色文科和优势文科,地方高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更要体现出区位特色以及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适配。

(三)教学实践体现发展性

当代社会对新文科提出了跨时代性的功能期待,在崭新的历史背景与技术语境下,人文科学的发展正寻求“范式创新”,实现“由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的历史性转变。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实践更是应该紧贴社会发展与技术实践,努力强化求知、育人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兼顾与集成。比如,在教学中是否能够真正突破高校体系、专业领域的限制,引入切实有效的社会、企业资源?能否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方法,营造师生协作的“问题解决式”的新型课堂?是否能够优化课程实践,以真实项目任务驱动,实现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提升?是否能够改变既往的评价方式,以服务性、创新性、人文性作为成果评价的重要尺度?这些都是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课程在教学实践方面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三、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方向

地方本科高校的新文科应用型转型具有学科性、历史性和时代性,更是立足于中国教育实践的中国特色的体现,应以新文科建设为突破口,重新提振人文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全面构建能够凸显人文素养和地方特色的综合课程改革之路。

(一)“融通”:以中国价值、区域文化涵养课程内容

应用型课程的建设要体现课程内容与中国价值、区域文化间的“融通”关系,从而助力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一是以中国价值为引领,提升应用型文科人才的人文素质。应用型文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关键在于突出“能力素养”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工具属性,而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淡化了人的主体价值,要理清人文与科技的对话关系,明确应用型课程建设中价值引领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以“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乐天知命,率性自由”“中庸中道,和而不同”“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特征的中国价值,是中华民族经数千年反复磨砺形成的独特价值传统,始终是统摄所有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中国文学、中国社会、中国艺术的精神内核,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价值信念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价值。基于这一价值信念,应用型课程的建设要体现课程内容与中国价值间的“融通”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科建设和课程改革回归到培养人的本质上,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知识教育,强化课程思政,大力弘扬中国价值、展示中国魅力、彰显中国特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助力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

二是以区域文化联动,深化应用型课程改革的内涵建设。区域文化是学生认识世界、丰富人文情怀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改革,必须遵循在“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下,坚持立德树人,充分挖掘区域传统文化特色、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引领作用。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中有机渗透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并能够主动承担、积极融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增强区域文化资源对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价值引导作用,通过深入解构区域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分析其内在应用价值,进一步实现区域文化在课程资源上的表征、优化、整合,将区域文化资源拓展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纽带与润滑剂,帮助学生认识区域文化资源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运用,树立文化自信。

(二)“跨界”:以市场需求、区域优势优化课程实践

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建设,首先要立足于时代发展变化,体现围绕辐射区域的特殊性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的新需求,打造“地方性”“应用型”文科课程的新特色,努力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科和优势文科的“一流课程”。

第一,“跨界”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不要单单局限于讲授传统的学科专业知识,更要在课程中引导学生对于日益变化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密切关注和深入思考,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区域资源的优势和引领作用,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融入课程设计。实际上,我国为数众多的地方性本科高校的优势学科更多是利用区域优势发展起来的,但是这种优势更多体现在理工科,文科则更多表现为“全国一盘棋”般的趋同式建设,并未体现出明显的区位特色以及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匹配度。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区域优势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新文科建设的外在保障,要扎根地方,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面向产业发展,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与地方支柱产业、核心行业“共创”应用型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蓝图。

第二,“跨界”的教学实施。要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打好“地方”“应用”两张牌,在课程共建、“1+X证书”等方面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例如,在课程实践环节引入地方企事业单位的真实项目,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课程评价中建立涵盖地方行业一线导师的多元评价体系,明确岗位工作标准;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与行业专家的“直接对话”,帮助学生明晰职业发展方向;课程实践适当地走出校园、走进企业,帮助学生了解地方特色行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在课程中设置一些跨专业性、跨学科性的任务,推动专业集群建设,等等。

(三)“创新”:以工具平台、多样教学推进课程创新

要广泛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以课程知识为核心,通过项目化、情景式、案例化、实务实操教学等培养模式,模拟未来工作岗位形态,使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获得更多应用性学习与体验交流,实现课程的应用型转型,开创具有工科特色的文科类课程改革新模式。一直以来,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应用型转型都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误解,个别教师简单地认为应用型就是在原本的授课内容中加入技能性的实践锻炼,从而体现课程的应用性。实际上,如果片面地强调“技能”,这样只能是无源之水,缺少发展后劲。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区域文化资源对地方本科院校新文科应用型课程体系的规划指导作用,在课程开展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单元的应用价值与实践作用等方面,全面探索基于区域文化资源的课程模式创新,打造有情感、有温度、有吸引力的文科课堂。

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应不断提升在线教学能力,有效利用各种工具平台,做好课堂教学的延伸。要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鼓励其对于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并能够利用优质教学资源或自建教学资源,拓展线上线下的灵活学习方式,一方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数字化时代终身学习的能力。

对于很多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应用型课程改革既是现代经济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环境之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也是学校自身应对社会挑战、寻求转型发展的必要举措。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也是改革转型的首要环节,新文科背景下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并非简单地将文科和技术做加法,而是更应注重将人文精神的主题、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贯穿于整体的教学过程之中。

猜你喜欢
文科应用型区域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泛联盟式应用型本科产业学院运行模式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分割区域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擦桌子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刘彦军: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区域发展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