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三重维度

2022-11-18 00:17徐冠岳
教育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劳动评价

●徐冠岳

劳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对新时代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设置劳动教育课程”[1]。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对《意见》的要求进行了系统性的细化阐释,其中明确高校劳动教育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但是,在各高校的具体教学实践活动中,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高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设计不科学、师资配备不到位、教学实施流于形式等。今天高校在大力提升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之余,更要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多下功夫。课程作为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性经验,是开展劳动教育的科学化有效载体。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涉及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要素,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课程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科学把握劳动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的内涵实质,对高校贯彻落实好《意见》和《纲要》精神,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以取得良好育人成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课程目标: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基础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具有四个维度的内容,即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2]这一课程目标鲜明体现了党和国家希望通过劳动教育促使大学生身心发展要达到的理想程度,是教育者设计与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所追求的教育目的与价值,在课程建设中能够发挥指引性、联结性和制约性的功能。

(一)指引性

课程目标具有指引性功能,对课程设计者、施教者和受教者具有规范、引导作用,使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按照目标要求达到预设的理想效果。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对课程建设能够发挥指引性功能,主要取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弘扬中华优秀劳动文化传统、契合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

其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刚要》强调,高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3]。马克思以自己深邃、独特的思想洞见,开创性地构建了劳动观,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行理论揭示。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类在劳动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作用于自然,生产出能满足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自己的生活。人类在劳动中“赋予已发现的自然产物以一种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4],通过生产活动把物质资料变为社会财富,并且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关系。正是由于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主张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多个经典论著中深刻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教育的文化根脉。“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劳动育人的文化根脉,也是中国共产党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财富。”[5]“耕读传家”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一个受知识分子推崇的文化,这本质上是一种劳动与学习相结合的朴素思想。东汉的《四民月令》、北魏的《齐民要术》、元代的《农桑辑要》等著名的古代农学著作,都是古代知识分子尊崇耕读文化,在农业劳动中整理、总结的实践经验,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宝贵的劳动智慧结晶。我国古代教育子孙后人把治学与劳动相结合的著述也颇丰。《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精髓,作者颜之推在书中告诫子孙“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6],不能轻视劳动、不学无术,要把参加生产劳作与求学问道紧密结合起来。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提出“四民异业而同道”,认为“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7],肯定了农业劳动对生活的重要价值。元代理学家许衡、明末清初理学家张履祥、晚清政治家理学家曾国藩也都积极倡导半耕半读、耕读不偏废。

其三,新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是劳动教育的现实根基。劳动具有历史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孕育于人类的劳动之中,人类历史是在劳动中创造与发展的。劳动又具有时代性,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劳动的具体形式、内容和对象都有所不同,呈现每个时代的鲜明特征。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的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等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赋予高校劳动教育新的时代内涵。高校劳动教育要契合新时代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通过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等学科专业建设,培养大学生具有创新创造核心能力的劳动素养。

(二)联结性

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是通过学校课程和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实现的,而这集中体现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社会诸多因素,因此劳动课程目标成为学校课程与新时代社会联结的纽带。劳动课程目标是大学教育内容体系的联结点,不同的教育内容通过内在的有机联系,形成一个有序协同的教育整体,以实现最佳的人才培养成效。

其一,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劳动教育中在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品质上进行精准施教,是培养大学生服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8]大学生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正确认识劳动的作用与价值,才能有好的精神状态去拥抱时代、跟上时代、融入时代;只有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步伐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只有敢于担当社会责任、勇于创新创造,才能把人生理想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之中;只有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开启人生的职业生涯,才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使自己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劳动中感受幸福、收获成就。

其二,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体现了促进其他各育发展的内质。人的身心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9]。高校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得到磨炼,不成熟的、有偏差的观念和行为及时得到矫正,个性成长逐渐契合社会性要求;直接劳动体验可以激发求知的欲望和理性的思考,检验书本知识的吸收、内化成效,引发对未知领域和知识创新的探索,形成自己关于自然与社会的理性认知与判断;身体机能得到锻炼,自身状态与外在世界达到良好互动,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身心;通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体验,认识、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美的形式、特征和规律,获得了美的鉴赏力、辨别力、创造力,在发现美、欣赏美、评价美、创造美和分享美中实现人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三)制约性

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在确定下来之后就具有稳定性,既制约、规范着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的编制,也制约、指导着教育者的施教行为和受教育者的学习行为,最后达到教与学的理想协同。

在课程知识体系构建上,引导着教学内容编制合乎劳动教育的目的性。知识体系构建在层次上可以分为核心知识、思维知识、技能知识等。核心知识是对主观与客观世界认知的总结,指导着其他知识的构建。思维知识是对人类与外界交互活动的思维指导,具有“方法论”的作用。技能知识是人类与外界交互实施中的各种习得性行为,是人类知识体系中最丰富的知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劳动教育目标对高校劳动课程知识体系构建具有制约性作用。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对劳动核心知识怎么组织具有决定性作用,可以引导大学生对择业就业创业、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有正确的价值认知。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直接影响大学生形成稳定的劳动态度,是劳动中如何发现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等思维知识组织选取的根据。必备的劳动技能决定了技能知识的丰富性内涵,指引技能知识,特别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编制,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在教与学的协同上,引导教师与大学生对劳动教育形成一致的观念认同和行动自觉。一方面,师生对劳动教育目标的内涵要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在大学生劳动观念、能力、精神、习惯和品质的培育中,教育目标呈现整体属性,既不能“有育无劳”,把劳动教育仅理解为劳动观念、精神、习惯和品质等思想层面的教育,也不能“有劳无育”,把劳动教育窄化为仅是专业知识技能的习得。另一方面,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要坚持劳动教育思想塑造和技能培养两方面的统一性。在实验、实训、实习等专业实践和志愿服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培养劳动的兴趣、养成劳动的习惯、获得劳动的技能和激发劳动的动力,实现教与学目标取向和行动成效的一致性。

综上可见,对劳动课程教学目标的合理设定,可使其充分发挥对高校课程建设的指引、联结与制约等功能,是保障劳动课程建设有序、高效的前提或基础,应当予以高度重视。

二、课程内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核心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对人类活动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进行理论化构建的社会知识体系。这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课程内容要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从社会知识体系中选取,并经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加工而有了教育的意义;二是课程内容指向领域的社会知识,也包含了受教育者在自身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10]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可分为专业劳动教育、社会劳动经验和劳动学习活动三个层面。

(一)专业劳动教育

当今世界产业结构、生活方式和科技格局正发生着重大变革,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日趋复杂和专业,社会分工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特征,从事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经过专业化训练,专业问题都必须靠专门人才解决。专业化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认为社会分工存在于人类社会生产的过程,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科技日益发达,生产效率提升,节约了劳动时间,使劳动者有更自由的时间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必然遵循社会分工的社会发展规律,适应国家和时代的发展需要,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和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素质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劳动者。为此,专业劳动教育在“专业”上要有深度,必须与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深度对接,知识内容要契合并适度超前时代,符合新发展理念,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必须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大学生具备符合社会和用人主体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必须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使大学生具备适应知识经济和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再者,专业劳动教育在“劳育”上要有厚度,要认识到劳动指向是专业教育的内在属性,脱离了劳动属性的专业教育则毫无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每一种专业教育在特点、思维和价值理念上都具有各自的属性,这就决定了在专业劳动素质、专业劳动精神和专业劳动伦理上也各有不同。因此,劳动教育要和专业教育进行深度融合,就必须把这些不同特质的劳动元素充分地挖掘出来,使劳动教育体系彰显出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社会劳动经验

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创造、积累了知识技能,而且积累了关于劳动方式方法、创造性劳动、劳动情感与态度等几个层次的经验。这些劳动经验对个体智力潜能的开发、发展,情感的萌发、丰富和道德品质的孕育、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是劳动课程内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纲要》要求,大学生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11]。

人类在丰富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劳动方式方法的经验具有多样性,不同的劳动内容规定了实践方式方法的异质化,同一种劳动内容也可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劳动方式方法的经验还具有两面性,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劳动能起正效果,错误的方式方法对劳动起反效果。因此,在高校劳动教育中如何教授学生习得前人在实践检验中正确的经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大学生只有在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尽可能多的获得这些成熟的经验,才能在成长中尽快掌握劳动的知识技能,形成会劳动、善劳动、巧劳动的内在素质。这就是劳动方式方法的经验理应成为劳动教育内容的内在必然。

创造性劳动是劳动者创造性地使生产要素发生变化而提高劳动效率,产生出超值社会财富的劳动。创造性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财富,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正是创造性劳动。回顾改革开放四十几年的成功实践,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通过创造性劳动让国家和人民“富起来”。“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人的劳动回归到作为人类本质的创造性劳动。”[12]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中,我们更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劳动素养,通过创新创造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更快地“强起来”。

情感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产生好恶的一种心理倾向,而态度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客观事物产生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大学生对待劳动的情感和态度如何,决定了其是否能够热爱劳动、积极劳动、享受劳动和进行创造性地劳动。高校劳动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通过“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开展服务性劳动,在社会实践中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思考何为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价值和劳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和养成良好的劳动情感和态度。

(三)劳动学习活动

大学生要熟练掌握专业劳动知识技能,系统性习得社会劳动经验,必须以学习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运用、消化、吸收书本知识,通过实践把间接经验转为直接经验。在高校教育活动体系中,大学生的劳动学习活动包含课程学习、实验、实训和实习等专业系列活动,学术沙龙、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创业计划大赛、志愿服务等校园科技文化系列活动,以及勤工助学、社会兼职等。在大学生劳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展中,必须重视“点”与“面”的结合。

其一,多方协同。大学生劳动学习活动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活动,只有有关各方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从实施主体来看,既涉及学校内部教师与大学生之间、劳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教师之间的关系,如师生的教学互动、劳动课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性活动等,也涉及学校与校外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如构建、推行劳动教育与产教融合相结合的育人模式,在校外开展实习、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等。其二,融合贯通。劳动学习活动不同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相对独立的逻辑体系,必须有机地融入到德智体美各育之中,构建“开放共享”“五育融合”的劳育教学模式。其三,全过程性。劳动学习活动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生涯,覆盖到课堂内和课堂外、老师教和自主学、专业训练和素质拓展等多维层面。

三、课程评价: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质量保障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的设计质量如何,课程的内容教学效果怎样,需要通过评价来进行甄别、监督和调控,从而保证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对课程评价的内涵阐释和概念界定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课程发展史上经历了一个由侧重工具性的技术化评价逐渐演进为偏向价值判断的综合性评价过程。现代的课程评价通常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课程系统的整体和各要素作出价值判断。[13]对于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而言,课程评价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可以从评价的作用、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方法三个方面予以把握。

(一)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作用

根据《纲要》精神,不同专家学者编制的高校劳动教育教材在不同出版社陆续发行。由于编(著)者视角的差异和适用高校或大学生的不同,这些教材虽然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具有一致性,但在内容选取、知识体系构建和教学侧重点等方面各有不同。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是通过教材这一载体实现的,因此使用不同的教材产生的教学效果可能不一样。即使采用同一种教材,对不同高校或者大学生产生的效果也可能不一样。因此需要通过评价手段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必要的诊断、反馈和修正。

在劳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程设计是否存在不足或缺陷,课程方案是否适用或效果如何,要通过诊断进行分析与判断。由于高校办学定位、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及大学生构成等诸多要素的差别,不论某一个劳动课程方案事先设计得多么周到或完善,都不可能完全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也不可能一开始就充分地发挥出预期教学效果。通过课程评价的诊断,既能够判断出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是否具有合理性、针对性和可行性,也可以深入分析课程方案在不同高校的教学环境下教学效果的差别,从而为课程的修正提供客观、科学、详实的事实依据。课程评价的诊断结果需要通过反馈,才能使相关主体积极地开展修正工作。反馈的对象主体包括课程方案设计者、施教者、受教育者以及政府教育管理部门。课程方案设计者根据诊断结果,可以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具体教材进行修订,以更符合特定教学情境需要,实现劳动教育目标。劳动课教师可以对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辅助手段等有关方面进行改进,以提高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根据诊断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反思相结合,大学生可以相应地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实现教学相长。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是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监督者,评价的诊断结果和修正情况,可以为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完善、经费的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总之,诊断、反馈和修正三者在劳动教育课程评价中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逻辑整体,构成了课程完善不可或缺的动力机制。

(二)评价的主体

课程评价既然是一种具有一定取向的价值判断,这就涉及由谁进行评价,也就是哪些主体对课程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在劳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课程专家和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官员,他们对课程的效果判断构成了劳动教育课程的评价整体。

高校劳动课教师是一个群体性概念,由专业课、实验课、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指导等多类教师组成,他们直接面对教育对象,掌握着课程教学过程和结果的第一手信息,是劳动课程评价最有发言权的主体,能较为准确、合理地指出课程设计中的优点和缺点,并提供完善教学的建设性意见。大学生在劳动课程中的角色是受教者,他们的学习成效对课程实施效果的检验最真实和具体。因此,作为课程教学的参与者和教学成效的践行者,大学生对劳动课程实施情况的反馈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对劳动课程如何改进与完善的意见最直接、最具体、最贴切。课程专家是劳动课程评价主体中理论层面的代表,善于从教与学琐碎、芜杂的现象中抽丝剥缕,发现问题的根本与实质,他们对劳动课程的认识与把握最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客观性和前瞻性,能够为政府教育管理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为教师更好的教学提供理论性指导。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官员是国家和地方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对课程的认识与态度具有权威性,他们的评价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以及教学保障条件等方面的调整与完善具有重要影响。

(三)评价的方式

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需要通过一定的评价方式进行衡量。在课程设计、目标、内容、实施等诸多要素当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和课程内容的实现度是课程成效的两个重要观测点,是课程评价的关键内容。

劳动课程目标是课程系统的核心,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指导性、联结性和制约性的作用,引领课程系统的运行和教育目的达成。劳动课程目标的达成是以既定的目标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实施,也就是通过教师的施教和大学生的学习结果来检验是否达到了设定的课程目标。劳动课程内容是课程系统的主体,是课程实施的原材料,是施教者“教”和受教者“学”的联结点,其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度如何决定了课程开设是否成功。具体而言,劳动课程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其一,教育目标达成度评价。对标党和国家确定的高校劳动教育目标与要求,课程实施的达成度怎么样,大学生是否掌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得创造性劳动能力、具备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等核心素养,符合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其二,教学回归性评价。根据课程目标具有的规范课程方案、教学计划的功能,把劳动课程教学结果和大学生学习成效回归到当前的课程方案和教学计划中,进行可视化、客观化、数字化的统计性验证,找出目标与结果之间的具体差距。其三,规律契合性评价。劳动教育作为一种经验性传授和活动性开展的课程,除关注其内在逻辑性和科学性,还要重视考察课程设计与实施是否在心理学意义上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在促进大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有效教学的成效上如何。其四,价值目标一致性评价。课程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性的判断,劳动课程目标的达成和内容的实现是教师和大学生共同进行“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师生二者作为课程评价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是否成为价值目标一致的追求者,是否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与反思,同样是劳动课程评价的重要维度。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劳动评价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材料力学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与评价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