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姣姣 余 静 李秉强
高水平高职院校及其专业建设有其内在的逻辑体系,应该遵循相应的发展规律,对于本科院校建设也应该如此。而无论哪种类型的高等院校建设,均应该有其发展的起点,即与现实联系应该体现在哪里,而未来发展走势又该如何,同时又有哪些节点能将之有效联系起来。这些均应该是在思考逻辑体系时重点考虑的方面。为此,我们从起点、落点、节点、终点四方面构建逻辑体系。
逻辑起点是高职院校建设赖以支撑的基本条件,这是高职院校创建“双高”的基本要件,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基础条件[1]。鉴于高职院校包括诸多的发展维度,而在不同的维度又会有不同的逻辑起点,如在教师职业发展[2]、建设项目[3]、产教融合[4]、实训体系[5]等方面会存在显性的差别。然而,如果从高等院校的基础条件视角看,通常可将之分为硬条件和软条件两方面。
硬条件包括校园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建设、办公条件建设等,即与教学相关的硬件配套设施和师资建设等都应该纳入该范畴。但是,高职院校的硬条件具体应该包括哪些维度,目前还没有达成一致性的观点。按照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指标,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等指标,而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与上述各办学条件和监测办学条件指标直接相关。因此,将上述各指标涉及的指标均视为硬条件的建设范围,如教学科研仪器、宿舍面积、教师数量、教师质量、计算机数量等。
硬条件是高职院校实现正常教学的基本条件,而软条件建设则是高职院校提升并形成品牌的重要驱动。通俗地讲,软条件指的就是软实力,学生人文素质、学风建设、文化建设、氛围建设等均应该属于该范畴。关于职业教育软实力的界定与分类,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会得出不同的指标或指标体系。如,郑晓云等[6]从形成范畴视角将其分为管理层面、教育科研层面、教育环境层面、学生主体层面等,从作用性质视角将其分为决定性、关键性、基础性、核心性等维度。就软实力建设而言,如果没有进行特定的说明,通常指的是文化建设方面,但对于应该包括哪些维度存在争议。如:薛宝志[7]认为包括文化创新力、文化协调力、文化自摄力、文化融合力、文化亲和力等维度;王飞[8]指出应该囊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创造力、文化引导力、文化整合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吸引力、文化辐射力等要素。通常认为,实现文化各方面的协同推进,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政策着力点。诚然,如果仅从学生视角探讨职业教育软实力,则应该包括自学能力、就业能力、职业能力、道德能力等方面。
在高考分数既定的事实下,部分学生只能选择高职院校。对于家长而言,子女读大学可视为家庭最重要的投资;对于高中生而言,读大学是人生最重要的选择,是个人性格的重塑,是人生未来职业定格的导引。然而,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高等院校或职业院校,其最终的产品或成果均应该为毕业生,学校和家长期待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实现稳健的成长和发展,且毕业后能顺利找一份达到心理预期的工作。
如果从高等院校办学资金来源视角进行探讨,基本可认为公办本科院校以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公办高职院校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私立本科和私立高职院校以私人投资为主。对于私立高职院校而言,毕业生较强的竞争力是取信于高中生和用人单位的强有力保障。而在2022年毕业生人数达1020万的背景下,私立高职院校的就业市场应该以本区域为主,以充分获取就业的区位优势,提高自身在相关区域的声誉与知名度。对于公立高职院校而言,地方财政的大量注入应该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否则,地方政府没有利益动机扶持该类高职院校的发展。反过来,如果高职院校希望地方政府能在更大程度上给予支持,也应该通过积极调整专业、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要积极满足区域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的技能人才需求。从这个视角看,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适配性应该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落脚点。
从人才视角看,产业转型升级困境是由于企业人才所需与技术型人才所供形成的双“空穴”错位造成的,进而致使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与企业技术型人才招工难并举。而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主要渠道,由此探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意义重大。目前,我国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形成了倒逼势态,迫切需要更加有效的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作为支撑。然而,我国产业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的矛盾明显,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断裂明显,造成了职业教育体内循环、企业人才需求断代,由此强化职业教育与产业实现契合发展日益重要,应该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及其专业建设的核心所在。
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的顺利完成,需要诸多节点加以推进。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其核心在于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而专业和专业群建设又应该以课程建设、实训体系建设、师资建设为着力点,同时体制机制如何实现创新发展以适合区域经济和社会需要也应该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节点。因此,将专业(群)设置、理论课程建设、实训体系建设、师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等视为建设的逻辑节点。
专业(群)设置是高职院校得以立足的根本保障。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专业设置不适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是根本的诱因,由此有必要结合实际进行专业和专业群的重新设置与调整。高职院校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宗旨[9],地方政府扶持高职院校的目的是能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转型升级,进而以区域需要为导向设立专业和专业群,应该是高职院校和地方政府指向的共同价值判断。为此,高职院校需要依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实施专业和专业群的动态调整,并且积极加快特色专业和专业群建设,以凸显院校特色[10]。对于那些区域需求不强的专业,高职院校应该缩小招生规模或停招;对于那些区域需求很强的专业,应该加大招生规模;对于区域新兴的产业或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应该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开设相应的专业。
理论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核心。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本科教育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显性的差异,通常认为本科侧重于理论教学而专科侧重于实践教学,这从侧面也可认为高职院校对于理论教学的要求总体相对偏弱。事实上,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应该突出能力本位的培养[11]。然而,在“互联网 +”时代、慕课、经济转型升级等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存在较为明显的割裂[12][13][14],进而需要对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尤其是理论课程体系进行反思与重构[15]。从建设目标看,理论课程建设既应该要考虑到专科生接受能力总体偏低的事实,还应该关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同时还需要注重与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无缝对接。
实训体系建设是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对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而言,其显性的差别应该是实践实训体系的差异。部分高职院校的某些专业,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学生几乎有一半或以上时间进行实践教学或实习。如,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计划显示,前两年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一个月的外出实习,第三年由学校联系实习单位且要求全部顶岗实习;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阿里巴巴联合开设的淘宝班,学生的学习任务主要为实践、实战操作。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系统性的包括各种仿真模拟实践、校内校外实践基地相结合的实践实训体系[16],历来是各高职院校各专业建设的重要层面,如构建“双创四层次进阶”实训体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7]。但是,鉴于各高职院校所处环境及区域重点专业等方面的差异,在实践实训体系的建设上应该依实际情况逐步展开与完善。
提高师资水平是高职院校凸显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师资力量是高校办学水平与质量的最直接的表征,而我国高职院校高水平师资的严重缺乏和实力较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18]。事实上,高职院校的教师学历以本科和研究生为主,博士师资比重明显不高。师资水平明显偏低,对于高职院校迈向高水平会产生显性的不利影响,但该问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如何打造一支思想品德优良、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较高、职业道德高尚、专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19],是高职院校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可从“内培外引”两方面加以推进,“内培”指的是加大教师获取更高学历的比例、鼓励教师成为“双师型”,“外引”指的是从企业、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积极引进适用型人才。
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保障生存的关键因素。在适龄青年人口数量逐渐下降的背景下,学生数量的相对不足造成的招生难日益显现,这在三本院校和中高职院校中表现得相当明显,致使诸多高职院校已经很难招收到足够的生源。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危机管理,凸显体制机制创新[20],通过提前调整发展策略、明确发展定位等,以适应生源减少而造成的运营与发展困境[21]。有研究证明,体制机制创新是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22],也是提升区域经济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23]。体制机制创新,应该在高职院校全方位展开,如人才策略、制度建设、硬环境建设、软环境建设、课程建设、实训体系建设、运营机制等,以夯实其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
高职院校和专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学生、院校、地方政府的协同推进,因此可将三方共赢视为高职院校建设逻辑的终点。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如在校期间和毕业后能够得到社会认可,即素质和能力较强、双证书获得率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得以保障等,必然会导致学生的满意度提高。有研究证明,如何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各高职院校的核心工作,且学者通常从学生发展理论视角进行剖析[24][25]。当学生在学校学有所成时,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正向反馈,进而致使更多的高中生报考、校友捐赠明显等现象的发生。
对于高职院校(含专业)自身而言,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会促使学校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可从硬件设施、软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学生、社会等层面进行简单剖析。如,校园建设、办公条件、实验室条件等建设,有着充裕的资金保障,将确保硬件设施得到改善;各种适合学校稳健推进的风气已经形成,如文化道德等,进而院校的软实力(即软文化)会得到极大的彰显;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高层级的高学历人才、富有丰富管理经验的政府人才等,均会以为学校建设出一份力为己任,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高职院校面临的师资难题;学生满意度、高中毕业生报考人数会持续上升,这反过来又会提升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由于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对接,无论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均会对院校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将会从人才、企业、政府等方面产生明显的正向绩效。从人才层面看,可从两个维度剖析:一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型人才能切实有效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二是高职院校对人才吸纳能力的增长能有效提升区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从企业层面看,便捷的人才获取渠道与本地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区域产业(企业)对各种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从政府层面看,财政投入在教育层面能产生更大的示范效应,且地方人才储备增多也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有效转型升级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