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理论研究 助推新时代老年教育转型发展

2022-11-18 00:40张世凤
中国成人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理论研究工作

○张世凤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老年教育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教育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实现“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代老年教育的发展遭遇瓶颈问题,亟待加快推进老年教育转型发展,以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挑战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我们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研究老年教育规律,总结老年教育经验,创新老年教育理念,在实践的探索中获得理论上的升华;同时,又把理论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实践的指导应用,助推新时代老年教育转型发展。

一、强化认识,把握新时代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原则特性

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是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标杆和价值定位[2]。老年教育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教育领域,它有自己特有的发展规律。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始终坚持实践性、指导性和创新性相统一原则,积极探索老年教育发展规律,引领老年教育发展方向[6]。目前,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远远滞后于老年教育实践发展[2]。强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扩展研究宽度,拓展研究深度,推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实现新突破,不仅能够掌握老年教育的发展经验和发展规律,也能够指导老年教育的实践研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合理有效地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蓬勃发展,发挥老年教育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中应尽的职责。

(一)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性”

真正意义上的老年教育研究的主战场在学校、在课堂、在老年人的学习生活中,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围绕新时代老年人对教育需求的新变化,探讨老年教育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已有政策中寻找理论支撑,有针对性地提出操作性强的解决思路、办法和建议,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回应广大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新期待。老年教育理论创新的源头是老年教育实践,是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成果、提升教学经验为直接目的,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老年教育本身固有的变化与发展的规律[4]。好的经验理论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们应当善于从实践中总结提炼经验做法,从实践中完善升华理论,真正做到“实践出真知,研究以致用”。

(二)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指导性”

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3]。老年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理论的支持和指导。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老年人特点的老年教育体系,必须有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所形成的老年教育科学发展观,来推动老年教育在新的形势下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加大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力度,提高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找准老年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靠科学的理论成果指导老年教育教学实践,推动老年教育改革创新,为老年教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拓展和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和指导实践创新,不断提升老年教育发展的科学化水平。

(三)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创新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老年教育必须以更宽广的视野、更坚定的步伐、更务实的作风,聚焦于鲜明的时代主题——创新发展。目前,老年教育发展模式和存量资源供给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老年教育亟待打破瓶颈、“转型升级”,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工作者应该勇立潮头,占据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制高点,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发展阶段老年教育发展的突破点,提出创新性、可行性对策,为普及老年教育、普惠社会老年人、构建学习型社会、创新发展理念、实现理论价值做出新的贡献。

二、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做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必要性

理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对进入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发展提出了许多新思维、新课题和新任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迫切需要,增强做好理论研究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高度的敏锐性,找准发展定位、转变发展观念、转换发展模式、开辟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理论研究对老年教育工作实践的引领指导,为老年教育转型升级、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一)是顺应国家宏观形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在国际上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国家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超过7%或者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0%以上,就可以说是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量达25388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8.1%;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17603万人,约占人口总数的12.6%,分别超出国际标准8.1%和5.6%,我国老龄人口数量呈现绝对规模大、增长速度快、高龄化显著等特点[5]。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做好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推动健康养老、文化养老,注入了强大动力,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的印发,意味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正式成为国家的一项中长期战略。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强化对人口老龄化国情认识,深刻领会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意义,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切实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积极探索老年教育的本质规律和认识其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一部分的本质特点,认真完成新时期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重要任务,深入探讨老年教育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立足工作实际,准确把握形势,为工作决策提供有力保障,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协调发展,力促老年教育在新的起点上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是探索老年教育规律,推进新时代老年教育转型发展的需要

老年教育转型发展是适应我国老龄人口迅猛增长、教育需求与日俱增等新形势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老年教育自身完善并得以长足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积极老龄化的战略举措,是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1]。由于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并且主要是通过创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活动等实践方式来摸索发展老年教育的道路,因此在我国创办老年教育事业是实践先于理论[2]。广大老年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先进经验,以点带面,以面带全,逐步在办学理念、理论体系、队伍建设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前,老年教育处在一个突破式发展的时期,深化理论研究,促进改革创新,有助于我们总结老年教育规律,规范老年教育理论体系,树立和完善先进的发展理念,从而增强工作的计划性与条理性、自觉性与规律性,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和创新创造条件,推动老年教育现代化和规范化发展。

(三)是提高履职尽责本领,为老年教育工作者增智赋能的需要

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也是为老年教育工作者增智赋能、提升综合素质、增强业务本领的有效途径。新时代的老年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开展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意义,把握理论研究的科学方法,把调查研究、理性思考、规律寻找、实践检验等环节有机结合,提升理论研究质量,明确发展方向;要充分发挥理论先导作用,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确保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影响老年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要推动促进研究成果落地转化,运用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工作,围绕工作中不到位、不合理的地方,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工作针对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要深入研究老年人身心特点,创新老年教育发展理念,转变老年教育发展方式,真正建设起具有时代特征、当地特色、符合老年人特点的老年教育体系。

三、明确方向,多措并举推动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科学的理论是引导和推动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南。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年教育工作转型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立足于实际,通过新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思考老年教育功能,把握发展形势,明确研究方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聚焦老年教育发展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分享办学经验,促进老年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提炼,促进实践成果转化,促进学术水平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制度设计,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推动老年教育赋权增能与转型发展。

(一)立足于办学实际,夯实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基础

搞理论研究首先要摆正研究动机,要有正确的出发点,只有出发点正确了,才能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坚持“实践出真知,研究以致用”,积极拓展理论来源,发掘理论创新点,不断提升理论的实践性、时效性。一方面,总结有益的实践经验。对于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做法,注重进行提炼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而指导工作开展。我们针对老年教育资源供需紧张的问题,依托社区的资源与优势大力推进“老年教育进社区”工程,“建设没有围墙的老年大学”,让更多、更广泛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参加学习;针对文化养老需求向高层次、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做好结合文章,与驻地高校战略合作、资源共享,助推老年教育发展;创新“老年教育创新融合发展”的理念,着力推动游学、参观等新型教学活动的开展,为拓展与医疗、养老、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拓宽了工作思路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升华对于常规业务的理解认识。对于日常性、重复性的业务工作,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思路,本着“求实、求精、求新”的原则,拓展内涵、增加其深度与广度。深入研究和扩展文化建设内涵,将传统的“校园文化”范畴拓展为精神、物质、校园、制度、课程、游学、社团、志愿共“八类文化”,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更加清晰具体的依据,为老年大学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框架。

(二)精准把握选题,明确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找准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能够有效提高理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把握重点。站在全局的、长远的角度把握理论研究的重点,始终与大政方针保持高度一致。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山东省老年教育条例》等重要指导思想和政策文件,为推进老年教育事业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也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二是发现热点。积极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从世界性的理念和全国性的潮流之中寻找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发现理论研究的趋势。近年来,“智慧养老”“游、学、养结合”“信息技术融合创新”等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涌现,如何认识其内涵并应用于实践,为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素材。三是克服难点。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中发现问题、不足和差距,积极探寻原因,进而研究制定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工作中,我们围绕“管理层级设置不尽完善”“基层分校师资力量薄弱”等实际问题,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制定了“设立教务辅导员”“教师资源共享”等解决方案,有效破解了一批迫切需要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三)整合人才资源,抓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队伍建设

人才支撑是理论研究提质升级的关键。一支理论素质高、研究能力强、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研究人员队伍,是做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的有生力量和重要基础。第一,推行“专家办学”模式。挖掘内部潜力,激发内部活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各自的分工,带头参与研究,支持研究;大力提倡有专业能力的干部职工兼任教师,走在教研实践的一线,整个单位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追”的良好局面;同时,规定每个业务科室每年确定一项课题,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理论研究,打造出一支有良好知识素养、有丰富管理经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理论研究队伍。第二,开发教师与学员中的人才资源。定期组织分校校长、教师、专业学会会长等人员,召开专门座谈会,讨论理论问题、了解学习需求、收集意见建议;通过开展论文征集评选等形式,充分发挥他们中学术高手、业务能手的作用,为开展理论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第三,引进高端人才,成立老年教育研究小组。从驻地高校、科研所及相关研究部门聘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组建理论研究专家队伍,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注入持续活力,不断提升研究水平,力争在一些热点和难点问题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四)规范完善机制,增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制度保障

严格的制度是开展理论研究工作的坚实保障。我们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推动理论研究工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一是建立定期理论研讨制度。将理论研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讨主题和内容,依托市老年大学协会,定期召开全市理论研讨会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安排部署和调度理论研究工作。二是建立定期调查研究制度。每年组织专门力量,赴本地所辖各县市区及外地先进学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和考察学习,为搞好理论研究提供坚实基础。调研前,科学分解研究目标,制定调查问卷;调研时,发扬实事求是的学风,采取实地调查、交流座谈的形式,力争收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调研后,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认真撰写调研报告,促进理论成果的形成。三是制定激励措施。制定《关于加强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实施意见》,提出抓好理论研究的具体标准,并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考核奖励措施。对于价值较高的论文,择优在校报和老年大学网站上进行刊登,并推荐给学术期刊、报纸和相关媒体发表,充分调动广大理论研究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学以致用,积极推进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转化

能指导办学实践的研究成果才具有生命力。研究成果的转化既是理论研究的目的,也是理论研究的归宿,是整个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3]。我们以研究成果反哺老年教育实践,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解决制约老年教育发展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为新时代老年教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一)内化为促进老年教育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

一切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应用。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是在老年教育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借鉴指导意义。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吸收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性较强的理论成果,充实到工作思路和理念中,用以指导老年教育实践,解决办学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工作中,我们根据“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再社会化”思想,调整办学理念,将“学以致用、发挥作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为老年人再次融入社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增添正能量搭建平台,努力营造“人人可为、处处可为、大有作为”的浓厚氛围。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引导学有所成的学员回到社区开班讲课,实现从“学生”到“老师”的转变;组建了“初心”志愿服务团、老年大学关工委等社团组织,依托各种志愿活动发挥学员的所学所长,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已经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固化为深化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工作制度

将理论应用于制度机制建设,是发挥研究成果作用的有效途径。我们注重将实用性、政策性较强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集体讨论决定的方式,制定为常规工作制度,长期发挥其效用。开创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创建、完善制度机制,为老年教育的规范化、正规化、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实践运用中,我们建立了“分校准入制度”,在社区建立分校之前,对其场所设施、生源状况、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进行严格考察审批,保证分校办学的整体质量;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聘请有经验、讲奉献的退休老同志担任辅导员,广泛参与学校各项管理服务工作,为减轻事务性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了良好促进作用。

(三)外化为助推基层老年教育同步提升的典型经验

老年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广泛引起社会关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努力为老年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3]。长期以来,我们对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强化宣传,使更多的人认识并掌握,用其解决老年教育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目的。为促进研究成果的传播,发挥其最大价值,我们注重将有较强参考价值、借鉴意义的理论研究成果总结成为典型经验,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和推广力度。特别是面向基层单位做好典型经验的宣传推广,帮助其提升理论水平,充分启迪其工作思路,有效发挥先进理论对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近年来,我们依托全市理论研讨会,将泰安市泰山区的“社区老年大学规范化建设”、宁阳县的“发展老年远程教育”等典型经验做法在全市范围进行宣传推广,为基层老年教育发展做出了良好的指导与示范。

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正确的实践。老年教育在我国是“夕阳的事业、朝阳的产业”,经过近4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教育理论体系。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老年教育工作者要敢于勇立潮头,不断提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新发展阶段老年教育发展的突破点,丰富老年教育工作内涵,以实践深化理论研究,以研究成果推动工作开展,推动新时代老年教育工作高质量转型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理论研究工作
坚持理论创新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