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主体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探究

2022-11-18 01:34季卫兵
教育评论 2022年7期
关键词:思政课思政主体

●张 英 季卫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当前,思政课实效性有待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部分教育者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传递思想道德信息,而不是从接受主体即大学生的视角出发。20世纪60年代,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把“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本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其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是一个核心。这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进入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人工智能的普及,受教育者在信息掌握方面达到,甚至超过教育者的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教育者的权威,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型升级。面对这种变化,思政课教师只有从接受主体的视角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需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方法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参与者,引导学生掌握获得知识、经验的方法和技巧,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思政课的接受主体及其实效性

(一)思政课接受主体的内涵

“接受”一词在现代汉语字典中有接纳、认可和认定的意思。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问题的实质是“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中确认和安顿受教育者的能动性”[1]。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2]。强调人要在社会体系面前保持高度的主体自觉性。新时代,“接受”一词的词义又有所拓展,指“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信息选择,通过对信息的理解逐步完成内化整合和外化成行为的过程。”[3]高校思政课的接受主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所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的反应、选择、整合、内化、外化的过程。也就是信息接受主体和客体通过双向互动,利用教育手段,选择汲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一种独特行为。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掌握学生的认识基础、认知特点、思维方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

诚然,强调接受主体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否认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从静态的角度,高校思政课教学包括思政课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这三种要素是缺一不可的“铁三角”关系。一般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教育客体。而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辩证转换的关系,并不具有绝对性。

(二)思政课实效性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为,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体、完善主体,提高主体的实践能力。而“实效性”是对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张耀灿、郑永廷等学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4]思政课的实效性即思政课教学的实际效果。“这里说的实际效果,既包括精神成果,也包括物质成果,既要看学生思想道德境界的升华,也要考察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5]实效性还涉及到效率和质量问题,思政课教学要在综合考虑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努力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实效性是思政课对受教育者的作用的实际产生,是思政课价值的最终实现。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把眼光从思政课教学本身转移到思政课教学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聚焦于大学生,看其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因此,追求思政课的实效性要求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依据思政课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内容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方法研究计划的可行性、预测实践效果,并且在完成后进行科学评价与分析。

二、新时代思政课接受主体的新特点

当前,“0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也是思政课的接受主体。他们成长于物质条件丰厚、科学技术发达、文化繁荣发展的年代,在思想和行为方面表现出一些新特点,他们有着这个时代特有的视野和自己的时代理想。

(一)政治热情较高与务实化人生理想并存

人的目的和需要是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大学生作为思政课的接受主体,对自身的全面发展有着渴望和要求。总体上,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积极向上,但渴望所学政治理论与个人发展需求的对接。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认知方面过度理性,存在一定功利化和现实性倾向。

一方面,新时代以来,我国各高校党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逐渐强健,思政课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之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大拓宽了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00”后大学生往往政治立场坚定,对国家制度、时事政治等比较了解,能积极参与政治事件和政治生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同时,由于政治知识结构不够完整,辨别能力不强,在面临网络有害信息或者西方错误思潮时容易受到迷惑。

另一方面,“90后”“00后”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社会环境中功利化和务实化的价值偏好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他们追求理想,在实现理想的途径上比较务实,注重个人奋斗,但也有部分学生的理想追求中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和现实主义色彩。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是多样的,包括学习期待、升学、就业、人际关系、他人评价等。在面临专业的选择时,他们往往更注重眼前的、实用的效益。

(二)思想开放包容与个性化日常行为并存

一方面,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载体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学习生活。随着网络普及,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沟通、交流日益丰富,他们从小在成长的过程中接触了各种文化,因此具有更加多元的价值取向。“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早已冲破封闭、禁锢的枷锁”[6]。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大学生参加国际交流和对外学习提供了广阔舞台。新时代大学生希望能与世界各国青年、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学习,喜欢通过网络交流了解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寻找合作伙伴或发表个人见解。

另一方面,“00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彰显个性,更加喜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新时代大学生大多成长于“421”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习惯于依赖他人,但同时又渴望独立。他们敢于挑战权威,讨厌“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这些孩子在家是“小霸王”,有很多宅女、宅男、啃老族等,也有人天天与电脑游戏为伍,追星、崇尚名牌、直播生活。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个性化特征明显,喜欢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信奉创新的思路,甚至对前人的实践经验不屑一顾。

(三)学习能力突出与网络化学习生活并存

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出生在2000年以后的大学生成长环境更加优厚,物质条件丰富,父母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投入和关爱相对较多,因此表现得更加成熟,勇于担当。他们能想能干,热情洋溢,乐观积极,智力发育较好,综合素质较高。“00后”大学生大多聪明、视野开阔、善于思考、多才多艺,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学得很快。学习能力突出,可塑性较强。这一时期,他们的智力发展处于高峰时期,对新生事物感觉比较灵敏,善于随机应变。

另一方面,网络的全球性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突破了传统思想教育空间的局限性,变成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相关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总体平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6小时,互联网日益成为新生代大学生基本的成长环境。他们习惯于在网络空间中表达自我、探索自我和构建自我。且相对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代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剧增,接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样,除了学校,社会上的各种培训、各类媒体、各种社团、网课,甚至休闲旅游都可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其知识视野得到了空前提高。同时,也存在追求快节奏,难以忍受过万字的文章,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情况。

(四)自我意识增强与多样化精神追求并存

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觉醒,并日益增强。自我意识指一个人对自己各方面的认识和评价。换言之,自我意识就是个人自己心中的“我”,它是对实际的“我”、客观的“我”的主观反映。但这种反映并不总是准确的,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还不稳定,很容易陷入极端。有人过度美化自己,自高自大,也有人总是自惭形秽、畏首畏尾。他们对周围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容易因为他人的评论导致自我评价发生动摇,有时甚至会感到精神空虚、孤独。大学生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教育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具有人文色彩,更关怀大学生本身的精神世界。

另一方面,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更加强烈。大学生的需求呈现碎片化、多维度和易变化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期,精力旺盛、情感丰富而强烈,进入大学后,在面对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求知欲望与实际能力、独立性和依赖性、期盼交往和自我封闭的选择中,更愿意听从内心。他们追求的精神生活呈现多样化特点。 近年来网络上出现了“二次元”“手机控”“佛系青年”“内卷”“躺平”等标签化的评价,这些评价未必准确,但是也反映出了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三、接受主体视角下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要素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教育诸要素其他关系的产生和发展”[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应该是民主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

(一)需要提高内容供给精准度,激发学生内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是在主体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但人类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这决定了人的需要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实现。大学生首先作为人,有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政课教学只有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激发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是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渠道。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其面对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但由于思政课程主要讲国家、社会层面的宏观问题,这就导致立足于自我立场的大学生产生国家的大政治与个人小生活没有关联的误解。加之许多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基础,就导致知识前储备与思政课对接困难。

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对接没有达到应有的紧密程度,其教学缺乏亲和力和针对性。思政课实效性的提升需要大学生把思政课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和观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然而,部分大学生感受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用性”,在课堂上没有“获得感”。面对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强烈需求,高校思政课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找不到学生的关注点、教学的聚焦点。无的放矢、自说自话、无关痛痒,缺乏教学针对性、“配方”比较陈旧和不对症。这些问题的存在,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度和效度。

(二)需要增强教学方法互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度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法、实践参与法、自我教育法等。思政课的互动性方法指思政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互动和平等对话的运行方式。互动教学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框架或模式,提问、讨论、辩论、演讲等都是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形式。这种“对话”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让不同的思想观点进行碰撞、激荡和交融,从而在交流中产生新的价值观念,使真理脱颖而出。思政课教师只有在继承其基本方法的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注重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双向交流,才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中,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

目前,忽视教学方法互动性的思政课教师不占少数,单向灌输式的教学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思政课作为一门公共大课,其上课学生较多,互动难度较大,加之学生的重视度不够,使得课堂互动较难进行。目前的思政课教学中,存在老教师与学生的年龄代沟较大,与学生的互动意识不强,组织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青年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和讲义,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与学生互动较少的现象。这也是坚信真理在手的部分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者应转变传统的单向传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转向互动型的教学方法。

(三)需要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增加学生悦纳度

思政课教学手段现代化指“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现代载体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科技含量”[9]。与传统媒介相比,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诸多优点,可以跨越时空阻隔,具有快捷、多样的特点,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思政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然而,思政课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教学缺少吸引力是一个显性问题。部分思政课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跟进还不到位,对最新的教学技术运用不够娴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充分运用现代载体,在突出思政课的思想性、知识性的前提下,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强思政课的创新性、趣味性和时效性,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但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最终是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目标的。

(四)需要注重课堂环境有效性,提升学生沉浸度

环境是一个包罗万象,极为宽泛的感念,是一个由多个层次、众多要素构成的巨大“系统圈”。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指主体周围的事物和条件,它既是构成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也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思政课的课堂环境既包括物质设施等物质环境,也包括内部成员间相互交往、相互感染的思想环境。

思政课要想达到春风化雨、浸润人心的效果,其教学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外部支撑条件的要求更高,是一项需要多种要素同向同行的系统性工程。而现实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高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不够,财政拨款不足,教学设备陈旧,教室的空间布局、文化氛围营造不到位。很多学生虽然人到了课堂,却没有达到“心到”和“神到”。上课睡觉、低头玩手机现象屡见不鲜。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思政课教师真心实意地投身于‘浸润式’教学提供必要保障。”[10]

四、接受主体视角下高校思政课实效性提升的四重路径

提高思政课实效性需要转换教育思维,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课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努力和学生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实践层面,要多以身边的真实故事为素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用朴实、生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讲述党的理论,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思政课与生活息息相关。

(一)将教学内容有效对接学生的学习需要

每个学生由于个性、专业和年龄阶段的差异,其学习需要也有所区别。高校思政课承载的内核是“大德”,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其意义在于使国家的意志转化为大学生之德,通过教学中介找到两者的契合点。只有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并将其有效对接学生实际需要,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引领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说服学生,把提高认知和行为养成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引领学生思想,实现价值目标。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要以丰富的文化意蕴关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真实回应大学生的各种疑惑,缓冲和减轻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其应有的温度体现其价值。

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思政理论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相契合,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从学科视域看,思政课教学应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思想特点、接受特点、语言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目标。其一,尊重学生的“前理解”。在哲学解释学中,“前理解是指接受主体在接受活动发生之前就已经具有的语言、文化、经验、情感和思维方式。”[11]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接受度不同,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背景,寻找思政课与学生“前理解”的契合点。其二,适当采用专题化教学。结合国家和时代发展特点设定专题,并给予学生自主化选择教学专题的空间,激发学生思政课的学习动力。此外,教师要努力关注时政热点,将时政素材融入到思政课,赋予思政课以时代性的特征,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职业规划等方面的需要,增强理论与现实的契合度,使思政课能够成为“接地气”的、受学生欢迎的课。

(二)运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参与度

教育者应在具体教学方法的运用中注重双向互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要确保每个学生都真正融入教学活动中来。从传统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二元对立向共同参与模式转变,体现了思政课教学中的平等参与原则。也是思政课人本色彩的突出表现。

第一,说理教育法不等同于单向的灌输模式,而是教育者和教育对象间的平等交流。说理教育法既主张“以理服人”,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又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构建,对教育者传递的思想道德信息进行认知和践行。因此,要利用“双向互动”的说理教育形态,使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实现“情感共振”[12]。在说理教育的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利用正向的情感熏陶学生。第二,利用“翻转课堂”,在课堂实践中推进全体师生间的充分互动。在这种课堂实践中可以一改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反客为主,同时,老师和其他同学也可以对主讲学生提出建议和交流。这使得课堂氛围更加民主、发表观点更加自由。此外,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文艺作品进课堂,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第三,互动教学不拘泥于固定地点。在课外,网络论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的有效形式。在线上,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关注思政类的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玩转慕课等,及时与学生互动,使大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思考。

(三)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悦纳度

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近两年,受到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线上上课常态化,“慕课”、腾讯会议、雨课堂等被大家熟知并普遍使用。高校应加强教师现代科技教学手段技能培训,让教师先进起来、专业起来,能与年轻的大学生谈到一起,交流到一起,共同兴趣爱好多起来。同时,为不同高校教师间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交流互鉴提供平台。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地转变思维模式,不断加强对新媒体技术的学习,开展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活动。也可以运用新型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用富有趣味性的科技手段测验思政课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善于利用网络技术的优点,结合专业优势或学生自身特长,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学生拍摄思政类的微电影,为学生提供思政课相关的选题,让学生进行组队,并分工协作,整个过程下来,大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拍摄内容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用有趣的教学手段进行有趣地学习,从而达到思政课真正入脑入心的接受效果。此外,要防止在教育中的“唯技术论”和“唯现代化”倾向,不能把思政课变成简单的PPT放映,或者直接念课件,要在技术运用中彰显人的价值。

(四)营造轻松课堂环境以提高学生沉浸度

环境既有物质形态,又有精神形态。思政课的课堂环境是对思政课教学行为和过程起影响和制约作用的诸因素的总和。任何教育的成效都基于逐渐浸润。高校思政课对人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影响需要一定的灌输和约束,但更需要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教室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有使用功能,还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不仅包括物质条件,还包括课堂上的人际环境。因此,在物质层面,国家要加大对思政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优化教学条件,及时引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加强对思政课专用教室的文化氛围营造。同时也要注意对教室物理空间的改造,鼓励小班教学;在人际环境方面,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身示范。用积极的能量感染学生,用亲和力走近学生。用幽默诙谐,接地气的教学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讲透彻、让严肃的课堂“活起来”。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选择校外红色旅游景点作为教学场地,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革命历史的沧桑巨变,增加对思政课的悦纳度和认同感。

猜你喜欢
思政课思政主体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论碳审计主体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何谓“主体间性”
思政课“需求侧”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